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杠杆投资者的结局_:

昨天,传统金融圈传出一条大消息:百亿私募大佬汪潮涌失联。

对投资领域的新人朋友而言,可能听过这位大佬的人不多,如果稍微了解中国金融市场历史的投资者多多少少都听过他的名声。

他被称为“华尔街的中国神童”。

汪潮涌15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19岁进入清华大学,22岁获得美国的MBA学位。从1987年开始,在接下来超过10年的时间,他任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标准普尔、摩根斯坦利等世界顶级金融机构,还曾参与筹建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

1999年,汪潮涌创办信中利,成为中国最早从事风投和私募股权投资的机构之一,并投资了搜狐、百度、华谊兄弟等知名公司。2015年,信中利正式挂牌新三板。

截至2020年末,汪潮涌管理的基金达36只,累计认缴规模达161.25亿元,在管实缴规模达112.01亿元。

这份金融界的履历和战绩是相当辉煌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童却多次遭遇滑铁卢,原因就是一个:使用高杠杆。

2016年,汪潮涌曾用16倍杠杆高溢价控股惠程科技,然而由于公司业绩不佳导致股价下滑,致使其屡次爆仓,资金链断裂。

此外,其抵押的股权也频遭爆仓:2020年12月,其持有的69万股被江海证券平仓;2021年1月,其持有的1422万股被首创证券平仓。

如果不用杠杆,我相信他的资产不会被清仓得这么快。而只要有本钱,我们任何人都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一位顶级金融精英的辉煌就这样毁在了杠杆手里。

我曾经多次在文章里提醒普通投资者不要玩杠杆,不要用这样高风险的工具。如果没有在专业的金融机构中进行超过1000小时以上的实操训练,如果不是交易方面的天才,杠杆、期货这样的工具不是普通投资者能驾驭得了的工具。

但是利益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与其通过长期投资等待那个“遥不可及”的未来的结果,还不如直接上杠杆+做多做空,分分钟给个爽快的结果。因此很多投资者自然而然就玩上了杠杆。更危险的是有些投资者在偶尔尝试了几次成功之后,便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能够驾轻就熟地交易了。

实际上这却是灾难的开始。

从玩杠杆的第一天开始,如果不能在后面的实战中及时收手,绝大部分投资者的结局几乎都是一样的:被迫清仓,黯然离场。

无论中外,无论在各种投资市场,这样的案例实在是多得数不胜数。

像汪潮涌这样级别的人物,他的折戟沉沙是因为他金融知识缺乏?是因为他不熟悉交易?还是因为他不知道风险?我相信都不是,我相信最终摧毁他的是脑海里最初那一闪念的贪婪。一旦那扇贪婪的大门被打开,杠杆就成了他达到目的的不二工具。

但是使用杠杆,只要有一次爆仓,他就会想到用杠杆尽快扳回爆仓输掉的资金。如果成功他就会更迷恋这种方式;如果失败,他就只能用更高的杠杆再次试手。陷入这种连环套里的人就和吸成瘾的人一样,只有剂量越加越大才能满足瘾。而越来越大的剂量就是一条通向死胡同的不归路。

今天的分享还是想再次提醒我们大部分投资者,不要碰杠杆。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3:40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