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所有权,智能合约与法律合约有什么不同?_BEAT:smarthomeblock

原文作者:JuliaRosenberg,OrcaProtocol联创

原文编译:0x137,律动BlockBeats

本文梳理自OrcaProtocol联创JuliaRosenberg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观点,律动BlockBeats对其整理翻译如下:

JeremySklaroff在法学院时写了一篇论文,认为法律合约比智能合约更强大,因为它们所具有的模糊性。在法律合同中,不是每种可能的情况都值得划分范围,法律纠纷往往需要利用模糊性来寻找解决方案。

人民大学杨东:运用区块链为知识产权提供全方位保护: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教授、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建议,运用区块链技术为知识产权提供从创造、使用到权利救济全流程、全方位的保护,利用区块链可溯源、不能篡改的属性,满足司法证据的需求。还可以尝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票”机制,将数据生产者、数据加工持有者、数据使用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平台对数据生产资料的垄断,使数据原始生产者即广大平台的用户可以加入到与数据相关生产经营中去,分享所获利润。(人民日报)[2020/12/5 14:03:13]

但现在Jeremy反驳了自己的这一论点,并认为:DeFi向我们展示了自动化的合同义务处理任何可能情况的能力。因为是基于无许可系统,DeFi将权力交到了用户而非主观决策者的手中。

ChainUP与币世界达成技术合作 将提供全方位WaaS服务:据官方消息,近日ChainUP宣布与币世界达成技术合作,将为币世界提供全方位的ChainUP WaaS联盟服务,包含主链开发接入、主链技术维护、主链资产托管等。

币世界为全球数字货币投资用户提供一站式资讯、实时行情、社区等综合投资服务,已成为中国、韩国用户量最大的产品。同时币世界与全球上百家项目方、交易所、钱包等区块链生态伙伴达成了战略合作,提供从孵化、募资、上市交易、品牌传播、行情展示及推荐、社群运营等综合全案服务。

ChainUP WaaS联盟是ChainUP依托累计3年时间所服务的300多家交易所经验,将底层资产托管和钱包封装而成的一套完整的服务。包含资产托管、节点服务等多种功能,通过开放钱包API、SDK等接口,帮助交易所、项目方、媒体等快速接入,实现云端托管资产。[2020/7/14]

那么这与所有权有何关系?传统所有权法充斥着过时的机制设计,其争议可归结为六个论点:

声音 | 嘉兴南湖区:加快人才引进 推进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和全方位合作:据嘉兴日报3月12日消息,目前,嘉兴市南湖区委人才办正在积极开展人才培育引进计划。今年,南湖区表示将加快“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推进图灵奖、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级人才领衔的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全方位合作,集聚一批全球顶尖研发团队和世界一流创新集群。[2019/3/12]

1.「这是我的」

2.「我是第一个」

3.「我正在使用它」

4.「我为它付出了努力」

5.「它是我身体/DNA的一部分」

6.「它是我家庭的一部分」

围绕着这些争议,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法律,但这些法律大多是由主观仲裁者决定的。

而由智能合约编码出的所有权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这是区块链最强大的驱动叙事:一份由编码决定、公众信任的分布式所有权账簿。

像FractionalArt、SyndicateDAO、GnosisSafe这样项目正在重新构想我们集体拥有的方式,是共享所有权强大的新机制,完全独立于中心化机构。

这样一来,「这是我的」「我是第一个」这样的争辩就不再会出现了,因为规则已经预先在智能合约里编写完成,并在签订所有权协议时将你的许可公开。

传统的法律制度对于体制内部、受过良好教育以及富裕的人群有着直接的利益,这已是公开的秘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直接接触律师的能力和资本,而智能合约正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我们对律师这群「金钱看门人」的依赖,并自己创建公平和公正的协议。

但有人会说,我又读不懂智能合约,这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要知道,智能合约的力量源自其透明度和公开性,而透明度就等同于可访问性。这意味着编写这些协议的语言都是是数字原生的,普通人将拥有更多的数字原生工具来辅助自己的理解,而不是通过一群律师来构建和优化个人的利益。

传统的所有权纠纷充斥着过时的法律、带有偏见的仲裁者以及对专家代表的依赖。而智能合约正在平衡这种竞争环境,让我们共享绝对且透明的所有权,并为更公平、更包容的新系统奠定基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3:94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