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迪扬
来源:澎湃新闻
这些天,网络上出现了对武汉红十字会的质问。
人们质问红会,捐了那么多东西,怎么还缺?是捐的不够,还是派发不利?虽然有报道显示九州通协助武汉红会医疗物资管理,派发效率得到改善,但捐赠总量有多少,符合保准的又有多少?派发改善后,对一线医院的供给情况如何?这些数据仍是一个问号。
一、对抗信息社会的原始状态:我们需要完整、真实、可信的信息
为获得对事实的完整认知,人们要求信息:完整、真实可信。而海量信息的原始面貌恰恰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多呈现出的状态是:碎片化、可信度参差不齐。这为人们获取完整的事实带来了巨大挑战。
“碎片化”指信息与数据来自多种不同渠道,而这些渠道并没有有机整合在一起,以各自喜爱的方式和表达风格,自由自在地为信息海洋添砖加瓦。这本身没有什么错,信息社会的原始面貌本就如此。但当需要获知事件的全貌,或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段时,原始状态的信息则很难直接服务于这个需求。
更为危险的是,人们不会因为原始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就放弃获取信息的需求。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人群中弥漫的集体焦虑会加剧对真实信息的渴求程度,从而加速整合碎片化信息的速度。当缺乏可及的技术工具时,人们通常会采取最原始的方式拼接碎片。
这就是我们在此次疫情中看到的诸多传言。为形成对局面的完整认知,人们将零碎舆论、传言、和各种官方渠道,主流媒体平台消息拼接在一起。拼接不上,对接不整齐之处,难免靠想象和猜测填补缝隙。当想象和猜测也无法填补逻辑链条断裂的时候,这个断裂就很可能成为滋生恐慌和谣言的温床。
法兰西银行分享使用DLT技术进行批发CBDC实验的经验教训:金色财经报道,法兰西银行现发布了一套新的结论和经验教训,涵盖其批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wCBDC) 实验计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计划于 2020 年 3 月启动,包括 12 项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法兰西银行展示了其直接在 DLT 上发行 wCBDC 的三种模型的操作可行性和实际实施:(1) 互操作性模型,(2) 分配模型和 (3) 集成模型。它们都解决了批发 CBDC 实施的关键方面,并且与传统系统相比,每种模型都提供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因此它们可以是互补的,而不是排他的。
这三种模型已经在广泛的用例中使用不同类型的 DLT 进行了测试,涵盖两个关键战略领域:(i) 金融代币化和 (ii) 跨境交易的改进。[2023/7/24 15:54:19]
“可信度”指信息被人们信赖的程度。对于可信度不足,或不辩真伪的信息,即便再完整,也可能是无效信息,还可能会造成混淆视听的负面影响。此次人们对红会的质疑便是如此。虽然利用红会接收物资在理论上比民间零散接收更有效率,但当红会面临信任危机,这些理论上的优势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那么红会提供的对完整图景的解释,虽然在逻辑链条上是完整的,可信度却受到很大质疑。
危机时刻,除了完整、真实可信,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还包括实时性。危机情形瞬息万变,静态、滞后的信息,显然不能无法满足人们对危机发展走向的把握,既不能有效服务政府决策,也不便于公众知情和监督。
中国移动新专利可实现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信息分享:金色财经报道,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咪咕音乐有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信息分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布。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现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打通了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信息分享通道,使得用户无论是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能互相进行信息分享,从而使得用户进行信息分享时更加方便。(证券时报)[2023/1/3 22:23:07]
应对疫情,我们不仅需要多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还需要了解全过程的信息;不仅需要全过程信息,也需要实时信息。同时需要这些信息可以开放给社会查询,保证信息的完整、实时、开放和透明。
回答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捐了那么多东西,武汉医院还缺?”其实,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便可得出结论。武汉各医院总体需求到底有多少?各地的捐助总量有多少?符合标准的总量又有多少?对比这两个简单的数据,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一目了然。如果总量上供过于求,但一线医院却同时告急,就说明在物资分配、发放环节有断裂。但完成这个简单的计算需要必要的数据。
