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oney创始人JonathanJoseph(JJ),在一篇文章中提到,“2017年的爱西欧泡沫和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在爱西欧泡沫破裂后三年,加密货币初创公司普遍发现自己正处于幻灭低谷的阵痛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风险投资史上,一些最好的年份,恰恰是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的几年,当时大多数机构资本都以类似的方式离开了这个领域”,而今天的DeFi正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然而问题是,谁说近期的DeFi带来的新一波热潮,不是一期新的泡沫呢?
当前DeFi协议总锁仓量达602.96亿美元:2月9日消息,链上数据显示,当前DeFi项目总锁仓量(TVL)为602.96亿美元。锁仓量资产排名前五(美元):
Maker(74.51亿 -0.3%)
Aave (45.57亿 -0.24%)
Uniswap V3(43.82亿 +2.3%)
WBTC (40.18亿 -0.44%)
Curve(38.1亿 -0.03%)[2023/2/9 11:56:29]
国内用户必须注意到,DeFi是从国外先开始被热炒的,由于很多DeFi项目在技术和安全性上仍有不小的门槛,目前大部分热炒的DeFi项目都是国外的小型技术团队完成,多数DeFi项目的经济激励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流动性提供作为原始出发点。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由于VC对于DeFi早期的冷淡,使得很多DeFi项目并没有像前几年一些区块链项目在初始阶段获得大量的融资,哪怕知名度在前十的很多项目早期融资也仅仅是几百万美元的规模,很少会寻求上线头部的交易平台。所以当这些项目被热炒时,国内的投资者却没有获得第一时间的投资入口,风头正劲当下,项目方获得了足额的回报,再上架国内用户常用的交易平台时,是否仍是极佳的投资时机,值得一一推敲。所以对国内投资者而言,需要学会如何甄别DeFi项目是否解决了真实的金融需求,以免再次陷入类似FCoin的投资窘境。
58学院Tim: Defi生态中 其他公链仍有机会突破ETH包围圈:今晚,58学院高级研究员Tim做客媒体直播间,表示Defi生态中,其他公链仍有机会突破ETH包围圈。Defi项目和公链是相互选择的过程,我们看到除了ETH,EOS、波场已经分到了一杯羹,目前以太坊性能问题已经成为Defi发展的致命瓶颈,例如高昂的交易费用和受限的吞吐量都会损害Defi的采用,根据gas数据网址显示,自5月以来以太坊区块链上发送交易的实际成本已经增加了两倍。而其能解决上述问题的ETH2.0尚未落地,这给其他公链留下了窗口期,如果有公链在这个时间内抓住机会抢先解决Defi高扩展的问题,也许能突破以太坊包围圈。[2020/8/5]
以近期热炒COMP为例,在短短一周时间内COMP从20美元飙涨到300美元。虽然,我们可以看到本质上COMP的经济模型是“借贷即挖矿”模式,看起来其激励的方向与项目生态成长目标一致,用户通过此模式既满足了自身的借贷需求,又可以获得代币奖励,平台也因此获得了充足的流动性。但实际上当下的资金借贷量并不是真实需求产生,由于虚假借贷套利空间存在,刷单率已经远远超过80%;另一方面,其代币目前市场流通量较低,无法代表项目真实市值。COMP不属于点对点的市场,而是有流动性资金池的市场,更接近传统银行的借贷模式。而且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DApp平台,可以无门槛进入。因此早期通过COMP市值增长使平台仍可持续补贴流动性的增长,但是实际上泡沫已经在不断堆积,因为在真实的金融世界中,借贷行为如果无法获得足额投资回报作为支撑,那么市场的借贷需求势必萎缩。
数据:4月8日以来,10个DeFi代币的涨幅在41%到804%之间:Messari提供的数据显示,自4月8日以来,10个DeFi代币的涨幅在41%到804%之间。比特币和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在同一时间段内增长了27%。Aave的LEND令牌(Aave贷款协议的代币)表现出色,在那段时间增长了804%。紧随其后的是Bancor (BNT),自4月8日以来,BNT价格从0.191080美元飙升至1.65美元,增长了761%。Ren增长了286%,Synthetix (SNX)、Kyber Network (KNC)和Loopring (LRC)也记录了220%到280%的增长。[2020/7/9]
