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问题的根本是“既要,又要,不仅,还要”。
近期行业最大的热点,当属知名DeFi产品Lendf被盗,损失资金近2500万美元。
颇具戏剧化的是,经过团队及众多支持者们的努力,黑客全额返还了被盗资金,团队已经在着手返还投资人资金。
巨额被盗资金被返还,在黑客盗窃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对投资人和团队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对DeFi来说也把被盗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DeFi安全问题频发,已经有观点认为DeFi发展的太快,是不是应该按下暂停键冷静一下,也有人质疑DeFi现在的发展路线是不是走偏了。
RenrenBitCMO梓岑更是提出了“DeFi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一剂药”的尖锐观点。
本文尝试从DeFi和CeFi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一下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更好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仅从用户端发展进行讨论。
先来看DeFi在用户端面临哪些问题。
一、DeFi有哪些问题?
DeFi在用户端的问题从宏观上看只有两个,安全问题和体验问题。
安全问题
安全是一切的基础,不能保证安全的金融产品,注定是失败的。
DeFi以其创新性,以及由创新性引申出的极高想象空间,被誉为公链圣杯。
但DeFi从2月bZx闪电贷事件,到3月MakerDAO清算事件,以及紧接着4月uniswap和Lendf被攻击事件,让?DeFi?在用户心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一次次被削弱。
Bitrue与OKEx将提供DeFi和CeFi选项的混合产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Bitrue和OKEx分别宣布,计划提供混合型服务,既迎合DeFi市场,也迎合更主流的CeFi市场。OKEx DeFi贷款市场汇集了主要的DeFi贷款产品,并允许用户检查和比较所有的DeFi和CeFi贷款利率。该交易所还将推出一站式的DeFi交易商店,承诺提供一站式的DeFi体验,并消除在钱包之间转移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交易所在一份声明中说,Bitrue计划在2021年第一季度推出自己的混合动力服务。它的DeFi发行将由一种名为Bitrue金融令牌或BFT的新令牌支持。Bitrue表示,它将首先允许贷款人向流动性池中加入硬币,贷款人将获得利息。BFT将于9月中旬上市。(cointelegrap)[2020/8/31]
DeFi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质疑,也让人不得不怀疑,DeFi真的能成为圣杯吗?
关于用户信任被削弱,关键指标是锁仓ETH数量的减少。2月18日到2月19日闪电贷事件爆发,锁定在DeFi中的ETH总量下降了?5.8%,之后一周锁定的ETH减少了7.8%。
3月12日到13日黑色星期四事件,锁定的ETH总量下降了2.69%,之后一周锁定的ETH总量减少了12.2%。
图片来源:AlethioEthStatsDeFi研究报告
无数参与者努力建立起来的基础,可能因为几场风险事件的爆发就全线崩溃。
Lendf资金追回之后,群里有人问在Lendf放了几百万的币乎创始人咕噜,lendf重开之后还会继续投资吗?咕噜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夜深人静时好好思考”。
Elrond集成DIA预言机 为其DeFi和CeFi产品喂价链下和跨链数据:分片项目Elrond宣布集成DIA预言机,将允许其DeFi和CeFi产品通过该预言机访问链下和跨链数据。Elrond智能合约状态、代币和交易相关信息将可通过DIA获得,以集成到非原生ElrondDeFi、预测市场和其他用例中。此次集成可启用Elrond生态系统中新的DeFi用例,这些用例可建立在Elrond主网上,也可以在其他平台上使用Elrond资产。这将加快Elrond上DeFi的增长,并增加对作为基础资产的eGLD的需求。[2020/8/21]
更为拷问灵魂的是,如果再来几场和Lendf类似的攻击事件,DeFi还承受的住吗?用户对DeFi还会有信心吗?
体验问题
多年来区块链一直被诟病性能问题,比特币因为性能问题已经彻底杜绝了成为电子现金的可能性,以太坊因为性能问题,DAPP发展一直半死不活,用户量少的可怜。
区块链的使用体验不客气的说依然非常差劲,DeFi也难以突破底层公链的束缚,使用体验和CeFi差距巨大。
体验不仅仅是指速度很慢,操作繁琐,也包括因性能问题给用户造成损失。
3月12日加密货币暴跌,以太坊网络拥堵,导致MakerDAO预言机喂价延迟,被人以0元的价格拍走了数万枚ETH。不仅使Maker的资产负债表难以平衡,更让用户损失惨重。
不夸张的说,现在制约区块链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依然体验问题,糟糕的体验让区块链难以大规模获客,只能在一个狭小的圈子内费劲的折腾。
业内苦苦渴求的杀手级应用,在现有基础设施下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所谓杀手级应用你得起码“可用”吧,以区块链现在这种残疾状态,想要实现大规模应用,毫无可能性。
代代:DeFi+CeFi=流动性充足的庞大市场:8月19日消息,DODO cofounder 代代在做客HyperPay焦点栏目时提及:金融最重要的是流动性。CeFi的问题是每个产品都是一个流动性孤岛,难以做到流动性共享。于是运营成本极高,缺乏增长的爆发力。DeFi 虽然支持可组合性,但是目前纯链上流动性十分匮乏。所以一个流动性充足、且可共享的市场是价值非常大的。[2020/8/19]
在使用体验如此之差的情况下,DeFi想要成为圣杯,没有可能性。
二、CeFi有哪些问题?