二、区块链+抗击疫情:以物资捐赠派发场景为例
在传统的技术工具箱中,可能很难主要依靠一种技术手段满足我们对数据和信息的全部要求。于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深度整合、开放、实时、共享这一期望大多停留在美丽的构想阶段,直到区块链技术进入了公共管理者的视野。
动态 | 比特币耶稣Roger Ver将于9月访问济州岛分享加密货币知识:据fnnew报道,加密货币新闻网站闻网站Bitcoin.com首席执行首席执行官 Roger Ver将于下月访问韩国济州岛,讨论济州岛正在推进的区块链特区等事项。Roger Ver于8月5日和济州岛知事元喜龙会见商谈区块链技术,下月将在其访问济州岛时就地区加密货币的生态系统一事交换意见。[2018/8/27]
作为新生事物,区块链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时间不过11年。2008年10月31日,SattoshiNakamoto公开发表文章《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首次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无中介现金直接交易的理念。
区块链技术可以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不同应用场景的应用方式和具体架构都不尽相同。区块链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比较晚近,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比如,区块链技术用于医保领域用于提高医疗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用于提高政府内部管理系统的效率;用于政务服务领域,实现快速审批、智慧政务等。
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应用都看中了区块链所具有的共享、透明、可追溯、防篡改、分布式的技术优势。
第一,破解“碎片化”难题:全景式数据整合。破解信息“碎片化”难题上,区块链可有效实现全流程、全部门数据整合,展现数据全貌、实现全程可溯。
以物资捐赠及发放为例,全流程指物资从捐赠方流向受赠方的全过程,包括物流、仓储、分发、派送等全过程信息,目前各个环节尚未实现有效整合。区块链技术支撑下,捐赠物资从进入物流系统的第一刻,就可以实现信息上链。物资从寄件方到收件方的流动信息类似我们熟悉的物流流程。上链信息可以十分详细,不仅包括物品名称、重量、寄件方、收件方、寄收件地址,还可包括货品型号、数量等详细信息。
纽约金融服务要求韩国相关机构分享对韩国6家银行调查得到的加密货币相关数据:据当地媒体报道,约州金融服务部(NYDFS)已经要求韩国的金融监督服务局(FSS)和金融情报中心(FIU)分享他们对韩国的六大银行——友利银行,国民银行,新韩银行,农协银行,韩国开发银行和韩国兴业银行进行调查后所得到的有关加密货币的数据。[2018/1/31]
但物流公司掌握的信息只包括物资从寄件人到收件人这个阶段,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收件方不一定够是受赠方,有可能是慈善机构或社会组织等。比如此次疫情中,红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捐助,然后再行派发。因此即便物资完成物流过程,到达收件方,并不代表物资到达受赠方。
区块链技术支撑下,如果收件人是代收机构,完成物流阶段后的物资信息将被继续记录。物资进入代收机构的具体货品详情、进入时间、调取时间、调取对象,被代收机构派往受赠人的过程都将被记录。
在区块链的助力下,不论物资从捐赠人到受赠人之间经过多少环节,都可被记录。这将有效解决物资流向信息在不同环节之间产生信息断裂的问题。捐赠物资处于什么环节、是否及时发放、卡顿在哪里,一清二楚,不会有任何一个环节处于黑箱。
全部门指物资捐赠及派发涉及的所有部门,包括物流、政府部门、慈善机构、派送渠道等。部门整合的重要程度无疑更高,难度也更大。如果涉及部门的数据不能整合在一起,则势必不能展现物资调配的全景信息。物流运送、政府与慈善机构共同负责发放、派送渠道负责递送到受赠方。最关键的是,这里的物流、政府部门、慈善机构、派送渠道并非各自只有一个部门,而是大量、多点、弥散的,包括所有参与运输物资的物流公司、多个政府相关部门、可能多个慈善机构、多重派送渠道。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多领域、多部门的数据同时上链,实现信息的全景式整合。
动态 | 韩国将启动区块链法律协会 旨在加快区块链系统的法律研究:据韩联社消息,一组韩国区块链技术专家近日表示将启动区块链法律协会,以加快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法律研究,该组织宣称将邀请包括法律和科技行业的专家。据了解,正式仪式将于2018年8月24日启动。[2018/8/20]
第二,数据可信,全程可溯,无法篡改。可信度上,区块链技术通过多方参与解决信用机制问题。分布式存储可实现上链数据的多点存储,不会出现单一节点被攻破或篡改,整体数据丢失的问题。基于区块内的数据结构,任何区块内的数据被修改,都会使得此区块内的下层与上层哈希值无法对应。此外,每个删除动作都会产生新增数据。也就是说,链上的任何读写、删除、调取等活动都会留痕。在这个意义上,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应急物资流向数据的不可篡改。