同样作为同期大热项目对比,BAL选择的方式,“是将1/4的BAL治理代币分配给创始团队、顾问和投资人,剩余3/4则通过用户提供的流动性比例进行分配,每周分发14.5万BAL治理代币”。吸引参与者为资产池提供流动性,本质上与另一种模式“挂单即挖矿”非常相似,至于目的,它们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流动性或深度,而不是直接刺激参与者完成交易,相对而言,这种模式并不会造成巨大的“虚假繁荣”,作为一个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数字货币去往Balancer,相对应的激励制度较为温和,用户如果无法从Balancer挖矿激励中获得超越真实交易的回报,是不会有足够的薅羊毛的动力的,所以实际表现的数据结果,总体仍然会基于真实的金融需求为出发。
伏泰昊:JUST主动思考如何在波场上建立完善的DeFi体系:据最新消息显示,波场大航海时代4.0全球线上发布会正在进行中,JUST项目负责人伏泰昊在发布会中表示:“JUST旨在打造基于波场TRON的稳定币借贷平台,一个好的金融产品离不开下面应用层的稳定输入与输出,会有多个协议与应用的交叉集合,长期来看,JST代币作为整个治理体系的代币,我们会提供多种底层借贷协议和报价协议等,为用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作为DeFi明星项目,JUST不仅致力于开拓波场的稳定币市场,也在主动思考如何在波场上建立完善的DeFi体系。”[2020/7/7]
事实上早期的DeFi项目在经济激励设计中更能体现真实金融需求的反馈,譬如MakerDAO和Loopring,其中Loopring用稳定币来替换平台币作为激励,最近根据Hummingbot流动性挖矿规则,使用USDT作为激励来鼓励参与者挂单提供流动性:
2020年一季度与DeFi协议进行交互的独立地址逾8万个:Alethio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DeFi数据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共有超过8万个独立地址与以太坊DeFi协议进行交互。在3月”黑色星期四“前后活动量大幅增长,并于3月13日达到峰值,当日24小时内有9267位活跃用户,占本季度独立用户总数的11.5%,其中也有3724名用户在Uniswap进行交易,占当日日活的40%。[2020/4/16]
原图出自Loopring白皮书
简单说明这个规则实际上就是挂单量越高,奖励越高,挂单价格与买?和卖?价的价差?越小,奖励越高,然后通过算法进行综合计算。当然这个激励规则不代表Loopring的代币经济模型,但至少说明Loopring没有谋求通过创造虚假交易的机会来提升自己代币的价值。而本身Loopring的代币经济模型也较为符合其作为跨平台间降低交易摩擦的需求定位,这里就不再过多展开。
回到本质上,我们投资任何一个DeFi项目,还是要从其产品定位出发看看它是为了解决什么金融需求而生,而其激励机制是否符合解决了真实性的该金融需求原则。
同样我们看MakerDAO在代币的经济激励上也是相对合理的,虽然存在其为保障DAI的稳定性设计的清算机制过于依赖MKR代币价值的诟病,但不得不说仍然是合理的,因为所有参与质押借贷的人都需要为稳定性负责,因此实际上也不得不参与到MKR的价值维护。
不得不提的是老外们对DeFi的情有独钟,在国内公链项目SERO上面,近期通过开发者大赛也在欧洲区收获了一个令人惊喜的DeFi项目—POFID,由于乍看之下和MakerDAO的相似度,我研究了它在清算治理和经济激励模式的对比,发现有其独到之处,首先在清算机制上它不再采用从0起拍质押物的方式,因为MKR的这种方式很有可能导致发行的稳定币宕空,长期稳定性存疑,而是采用了有趣的质押物捕获的行权拍卖机制,参与质押物拍卖者并不会从拍卖伊始立刻获益,而是当质押物价值上涨后获得翻倍的回报,不得不说这才是真正的金融投资的逻辑。而在代币治理模型中,也没有过分强调PFID代币在稳定保障性上过多的作用,而是将持有人的激励和平台生态的真实价值进行捆绑。
由于许多资料目前仍然是英文的版本,我们需要和志愿者一起花费一些时间来翻译和理解,但是已经可以看出POFID项目方的务实和严谨的金融态度,虽然短期不能立竿见影,但长期回报或许值得期许。
总之还是想向急于投资DeFi项目的广大投资者泼一些清凉水,如果任由虚假需求填充,被贪婪左右的数字货币行业只会使延长泡沫期,而且更多的黑天鹅会毫不意外出现。正确理解投资,才能使自己有别于投机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