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听乌镇现场 | 做弄潮儿还是大江大河?如何把握区块链历史发展新机遇_TALI:ALI

11月8日,在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上,一场严肃和硬核的圆桌对话精彩上演,主题为:《玲听现场|大风口,大时代,把握区块链历史发展新机遇》。

讨论的内容包括:中央对区块链的集体学习释放了哪些信号?海外用户如何看中国高层的区块链讲话?风口真的来了吗?到底带来了哪些新的机会?此后,TOG生意会是新的突破口吗?区块链大规模商用,依靠江湖还是庙堂?产业区块链这么火爆,是造概念吗?如何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新的形势下,我们如何把握历史新机遇?

汤霞玲

整场圆桌逻辑完整,观点清晰,金句频出,全场对话由巴比特主编、玲听区块链发起人汤霞玲策划和主持。对话嘉宾是: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总经理董峰;万向控股首席创新官王允臻;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孟岩;IOSG创始人JocyLin。

为保留现场精彩效果,以下为现场对话实录。全文10000字,建议收藏阅读。

汤霞玲:今天上午我们看到很多BAT和区块链从业者的探索。最近大家感觉行业很兴奋,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大风口、大时代,区块链发展历史新机遇。每个历史关键节点上我们都会有一些新的思考,今天也希望和各位嘉宾共同讨论。首先请各位嘉宾简单作个自我介绍并分享最近在做的事情。

董峰:大家好,我是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的董峰,非常高兴今天来到乌镇。

王允臻:诸位好,我是万向控股的王允臻,我近期主要工作是围绕智慧城市展开,在杭州萧山的创新聚能城搭建区块链上的智慧城市,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孟岩:我是数字资产研究院的副院长孟岩,同时是瑞新资本合伙人,我主要研究通证经济的方向。

JocyLin:我是IOSG创始人JocyLin,IOSG是一个早期的美元基金,我们专注在区块链和密码学方向。过去3年,我们在美国、欧洲和亚洲投了60多个早期区块链项目。

1、如何看待中央对区块链的集体学习?

汤霞玲:今天各位嘉宾的背景和从业身份都不一样,有些是金融背景,有些是投资背景,还有产业背景。10月份,中共中央组织了对区块链的集体学习,大家都非常兴奋,这中间能看出有一些信号。这些信号在每个人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第一个问题请问各位嘉宾,你们认为中央这次对于区块链的集体学习到底释放了哪些信号?

董峰:我概括起来12个字:

弃暗投明、脱虚向实、上山下乡。

落后就要挨打,任何前沿高地,中国人一定要有一席之地,这是逻辑的起点。过去区块链从业者经常感觉是在暗黑的小圈子里,这次不一样了,整个行业要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来做这件事情,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正面的推动作用,这叫弃暗投明。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一定要跟实体经济,跟真实的贸易紧密结合起来,这个就是脱虚向实。不光要有用,还要能落地,这个里面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要勇于攀登,敢于打硬仗,啃硬骨头。不能总是想着“君为其难,我为其易”,一定要有啃硬骨头的工匠精神,这个叫上山。第二个是要接地气,要能做赤脚医生,不能说搞一个脱离实际纯虚拟的东西,这是上山下乡。

这12个字,接起来应该是一个非常完整清晰的逻辑。我是交易员出身,我想做所有的事情都和做交易一样,大方向要对。如果你的β对了,怎么做都是赢,你是时间的朋友,在哪儿进场、在哪儿出场都不重要。如果你的β错了,α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Vitalik Buterin 回应推特改名,“真实姓名”并不代表护照姓名:6月10日消息,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发推解释推特名更改为“豚林 vitalik.eth”的原因。Vitalik 称,请不要使用“真实姓名”来指代护照姓名,你的政府无权定义你“真正”是谁。如果你在大多数日常互动中使用不同的名字,那就是你的真实姓名。[2022/6/11 4:17:39]

王允臻:从我个人看法来说,首先,这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中国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契机高瞻远瞩的把握。二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数据安全,我国在这里要起到示范和全球领导作用,在合作当中取得领导,这也是高瞻远瞩的想法。

王允臻

第三是,我们喜欢引用一句话,人工智能是生产力,区块链代表生产关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利用区块链来进行生产关系的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捕捉机会,同时促进行业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这些都是非常令人钦佩的高瞻远瞩的想法。

孟岩:我觉得有两个“正”:证明、正道。

“证明”是指把区块链污名化帽子摘掉。我十一的时候回去和同学聚会还被人家嘲笑,“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为何跑去做不明不白的区块链。如果你们在百度里搜“区块链”几个字,两周以前如果你搜区块链,它的自动关联是“区块链是一场局吗”,敲回车之后收到一个知乎上高分问答,开头是:区块链是一场局,注意,我说的不是部分区块链是局,而是所有的区块链都是局。

汤霞玲:百度肖老师在这里,这个帖子有吗?

