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瓜张带着嘉楠耘智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的时候,整个币圈为之振奋喜悦,仿佛一切守得云开见月明,大家在币圈的煎熬恪守终有一天会像南瓜张一样会得到兑现。
嘉楠耘智区块链事业部总经理邵建良发微博说,一个上市公司的诞生,代表了一个行业的成熟,嘉楠科技6年多的努力,终于要迎来高光时刻。很多区块链从业者听到此话也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前不久刚得到国家战略的鼎立支持,今天又有出现一家区块链主体上市公司,倘若明年比特币减半再来一次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想想便有种难以抑制的“惬意”。
然而,全球区块链第一股嘉楠耘智的上市真能代表区块链行业的成熟吗?
判断一个行业成熟与否,我们通常要看其产业的上中下游是否被打通:
1、产业下游需求力是否足够旺盛,消费市场是否下沉等,能形成规模化的生产需求,刺激上游供给端的批量化生产,从根本上摊薄生产成本最终让利给下游消费者;
2、产业中游基础服务配套是否足够完善,且竞争业态趋于健康良性,比如分销拓展渠道是否便捷,物流配送是否到位、电子支付习惯是否养成、假货次品问题是否解决等等;
3、产业的上游生产力是否足够前沿创新,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消化库存的能力、资金回笼的能力等等。
以这个标准来看,暂不论整体区块链行业是否成熟,其挖矿产业显然已经,更准确说只是趋近成熟了。
1
“挖矿”是区块链时代的特有名词,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创造出来的一个原本不存在的“需求”,就像电商时代创造了“淘宝客”,大物流时代创造了“外卖小哥”,视频时代创造了“美女主播”一样。事实上,真正伟大的模式创新,就在于其是否能催生一个庞大的且能够自行运转的产业集群。
比特币的“创新”伟大之处就在于,用一个自动运转的程序,发展了一个矿机生产、挖矿、交易市场、区块链技术生态等一条龙的产业集群,其协作也是去中心化的,全球化的,最终竟演化成了一个市值超2000亿美元的新产业。
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简单而言,比特币是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付系统,其通过非对称加密、P2P传输、哈希算法、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公共账本。那么,谁来负责记账,又如何保证持续有人参与记账呢?
为了吸引人主动参与“记账”,中本聪给每一个参与记账的用户,都设计了一份比特币奖励。既然有奖励,肯定会有很多人争抢,而在有很多人争抢记账的情况下,该把记账权给谁呢?
中本聪又让每个想参与记账的人都去破解一道“数学题”,这道题的难度会随着参与人的多少而增加,但平均每10分钟都会被破解一次,谁先破解就能获得记账权。
而破解数学题正是电脑大量进行哈希运算碰撞的过程,谁的算力更大,解题的速度也就更快,挖出奖励的概率也相对更大。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挖矿”,比拼的核心是算力大小。
2
早期挖矿都是计算机CPU挖矿,但由于其只支持2-8个线程,速度较慢,后来逐渐演变成GPU挖矿,可以同时支持数百个线程的整数计算并发,再至后来发展为更高效的ASIC矿机。
ASIC?矿机是一种专门为某种特定用途设计的集成电路,具有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效率更高的优点,其挖矿算力高出CPU、GPU几万倍有余,是目前主流挖矿厂商,包括阿瓦隆、蚂蚁矿机等都普遍采用的挖矿方式。
可以说,ASIC矿机彻底解放了“挖矿”的生产力,让比特币挖矿算力实现了指数级的增长。这也为后来区块链挖矿产业的成熟打下了“硬件”基础。
随着区块链挖矿产业的不断演化发展,其上、中、下游也逐渐被打通。
上游出现了嘉楠耘智、比特大陆、亿邦国际等矿机巨霸,他们不断加强矿机性能创新,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去年8月份,嘉楠耘智就发布了全球首个7nm量产芯片,使挖矿芯片从主流16nm迈向更尖端的7nm制程工艺,就在最新发布的A11系列矿机单机算力达到了73T/s,不断引领挖矿硬件的迭代创新。
中游则形成了集矿场、矿池、云挖矿等业态丰富的产业集群,为比特币挖矿提供了系统性的“软”实力。
矿场,由于挖矿不仅有矿机硬件采购成本,运转过程还会产生庞大的电力消耗,因而要想快速回本,靠自己小作坊式的挖矿其实并不划算,需要电价相对有便宜的矿场进行挖矿。代表性的有天策贵州矿场;
