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链脉搏·金走车
3月31日,小米与尚乘财富旗下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正式开启试营业,天星银行是继众安银行后第二家开启试营业的香港虚拟银行。如果不出意外,还有6家虚拟银行将逐渐推出。
不止香港,亚太地区也掀起了虚拟银行“风潮”。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地均有颁发虚拟银行牌照的行动和规划。且其成效也将在2020年显现。
多地在金融科技领域对虚拟银行进行布局,被看作是对区块链领域的利好。而事实上,香港虚拟银行的发展与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进有着更深层的联系,虚拟银行或为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重要一环。
亚太地区虚拟银行“风潮”
所谓虚拟银行,香港金管局曾在《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修订版中给出明确定义,主要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传送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的银行。也就是,仅支持在线操作,不设实体分行。
Northern Trust任命Alvin Chia为亚太区数字资产创新负责人:金色财经报道,Northern Trust(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TRS)已聘请Alvin Chia为其亚太区数字资产创新负责人。Chia将负责为亚太地区的客户提供符合Northern Trust数字资产战略,与行业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监管机构和政府实体密切合作,积极影响市场变化。Chia向数字资产和金融市场全球负责人Justin Chapman汇报工作。Northern Trust于2022年6月宣布成立其数字资产和金融市场集团。(finextra)[2022/11/16 13:12:15]
这一概念其实并不新鲜,在中国香港之前,美国、英国已向虚拟银行业务敞开大门;此外在2015年时候,韩国也已颁发互联网银行牌照。
在香港之后,亚太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扎堆在2019年发布、计划发布虚拟银行牌照。金融科技赛道上,几个地区的竞争尤为激烈。
万事达卡亚太区副总裁:未来货币将围绕加密货币和CBDC发展:11月22日消息,万事达卡亚太区副总裁Rama Sridhar接受Tech Wire Asia采访时表示,未来的货币将围绕着加密货币和CBDC而发展。Sridhar说:为了改善数字化转型、金融和数字包容性以及消除现金,CBDC将是前进的方向。但目前仍有许多框架和工作有待建立和完成。中央银行必须确保现有支付生态系统与CBDC和谐共存。万事达卡已开始为客户提供与加密货币关联的借记卡、信用卡和数字钱包,以及基于加密货币的忠诚奖励方案。Sridhar说万事达卡面对加密货币的理念非常简单,只是提供一种选择。我们不是鼓励大家开始使用加密货币。我们只想让客户、商家和企业能以他们想要的方式转移数字价值,不论是传统的还是加密的。这是大家的钱,大家应该有选择权。(Tech Wire Asia)[2021/11/22 22:08:06]
AsiSos将于9月19日上线进入亚太地区市场:据官方消息,AsiSos将于9月19日上线进入亚太地区市场,
据悉,AsiSos是一个以元宇宙+NFT+DeFi+游戏模式为支撑的去中心链上游戏,一个让现实与虚拟的连接高效的岛屿田园风格游戏体验,由美国游戏发行商Take-Two Interactive旗下的游戏开发分公司Rockstar Games打造。[2021/9/18 23:35:32]
首先是中国香港方面,早在2000年5月时,香港金管局便发出了《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但其后便无动作;直到2012年,香港金管局对指引进行了更新;再到2018年5月,香港金管局对指引进行修订并正式发布。
截止2018年8月申请日之前,有近30家企业向香港金管局申请了虚拟银行牌照。最终,经过多轮角逐,在2019年3-5月时,香港金管局颁发了共8张虚拟银行牌照。
而从获得牌照的公司的股东背景来看,8家企业的金融科技属性明显。科技类股东有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京东等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均有区块链建设实力;金融类股东有工行、中行、平安等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也均有探索区块链领域。
普华永道报告:美洲加密并购交易活动正持续向亚太等其他地区转移:10月15日消息,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报告,美洲在加密货币并购和筹款活动中的份额正在减少。报告指出,到2020年上半年,有57%的加密交易发生在亚太地区(亚太)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该数字较2019年的51%和2018年的43%继续有所增加。(Cryptocurrency News)[2020/10/15]
这之中,属于富融银行股东的腾讯,曾在2019年11月的一次区块链大会上表示,腾讯已获由香港金融管理局授予的虚拟银行牌照,并正在筹备虚拟银行区块链项目。这应是表明,腾讯或将会运用区块链技术来作虚拟银行的底层技术。
此外,在虚拟银行具体业务的开展方面,平安壹账通银行、京东数科、洞见金融科技公司、LiviVBLimited等企业均曾公开表示,将把区块链等相关技术应用作为核心驱动力。