孟岩:区块链这个事情在总书记讲话之前被污名化非常严重,

这种污名化本身屏蔽了人们的认知,很多人因为这个污名化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东,这才是阻碍中国区块链发展真正的障碍。我觉得这次中央讲话最大的意义在于

把这个“帽子”摘掉了。一旦摘掉这个帽子,越来越多的人会过来学习、研究、分析、思考、理解、参与。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各种聚合转变是我们现在无法预知的。

孟岩

“正道”是指总书记点了一条光明大道,这一点董总讲得很清楚,我不赘述。我想说一下还有一些没有传达的信息。因为现在有很多误读,很多人处于懵圈状态,不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很快有些人就误读出一些东西,比如说又回到一些传统的灰色地带,准备把这个玩法做大。其实这不是总书记讲话里传达出来的信息,大家还是要仔细的去理解一下,不要在这个时候了。

JocyLin:我们一直在用海外视角看区块链产业,很多传统美元基金在过去两三年接近一半已经投了区块链项目。我们自己基金70%会投资在海外项目,全球来说早已经进入了一个正规化、量产化的阶段,我们也看到非常多优秀的Google、Facebook离职员工进入到区块链行业。

JocyLin

这次中央的学习信号释放了三个点:

1.政策扶正产业。习主席的讲话我觉得给行业打了一个强心剂,区块链产业在效率和创新方面一直具备优势,整个产业将从之前国内的小众市场进入大众市场,产业升级相信在之后大的产业地图中将加入更多有意思的中国公司,优秀的开发者会进入这个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的创造力,帮助中国区块链公司立足于全世界。

现场 | Vitalik:公链的价值来自于不同应用的链接: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0月27日,第六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于上海开幕,峰会的圆桌讨论环节,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分享表示,我们的加密技术生态系统重要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我们的价值来自于不同应用的链接,以及不同区块链间的交互。

针对链的升级,我认为解决方式在于在协议上,此外我们要优化不同层的性能,通过技术融合我们做一些改变,针对隐私保护,零知识证明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方式,但对于隐私保护来说,有些信息需要公开,有些需要保护,需要具体场景具体考虑。

此外,如果想把传统的金融服务迁移到公链上,是很多公链无法做到,从安全角度来看,系统也需要检验,这是需要时间的。[2020/10/27]

2.BAT的行动会更激进。传统国内企业,互联网企业也好,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也好,也会开始在行业里做自己的事情。今年,Facebook发了Libra,非常多海外互联网企业,还有Amazon也做了线上区块链积分。今年政策出来之后,我觉得国内很多技术团队也会探索更多的政商合作方案,甚至学术界也会介入政务需求,探索更为落地的区块链落地场景将是趋势。

3.区块链军备竞赛已经开始了。围绕着美元霸权或者货币竞争本质做了竞争,已经开始进入主流阶段。整个监管体系分为两个: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强监管体系,美国到现在为止各个州发了数十张牌照,日本是发了接近18张交易所牌照。弱监管国家:委内瑞拉发国家的石油币,马耳他把整个国家金融体系重构为区块链驱动的金融体系。由此看,全球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了。

2、海外用户如何看中国高层的区块链讲话?

汤霞玲:我比较关注用户的心态,今天在座都是国内的视角,国内很兴奋,海外的视角是觉得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吗?你观察到的项目和身边投资人心态是怎样的?