矿池,随着挖矿算力竞争的加剧,普通用户的少量算力根本无法获得挖矿奖励,因而出现了合并算力、提高个体获取挖矿成功概率的联合挖矿形式,比较代表性的矿池有,币印矿池、BTC.com、F2Pool、AntPool等。
云挖矿,当个体矿工发现价格愈发不稳定,挖矿投资回报率低,风险不可控的时候,就出现了更便捷的“共享挖矿“服务,如同共享单车一样,用户可以远程使用别人提供的矿机进行挖矿。这会极大降低普通用户参与挖矿的门槛和成本,让全民挖矿成为一个事实。
至于下游的“矿机”需求一直都很旺盛,由于相较二级市场的直接购买,比特币挖矿成本更低,收益更大,因此挖矿需求呈周期性“疯狂”态势。一旦行情好转的时候,矿机订单量,矿机价格等都会被相应拉升。
业界众所周知,嘉楠耘智有着任何情况不退款,没有售后服务,没有按时交付承诺、接收地址已经确定就不能更改等“霸王条款”。如此这般,矿机的下游需求有多旺盛就不言而喻了。
不难看出,无论是上游的创新驱动还是中游的竞争业态,甚至下游的庞大需求力,都验证了区块链挖矿产业的相对成熟性。
3
然而换个角度看,挖矿产业的竞争白热化、算力集团化、科技尖端化等也会造成,挖矿成本变高,算力遭垄断控制等种种随时可能破坏生态平衡的不稳定性因素。
比如,算力竞争会持续扩大挖矿成本,决定挖矿成本的因素有三:1、矿机的硬件;2、电费的成本;3、参与挖矿算力的大小。由于虚拟货币市场价格波动性较大,使得不少矿机很容易逼近关机价,一旦挖矿收益低于挖矿成本,矿工就会面临越跌越卖,越卖越跌,到最后连矿机都落到按斤卖的下场;
又比如,竞争让算力逐渐呈现“集团化”,根据BTC.com的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币印蚂蚁等4家矿池的算力就达到了总算力的59.4%,未来这一集团化的态势还会更严峻。
众所周知比特币存在51%攻击可能,尽管没有人会蠢到会花大价钱搞无意义的破坏,但无论如何算力的过于集中化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
我们往更长远的未来看,为了奖励而“挖矿”迟早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前期可以通过打包区块奖励的释放来激励矿工,后期系统要运转还得靠平台庞大的点对点交易需求及交易手续费。
万一到时候比特币的应用没有普及开来,交易费用支撑不起庞大的挖矿成本该怎么办?尽管这是100多年后的事了,但逻辑其实很清楚,产业竞争只会加剧,挖矿成本只会越来越高,直接导致比特币“价格”就成了挖矿生态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
不管怎样,我是不希望,一个产业的发展到最后要依赖币价的高低来支撑,要打破币价这个主动边界之外的威胁,唯有不断剥离炒币的外壳,寻求区块链技术内在价值,进而真正找到可持续的商业化落地应用场景。
事实上,目前区块链产业除了POW之外,正在探索尝试POS、DPOS等同样奏效的分布式节点一致性验证方式,这也是竞争业态下产业进步的表现。
当然,你也常会听到有人诟病,算力竞争会产生大量的电力消耗,称比特币电力消耗每小时超过了600万度,属于高能耗污染行业应该取缔。这种诟病的逻辑是可笑甚至荒唐的,因为其忽略了一个事实,任何竞争足够饱和的产业都存在优胜劣汰的“浪费”事实,产业要成熟总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比如,共享经济火爆的时候,大量厂商竞争不也导致产生了堆积如山的共享单车坟场?,难道生产自行车就不消耗能源,产生污染了吗?因噎废食的态度,说到底只是心怀偏见的人在秀无知罢了。
竟也有人炒币的说,正因为挖矿成本越来越高了,所以比特币价格才会一直涨下去。好吧,你说的好有道理。
4
互联网产业发展到今天,有了4g、5g等成熟的网络通讯底层技术,有了PC终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成熟的硬件商业环境,有了Android、ios、Windows等成熟的软件操作系统,以之为载体形成了网站门户、社交软件、电商平台、短视频社区、直播平台等丰富的应用落地,可以说足够成熟了。
相比之下,区块链行业只有挖矿产业趋近成熟了一些,其他区块链产业生态还有更漫长的路要走。
1、技术基础设施服务,以公链、跨链、侧链、协议等技术研发的公司为主,主要致力于区块链技术的更高TPS、更大扩容,更可靠安全性等。目前最快的链EOS,TPS也才4000左右,要真正替代互联网达到百万千万级别的交易速率难度可想而知。
2、已落地产品和应用,以虚拟货币交易所、数字钱包、等产品为主,主要提供场外交易、币币交易、资产托管等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其实交易所的“商业模式”也算很成熟了,火币、币安等头部交易所创收也尤为可观,其面临的主要是合规化的问题;
而数字钱包则很尴尬,一个私钥管理成了增量用户入场的最大的门槛,好不容易发展的用户还会面临活跃度太低的问题。再问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倘若把炒币人剔除,币圈还有“用户”吗?