聚币将于8月26日16:00全亚太首发波卡系代币KLP:据官方消息,聚币Jubi将于2020年8月26日16:00(UTC+8)全亚太首发上线波卡系代币KLP。KLP的充、提币将于2020年8月25日13:00开放。
Kulupu(KLP)是波卡系结合POW共识引擎与无分叉升级的区块链项目。KLP引用了工作量证明(POW)的共识机制运行,使用Substrate框架,被认为是一个能实现自我更新的自治区块链系统。[2020/8/25]
而就在香港虚拟银行牌照颁布后不久,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便于2019年6月时表示,将在8月份开放两类、最多5张虚拟银行牌照的申请。其中,2张是完整的虚拟银行牌照,可提供相对广泛的金融服务以及吸收零售客户的存款;3张是企业版的虚拟银行牌照,服务对象仅限于企业,不允许面向零售市场。首批牌照预计将于2020年年中公布,获批银行有望在2021年年中正式投入运营。
随着其申请的开放,今年年初时有消息称,蚂蚁金服、腾讯、小米、今日头条等相继宣布,已申请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此外,在已披露的申请机构中,有一家是区块链科技企业,同时还是中国国有控股公司——北京启迪区块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同时互链脉搏关注到,蚂蚁金服曾表示,在获得牌照后,未来会利用在区块链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提升用户体验,用科技为东南亚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带来更多平等的发展机会,为实体经济赋能。
可见,香港获得牌照的虚拟银行、新加坡申请牌照的虚拟银行,都有计划探索与区块链等技术的结合场景,而中国、马来西亚等地似乎少有此方向的介绍和尝试。
2019年7月时,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了首批虚拟银行牌照,分别是乐天国际商业银行、LINEFinancialTaiwan、NextCommercialBank三家公司获得。这三家公司背后,也均大财团、大企业的力量,有日本的乐天和LINE、还有国有银行、电信运营商等。
2019年12月时,马来西亚中央银行计划发布有关马来西亚虚拟银行运营的监管准则,该草案预计在2020年2月之前提交给中央银行。一旦该行业的法规到位,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预计将颁发5张许可证。目前已知的申请方,同样有科技巨头身影。
或为央行数字货币用例做准备
虚拟银行牌照,之所以能令多地区、国家的众多企业和机构趋之若鹜,一是因其稀缺性,更主要的是因其在金融科技发展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最表层的优势是成本,虚拟银行在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较低,获得虚拟银行牌照的企业,可用低成本的模式来开展银行业务。
其次,对于我国内地较难拿到银行牌照的非银行类机构来说,虚拟银行将是完善金融布局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和新加坡,发展虚拟银行,其市场将是将扩展为整个亚太地区和英语国家。
更为关键的是,互链脉搏关注到,中国香港推进虚拟银行发展,还有对接央行数字货币的意义。
2019年12月消息,香港金管局与泰国中央银行正进行联合研究项目ProjectLionRock-Inthanon,以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及清算领域的应用。香港虚拟银行众安银行,将凭借其区块链技术及研发能力,承担项目交付及参与测试。
而众安银行业正是在同期,启动的试营业。
此外,互链脉搏关注到,香港虚拟银行的发展与香港央行数字货币合作项目,可谓是相伴而生。2019年3—5月,香港金管局颁布虚拟银行牌照;同在5月,香港金管局与泰国中央银行签订ProjectLionRock-Inthanon谅解备忘录,其后项目于9月正式启动。
据悉,在该项目启动前,中国香港和泰国两地便有在各自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2017年时,香港金管局进行了CBDC研究,即LionRock项目,得出结论,以零售支付为目的的发行的CBDC前景有限,其在跨境支付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2018年时,泰国中央银行也曾启动Inthanon项目,并认同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场景的价值。
双方认为,通过利用区块链,可以使流动性管理和储蓄机制自动化,从而使支付流程更加流畅。跨境资金转移可以实时完成,涉及的中介机构和结算层更少。
由此,香港金管局、泰国中央银行牵头,两地的10家银行共同参与,推进了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场景的研究。项目报告显示,该项目将构建跨境“走廊网络”,由R3提供技术支持,网络建立在R3的区块链平台Corda上。网络的参与方,便是包括众安银行在内的LionRock网络、Inthanon网络的参与银行,参与银行可持有通证DR-THB和DR-HKD,进行跨境资金转移和交易。
这之中,虚拟银行的参与,不仅是作为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场景中的关键节点,更是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实际用例提供了区块链研发支持。由此来看,虚拟银行似是香港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做的积极准备。
但除中国香港之外,另外几个地区的虚拟银行尚未明确与区块链、数字货币联系起来。不过鉴于区块链与虚拟银行的应用场景的适配性,未来或将有更多的探索与结合出现。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