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实体经济,Lava是如何做的?_DAO:13年如果买了5万比特币怎么办

“制造信任的机器。”《经济学人》杂志在2015年首次报道区块链时,将其这般比喻。区块链基于密码学手段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可追溯、不可纂改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依靠独有的共识机制和激励措施,让原本陌生且充满猜忌群体之间的信任快速建立,从而降低彼此信任成本。基于此的去中心化和无许可的商业模式,正在再次改变社会商业经济活动的协调模式,能够突破最大化和成本效率之间的界限。

区块链的透明以及不可篡改等特性,让其被赋予了“信任”的属性。于是乎所有行业似乎都可以套上区块链,宛如当年风靡一时的“互联网+”一般,实则并非如此。当国内高举“区块链+”这面大旗的时候,当我们在讨论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确认出席“链接未来:BitTorrent X新品发布,2020 TRON新生态线上年会”:据最新消息,波场TRON创始人兼BitTorrent CEO孙宇晨确认出席“链接未来:BitTorrent X新品发布,2020 TRON新生态线上年会”。

据悉,由波场TRON和BitTorrent联合主办的主题为“链接未来:BitTorrent X新品发布,2020 TRON新生态线上年会”的大会即将于2020年12月16日举办。大会包含中英双会场,英文会场:12月16日21:00 - 12月17日 05:00 (HKT) ,中文会场:12月16日19:00 - 23:00 (HKT) ,英文8小时,中文4小时,共12小时。[2020/12/4 14:01:46]

互联网解决信息传递,而区块链解决价值传递。从区块链诞生至今,国内约有22500家涉及区块链技术研发和服务的企业,约占比全球5%。从一开始的不足80家,再到2016年的800余家,再发展至2018年集中爆发的15000余家。区块链之于国内的落地应用场景,包含金融、跨境支付、内容服务、司法鉴定、社交、政务等超过50个应用场景。

北京市顺义区四个率先实现政务事项“链上智能办”:近日,从北京市顺义区政务服务局了解到,顺义区立足“四个中心”,聚焦“四个服务”,打造全市“四个率先”全力推进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建设进程,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体验,切实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一是率先应用“区块链+电子证照”;二是授权方式上新,率先且唯一实现“PAD刷脸”认证;三是主题事项上阵,率先完成“区块链+主题场景”应用落地;四是镇街试点上岗,深化“区块链+电子证照”成果应用。(人民网)[2020/5/29]

这其中不乏有部分企业,套以高大上的技术概念,实则行坑蒙拐之事,也不乏真正想要将区块链实现落地的企业。如有些企业利用区块链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实现个体之间的应收账款、征信数据等有效信息的标准化上链处理,改善小微企业贷款难等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在贵州、广东等地,区块链技术也已然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在公共部门,区块链的应用程序正在实现管理人员的数字身份以及不动产所有权和交易信息等,尽可能地减少欺诈行为。

动态 | 新华网:“链上海南”计划今日正式发布:据新华网消息,12月4日,由海南自贸区(港)区块链试验区主办的数字文明大会发布会在海南生态软件园举行,南海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陈邦道博士现场发布“链上海南”计划。

陈邦道表示,“链上海南”是一个基于技术驱动的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放式运营平台,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在全球进行技术和产业布局。[2019/12/4]

链上金融、链上零售、链上生活,通过数据可信、合约可信等方式,将实体与区块链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快促进区块链应用落地,或许是未来“区块链+”发展的主要方向。

动态 | 数据全上“链” 杭州下城区探索区块链技术助力社会治理:据浙江在线报道,近日,杭州启动区块链服务网络助力社会治理和城市大脑下城平台试点,探索更高效、透明、可信的政府服务。“数据上‘链’后不可更改,不仅可助力信用生态环境建设,还可确保数据隐私性。”下城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市大脑下城平台试点的过程中,选择了城管道路信息及贡献管理、酒店消监管、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等多个应用数据上“链”。据了解,下城区已成立区块链服务网络孵化基地,接下来,将就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运用进行更多探索,让政务服务变得更高效、透明、可信。[2019/12/4]

就区块链技术本身而言,能够拥有更多场景和机会,为更为广泛的实体经济赋能,是机遇,也是挑战。站在区块链技术的演变历史之上,我们不难发现,以比特币为首的第一代区块链应用,尽管业务逻辑十分清晰明朗,但是却与实体经济结合甚少。因其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吞吐量限制以及交易成本不可控制等原因限制了其作为支付工具,进而阻碍了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结合。

如何实现链上资产与链下实体的对应连接,可以说是目前相关区块链从业者想要攻克的难关。除此之外,区块链线下支付还面临着性能、隐私和数据保护以及安全监管等问题。技术的进步需要时间来酝酿,而行业的变革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尽管区块链结合实体经济存在诸多问题,也从不缺少许多项目团队将方向聚焦于此。引入环签名与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借此核验用户数据,保障隐私保护;通过构筑多链框架、闪电网络与隔离见证等方式实现TPS的增长,如今的区块链TPS早已不是两位数量级。

随着技术的演进之下,一直被认为较难实现的区块链线下支付,正在越来越成为可能。通过区块链技术,渣打银行仅仅使用了10秒即可完成一笔跨境支付业务。目前全球各国对于区块链支付蓄势待发,Libra正在向全球支付行业格局发起挑战;而在国内除了DC/EP即将上马之外,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也正在布局区块链支付。

尽管区块链支付想要在整体上取代中心化支付系统,在技术上仍有许多问题,效率、隐私以及可恢复性都在干扰着这项技术的快速落地。就目前来说,区块链支付需要找到一个小的支付场景,进行验证可行性,才能加速落地,进而为其他方向乃至全局区块链支付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不论前途如何,不可否认在这样市场形式之下,“区块链+支付”势必能够带动实体经济探索全新的业务场景。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新经济时代,拥抱创新技术,敏锐把握发展态势,对于项目团队乃至国家来讲,都显得尤为重要。

Lava也正在积极推动区块链支付的发展,开拓非洲市场。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如今的非洲已经成为加密货币的新战场,加纳和肯尼亚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拥有加密货币的用户数进入了世界前45名,这些国家的大量人口都持有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新一代的非洲人看来,加密货币不仅仅是投资工具,还是解决金融需求重要途径,例如转移商品、服务和资金等。

之于对区块链支付的积极推动,离不开Lava自身的项目愿景——构筑去中心化的“信任之根”以及“顶层索引”。区块链技术从来都不是单兵突进即可,还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辅以基础设施支撑。而区块链项目也从不是各自为政,这样只会造成资源、算力以及资产浪费,Lava希望能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将全球存储信任共识凝结起来。对此愿景Lava从来不是说说而已,Lava以PoC共识机制为主要着力点,凝结全球存储信任共识,正在基于双向锚定的跨链资产交易技术,通过脚本的跨链原子交换技术,经由链下拓展方案、支付通道以及状态通道等技术手段,逐步实现项目规划。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7:9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