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2019年第十届财新峰会于11月7日-10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出席并回应了一些问题。
在回应“央行有没有推出数字货币的时间表”的提问时,周小川表示: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前,一些印钞造币厂商曾提出纸币的替代性做法可能是数字货币,但并没有着重讨论应用区块链或者是分布式记账系统的可能性。
2019年第十届财新峰会于11月7日-1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出席并演讲。
那么,周小川说了些啥呢?
我们先来划重点: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应是渐进的过程,“而且人民币国际化,我认为是一个‘早产儿’,本来中国并没有打算比如说在2010年、2012年左右开始推人民币国际化”。
Lido业务发展主管:质押监管政策影响尚未确定,个人作为美国人或面临无法为Lido工作的风险:2月13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对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近对加密质押行业的监管行动影响,流动性质押协议Lido的业务发展主管Jacob Blish表示:“我个人认为,这(美国SEC监管)对链上无许可的流动性质押或质押提供商来说是一个净收益,但这真的取决于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不过如果美国监管机构最终得出结论,没有任何美国人可以与任何质押服务进行互动,那么可能会有不同的问题,他个人面临的风险是,其作为美国人可能也无法为Lido工作。Blish表示:“最令人失望的是,作为一个行业,我们一直被要求提高透明度,但作为美国公民,我却得不到透明度以及监管机构的决策过程如何进行。”
Nansen数据显示,Lido Finance在该平台上质押了超过480万枚ETH,价值约72亿美元。
此前金色财经报道,对于与Kraken的和解协议,美SEC主席表示,质押即服务提供商必须注册,并提供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2023/2/13 12:03:32]
央行的数字货币主要仍会聚焦于本国,“央行可能更加注重于批发,在银行之间、在第三方支付之间做好批发而搞一种数字货币。
G20会议:加强对加密资产监管政策的分析 解决监管缺口:2月18日消息,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印度尼西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雅加达主持召开今年首次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会议同意加强全球金融部门的韧性,提高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继续落实《G20完善跨境支付路线图》。G20将继续全面评估技术创新对全球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鼓励相关国际机构加强对加密资产监管政策的分析,解决监管缺口。(财联社)[2022/2/18 10:01:41]
对于下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同的政府官员、央行官员、学术界看法不同。有的人比较乐观,有的人比较悲观。悲观的人认为,下一轮危机确实概率比较高,因为全球市场现在有很多不健康的现象。因此,我们确实需要为下一轮金融风控做一些准备。
谈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早产儿”
泰国数字资产运营商贸易协会计划召开成员会议 讨论泰SEC新监管政策:6月15日消息,泰国数字资产运营商贸易协会 (TDO) 敦促SEC重新考虑代币禁令,寻求修订,该协会总裁表示计划召开一次成员会议,讨论禁止数字资产交易所上市自己代币的规则的影响。据此前报道,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批准一项指导方针,禁止该国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在某些情况下支持四种不同类型的代币,包括NFT。(曼谷邮报)[2021/6/15 23:37:07]
在回答“人民币什么时候能够成为硬通货”时,周小川首先认为,硬通货本身的定义就比较模糊,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
但他认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应是渐进的过程,“而且人民币国际化,我认为是一个‘早产儿’,本来中国并没有打算比如说在2010年、2012年左右开始推人民币国际化”,周小川透露。
他称,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后,流动性不够,因流动性问题导致了扩大本币的使用。那时,中国与部分国家采用了本币互换的方式支持贸易投资结算,缓解流动性问题。
动态 | 报告:区块链在支付领域需要明确的监管政策:Ripple发布《2019年区块链支付领域应用现状报告》。该报告称,金融服务提供商广泛采用了基于区块链的支付方式。这种广泛采用表明,客户和提供商都已证明了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和可行性。报告数据显示,35%的受访者担心在其业务中集成区块链和数字资产所需的潜在难度和时间,区块链在支付领域的应用要加快和简化操作流程。其中35%的受访者认为法规过于不确定,而32%的人认为法规过于严格,区块链在支付领域需要明确的监管政策。[2019/11/6]
“我记得那时候的提法叫‘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使用’,后来由更高层次提出来叫‘人民币国际化’。
