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IOSG、Coinbase、Paradigm近期文章中体现出了哪些观点?
作者:北辰
Crypto市场的最新动态当然在社交媒体上就能捕捉到,但筛选信息的成本实在太高,那里总是充满噪音,让我们间歇性失聪或者失焦,误把个人形成的偏见当作共识。一个不错的克服方式是寻找出优质的信源,然后赋予更高的置信度,以此作为我们的参考资料。
任何有价值的观点/看法/经验,是消耗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的,我们去阅读它们就相当于给自己加了时间的杠杆。
链茶馆计划长期追踪Crypto行业顶级的投资机构和独立分析师的深度研究内容,并定期筛选整合为系统化的输出,希望能作为读者观察行业暗流涌动时的参考。
以下是第一篇不算成熟的尝试,我们会持续完善追踪的信源库以及输出模型,也欢迎各位朋友推荐对你来说置信度更高的信源。
a16z《捍卫稳定币》—?MilesJennings
本文是为了回应外界对稳定币的攻击。
解释了算法稳定币暴雷并不是因为在算法层面出现了问题,而是在金融上存在问题,即抵押品不足。
具体而言,算法稳定币的价值依赖于「内生」抵押品,也就是项目的治理代币。当治理代币下跌时,就会触发清算抵押品以赎回资产的死亡螺旋,正如传统银行挤兑那样。
而像DAI这样的超额抵押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则完全能够应对极端行情,至于Terra的USDT则不应该被视为稳定币。
最后的结论是:监管是必要的,但不应该禁止稳定币,尤其不应该禁止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因为它更有弹性。另外,算法稳定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能让各种资产具有生产力并推动全球数字商务,但要给它们的抵押品设置「护栏」。
a16z《为什么NFT创作者要去cc0》—Flashrekt、ScottDukeKominers
我们熟知的IP策略是有排他性的,但其实如果有开源精神,明确允许公众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可以增加IP的价值,所以NFT社区有开源精神会走得更远。
Cc0是一个知识共享非营利组织,创作者可以有意选择“不保留任何权利”,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制作衍生作品并从中获利。
现在有许多NFT项目加入了cc0,也有很多加密艺术家把作品添加进cc0,目的是为了促进原始项目的扩展,以打造一个更有活力和参与度的社区。最典型的代表是Loot系列,他们加入cc0是为了减少许可摩擦。
但cc0只适用于新兴项目,而已经成熟的品牌构建的NFT更愿意选择限制性更强的许可证。
结论是:NFT领域需要开源社区,而cc0则试图成为这样的基础设施。
IOSG《拆解数据可用性层:模块化未来中被忽视的乐高积木》—Jiawei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模块化区块链将成为下一轮周期的关键叙事,每一层都呈现低耦合。
其中,执行层的庞然大物已经「四分天下」,后来者寥寥。
共识层竞争格局虽未尘埃落定,Aptos、Sui等即将到来的Layer1开始崭露头角,但它的叙事就像新瓶装旧酒,很难找到合理的投资机会。
而数据可用性层的价值仍然有待被发掘,例如引入区块链作为信任主体来保证链下数据可用性。
Coinbase《比特币闪电网络是真的吗?》—ConnorDempsey?&?SamNewman
比特币每秒仅7笔交易,且费用昂贵,不适用于消费,但建立在比特币之上的Layer2则可以每秒数百万笔即时交易,成本仅几美分。这会吸引用户将BTC存入闪电网络来交易,甚至有可能影响全球汇款市场。
闪电协议在比特币之上,在闪电协议之上是核心基础设施,在核心基础设施之上是越来越多的支付、金融、消费等服务型DApp。
过去六个月,比特币闪电网络的用户和生态系统在稳步增长,尤其是萨尔瓦多的5%的交易是使用BTC。
最后判断,未来如果迎来牛市,Gas费更高,闪电网络的活动会激增。
Paradigm《没有Tendermint的Cosmos》—JoachimNeu、AndrewKirillov、GeorgiosKonstantopoulos
Cosmos的高性能BFT共识算法工具包能够让开发者在Tendermint上直接发链,但Tendermint是多年前构想出来的,可以有更好的替代品。
Paradigm则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将Tendermint替换为Narwhal&Bullshark(N/B),同时以跟CosmosSDK堆栈的兼容性为目标。
为此他们构建了一个原型Cosmos/ABCI应用程序,使用Narwhal/Bullshark作为共识算法。测试结果就是:尽管ABCI试图更加通用,但它更多是基于Tendermint定制的,不太适用于最新的共识协议。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