JocyLin:这个还挺有意思的。10月24号发布的政策,我去旧金山“区块链周”,此次前往“旧金山区块链周”的亚洲面孔非常少,大家会觉得当时是一个行业低谷。但在1024之后连续4天的会议里,大部分的讨论主题都围绕着中国速度、中国监管、中国国家稳定币展开,给海外友人带来的影响非常明显。

前几天刚好Facebook的听证会,他们在痛诉说美国监管层这么落后,对数字货币、区块链理解这么滞后。我们也收到一些问询,他们之前在美国、亚洲有所动作,他们认为中国大规模应用市场非常好。如果国家层面对这个产业进行扶持,他们有意向在中国进行更大的动作,做更多的投入,来招募更多的优秀开发者。如Consensys的Lubin直言,其下半年的重心将从美国转到中国,在中国的以太坊应用社区布道。

3、风口真的来了吗?真正的机会是什么?

汤霞玲:国外人也在讨论这个大事件,我们都觉得风口来了,接下来一个问题请各位嘉宾分享,怎么看待风口?风口真的来了吗?在这个风口下到底会有哪些新的机会?

董峰:我换个角度,大家一直说科技、金融、产业互相融合,但其实科技对于金融、产业的渗透力是逐渐减弱的,区块链现在也是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谈论区块链,我估计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在传统的FinTech范畴,谈论区块链在金融方面的应用。实际上这次看总书记的讲话,真正有落地性的,我觉得反而是要跳出这个框框走到传统产业中去。

为什么呢?我自己是从金融背景出来的,因为金融行业本身就是资金和技术非常密集的一个行业,它的安全和效率边际非常高,你在这上面投入很大,实际上边际收益并不是那么明显。我个人的观点是,区块链的应用要跳出纯金融的思维定势,到传统产业去。越到真正的实体里面去,可能边际效应和投入产出比反而更好,更加容易落地,拉动效应越强,相信这也是国家希望看到的。

汤霞玲:刚才王总分享了万向的创新聚能城,可能这是产业区块链的一个落地样本吗?各种技术聚合在一起的集中展示?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王总分享一下万向创新聚能城最新的情况。

动态 |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被巴塞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据coindesk报道,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刚被巴塞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8/11/30]

王允臻:刚才提到风口的问题,我想风肯定是起来了,但是,

风吹在哪里?是吹在植物的顶部,还是吹在根部?假如说只是吹在叶子上的话,那可能有点可惜了。我们希望吹到根部,能够有更多的行业里专家来做区块链,吸收区块链技术逻辑,来看行业解决方案和技术趋势。这样的话,等到大家都谈行业,不再谈区块链了,不再有区块链公司,而是行业公司的话,那么区块链就真正成功了。

具体到万向的创新聚能城,在杭州市中心地带,我们现在有机会去建立一个大规模的新型城市。我们来看这两件事情怎么联合在一起。第一,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提出来已经有20多年,我们看了一些“成功”范例,这个成功是打引号的。实际上智慧城市不太好做,城市的生长周期是几十年,不可能两三年就一个大变动。可是技术趋势革新的周期是3-5年,就会有大的革新,要看这两个怎么匹配。

传统智慧城市基本上都是由咨询公司和技术公司来做顶层设计,只能应用到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时间一长了,到后面就有很多问题。怎么让它能够与时俱进和技术周期演进保持同步呢?这就要求它本身具有一种智慧能力。

智慧能力哪里来呢?在规划设计时,我们能在3个维度上协同设计,第一是在物理结构上;二是在数据架构上;三是在通信架构上。做到这一点的话,才能保证这个城市的技术和城市的形态是高度协同。

但这还不够,还要再往前走一步,协同的设计必须是一种分布式的,不能假设今天知道所有的答案,未来要留白。分布式技术,像区块链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在数据架构和通信架构上留白的方式,这是天作之合。

围绕这个,我们再进行自身的智慧能力建设和智慧城市生态的培养。在规划阶段,我们可以跳出创新聚能城物理城市本身,为它做有效的准备,通过生态把整个智慧城市,新的分布式智慧城市能力建设起来。不一定在杭州,在其它地方我们可以先行实践,我相信是非常有未来的。

汤霞玲:谢谢您的分享,孟岩老师您怎么看风口,您觉得什么是真正的机会?