周小川强调,人民币国际化是渐进过程,但也确实可能出现大跨步的台阶。第一是因为一些经济危机可能会造成特别的需求,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若出现问题,反而就会给其他货币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机会。
政策 | 印度政府就加密货币监管政策寻求外部法律机构建议:据bitcoinnews报道,根据一份RTI报告显示,印度政府部门正在寻求外部法律机构的建议,以帮助其对加密货币监管政策进行最终敲定,并预计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向财政部上交一份完整一致的法律框架报告。[2019/2/5]
“这里也包括主要储备货币国家是不是会过多应用金融制裁,你要一制裁了,别人就想着用别的货币,不光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设想,也取决于外部整个的环境”。
谈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的数字货币主要仍会聚焦于本国
在回应“央行有没有推出数字货币的时间表?”的提问时,周小川表示: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前,一些印钞造币厂商曾提出纸币的替代性做法可能是数字货币,但并没有着重讨论应用区块链或者是分布式记账系统的可能性。
谈到数字货币时,周小川分析称,私人部门可以参加零售性支付,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也起了很大作用,发展也很快,但这基本电子支付轨道上的发展,并非以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为基础的数字货币。
在其看来,央行的数字货币主要仍会聚焦于本国,
“央行可能更加注重于批发,在银行之间、在第三方支付之间做好批发而搞一种数字货币。但是理论上来讲,央行搞的数字货币也可以为零售服务,但为零售服务又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大家也是非常谨慎的”。
周小川强调,如果央行的数字货币要针对的是跨境汇款、投资等跨境类业务,那么就要满足很多新要求,“不是哪一家央行可以管的,可能就需要有一个联合的机制”。
他强调,数字货币在不同层次的应用、进展所应对的监管要求也不相同,未来需要有组织的协调机制。他以反举例,“现在全球都非常重视反和反恐融资,反、反恐融资如何切入到每个不同层次的支付体系里面也变成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它有可能明显地增加成本,同时也会使得效率有所下降。但是确实非常必要,因为从全球来讲,现在都非常重视这样的职能”。
谈区块链
央行选择两个系统做试点
周小川透露,在纸币数字化时,央行内部就引入过一些研讨会,专门介绍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但是鉴于上述技术的应用,更适用于交易量不太大的交易环节,所以人民银行选择了两个系统做试点,一个是票据交易,一个是贸易融资。
前者是因为交易对手方相互了解,相互负责,监管方面没有太多的任务和责任。后者也是因为换手频率相对低。
“研究在哪些方面有应用的可能性,也要立足于现实,就是当前来讲哪些可以付诸于试点,同时在稳步试点的情况下来观察未来扩大应用的可能性。同时,也确实还要对技术发展有前瞻性,要估计它未来的可能性,有些事现在做不到,可能未来也许可以”,周小川说。
谈Libra
公众会对Libra稳定性产生怀疑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在会上表示,Libra托管目前仍然存疑,比如准备金数量如何确定、私有的Libra委员会会否缺乏公众性,是否有赚取利息的动机等。因此,周小川呼吁,在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全球央行要有大致的协作机制,以便增强信心。
周小川在提到Libra时称,最开始强调的应用方向是跨境汇款,“我个人觉得这个选择方向也是有道理的”。他解释称,由于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等技术,每秒处理的交易笔数相对还没有那么高,所以如果将数字货币应用于零售环节,是暂时做不到的。而跨境汇款笔数相对比较少,所以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另外,跨境汇款的效率确实存在问题,有很多人是不满意的,所以从跨境汇款起步确实具有吸引力。
但周小川也强调,Libra既然以稳定币的形式存在,就必然要对应一篮子货币,而若由Libra协会管理一篮子货币,就会引起私人组织能否全心全意做好公共服务的争论和质疑。
“人们必然会怀疑一个私人的libra协会是否会有很强的利益动机,所以他们会拿准备金托管的钱去做别的事,诸如做贷款,或者在金融市场做其他事。这样的话,公众对稳定性会产生怀疑”,周小川说。
谈第三方支付
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眼睛就瞄着预付金
周小川坦诚,自己比较关心Libra托管的准备金数量如何确定、质量如何,“也就是说托管的钱是不是真正在那儿作为备付使用,另外就是有没有赚取利润的动机。因为我们发现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说是要搞支付,通过科技提供更好的支付,但是有的支付机构实际上眼睛就瞄着预付金来了以后可以有利息收入,也可以做其他的投资从中获取收益。所以这个看法也都是接近的”。
谈全球市场
需要为风控做准备
周小川表示,对于下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同的政府官员、央行官员、学术界看法不同。有的人比较乐观,有的人比较悲观。悲观的人认为,下一轮危机确实概率比较高,因为全球市场现在有很多不健康的现象。因此,我们确实需要为下一轮金融风控做一些准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