第三,机构身份透明、数据透明、全社会开放可查。涉及物资捐赠与发放的所有机构和部门都在链上,且身份透明,相关机构做出的与物资捐赠和发放的活动信息都会上链,全程留痕。也就是说,所有参与者的信息和数据自上链的第一刻起就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多点存储。
因为链上机构身份透明,所以主体责任清晰。谁的数据,谁的信息,谁负主体责任。这使得数据来源部门破坏诚信的成本十分高昂,因为一旦破坏诚信,在数据源头上做手脚,等于自曝丑行,全社会都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错误源头在哪里。这也会倒逼数据来源部门自觉守信,尊重诚信机制。
捐赠物资的物流信息、总量信息、调配情况、分发情况都全程记录和公开,不是任何一个机构可以左右、篡改的。所以在区块链技术的助力下,哪个环节断裂了,都可以在全网看实时看到。
更为重要的是,在区块链的助力下,捐赠物资链可以向社会开放。开放性体现在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用户身份,随时查阅链上信息,真正实现将数据晒在阳光下,接受所有公众的监督和检阅。
三、区块链+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一个概念性技术框架
按照分类,区块链主要分为公链、私联、联盟链。公链最主要的特点是公开、匿名、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作为节点,获得链上数据的读写权限。我们熟知的比特币就是基于公链建构的。公链的缺点是依靠算力争夺记账权,能耗高,效率低下,节点匿名,身份不公开不透明,在公共管理的很多场景反而成为缺点。私有链完全不开放,也不符合公共管理场景对开放性的需要。
联盟链的半开放的特点适用于公共管理的诸多场景,包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一些具体场景。联盟链的半开放性主要体现在链上节点数量有限、身份透明,不是任何用户都有读写权限。
比如物资捐赠和发放场景,可以有两种部署区块链物资链架构的方式:
一种是建设专链,将物资捐赠与发放涉及的所有机构放在同一个链上,在各机构内部部署多个节点,形成一个联盟链。不过,这可能会存在危机过后专链使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另一种方式是以机构类别为单位,将物流、政府部门、慈善机构、派发渠道分别建链,形成跨链网络,这可能更方便链内组织和协同,危机过后各自的链还可用于日常其他共享场景。但跨链共享需要一定的投入来建立跨链数据共享机制。具体模式选择还需要更多探讨和论证。
在用户权限上,如果是一条链、一张网,中心节点可部署在政府部门,方便协调统筹。如果是跨链网络,可在各链内部选择机构部署中心节点。读写权限上,链上机构具有读写权,可以在链上写入本机构与物资捐赠、分发相关数据,也可读取数据。社会公众具备读写权,不具备写入权,可自由读取数据,全程知悉并监督。权限约定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这样既能够在集约资源的前提下发挥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又能够实现数据向社会开放查询的目的。对于公众频繁请求会否为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引起系统崩溃的问题,可以通过部署访问节点,作为社会化接入节点等相关技术手段有效解决。
此方面的类似应用在国内已有先行示范,比如重庆市渝中区引用区块链技术对农产品进行追溯,构建从农场到餐桌的可追溯性解决方案,让每一个环节透明可查。应用区块链技术追踪捐助物资分配的技术应用理念与此相似,但需要根据适用场景的具体需求做出必要调适。
四、区块链助力疫情防控的其他可能性应用场景
当然,物资捐赠派发只是其中一例,疫情防控上,区块链可以助力的场景还有很多。
比如,医院床位管理。各医院床位总量,已用床位数量,空床数量,各级院都有读写权,数据随住院和出院手续办理,实时更新上链。各大医院还可开通网上排队渠道,将此数据上链,公众不但可以看到各医院的空床率,还可以看到排队情况,及时调整就医策略。这样所有的医院的床位动态使用情况被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既方便社会掌握信息,又可有效引导病患就医,减少盲目拥挤、降低疑似病例的流动率。更便于各级政府实时了解一线的最新情况。
再如,物资消耗管理。一线医院每天消耗大量物资,对库存和消耗量的管理对掌握和预判需求量十分重要。近日很多媒体报道显示,武汉一线医院各科室主要通过估算判断每天需要的物资量。统计手段落后,缺乏准确的数据,很难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区块链技术支撑物资消耗管理,可通过物资到货进入库存、领取量等上链信息综合掌握物资消耗情况。地区内所有医院加入联盟链,则可以为决策者掌握全局信息提供精准的数据,这对调度平衡有限物资,实现按需发放至关重要。
也许人们会有担忧,疫情之下,抗击防控工作已经需要大量资源投入,构建全国医疗资源一张网,会不会需要单独辟出大量人力负责链数据上链等维护工作?实际上,区块链可以和既有系统对接,在完成其他必要工作的同时完成数据上链。
面对疫情,大家都希望能有尽快度过,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目前所暴露的数据统计方式陈旧、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物资派发尚未做到有效及时等问题,显示了治理需要更加有力的技术工具。当然,每种新技术、新手段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不可不重视,也不可夸大,更不应以技术手段的更新,取代深层结构性改革。善用技术,才能发挥技术的最大功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