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Web3.0时代规则的制定者_区块链:defiai币被盗

本文来自?IPFS原力区,作者:招宝

智能合约?伴随着2014年以太坊的出现逐渐被圈内人熟知,又因为近些年DeFi的火热,智能合约的应用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但早在1995年,法学学者尼克·萨博就提出了智能合约的概念,即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法学学者尼克·萨博

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A和B两个人打100块,结果A赢了,但B不认账,A只能独自郁闷。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正如程序员世界有一个共同的认知:相对于自动化程序,人是不可信的。

如果A、B二人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来打,双方需要同时在智能合约中放入100块的资产,智能合约会根据结果自动执行将胜利者的本金和赢得的奖励返还给胜利者。这个过程中无需担心谁会抵赖,也不需要拉入一个第三方做仲裁,最大限度地减少恶意和意外情况发生,还能够减少成本。

Centre Consortium 发布了USDC 智能合约 2.1 版本:4月27日,Centre Consortium 宣布已升级了以太坊区块链上的USD Coin(USDC)协议和智能合约。

USDC 2.1版自动防止用户向智能合约发送USDC。作为2.1版的一部分,Centre Consortium 还宣布了对误发到以太坊智能合约地址的USDC的找回服务。[2021/4/27 21:02:59]

从本质上讲,智能合约就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由代码定义也由代码强制执行。因此智能合约的优势就在于高确定性、防篡改、无法干预,自动化程序的效率可以显著提高。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溯源、防篡改等特性与智能合约天然契合,而智能合约也开拓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那么,具体有哪些应用场景可以发挥智能合约的优势?

波卡生态智能合约平台Clover与BoringDAO达成战略合作:1月28日消息,波卡生态智能合约平台Clover Finance宣布与跨链协议BoringDAO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波卡生态跨链资产在DeFi中的应用。BoringDAO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资产桥,将助力Clover平台DApp资产的多链高效流通,同时Clover作为波卡生态的智能合约平台,将为BoringDAO提供便捷的基础设施,助力BoringDAO接入波卡生态。[2021/1/28 14:14:41]

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

金融

2020?年?6?月份,Compound?推出“借贷即挖矿”点燃了?DeFi?市场的火热。加密资产投资者将稳定币、ETH?等加密资产作为抵押品进行流动性挖矿,即能够赚取利息还能够获得治理代币,这个对于有囤币需求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理财方式。

Cardano创始人回应BM的质疑:Cardano不是DPoS 智能合约和本地资产将在今年推出:8月1日,网友@crypto_spaced发推称Cardano是DPoS,且EOS创始人Daniel Larimer(BM)在其很早前就称Cardano是DPoS。Cardano创始人Charles Hoskinson回复称:“我们不是DPoS。Ouroboros是一种全新的协议。”“BM说谎了,他还说我们的协议不起作用。他称这是一件800磅重、挡不住子弹的防弹背心。我很抱歉,不管你信不信他,他说谎了,他把我们的协议说成DPoS是大错特错。”8月3日,BM回复Hoskinson称:“你的协议不适用于货币以外的应用程序,对于大多数DeFi而言,确认等待时间太长,并且完全不适用于大多数用例。”Hoskinson对此表示:“智能合约和本地资产将在今年推出,我们的延迟比以太坊的更低。占主导地位的DeFi平台hydra将把它带到次秒级。引用中本聪的话:对不起,我没有时间向你解释。”[2020/8/3]

随着投资者的不断涌入,借贷、DEX及其他金融衍生品DeFi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DeFi项目相关的价格利率、抵押借贷、订单撮合等全部由智能合约实现,让参与者享受无需许可、高效的服务体验。

智能合约之父:比特币是人脑海中的瑞士银行:加密货币领域的先驱Nick Szabo最近在采访中表示,有些人不看好加密货币,原因是比特币不能买东西。或许现在比特币的确没有能行使交换媒介的功能,但它可能有储值之类别的功能。它可能是人们口袋里或脑海中的瑞士银行,或者是类似塞浦路斯银行危机的一种防范措施。 在我的圈子里,有很多人把比特币和法币放在同等地位,接受用比特币来结算。听上去是有点虚无缥缈,像泡沫一样,仅仅因为很多人相信它是钱你就跟着说它是钱。[2018/6/12]

保险

保险行业的一个痛点就是信任。保险公司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保险人的保险材料进行核查,避免保等恶意欺诈行为的出现造成损失。而保险人也会时刻怀疑我所购买的保险会不会以各种理由拒保。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合约可以使保险的流程部分自动化。保险机构可以将保单写成智能合约并上链,当满足具体的执行条件时,保险合同可以自动执行,这样一来就会减少双方由于信任问题带来的成本损耗。

供应链

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就像电脑的生产,各个零件会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涉及到繁杂的交易手续。受传统纸质合同的限制,整个交易流程会有许多人经手,容易出现失误或者欺诈等现象,通过智能合约就可以向各方提供一个安全透明的数字版本,交易任务可以自动执行。将智能合约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能够对供应链中的层层环节进行高效监控,降低额外的风险。

数字身份

隐私和数据的泄露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寡头利用个人的隐私数据谋取利益成为了一种固有的商业模式,但是数据的所有权应该归属于个人。

制定完善的智能合约可以使个人可以管理和控制个人信息,决定是否将隐私数据授权公司使用来获取收益。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将不同链上的数字身份信息整合起来,打破数据孤岛,创造出独特的身份体系。

智能合约现阶段存在的挑战

智能合约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技术手段,是一个运用得当可以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可以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智能合约也并非神兵利器,无往而不利。事实上在当前阶段,智能合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代码漏洞导致资产受损。基于区块链构建的智能合约,平台底层的安全性是有所保障的。但是由于智能合约还处在发展实践阶段,在规则制定和代码实现上依然不够成熟。比如早期的TheDAO盗币事件和近期的COVER通证增发事件,都是代码协议出现漏洞导致的。

此外,还有专门研究各类智能合约的团队,利用业务逻辑漏洞进行“薅羊毛”,也给项目方和社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由第三方安全审计机构,在智能合约代码发布前进行审计。但要想保证智能合约的无懈可击,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

TPS不足导致大规模商用受限。因为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局限,TPS一度成为区块链走向大众的强大阻碍。比如现阶段比特币的TPS只能达到每秒处理7笔交易,以太坊也只能达到每秒十几笔。

在业务量较大时,基于以太坊的DeFi项目在需要将消息上链时都需要付出昂贵的Gas费才能够被区块打包,不利于广大用户的参与。当然,目前区块链行业对此也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区块扩容、侧链、分片等。

任何新兴技术的发展在早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区块链作为Web3.0的基石正逐步走向成熟,技术壁垒正在被不断涌入的开发者逐一攻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智能合约将成为新网络时代规则的制定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3:47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