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稳定币的衍进&DEX重新定位的思考_ARK:NFTL币

MakerDao新增BAT抵押资产事件,又一次把去中心化稳定币和中心化稳定币之争卷入尘嚣。中心化稳定币一般由交易所与机构共同发行,例如Bitfinex与Tether合作发行USDT、Binance与Paxos合作发行BUSD等,发币动机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用户在自己平台入金。但其中存在资金切割不清的问题——交易所不但日常能触达用户存在平台的资金,还极有可能在极端情况发生时染指稳定币的底层资产。

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为我们扯下了交易所资金切割不清的遮羞布——Bitfinex挪用Tether用于兑付USDT的准备金来弥补由于交易所账户被美国政府冻结所造成的8.5亿美金资金缺口。这就是典型的稳定币用户为交易所用户买单行为。虽然两个用户群体有较大重合度,但在利益分配上不能视为一体。因此,很多交易所为了规避稳定币底层资金无法自证清白的问题,会定期通过第三方托管机构发布审计报告。例如,由OKLink与PrimeTrust联合推出的USDK,由美国审计公司Armanino定期出具资金审计报告。

Ribbon Finance发起关于Ribbon Lend第二批借款人的社区投票:11月1日消息,链上结构化产品Ribbon Finance发起关于其DeFi借贷产品Ribbon Lend第二批借款人的社区投票,选项包括Parallel Capital、Auros、Amber Group、Nibbio,最终将选出两个借款人机构。投票将于11月6日结束。

据此前报道,Ribbon Finance正考虑为Ribbon Lend推出第二轮借贷池。社区将投票选出其中两个。然后Ribbon Finance将为选定的机构借款人创建两个新的借贷池。[2022/11/1 12:03:28]

融入一个第三方审计机构定期审计基本就是锚定美元的稳定币所能做到的最大的透明度了。而对于MakerDAO这种锚定代币的去中心化稳定币来说,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对链上存储的底层资产ETH进行实时审计,MakerDAO几乎完全没有空间去触及稳定币的底层资产,底层资产和发行方之间实现了完全的剥离。但存在的问题是ETH当前还缺乏一个价值衡量标准,价格暴涨暴跌的几率较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去中心化稳定币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透明度的问题。这是MakerDAO的进步性所在,Dai的出现为用户在稳定币的选择上提供了多样的可能性。

英国监管机构:与其他机构合作,制定关于加密资产、稳定币和CBDC的指导方针和法规:金色财经报道,英国支付系统监管机构 (PSR) 对信用卡计划采取行动,它正在调查他们的费用以及如何帮助商家获得更好的交易,包括推广账户对账户支付的替代方案。在制定 2022/23 年计划时,PSR 再次对商家向 Visa 和 Mastercard 支付的“高额卡费”表示担忧,并指出近年来它们“显着”上涨。监管机构表示,它已发送有关这些费用水平和结构的信息请求,并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在其他方面,监管机构表示,它将与其他机构合作,以确保人们能够获得现金,并制定关于加密资产、稳定币和CBDC的指导方针和法规。它还在努力应对不断上升的APP欺诈威胁。[2022/4/1 14:30:42]

中心化稳定币:中心化发行+第三方审计

动态 | 花旗开展关于数字货币消费者情绪的研究:据Cheddar报道,花旗发言人表示,该银行已经开展了一些关于数字货币消费者情绪的研究,但没有计划开发任何加密产品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18/8/2]

去中心化稳定币:任何人都可以随时且实时审计

同样,对于交易所内部沉淀的大量用户资金来说,随着合规的大趋势推进,也会与交易所逐步剥离,交给合规的第三方托管机构管理。以此来证明资产虽然放在交易所但仍然归用户所有,极端情况下发生挤兑时用户可以顺利提现。就当前这样一个合规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很多交易所做出了阶段性的妥协,为用户提供“持仓返利”服务——只要在本平台持币即可按周期领取利息。例如,OKEx推出ALGO等代币的月度持仓返利活动。对于交易所来说,既然无法就“是否挪用用户资产问题”自证清白,不如就开诚布公地给用户利息。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分摊给用户头的利息均来自于平台拿着用户的POS代币去做Staking得到的收益,不过能坦然承认并分一杯羹给用户也算是当代交易所的自我修养了。

火币全球专业站发布关于支持星云币(NAS)主网上线后换币的公告:星云币(NAS)主网已于2018年3月30日上线,并将于近期正式开启主网星云币换币工作,火币全球专业站作为NAS官方推荐的换币平台,将在同一时间开启换币通道。届时,用户可以在火币全球专业站将NAS旧币——基于以太坊ERC20技术形成的“星云币”兑换为NAS新币——基于NAS主链形成的“星云币”[2018/5/2]

说到这里,不如再提一下去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价值。当前,市面上DEX产品很多,但交易量一直不大,这是因为产品设计和定位都出现了问题。行业多把去中心化交易所对标中心化交易所,然后去诟病它的撮合效率、盘口深度等问题。而笔者认为与其说DEX是交易所,不如说其是一款「代币互换工具」,它真正应该对标的是传统金融市场的暗池。

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所托管用户资金+持仓返利→资金隔离托管+第三方定期审计

去中心化交易所:代币互换工具。

我们都知道,中心化交易所的深度难以支持大宗买卖,很多大户只能通过场外来满足自己的交易需求,场外交易可以帮助大户们以较低的滑点快速达成交易。在此说句题外话,就交易所本身而言,大额单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很容易对市场造成冲击,尤其是对衍生品来说,很有可能对用户造成意外的爆仓损失。因此类似于OKEx等交易所,在衍生品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市价稳定机制例如限价规则、强平拆单、强平减仓、梯度保证金等机制来尽量避免大额订单对市场造成的波动。

回到DEX的工具属性话题,继续来看场外交易。场外交易包括两大部分——法币/币交易、币/币交易。对于前者,行业内多在由交易所背书的OTCDesk完成;对于后者,仍然缺乏一个可信任的第三方,而DEX正好可以弥补这一问题,作为OTCDesk的补充,为币/币大宗买卖提供服务。作者臆想的解决方案如下:

双方用户提前线下沟通交易事宜,彼此达成交易共识后,一方在DEX上设置好交易时间、交易币种、交易汇率、交易数量等限制条件;另一方设置可以匹配的反向交易。注意交易时间可以是一个区间,但交易币种、交易数量需要精准匹配方可达成交易,以防止被其他用户错误交易,充分发挥了传统金融市场中暗池交易可以选择对手方的特性。

例如,用户Alice发起了如下交易:

交易时间:12:00pm-12:10pm

交易币种:AToken?BToken

交易汇率:1:2

交易数量:100个A

用户Bob发起如下交易:

交易时间:12:00pm-12:10pm

交易币种:BToken?AToken

交易汇率:2:1

交易数量:200个B

对于用户来说可感知的就是设置以上四个参数,参数匹配即可完成交易。理论上来讲,用户可根据需求发起任意币种、任意数量、任意汇率的互换请求,当然也包括未有公允价格参考的未上市代币,只要交易双方达成共识即可。这种模式的交易,再一次为掮客带来新的生存空间。

定位于「代币互换工具」的DEX,同业竞争中,跟非工具产品争夺用户的注意力不同,工具类产品不需要粘性,满足需求就行,让用户用完就走,再用还能想起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产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7:73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