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ple套现离场,NFT艺术品已经是泡沫了吗?_数字艺术:Crypto Gladiator Shards

文|火星投研梅宁航

Beeple落跑

坚持了13年创作数字艺术的Beeple,在凭借一幅作品6934万美金的拍卖价后跻身在世第三贵的艺术家行列,但他并未建立起对加密货币的信仰,而是快速将ETH置换成美元,引起了诸多的不满和猜疑,颇有加密世界捧红你,而你转身离去的怨恨感。

6934美元的NFT作品《TheFirst5000Days》

随着信息的进一步披露,Beeple拍卖前预定私人飞机,拍卖后放言说现在的NFT更像是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更是火上浇油。

但是我认为Beeple的落跑更像是数字移民站在新世界门口的的惶恐一瞥,不像数字土著一样能真正认同加密/数字艺术。

Beeple原名MikeWinkelmann,生于1981年,千年虫、美国在线和互联网泡沫构成了他的青春,他们也是第一个见证民用互联网从无到有的世代,请大家记住这一点。

百威官方推特账户更名为beer.eth:11月30日消息,百威此前宣布以高达30ETH(约合1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Beer.eth域名,并尝试进军NFT市场与NFT媒体商店VaynerNFT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百威正在寻求利用NFT将涉及门票和商品转化为NFT,百威还将为其粉丝创造新的知识产权驱动的NFT体验,从而提供基于体育、娱乐和音乐的体验。根据最新信息显示,目前百威已将其官方推特账户名称改为beer.eth。[2021/11/30 12:40:46]

而对于90后、00后乃至10后,他们是生于互联网天然存在的时代,虚拟世界是一种类似空气一样无所不有的存在。

我完全可以理解Beeple的惊慌,同时我也也坚定认为NFT艺术品会继续存在。

趁此时机,今天我们沿着艺术品市场的演变来讨论一下,NFT艺术品是即将进入新世界还是惊鸿一现。

美第奇家族与职业艺术家

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创作物,完全不同于科学和技术,后者是对自然规律的模仿和加以运用,比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对于电磁学的归纳,最终是特斯拉使用交流电,就完美遵循发现规律、归纳规律再到利用规律的模式。

Beeple将在香港展出最新 NFT 系列《B.20》:10月1日消息,NFT艺术家Beeple最新NFT系列《B.20》将在香港开幕的亚洲首个国际艺术科技体验展—DigitalArtFairAsia(DAFA)展出,本次展会还将带来超过200件不同类型的作品,包括:采用区块链NFT、扩增实境、虚拟实境等作品,期望营造艺术科技的沉浸式当代艺术体验,焦点展品还包含多件其他NFT收藏品,例如:AndyWarhol在1985年创作的首件数码艺术品《Untitled(Self-Portrait)》等。[2021/10/1 17:20:05]

但是艺术主要是人的造物,虽然有对自然的模仿和归纳,但其中人的主观因素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究竟美在何处,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看法,很难去进行标准的统一的量化评价,这种价值是因人而变的,就像鲁迅所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人类的艺术创造从史前时代就已经存在,我国的红山文化就多有遗存,但是以艺术活动为生的职业艺术家,直到美第奇家族的出现才发扬光大,这一特点明显区别于宫廷画匠或者民间画师。

职业网球运动员穆雷在Beeple NFT平台上以17.8万美元售出NFT作品:职业网球运动员安迪-穆雷在数字艺术家Beeple的NFT平台WENEW上,以近17.8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一个记录他在2013年温布尔登网球赛中获胜的NFT。据悉,买家不仅可以获得该NFT,还可以收到实体设备,允许播放视频。另外,买家将还收到两张2022年温布尔登男子决赛的门票,一次与穆雷打网球的机会,以及签名纪念品。(Crypto Briefing)[2021/7/6 0:30:14]

美第奇家族一手发觉了被誉为有“人文这一最早的里程碑”之称的马萨乔,此外还有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波提切利、提香、鲁本斯和卡拉瓦乔,不夸张的说,美第奇家族开创了文艺复兴美术史。

达芬奇自画像

先有艺术品还是先有艺术品市场今天已经很难考究?但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愉悦,首先不是出于经济目的,重点在于,美第奇家族之后,艺术市场也就随之出现。

动态 | 怀俄明州区块链公司Beefchain获得美国农业部认证:怀俄明州公司Beefchain项目经理Tyler Lindholm宣布,该公司已获得美国农业部的认证。据悉,该公司为养牛者提供区块链技术,为每头牛的来源、年龄和健康提供不可改变的证据。[2019/4/26]

前文提到,艺术品的价格很难被精确定义,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对此也很难奏效,付出的劳动多寡并不能解释Beeple的作品为何值上千万美元,我们换到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观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如果这样认为,那价格再高只要买家认同也无可非议。当然,我们无意争论何种理论正确,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视角。

