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2020:中国币圈监管之剑高悬,今年小试牛刀,明年会如何_区块链:STOS币

前言:2020是沸腾的一年。从312暴跌到比特币新高,从DeFi狂潮到Filecoin上线。“一个牛市可以赚10年的钱”,但也有人合约亏损酿成惨案。众声喧哗中迎来2021,不要忘记,选择的自由终究在我们自己手中。

下文是吴说区块链年终盘点《沸腾2020》系列:我们来看一看今年中国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形势,以及明年的展望。

总结来看,今年中国政府严打电信与,导致OTC商哀鸿一片,普通投资者出金冻卡概率极高;OK、火币两大交易所也身涉山西大案。但另一方面,除央行法拟将禁止发币列入外,似乎并没有专门针对加密货币行业进行打击,整体监管环境相对宽松,矿业在四川甚至有合规化趋势。

以下是专业律师火小律的总结,授权吴说区块链独家编辑与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FCOIN跑路

经济学家兼加密货币交易员Alex:以比特币波动性指标预测其价格走势可能会出现上涨:金色财经报道,经济学家兼加密货币交易员Alex Krüger表示,他认为一项鲜为人知的指标正在对比特币(BTC)发出看涨信号。Alex告诉他的156,000名Twitter粉丝,比特币的实际波动性已达到三年前的最低水平。根据他的图表,自2015年以来,比特币的实际波动率有10次达到25%或更低。在大多数情况下,比特币随后都会上涨。Alex表示,他相信比特币这次也可能会重复上涨的价格走势,同时他还预测股市将继续走高。[2023/8/2 16:14:22]

2月,春节后遗症犹在,疫情复工遥遥无期之时,张健的一篇《FCoin真相》,宣告曾凭借一己之力搅动交易所风云的FCoin正式落幕。这是中国罕见的一次二线交易所突然宣布关停/跑路事件。

洋洋洒洒3000字,无数投资人梦碎,硬生生的被逼出家门,走上维权之路。事后机关陆续立案,案件进展缓慢。

纽约梅隆银行数字资产主管:2022年的加密熊市不会动摇机构对数字资产的兴趣:2月9日消息,纽约梅隆银行数字资产主管Michael Demissie坚信,2022年加密货币市场的下跌不会动摇机构对数字资产的兴趣。

在2月8日由Afore Consulting举办的一次会议上,Demissie表示,数字资产行业“将继续存在”,因为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我们看到的是,客户对数字资产绝对感兴趣。”

Demissie引用了纽约梅隆银行在2022年10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该调查发现91%的托管银行客户对投资基于区块链的代币化产品感兴趣。

调查还发现,86%的机构投资者正在采取“买入并持有”策略,这可能表明他们将加密货币市场视为长期投资。还有88%的受访者还表示,2022年加密货币市场的严重低迷并没有改变他们长期投资数字资产领域的计划。

此前金色财经报道,纽约梅隆银行首席执行官Robin Vince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数字资产是该银行“最长期的投资”,并承认银行必须适应技术变革。然而,Vince也指出,重点不会放在加密货币本身,而是更多地放在“数字资产和分布式账本技术中存在的更广泛机会”。

Vince在电话中还表示,他不相信加密货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据他的说法,预计数字资产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可能在未来整整五年里可以忽略不计。(路透社)[2023/2/9 11:56:41]

年中,有投资人将张健及北京博晨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告上法庭,试图拿回投资款项。该案已由宁波北仓法院移送北京朝阳法院审理。

P2E游戏Deviants' Factions将迁移至Immutable X:据官方消息,P2E TCG游戏Deviants' Factions将从Terra生态迁移至Immutable X。[2022/8/3 2:55:36]

2、央行法立法

4月央行数字货币DC/EP农行内测试点消息传出,圈内再次空前振奋,误认为是重大利好消息。

伴随着DC/EP试点的进一步推开,10月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再次强调了一个重申过无数次的观点——我国的法定货币只能是人民币,任何试图撼动、代替人民币的币种均不能容忍,也让未来国内进行发币行为会更加谨慎。