孟岩:区块链这个行业在黑暗当中摸索了两年多。有的比较顺利,有的虽然受到了一些障碍,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的其实还是没有走出路线来。中央的最新讲话,政策的好转确实可以加速整个行业向前。但总体来讲,不会说把很多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政策的好转突然就解决了,没有那么快。因此我的判断是:新政之后,因为我们后面还有一段时间,各级政府需要去制定相关的政策细则,落地实施,制定相关的标准,这是需要一个周期。

在这个周期之内,我们以前走通的一些领域,甚至于包括原来处于灰色地带的某些产业,会出现一种异样的,甚至是病态的,突然的繁荣。但是这个并不是长远的状态。

从长远来讲,中央所指的那些方向上的产业会坚实稳定的发展。比如说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通证经济,主要是研究企业如何利用通证这样的东西做激励,团结起一个非常大的社群,共同来创造价值。这件事在过去的两年之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绝对不属于这个行业里风口浪尖的东西。它是一个慢热的过程,我相信会有这么一个过程。

在座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你是选择在一个短期大热,但不可持续的产业里捞一把,还是坚持一个坚实的逻辑,跟着这个逻辑一起成长,这是个人选择问题。

JocyLin: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被这次政策打乱了节奏。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投资重心和策略,这次政策来临让很多人转变思考,怎样更好的决策。

就我们自己来说,我们一致认为传统的商业体系有它融入区块链的运作方式。在小众加密世界的区块链体系,它有独立的一套运行逻辑,这两套逻辑有机会贯通。

Vitalik为打假推特更名:犯罪分子通过伪造名人推文加密货币粉丝,这激怒了一名声名显赫的领袖人物,让他做出改换身份的决定。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近日将自己的推特名字更换成了“Vitalik No I'm not giving away ETH Buterin”(Vitalik Buterin不会给你ETH)[2018/3/16]

Libra开源体系出来,当天涌入的传统世界开发者相当于Hyperledger连续5年开发者总量5倍还要多,这非常惊人,传统体系有这么多开发者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假如说Facebook把所有传统商业世界东西都接进来,它能为整个小众区块链世界打开一扇大门。

中国也是一样,央行有可能出一个可编程的人民币,人民币和所有商业进行挂接和重构。整个小众区块链世界怎样做一个更好更高效的开放性协议,两者之间是有可能打通一座桥的。这座桥会把以中本聪为首的技术极客思维、开源思想,贯穿到实际商业世界里的场景,这两者的结合非常让人期待和兴奋。

我们非常看好开放式金融创新。过去20年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非常差,金融业务都仍然拢入在华尔街或者中心化巨头手里。金融如果没有流动性,它就失去创造利润的动机。目前整个以太坊的体系,整个去中心化体系已经开始流通。而且基础设施已经足够支撑开放式金融的发展,目前以太坊上的借贷MakerDAO作为例子,它的发行量接近1亿美金,借出量达到1.2美金。在MakerDAO上衍生的模块化借贷平台:compound、dydx、Dharma,这种平台在海外非常多,中国目前仍然非常少。

汤霞玲:所以你认为开放式金融是一个新的机会?

JocyLin:对,我们看好这个机会。

汤霞玲:接下来的问题我想问一下孟岩。其实今年几件大事,第一是Libra的诞生,第二是这一次中央对区块链的学习,第三个是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最新研究动向。把这三件事情连在一起,可以观察出什么样的规律?您之前说全球已经开启了区块链的军备竞赛。

孟岩:我确实认为这是一场军备竞赛。但是如果再往后退一步,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从中本聪十年前把区块链创世区块启动,再从1961年关于互联网的基本思想的诞生,再往前刚刚在大屏幕上展示的人类的文明成果。

整个人类社会正在以一种谁也控制不了的节奏走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这个方向,你表面上看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你看到的是某一个领导人做出的卓越决策,你看到的是某一个国家的国会在对一个项目进行各种各样的研讨和辩论,你看到的是德国突然发出一个区块链国家战略,印度又禁止比特币等等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

但是如果你剥离这些具体的细节,你发现人类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都在确定无疑地走向某一个方向。而这个方向,可能是所谓的数字化生存,可能是所谓的数字化生命,在这个大的方向之下,我们现在争执和讨论的很多问题,从宏观来看都微不足道。从最终的角度来讲,其实我们在走向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只能在科幻小说里面去构想这样的一种东西。这件事情,我最近体会很深。

4、ToG是新的突破口吗?区块链大规模应用,依靠江湖还是庙堂?