3、待落地生态和延伸场景,以?DApp?生态、DeFi?应用生态等为主,主要给现有产业提供更丰富的落地场景,尤其探索除了炒币之外的,诸如理财、游戏等杀手级应用场景,为区块链接轨互联网提供更大的可能。这是最有可能看到增量的市场机会,DApp在应用上的火爆,DeFi借贷平台理财习惯的一步步养成等,想象着都挺美好的,需要的仅仅只是时间。
5
嘉楠耘智上市对区块链行业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或许也不是个“好”消息。用一句币圈人颇具自嘲韵味的话来说,生来便以1CO方式上市的区块链公司,还需要跑到传统资本证券市场申请IPO吗?难道是革命者被“招安”了吗?
这与其说是一种自嘲,不如说是一种“领悟”。这些年,我们其实被很多概念了,以为1CO就是颠覆式革命,以为“去中心化”就是脱离政策监管,以为炒币就能财富自由,以为区块链技术是万能的,以为币价会一直疯涨下去。。直到被本金被套牢了,监管的大棒来了,才最终明白,身处任何行业,做任何事情,脱离价值导向,即使侥幸得之也不过是运气罢了,我们更应该提升的是自身的能力和认知,不是么?
当嘉楠耘智上市的钟响起时,还有人盼着“全球区块链”第一股的概念能够再来一波拉盘,可结果呢,国内一场浩浩荡荡的币圈“大围剿”正在拉开帷幕,监管的政策打压,媒体的舆论轰炸、币价的一泻千里,让整个行业陷入了往年94般的恐慌和焦虑。
一家矿机公司的狂欢,一个行业的落寞。
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披着区块链外衣的“嘉楠耘智”能够上市?
嘉楠耘智联席董事长孔剑平在接受巴比特采访时多次强调了嘉楠耘智的“合规性”,虽说是矿机生产商但以芯片设计为主,合规程度更高;虽然卖矿机但只接受人民币打款,去掉了虚拟货币收款潜在的非法性;虽然靠区块链矿机业务赚了现金流,但同样不放弃AI上的长远布局;可能会布局矿机外的业务,但短期内不会发币,也不会直接做交易所。
确实赚了区块链挖矿产业的钱,却始终和区块链保持一定距离感,这才是嘉楠上市成功的“厚黑学”。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嘉楠耘智倒是给了众区块链产业生态内的公司一个“成功”的范本——合规化。唯有合规化,才是区块链产业迈向成熟的开始,才能借力更主流的资本市场,才能享受国家级区块链战略的恩泽,才能承接更健康的产业中下游需求,终有一天才能像嘉楠耘智一样站在闪耀的镁光灯下敲钟。
有句话说的很好,“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拨开云雾,当一切去伪存真之后,你会看到美好。
——————————————————————
区块链价值认知布道者,资深区块链从业者。这里没有高大上的概念,也没有生僻的技术说明,只有最通俗的商业、最敏感的视角、最独特的见解。本人尚且是区块链行业的小学差生,文章所思所想,皆是碎碎念,圈内人您莫笑,欢迎切磋,圈外人您莫喷,码字不易。作者微信号:tmel0211?微信公众号:ai-heikeji如需转载请加我微信申请开白名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