CeFi在使用体验上没有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只有安全这一项。CeFi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道德风险、技术风险和监管风险。
道德风险
CeFi的道德风险是最为大众所诟病的。行业最成功的应用交易所,长期面临天价上币费、暗箱操作、挪用用户资金、期货插针、恶意跑路、花式割韭菜等指控,但交易所没有多少辩解的余地,有的还被抓了现行。
因为CeFi的不透明性,自证清白极难。用户之所以选择他们,并不是因为相信他们不会作恶,只是因为确实好用,安全性相对较高,且实力雄厚具有兜底意愿/能力。
从这里可以得出什么呢?相比道德风险,用户更看重使用体验以及兜底意愿/能力,这是顶级CeFi被信任、被认可的根本原因。但这是顶级CeFi独有的特权,一般?CeFi必须有额外的好处才能让用户选择他们,实现收益与风险相匹配。
技术风险
相比年龄“尚幼”的DeFi,CeFi经历了更多的被盗事件。
以比特币被盗事件为例,2014年占据比特币交易量80%的门头沟宣布被盗破产,被盗数量高达744000枚,对比特币生态的打击可谓惨烈。即使到现在,行业依然在担心门头沟剩余的14万枚比特币会在什么时候砸向市场。
声音 | UNICEF基金经理:加密货币可彻底改变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创新计划基金经理Sunita Grot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密货币可以彻底改变人道主义援助。Grote称,几年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创新办公室一直在探索使用区块链,并且其有三个主要好处:区块链使其能够利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新资源基础,并扩大网络来获得捐款;区块链可以通过更透明的方式跟踪资源和交易流来提高效率和透明度;该办公室正在探索区块链如何颠覆和改善为儿童提供程序的系统。区块链可以使他们以新的方式付款并改善现金转账的方式。(cointelegraph)[2019/10/22]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交易所有超过100百万枚比特币被盗。除门头沟外,Bitstamp、Poloniex、Bitfinex、Youbit、Binance等众多知名交易所都发生过被盗事件,不断发生的被盗事件不断考验着用户对行业的信心。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上述损失金额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被盗事件,大部分交易所都自行承担了损失,没让用户利益受损。
现在用户相信经过多年发展,中心化安全方案已经比较成熟,顶级CeFi一次性把所有资产全部搞丢的概率已经不大,以及顶级CeFi具有强烈的兜底意愿和能力,这些加起来是用户选择顶级CeFi的根本原因。
监管风险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监管风险,是CeFi难以规避的。目前的法律真空状态,是机遇也是风险。
三、DeFi问题的根本
DeFi是去中心化金融,其最理想的状态是完全Decentralized,也即完全的去中心化。在近期中国DeFi社区的热烈讨论中,持有?DeFi?应该完全?Decentralized?的人不在少数。
声音 | PeckShield: EOS竞猜游戏idicefungame遭假EOS攻击:昨天下午,PeckShield安全盾风控平台DAppShield监测到黑客向EOS竞猜类游戏idicefungame发起连续攻击,成功获利,并已转至bitfinex交易所,目前游戏已经暂停运营。PeckShield安全人员分析发现,黑客采用的是假EOS攻击手段。PeckShield安全人员在此提醒,开发者应在合约上线前做好安全测试,特别是要排除已知攻击手段的威胁,必要时可寻求第三方安全公司协助,帮助其完成合约上线前攻击测试及基础安全防御部署。[2019/1/21]
区哥对完全的去中心化没有意见,也非常认可其魅力和想象空间,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咱们看一下DeFi项目方们想要实现的是什么?如果你关注DeFi社区的讨论,就能简单总结出如下结论:
既要去中心化又要获取更多用户;
不仅要获取更多用户还要用户自担风险。
去中心化与更多用户
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项目,想要获取更多用户,区哥认为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不是每一个项目都是比特币,这方面区哥并没有见过太多成功的案例。
退一步说,协议去中心化,运营中心化是否可行?当然是可行的,中心化运营更适合市场竞争,在获取更多用户上有明显优势。
但有个问题,像Lendf这次合约被盗,开发团队是否要承担责任?如果用去中心化为自己开脱,但运营确实是中心化的,团队也确实有很大的权利,如何解?
这也是梓岑在《梓岑:DeFi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一剂药》中所提出的:“谁来承担开源协议的资金安全责任?