汤霞玲:走向一个新的文明形态,在这个路途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力量,现在能明显看到的是两种力量:江湖和庙堂。尤其在这一次中央讲话之后出现了一种声音说:ToG可能才是区块链真正的突破口,它要依赖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去完成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您认为区块链场景应用的真正突破,到底是依靠江湖的力量,还是庙堂的力量?

孟岩:我举一个例子,我跟普华商学院的翟老师探讨过,很有意思。房地产行业在中国是支柱型产业,有220个相关行业,是中国经济拉动效果最好的行业。但是房地产被大家认为过度繁荣或者说是畸形繁荣,要被抑制。

Vitalik Buterin再次为ICO发声:本周,以太坊联合创始人之一Vitalik Buterin针对目前的ICO热再度发声,明确表示反对ICO项目中恶意炒作和虚假宣传导致的哄抬价格的行为。[2017/11/22]

其实依据翟老师的看法,房地产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他举了个例子,实际上房地产的权利有很多种,比如所有权、租赁权、转租权,其实在这个权利之上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权利,比如说全部所有、部分租赁部分所有、部分租赁部分转租等等各种权利。但是为什么你在实践当中,你很难看到人们在各种平台上交易这样的细致化的权利?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个有效的确权手段。

实际上区块链可以通过多个不同权威部门、社会机构和团体、企业等,对某一事实交叉证明,并且存证上链确权,对这个权利进行清晰的不可质疑的确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整个社会的交易会变得更加繁荣,高效和低摩擦。

你刚才问我区块链是不是主要toG的,我认为政府的参与确实能够大大加速区块链产业向前推进和发展。但是,区块链就是区块链,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多节点、分布式,要跨越信任边界,跨越利益主体,不会是只有政府在里面参与。政府的参与很重要,但是其他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团体、企业、基金,他们都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一个共同确权、认证、交叉认证事实的过程当中。因此本质上,我觉得区块链是一个社会各种不同主体的协同和联合。我想这么看这个问题,谢谢。

汤霞玲:对,董总,你被孟岩老师Q了3次,接下来你回答问题了,您认为几种不同的力量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动力在哪里?

董峰:我做过银行、企业,现在做交易所,可以说甲方、乙方、丙方都干过。我认为toB也好,toC也好,toG也好,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要做到商业可持续,一定要创造价值。toG的业务也是这样,不要觉得政府好糊弄,政府也会算账,如果投入产出比达不到要求,一样不可持续,就跟你做toB、toC是一样的。所以我还是想反复地强调这个观点——

区块链如果真正要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一定要做到商业可持续。不能只靠资本市场来炒风口或者简单地做庞氏游戏。所以你只要能符合这个标准,不管toG、toB、toC,你都能发展得好。反而言之,你把希望寄托在单纯政府的支持上,长远是不可能做成的,这是我的观点。

汤霞玲:谢谢您的分享。王总,想听听您看,各种不同的力量如何发挥作用?

王允臻:toG确实是讨论区块链未来很重要的维度。但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在讲toG的时候,什么是toG?我们指的是什么?因为每个人讲toG的时候,可能不太一样。

汤霞玲:指政府。

王允臻:是政府,但是政府有多种参与形式和多种主导形式,toG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孟总讲得非常好,他们讨论的是从战略层面考虑政府怎样参与,主要是生态圈对政府的期待会是比较合理的。

我只从一个层面来讲ToG这个事情。如刚才JocyLin讲到区块链未来很大一个层面是基础设施,我想问一下大家是否认同这样的判断?如果大家认同区块链是未来的数据基础设施的话,我就问下一个问题:如果纯粹市场导向的话,它会是什么样子?是对我们更有利还是不利?

我在这边不谈结论,我就简单讨论一下另外两种可能:一种是做庄的模式,行业里面行业大佬和IT大佬联合起来,把庄做起来,像俱乐部一样。你一开始的时候投入很多,头几个大佬未来的分成也会很多,后加入的公司依然可以分成,但相对来讲你已经在享受已建成的网络,你投入比较少,分成相对也比较小一点,这样才可以把产业做大,这样也避免恶性竞争。因为你前面的投入很大,你另起炉灶要考虑一下从时间点和投资规模来讲是否合理,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是加利福尼亚淘金潮的卖牛仔裤,你们去淘金,我不去淘金,我卖牛仔裤,这是就好比做云设备,我不准备靠区块链赚钱,但是我靠云流量赚钱。我现在给你打造一个平台,你在我这个平台,你用区块链赚各种各样的钱,都不是我的,是你的。但我是你的区块链云平台的话,我从流量当中来赚钱,和在区块链云平上跑的AI的算力赚钱一样,这是另一种方法。

