NFT 把每个人都变成一块广告牌,并与其现有的社交网络结合。 星球日报编者按:在 web2 的世界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品牌经济的新模式:从通过给用户投喂他们沉迷的内容增加广告播发量,到通过 KOL 推荐的信赖模式销售产品,但当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数据不精准,无法有效激励核心消费者等等。这篇文章叙述了 NFT 改变现状的可能。
比特币交易所
日益丰富的实际应用推动非同质化代币与体育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NFT平台通过多种途径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并赋予这一行业巨大的商业潜力。 NBA Top Shot和Sorare是目前体育NFT市场中最知名的两大平台。
Polygon总部位于印度。去年5月,Polygon 因被美国亿万富翁马克·库班 (Mark Cuban) 投资,成为关注的焦点。 Polygon 联合创始人(左起):Mihailo Bjelic、Jaynti Kanani 和 Sandeep Nailwal 在投资Polygon一个月之后的小组讨论中,库班盛赞Polygon正在加密领域“横扫千军”。
今天你铸造 NFT 了吗?截至3月9日,全球持有 NFT 的用户已经上涨到195万人,创造了超170亿美元的市场。 图源:NFTGO 自从 NFT 火出圈,各种品牌、明星纷纷跨界,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打造限量版 NFT,创造更大收益。
近年来,海外NFT藏品和国内NFT、数字藏品共同蓬勃发展,国内数字藏品平台们也逐渐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上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最近不少伙伴们都在考虑如何将自己的数字藏品平台做大做强并向海外更广阔的市场发展。
现在的市场,美股说了算: 美国说跌,比特币、港股、A股都得跟着跌! 历次比较大的战争对美股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叙利亚内战:几乎没影响 利比亚战争:先跌后涨 伊拉克战争:先跌后涨 阿富汗战争:先跌后涨 科索沃战争:几乎没影响 海湾战争:先大跌后收复阵地 这次俄乌冲突 对美股、港股、A股、比特币的影响 显而易见是大跌的。
昨日各大法律媒体争相转发了最高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简称修改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非法集资在司法实践中的定罪量刑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以太坊自2015年诞生以来就广受欢迎,但最近其昂贵的交易费用和低可扩展性对执行复杂的应用程序产生了负面作用,用户对以太坊改进的需求也日益急迫。以太坊2.0已进行了一段时间,它是多年来以太坊网络的最大变化,旨在解决当前基础设施的一些问题。根据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的说法,升级将加速以太坊区块链的功能并推进大规模采用。
最近,模块化公链逐渐成为圈内讨论的热点。字面意思理解,模块化公链就是将公链的技术、应用、规则和标准进行模块化,便于不同的项目开发者根据个性化需求匹配处理方案。 当然,模块化公链本质上是一种围绕扩容解决方案所提出的设想,在目前的技术环境下并未产生完全成功的实验者。因此,对于目前主打这一概念的项目,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开发者,都应当审慎甄别、理性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和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需求与供应在不断地被丰富、完善,但随之而来的商品生产同质化问题也逐渐开始制约经济发展。此时,“跨界”便成为了突破商品同质化问题的最快最便捷的选择,尤其在精神文化类消费品中尤为有效。
作为 NFT 市场的龙头老大,OpenSea 在去年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规模约 90% 的主导地位。但上市传闻、中心化管理以及经常性服务宕机也一直让 OpenSea 饱受争议,也正因如此,这个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近乎被垄断的赛道,仍然为后来者留了「一扇窗」。
2022年2月17日,Multicoin Capital宣布领投Web3原生计算平台Fluence 900万美元融资。Multicoin Capital管理合伙人KYLE SAMANI发文详解Fluence。