至此,艺术家的产生和艺术品市场都基本成型。

当代艺术向数字/加密艺术演变

艺术家有了,随后的问题是如何让艺术品成为价值转换器,也就是如何变现,如何流通,在加密/数字艺术出现前,道路是唯一的:拍卖。

动态 | “去中心化的Airbnb”Bee Token已开始向一些客户收费:据coindesk报道,“去中心化的Airbnb”Bee Token已经开始向一些客户收取费用,以拥有可持续的收入模式,增加部分收入。最近几个月,该公司还裁员了10人,目前仅剩10名员工。[2019/1/24]

苏富比、佳士得和保利都是一种中间件装置,链接买家和艺术品,从中赚取佣金,但这种模式是一种重资产和重运营的模式,挑选艺术家和作品需要耗费巨量的资源,链接买家则优先选择高净值人士,所以最后走向的是艺术家的中心化模式,而竞价拍卖模式实际上也把大多数普通人拒之门外。

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艺术仍旧在蓬勃发展,原因在于传统艺术品更多在博物馆里,价值无可争辩,价值无可变现,从这个角度出发,当代艺术品更像是传统艺术品的替代品,存在着传统艺术对当代艺术的价值打压。

当代艺术市场规模2019年640亿美元,2020年500亿美元,下降22%。而2000年当代艺术市场仅占当时艺术市场3%的份额,成交额不到9200万美元,但如今已越过20亿美元门槛,增长率高达2,100%。

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百强榜

2019年交易量为4050万件,2020年为3140万,下降23%,固然这是疫情的冲击,但是交易量也非常可观了。

交易量2007~2020年变化情况

当代艺术经历多年发展还是不可避免出现了赢家通吃的局面,百强榜艺术家和作品都呈中心分布,更不要说不知名的大部分作品和艺术家。

而2019年底疫情的到来则有破冰的可能,不过第一步是线上化,探明到这一步,其实走向加密/数字艺术是理所当然的顺延。

网上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变化

大势所趋的线上化才是这一波热度的直接原因,从2020年DeFi热度开始起,所有人都认为这会是加密货币出圈的产品,但现在情况以及很清晰了,不是DeFi而是NFT,链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器。

而Beeple的超高价格,则是助燃剂,彻底引爆了所有人的激情,但是这不会是终点,Beeple的火爆不是终点,Beeple的套现更不是终点。

加密艺术家作品单价前十五

只要我们还记得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使命,我们就会明白,现在的加密艺术过于中心化,这种中心化指的不是存在中心节点,而是去中心化的艺术世界存在权重过高的艺术家。

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存在挤压,而当代艺术品存在对数字艺术/加密艺术的挤压。

当代艺术购买者目的是欣赏收藏或者待机而沽等升值,没有走向小额、日常交易,贫富分化是现实世界艺术家和作品的常态,记住价值碎片化≠散户普惠化。当然,加密艺术刚刚起步,究竟发展到何种地步还未可知,但我们应该记得NFT宣称会让价值碎片化,会让普通人都获得参与的机会,不仅是参与购买,还有参与制作和流转的全流程。

确定NFT的价值和目标人群

确定NFT艺术品的价值模型:稀缺性+娱乐性+独属性+数字世代认同性。稀缺性拒绝滥发,娱乐性标榜名人效应和数字原生艺术,独属性标榜非同质化,数字世代天然认同数字艺术的价值。

目前来看,虚拟世界艺术品市值4亿美元左右,交易量在144,828左右,知名加密艺术家创造的价值跟当代艺术相比还只是沧海一粟。

加密艺术价值总额

所以谈论NFT是否来到了泡沫的时刻真的是为时尚早,就像这点量级的选手还不够谈论击败泰森资格一样,而真正的未来不是某个知名艺术家是否离开,而是全世界都在进入一个数字孪生的虚拟世界,而最近的适老化改造说明了任何世代都被卷入其中,再无脱离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变得愈发“虚拟化生存”。

中国:网络用户已达9.89亿,上网时长人均每周26.2小时。

全球情况: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50.53亿人,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约为64.2%。

数字世界不再只是一种虚幻的概念,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占比如此巨量的文化空间,没有自己原生的数字艺术,难道是一种正常现象吗?

"NFT"的谷歌搜索热度几乎已与2017年“ICO”搜索热度持平,当然,ICO可不是什么好记忆,但是ICO只是小圈子的自嗨,而NFT可以包含一切数字世代,达拉斯老板MarkCuban正在打造在线数字美术馆Lazy.com以展示NFT,国内的王峰已经启动了NFT交易平台Element。

回到问题的出发点,区块链需要真正的去中心化,依赖少数艺术家不是长久之计,人人皆可创造,我们才有光明的未来。

当然,,NFT是否可以构成长久的热点还需要时间来检验,本文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2:97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