我就把这两种可能先放到桌面上,我没有结论,请大家考虑一下1、2再加toG,那么你们希望看到的格局是怎样。

5、产业区块链是造概念吗?如何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

汤霞玲:谢谢您抛出的问题。我们讲到很多产业实体应用落地,产业区块链这五个字最近也特别火,下一个问题我们想讨论:产业区块链现在是一个口号吗?现在到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现在是否到了谈产业区块链最好的时机?以及到底怎样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想听听各位专家关于产业区块链的观点。

董峰:现在都在谈产业区块链,包括谈数字经济,其实我自己可能偏保守一点,我认为我们现在仍然处在一个打造基础设施的阶段,还没有到真正谈论产业区块链或者大规模数字经济的阶段。从

资产的角度,我们现在正在经历一个资产标准化的过程,还谈不到资产的数字化,更谈不上资产的通证化。

今天在座的,可能还是科技圈、金融圈的朋友多一些,产业圈的可能很少。但实际上,如果区块链要真正植根中国的实体经济,植根我们的制造业基础,植根大规模的真实贸易,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包括金融、产业、仓储、物流的配套设施,包括监管、法律都需要跟上。

对此必须保持清醒,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还是埋下头打基础,首先要从标准化开始做起,然后通过形成商业闭环来撬动资产的数字化,帮助大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信用成本。通过这些事情,形成商业闭环之后,再来讨论各种利益分享的机制。我觉得更多是在这个阶段。

汤霞玲:两个关键词:“标准化”,先把定义搞清楚,然后就是“商业闭环”。王总,想听一下您的分享,关于产业区块链,您怎么理解?

王允臻:我加一条:技术战略。谈投资,谈产业政策,恐怕大家比我更厉害。技术战略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技术协同,我完全同意董总刚才所说的,就是产业拥抱区块链的话,产业数字化的程度和产业整体的状况是否准备好了。从技术战略的角度,我们如何能够推动产业拥抱区块链的节奏?我讲一条,就是

不同新技术的协同。

大家都说现在区块链在风口上,但在区块链之前有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风口,这些风口的风还是继续在吹,并不是说有了新的风口,前面的风就不吹了。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契机是探索区块链和物联网,制造业工业互联网等的协同。

我现在在规划智慧城市,假如说没有物联网,没有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不可能完成能。所以说希望大家通过推进不同的关联技术的协同,来推动产业拥抱区块链。

汤霞玲:您的关键词就是“协同”。孟岩老师,听听您对产业区块链的理解。

孟岩:我们还没搞明白什么叫做产业互联网,就来了产业区块链。

汤霞玲:对,造的新词非常多,所以很费劲。

孟岩:产业互联网,我慢慢搞明白了,因为原来的互联网主要是用来消费,toC。现在说我们把互联网的技术拿来组织生产、组织后端B端的供应链,慢慢我理解了。

如果这么来讲的话,我们是不是除了炒币的行为之外,其他的区块链应用都是产业区块链?

汤霞玲:是存在这个问题,产业区块链的定义还没有搞清楚。

孟岩:只要跟实体挂钩的区块链,恐怕都可以自称是“产业区块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会有很多人把旗帜升起来说我跟实体经济结合,“产业区块链”变成了一个广告语。我认同董总的说法,其实任何一个产业,你要想把互联网和区块链用起来,要经过过五关斩六将,人家现在还在做标准化,标准化完了还有数字化,数字化完了还有通证化,通证化完了以后还要交易,设定交易规则,这条路很长,但是并不是说我们看不到大致的轮廓。轮廓只要在那里放着,路长一点没关系,董总,咱们20年把它干出来。

董峰:我赞成孟老师说的,再补充和澄清一点:确实产业区块链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但并不意味着现在什么都不能做。战争的胜利是靠每一场战役打赢的。我们今天谈论区块链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并不是说我们上来就要用区块链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个做不到。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一个价值点去挖掘,找到一个、做一个、落地一个。做比不做好,有比没有强,我相信是这样。