DeFi 在过去两年里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即使是在市场行情不好时,很多人也不会完全退出加密市场,而是选择持有Stablecoin。但是对一些 DeFi 新人来说,让 Stablecoin 为自己带来可观的固定收入一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币圈应用大规模普及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用户上手使用的历程很复杂,尚未完全成熟。对于刚接触加密通证的人来说,即使是「完全控制自己的数字资产」这件最简单的事情,也不是很容易或直观的。 当然,并不要求用户对其资产拥有完全的控制权来投资加密通证。像 Coinbase 这样的中心化交易所已经证明了「托管」模式在加密通证交易中的功效。
本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提出了一份有趣而独特的商标申请,让许多人措手不及,该商标申请似乎表明纽约证券交易所有意建立自己的NFT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在过去一周内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申请了一项专利,这表明该交易所正在进行第一次“另类”交易。
风投基金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的合伙人 Chris Dixon 认为,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互联网未来 (即所谓的 web3) 事关数十亿美元的利益。
虽然NFT是当前加密领域无可争议的最大热点,不过,有望成为在线社区未来模式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显然也是加密领域的重要现象。 国际业内人士普遍预期,DAO将在2022年表现强劲,出现在社交、媒体、投资基金和去中心化协议等诸多细分领域,成为今年加密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2018 年的冬天,那时候加密市场已经崩溃,甚至像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蓝筹股也从历史高点下跌了 90%。 一个接一个地,那些曾经大张旗鼓地启动的项目开始走向倒闭。 到了感恩节,你叔叔伯伯挖苦地问:“额……你的比特币投资怎么样了?”,这场晚餐真的很尴尬。 在其他项目都躺平的时候,有一个有信念和进取心项目还在继续建设。
很多人在有人提到Web 2.0的时候就说,还会有 Web 3.0;但目前,全球没有任何组织或人能够准确的给出 Web 3.0(简称 Web 3)的准确定义。它仍是一个处于发展早期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内容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它与 2005 年左右开始出现的概念——Web 2.0一样,目前还并没有人能准确说出它该有的形态。
100 万美元、660 美元、6000 万美元......一张图片、一段 10 秒的视频,NFT 藏品不断刷新着价值上限,数字后面有几个 0 都得数上好一会。 对此,普通人除了啧啧称奇,似乎没有特别多的情绪,毕竟数字后再多的 0,再高的价格都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自DeFi领域开始迅速窜红后,多链互通成为适应发展的必要需求,跨链桥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当下市场发展的重心之一。随着公链和Layer 2项目数量的增加以及各自生态的逐渐完善,链上用户资产跨链的需求也开始快速增长,跨链桥逐渐被大众视为一种刚需。 但在不断发展之中,在安全方面跨链桥的建设也逐步的显现出很多问题。
这三年的退让、妥协和求生,满是扎克伯格的辛酸泪。 过去很多年,Facebook似乎都是一家“迷信”改名可以改写命运的公司。可惜,这件事扎克伯格并不擅长,一改名字,运气就一路滑坡。 上周三,Facebook对外公布了正式改名Meta后的第一次财报。财报当日收盘323美金/股。发布财报后,盘后一路下跌至253美金/每股,跌幅大约22%。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论证Cairo可以影响即将到来的可证明计算的浪潮,就像Solidity支持可组合计算一样。Cairo是StarkNet的原生编程语言,StarkNet是一种用于扩展以太坊的L2网络。 当我们把智能合约仅仅看作是金融的延伸(DeFi)或网络的泛化(web3)时,这是令人遗憾的。智能合约网络实际上是可组合计算的平台。
对元宇宙的理解存在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 元宇宙是资本的产物,它从头到脚血淋淋,每一个毛孔里都散发着蛊惑的腥味,引导人类走向阿鼻地狱,它没有任何浪漫的想象力,也不会为人类创造正面价值。这个观点与“全球民粹”思潮吻合,一切都是资本阴谋,他们又用新的镰刀来收割我们了。只要与元宇宙相关,往死里喷。 另一个极端是: 元宇宙是美好归宿,是浪漫唯美的乌托邦。
元宇宙的应用场景可分为核心层、技术层和环境层。核心层是元宇宙最基本最普及的应用场景,具有用户覆盖面广、技术实现度高与生活最贴近的特点,满足用户基本的元宇宙生活需求;技术层是元宇宙的领先场景,具有技术创新性、概念引领性、话语斗争性的特点,是大型企业与跨国公司角逐的关键领域,也是元宇由的重要支撑;环境层是元宇宙发展的综合应用场景,具有复合性、生态性特征,“。