3、Plustoken大案披露

11月底,Plustoken特大案判决书爆出,价值42亿美元的涉案财物上缴国库的新闻,想必圈内人士还历历在目。

相比Plustoken的“轰轰烈烈”,Telegram则“极为低调”。这和作案手法是紧密相关的,Telegram全程线上作案,使用第三方软件,更为隐蔽。核心犯罪分子利用自建的多个Telegram群,以搬砖套利为诱饵,取受害人的ETH,汇集大量ETH后兑换成门罗币,再提现。该案目前未有生效判决公开。

4、断卡行动

冻卡,并非新鲜事。一旦发生,仍然是人心惶惶。断卡,更是威慑十足。

6月,东莞等地掀起第一轮大规模冻卡潮。

9月,号称史上最强的新一波冻卡潮来袭。

10月,部表态开展“断卡”行动。对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实施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的惩戒措施。

12月,最高法、最高检、部、工信部、央行联合发文,重申断卡行动决心,强调从严惩处。

这一切导致的结果不仅是大量普通投资者莫名冻卡,更引发了后续的交易所巨震。

5、交易所调查风波

四季度,圈内着实不太平。

10月,OK创始人被某机关带走协助调查。

11月,火币高管被带走协助调查。

引发的停止提币风波更是人人自危。

目前OKEx创始人似乎平稳落地,但火币依然在接受调查之中。

随后公信宝创始人犯开设罪,更是将币圈刑事风险推上了新风口。

不太平的2020终是要过去了,2021币圈又需要关注些什么?

1、断卡行动将持续推进

断卡行动会持续推进。无论是12月新发的《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惩戒治理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还是当前司法机关的处置情况,监管部门的打击决心是极为坚定的。加之,电信网络犯罪、尤其是跨境犯罪高发,跑分运动也从传统模式逐步转向虚拟货币行业,甚至有部分人以“黑吃黑”的心态企图从中短期牟利等背景因素,短期内严打的状况是不会改变的。

与之相关的,冻卡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旦出现电信网络犯罪,大量资金迅速流转,冻卡是最基础的追赃措施。尤其是机关集中专项运动时,大规模的冻卡潮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2、刑事风险向下游转移

传统的虚拟货币行业刑事风险仍然脱不开5大罪名,有兴趣可以跳转

然时移世易,虚拟货币行业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子横行。随着关注度、了解度的增加,以及区块链技术特征等,行业正逐步被犯罪分子用于转移赃款等渠道。

在部严打跨境与电信的大背景下,有2个罪名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此外,鉴于行业特性,避免以共犯的形式被牵扯至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中也是极为必要的。

重点提醒一句,严打期间,一定存在入罪要素认定的泛化,也就是说,打击面会扩大,务必警惕。

3、境内合规任重道远

这话分2个层面,一层主要对企业,一层主要对个人。

对个人,是“或道远”。随着央行DC/EP落地临近,以及涉USDT等犯罪的增多,虚拟货币想要在短期内获得监管层面的认可,难。个人间的虚拟货币交易,可能长期处于既不违法、也不受保护的状况。在这样的状态下,一切只能靠司法判决引路,但各地实践不一也是不争的事实。需时刻留意最新动态。

对企业,是“或任重”。涉币企业,不止是企业业务本身,高管自身的行为都有可能游走在红线边缘。刑法对单位犯罪一般是双罚制,既惩罚企业、又惩罚主要负责人及高管等。下半年部分检察机关开始探索企业刑事合规与认罪认罚、不起诉制度的结合,或许是个利好的信号。及时搭建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绝对利大于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币赢交易所开哥说币:12.30早间BTC行情分析_300:ETH

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当努力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会辛苦一阵子,不会辛苦一辈子,人最害怕在奋斗的过程中忘了初衷,丧失了原有的激.

[0:0ms0-3:37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