汤霞玲:感谢两位的分享,JocyLin说说你的观点。

JocyLin:产业区块链的变化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已有业务需求里面做改良;另外一种,就是创造新的业务需求。在传统的互联网体系下,美团外卖、滴滴打车的模式在之前是没有的,它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发达被创造出来了。其实美团和滴滴在区块链里面,我觉得是一个极大的分布式协作的DAO市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产业区块链需要三个方面:

1.信任成本的降低,2.协同效率的提升,3.价值分配的重构。信任成本的降低其实是整个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平台能够有效地防止商业行为的贿赂或者说的发生,所有东西都在链上,没有人能够抵赖;其次,协同效率的提升,其实区块链的技术在货币化、分布式、弱中心化和产业共识方面都可以服务实体经济。区块链技术则能重构平台价值分配体系,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区块链模式中,所有的消费以通证为核心、为纽带、为渠道。每个人每一次的生产和消费,都是在获得平台未来的一个价值分配权,得到了平台一定程度的一个承诺,获得对应一系列的权益。这样区块链技术就可以把用户对平台的贡献通过通证得到量化反映,实现用户与平台所有者共享平台价值的增值,改变激励模式和价值分配制度,促进平台经济公平、健康发展。

6、如何把握区块链历史发展新机遇?

汤霞玲:最后一个问题,这样的历史新机遇下,具体到个人身上,怎么样把握历史机遇,请大家给出一些建议。

孟岩:就一句话:

留在车上,别被挤下来。

JocyLin: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面一定要经历周期,每一个周期都能留在车上非常难得,一定要坚持,做对的、正确的事情。然后做一个价值尺度去衡量你的价值。另外传统企业想要进入区块链这个行业,我认为仍然是需要谨慎,不要因为风口就太过于雷厉风行,会遇到很多的危机。可以找一些基金和一些先行者去了解这个行业,提供更多的信息。

汤霞玲:对,做对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持续的做。

王允臻:我们是非常看好Token经济。现在大家围绕着区块链都在打井,井里面怎么出水?因为下面有地下水层。现在的地下水层,就要解决商业模式的问题,否则都是POC。所以怎么样让地下有水?我的看法:

Token经济就是地下水层。Token经济,现在有几个机会:一是国家对区块链的明确支持,二是区块链在金融科技很多应用方面走在前列,三是国内又是打造新的经济形态,做智慧城市、做产业园区。我觉得这三个因素可以联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准备在创新聚能城建立小规模的Token经济时点,把这个地下水层在那个地方做起来,欢迎大家去打井。

董峰:我有两点想法和建议:

1.在谈论区块链的产业应用时,我个人一直坚持应用场景必须符合区块链的技术实质,即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这次风口一来,A股上市公司几乎有1/5都宣称跟区块链相关。其实很多可能跟区块链根本就扯不到什么关系,可谓泥沙俱下。怎么判断?关键要看你的工作、你的应用、你的场景是不是契合区块链的技术实质。如果只是为做而做、修修补补,或者只是做一些边际上的、操作层面的改善和改进,这个不叫区块链,现在很多的供应链金融都是这个情况。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和建议:就是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要符合它的技术实质。这个问题虽然经常谈,但说实话我觉得可能很多人都从来没有真正坐下来静心想上5分钟:我这个工作,是否符合区块链的技术实质?

2.因为我是圈外人,我更多从产业和金融的角度看,最开始是币圈,后来谈链圈,现在开始说产业区块链。当然大时代里,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第一种人叫弄潮儿,每一次风口切换都能很快地抓住机会,在资本市场上取得最大的收益,这种人很聪明,我想我们都希望成为这种人;

第二种是大江大河,认准一个大方向,发挥匠人精神,啃硬骨头,一门心思地把事情做到极致,静水流深,这种做事情的风格我叫它大江大河。

到底是选择去做弄潮儿还是做大江大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我认为,不可能人人都是弄潮儿。所谓的弄潮儿,一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还是要做大江大河,要去寻找一个可持续的商业逻辑,然后跟着产业共同成长,这是我的建议。

汤霞玲:谢谢大家!其实今天把台上几位嘉宾最后的建议串起来会觉得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区块链的技术本质,第二用好Token激励,欢迎大家来挖井,然后孟老师说的呆在车上,不要被挤下车,最后我们要持续做事,做正确的事情。也希望每个人在这个历史大潮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今天这场圆桌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8:39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