这年头谈公司规划而不沾点“元宇宙”,简直就像过年见面而未道吉祥话一样不懂事儿。前日(1月18日),微软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的消息刷屏整晚,被炸出来的Wower们老泪纵横。业内人士则一拍大腿:微软这是要搞元宇宙啊! 家大业大如微软尚且如此,国内企业更是争先恐后挤上元宇宙这班车。
DAO需要有凝聚力的产品战略和完美的交付,才能茁壮成长并与Web 2.0的巨头们(头部公司)竞争--这篇文章是讨论他们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并在过程中将产品管理去中心化)。 随着DAO(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的兴起,去中心化的活动和组织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游戏开发者及其工作室对开发或使用非同质化代币(NFT)或加密支付没有兴趣。 游戏开发者大会(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于1月2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2022年游戏行业状况》的调查,调查了2700名游戏开发者对NFT和加密货币的兴趣程度。结果对游戏玩家本身不太有利,他们对NFT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近期,“元宇宙”被写入了《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该规划提出,要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的前瞻研发,推进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终端研制和系统化的虚拟内容建设,探索行业应用。为进一步探寻“元宇宙”与“数智市北”发展联系,做优做强“云、数、智、链”产业特色,1月21日,元宇宙产业专题研讨会在市北高新园区举行。
大约一周前,我们发布了下面这条推文,并收到了大量回复: 文档和团队知识管理工具是 DAO 的一大痛点。目前还没有可行的基于 web3原生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只能使用常见的 web2 技术工具:Notion、Google Docs 和 Roam。
如果说元宇宙还是停留在乌托邦想象中的概念,也许虚拟货币就是未来进入这个宇宙的“密钥”,是我们目前可触碰的现实。 未来,我们在元宇宙中的数字身份,以及依托数字身份在元宇宙中创造的价值、拥有的资产,都需要通过虚拟货币的底层技术才能被识别。更准确地说,元宇宙实现要素中的“身份系统”和“价值系统”,是依靠区块链技术去完成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田静 发自澳门2022年1月4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上架各大主流应用商店。 1月5日,美团外卖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通道。1月6日,腾讯宣布开始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用户可开通微众银行(微信支付)数字人民币钱包。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数字人民币探索进入全量测试阶段,数字人民币的应用生态、交易规模有望得到极大提升。
购买一支NBA球队需要多少钱?在苏富比拍卖行买下美国宪法副本又需要多少钱?这些搁在以前,跟普罗大众完全没关系,也不在普通人思考的范围,直到“DAO”的出现。
以太坊无疑是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智能合约平台。然而,它的扩展问题为其他区块链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所有链都旨在实现同个目标:为大众的需求服务,同时保持去信任化、不可变、无需许可、透明和抗审查等特性。 问题是,很多平台都没有以太坊那么多的开发人员、用户和项目。尽管新公链有潜力,但也稍微“嫩了点”。
近期,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报告称去中心化金融(DeFi)存在“去中心化幻觉”,并警示了DeFi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 DeFi通过运用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在区块链上提供交易、借贷和投资等金融业务,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依赖于任何现有的金融中介。换言之,DeFi提供了传统金融服务类似金融服务,同时实现金融脱媒。
2022开年,NEAR生态似乎有了爆发的迹象。此前,NEAR创始人Illia Polosukhin公开表示,NEAR Protocol链上日活账户总量已突破200万。1月4日,NEAR价格突破17.4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市值也一度突破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