关于DeFi权责划分,引出了下面这种有趣的观点。
更多用户与风险自担
DeFi社区的讨论中些声音认为,DeFi要实现清楚的权责划分,团队不应承担用户使用协议所产生的风险,而应该在充分披露风险前提下,用户风险自担。
关于风险自担还分为了两类,谁使用谁承担和谁获益谁承担。
这一观点隐含的意思是说,协议是开源的,用户应该自己去看代码,自己去发现协议中的漏洞,如果没能发现,抱歉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要求用户自己去看代码在近几日DeFi社区的讨论中也不罕见。
坦白说,如果真是这样,DeFi想要获取更多用户是不可能的,这根本就不是面向C端的思维。如果从商业角度考虑,这简直毫无商业素养。
肯定会有人以互联网基础协议说事,那些协议能获得庞大的用户,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但要想清楚,在全球40多亿的网民中,有多大比例是直接接触这些协议的,普通用户只会使用在电脑/手机中封装好的成熟产品。
这些协议真的是面向普通用户的吗?事实上他们是面向开发者的,且还不是所有开发者。
如果你的产品面向C端,却要求用户自己看代码,自己承担风险,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抱着这种想法的项目方,请去拓展B端用户,让更多项目团队使用你们的协议,这才是你们应该做的。
让有能力看代码的人去看代码,让能承担风险的人去承担风险,强求普通用户承担他们承担不了的重担,又怎么可能会有用户?
即使从风险收益的角度考虑,用户为了一点点收益,却要承担失去全部资金的风险,用户也只会用脚投票。
那如果要开发团队承担风险呢?
现状是DeFi开发团队,有些没意去愿承担风险,因为他们自认为是去中心化的;有些没能力去承担风险,因为开发者可能只是几个人的小团队;有些是承担不了风险,资金全部被盗,实力雄厚的团队也无法承担。
四、DeFi可能的解决方案
DeFi想要在C端有所发展,还是要解决自身的安全问题。
对于DeFi如何提升安全性,社区也讨论出了很多方法,比如联合多家安全机构对代码进行定期审计;在接入外部资产时更加审慎;为资产买入保险;成立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建立协议开发标准,让协议能够标准化组合等。
通过多种方法不断提高安全性,用长时间的安全运行获取用户信任,这是在C端获取用户的可靠方式。虽然很多方式不那么去中心化,但如果你的业务属于商业范畴,就应该按照商业的基本规律来做,给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获取用户信任,就是商业的基本规律。
从感性上说DeFi走的是一条理想主义的道路,CeFi走的是现实主义的道路。理想当然是美好的,但也是艰难的,现实则是更多考量实用性。
五、CeFi和DeFi的发展趋势
如果把时间拉长一些,区哥认为CeFi和DeFi的融合会是一个更可能的趋势。这两天MakerDAO创始人Christensen表达了类似的观点,Christensen认为:
DeFi现在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目前所称的CeFi将成为各种DeFi协议的前端和访问点,您将拥有一个您信任的保管人,然后该保管人将为您与DeFi协议交互。
这一观点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3月份MakerDAO引入了USDC这一中心化的稳定币作为抵押品,MakerDAO很明显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而非坚守去中心化。
对于?CeFi和DeFi的融合会是更可能的趋势,区哥在3月初的《交易所公链,噱头还是革命?》中表达过类似观点。区哥根据当时观察到的现象认为:如果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线段的两端,中心化正在尝试走向中段。
CeFi长期面临暗箱操作、不透明等信任问题,加之不断发展的DeFi又给了CeFi强大的压力,所以CeFi也在寻求变革。
以三大交易所公链为例,无一例外都把DeFi作为了重点发展方向。BinanceChain主攻DEX,币安也投资了不少DeFi团队;OKChain把DEX、DeFi、智能合约都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对DeFi的企图显而易见;而对DeFi最为看重的当属火币,不仅投资DeFi团队,更发行了ERC20版比特币锚定币HBTC?布局DeFi场景,而HuobiChain目前透露出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只有一个?DeFi。
毫无疑问,CeFi们在通过DeFi谋求更开放、更透明的金融生态,而拥有海量用户、资产的CeFi通过和DeFi的融合将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异常灿烂的金融生态。
在最后区哥畅想一下CeFi和DeFi的融合会发生什么?
假如火币使用某个借贷协议搭建去中心化的理财、借贷服务,会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假使基于各种DeFi协议开发的产品能够在火币等交易所直接使用,对DeFi生态意味着什么?
假如这个设想实现了,会发生什么?
你会发现已经没有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界限,中心化系统的用户、资金可以无缝切换到去中心化系统,这一行为会促使去中心化系统快速爆发,形成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生态。即使去中心化系统无法无缝切换回中心化系统,但已经拥有了一个如此巨大的生态,这还重要吗?
这看起来像现实主义,但谁又确定最后不能发展成理想主义呢?
-END-
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块链研习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本文做了不改变原意的删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