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比特币价格跌至5.6万美元以下,在过去4天里,比特币一直被6万美元的阻力位拒绝。
?BTC/USD1小时蜡烛图?来源:Tradingview
尽管比特币越来越接近突破关键技术位,但它一直在5.9万美元至60500美元区间内表现疲软。
这一停滞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Bitfinex的看跌走势以及风险偏好市场的挣扎。
高美国国债收益率导致风险偏好市场暴跌
当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时,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胃口往往会下降,因为投资者可以在美国国债中寻找更安全的收益率替代品。
近一周比特币全网算力环比上升8.44%:Tokenview数据显示,近一周(06.22-06.28)比特币全网算力有所回升,链上交易热度保持平稳。在链上基本指标方面,七日新增地址数均值为44.31万BTC,环比持平,活跃地址数均值为86.71???万BTC,环比上升0.66%。七日链上交易均值为104.22万BTC,环比上升11.39%;日均交易笔数为30.74万笔,环比上升1.01%。七日算力均值约合115.37 EH/s,较上周上升8.44%。[2020/6/29]
尽管比特币与道琼斯指数并没有紧密的相关性,但它与以科技股为主的指数(比如标准普尔500指数)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声音 | 分析师:有技术指标显示比特币或将涨至6万美元:加密货币分析师Moon Overlord 6月16日发推称,比特币刚刚突破至非线性回归曲线中值线上方。在我看来,这样强劲的突破和收于此之上将引发牛市的全面爆发。比特币上一次打破这一纪录时,其价格从2500美元左右升至2万美元。如果这次走势类似,比特币将达到6万美元左右。[2019/6/17]
正如Cointelegraph此前报道的那样,这表明美国国债的强劲势头导致风险资产停滞不前,随后比特币也出现下跌趋势。
美国国债收益率从3月19日开始突破关键水平。从那以后,比特币一直在盘整,很难突破6万美元。
声音 | 加密投资者:预计美国SEC将延迟对VanEck比特币ETF的审批,对BTC的价格影响可能很小:据Ethereum World News消息,针对VanEck比特币ETF,加密交易者和投资者Josh Rager仍然充满信心,“回答ETF的问题。5月21日是最后期限。预期结果是延迟,对价格影响可能很小。即使有所延迟,BTC仍可能在未来几周继续攀升至新的年度高点。”在早前的一条推文中,他指出,即将到来的ETF决定肯定会对BTC价格产生严重影响,但他后来改变了论调。[2019/5/20]
Welt市场分析师HolgerZschaepitz表示:
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了关键水平,同时债券交易员加大押注,他们认为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将允许通胀超过目标水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突破1.75%,但未遇到上涨的“真正障碍”。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至1.7%以上?来源:彭博社,HolgerZschaepitz
比特币要想实现持续的反弹,就需要看到有利的宏观环境,而这只有通过稳定美国国债收益率才有可能实现。
Bitfinex在6万美元阻力位处面临抛压
匿名比特币交易员和技术分析师“ByzantineGeneral”表示,Bitfinex面临着巨大的抛压。
这位交易员表示,其他衍生品交易平台,如Deribit、FTX和BitMEX也出现了大量空头。
他写道:
“是啊……下跌还没结束。Bitfinex仍然存在抛压。Deribit、Mex和FTX上存在大量空头。不过未平仓头寸终于开始解套。”
?空头比特币价格?来源:TradingView.com,ByzantineGeneral
不利的宏观形势加上巨鲸和衍生品交易员的抛压,可能导致比特币在6万美元以下盘整。
然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期货市场的未平仓头寸继续解套,出现反弹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加。
未平仓头寸是指期货市场有效头寸的总和。当这一数字下降时,就意味着衍生品的交易活动普遍减少。
有一个积极的刺激因素
知名链上分析师WillyWoo解释说,比特币的市值很有可能不会再跌破1万亿美元。
Woo指出,UTXORealizedPriceDistribution指标显示了任何一天的所有UTXO的实现价格,这表明1万亿美元的市值是价格下限。他表示:
“URPD:在最近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时,有7.3%的比特币移动过。这是非常稳定的价格验证;1万亿美元已经得到了投资者的大力支持。我想说,我们很有可能再也不会看到比特币的市值低于1万亿美元。距离比特币突破上一个宏观周期的历史峰值1.97万美元只有3个月。但现在已经有28.7%的比特币在价格超过1.97万美元时移动过。”
?UTXORealizedPriceDistribution来源:GlassNode
?链上数据还表明,虽然比特币存在短期抛压,但这些抛压并不大到足以表明市场预计会出现长期修正。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