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区块链延迟和吞吐量_TPS:TERN

作者:LefterisKokoris-Kogias

来源:paradigm.xyz

编译:ETH中文

大家鲜少提到如何正确地测量一个系统,但它却是系统设计和评估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系统中有许多共识协议、各种性能的变量和对可扩展性的权衡。

然而,直到目前都没有一种所有人都认同的可靠方法,能够让人进行苹果对比苹果这种同一范畴内的合理比较。在本文,我们将概述受到数据中心化系统测量机制启发的一种方法,并探讨在评估一个区块链系统时可以避免的一些常见错误。

关键指标及其相互作用

在开发区块链系统时,我们应该将两个重要指标考量在内:延迟和吞吐量。

用户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易延迟,即发起交易或支付和收到确认交易有效性信息之间的时间。

在传统的BFT系统中,一旦交易被确认就会被敲定,而最长链共识机制中,一笔交易可能会被打包进区块,然后再重组。结果就是,我们需要一直等到交易达到“k个区块深”了才能进行敲定,这就导致了延迟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单次确认的时间。

CZ回顾2022年:过去一年造访33国,Binance任何时间都有100%储备金:12月28日消息,Binance 首席执行官 CZ 近期回答社区提问并回顾了即将过去的 2022 年。CZ 首先特别澄清自己肯定不是中本聪,他透露自己在过去一年中造访了 33 个国家和当地监管机构。CZ 还表示,即使所有用户同时发起提款 Binance 也不会破产,Binance 每一个加密货币在任何时间点都有 100% 储备金,所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取现。

在谈到如何规避类似 FTX 的风险时,CZ 称 Binance 首先要确保不会陷入 FTX 那种境地,任何人转移数十亿美元用户资金都无法进行风控,永远不要触碰用户的东西,保持公开透明,不要走捷径。[2022/12/28 22:12:26]

其次,系统的吞吐量一般对于系统设计者来说十分重要。这就是系统每单位时间所处理的总负载,一般表达为每秒交易量(TPS)。

Block.one发文回顾近期EOSIO版本更新:Block.one近日发布EOSIO版本最近更新回顾,并表示将在发布最新版本的同时,对早期版本进行各种 Bug修复和稳定性更新补丁。

1. EOSIO-explorer v1.2.0:2020年5月5日,发布eosio-explorer v1.2.0,并将其更新为EOSIO v 2.0.5。

2. EOSIO v 2.0.5:2020年4月21日,发布EOSIO v 2.0.5。此版本中的更新包括安全性,稳定性和其他更改。

3. EOSIO-swift v0.4.0:2020年4月14日,发布 eosio-swift v0.4.0。

4. Elemental Battles(元素之战):2020年4月27日,发布Elemental Battles v1.1.12,并将其更新为 EOSIO v 2.0.5。(MEET.ONE)[2020/6/18]

乍一看,这两个关键指标看起来是完全相反的东西。但因为吞吐量由每秒的交易量得出,而延迟则是以秒为单位进行测量。自然而然地,我们会认为吞吐量=负载/延迟。

动态 | EOSIO黑客马拉松一周年 Block.one发推回顾及展望:Block.one今日发推回顾全球黑客马拉松一周年,总结失败的原因,同时展望未来,汇报BuiltOnEOSIO项目的进展情况。

回顾:Block.one于2018年举办了EOS全球黑客马拉松系列赛。该旅程从香港开始,到悉尼、伦敦、前往旧金山的 “非洲虚拟活动”,最终在开普敦进行总决赛。

展望:文中更新了四个项目的发展情况。

1. GeneOS: 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所有权,市场和基因组大数据安全计算平台,将其项目推进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beta版,并很快推出了试点计划。

2. Smartpress: 不仅继续开发其Web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允许任何人将应用程序与EOSIO智能合约无缝集成。

3. Chestnut: 致力于通过提供易于使用且具有安全功能的帐户来改善区块链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正在为2020年的首发做积极准备。

4. NouGit团队:继续深耕编程(代码)协作。[2019/12/12]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许多系统倾向于生成在y轴上展示吞吐量或延迟,而在x轴上展示节点数量的图表,所以这种计算方式的实现是不可能的。相反,我们能生成一个更好的、包含吞吐量/延迟指标的图表,它以非线性的方式呈现让图表清晰易读。

动态 | 美国SEC主席在财年预算申请证词中回顾2018年加密货币相关工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今日发布了SEC主席Jay Clayton在国会就SEC 2020财年预算申请发表的证词。在回顾2018年的工作时,Clayton提及该机构解决了一些加密货币、ICO和类似产品和技术出现的问题。SEC合规检查和检查办公室(OCIE)在2018年公布了2019年的审查优先事项,其中包括数字资产(加密货币、coin和token)。此外,SEC还创建了一个网站,向公众宣传涉及ICO的欺诈行为。[2019/5/9]

当没有竞争时,延迟是恒定的,仅是改变系统的负载,就可以改变吞吐量。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低竞争情况下,发送交易的最小开销是固定的,且队列延迟为0,致使“无论进来什么,都能直接出去”。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吞吐量是恒定的,但仅是改变负载就可以让延迟发生变化。

精选 | 九月区块链趣闻事件回顾:1.纽约一男子因抢劫180万美元加密货币被判刑10年。

2.“比特币暴跌”上新浪微博热搜榜。

3.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第一案将使用区块链取证。

4.区块链新闻论文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5.韩国海关总署将采用三星Nexledger区块链平台开发去中心化清关系统。

6.德克萨斯州一男子被判数字货币罪而入狱。[2018/9/30]

这是因为系统已经超负载了,而增加更多负载会造成等待队列无限变长。更反常的是,延迟似乎会随着实验长度而发生变化,这是一个无限增长队列的人为结果。

这些表现都可以在典型的“曲棍球图”或“L型图”上看到,它取决于到达间隔的分布。因此,这篇文章的关键要点是,我们应该在热区进行测量,这里的吞吐量和延迟都会影响我们的基准;而不用测量边缘区域,这里的吞吐量和延迟只有一个是重要的。

测量方法论

在做实验时,实验者有三种主要的设计选项:

1、开环vs.闭环

现在有两种可以控制对目标发出请求流的主要方法。开环系统基于n=∞个客户端进行建模,这些客户端根据速率λ和到达间隔分布向目标发送请求。闭环系统会在任何给定时间内限制未完成请求的数量。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的区别是特定部署的特点,同一个系统可以部署在不同的场景中。

例如,一个键值存储可以在一个开环部署中为数千个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服务,或在一个闭环部署中只为几个阻塞客户端提供服务。

对正确的部署场景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比起闭环系统的延迟通常受制于潜在的未完成请求数量,而开环系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等待队列,所以,延迟会更长。一般来说,区块链协议可以被任意数量的客户端使用,所以在开环环境下对其做评估会更准确。

2、综合基准测试的到达间隔分布

在创建合成工作负载时,我们必然会问:如何向系统提交请求?许多系统在测量之前会先预加载事务,但这会使测量产生偏差,因为系统从异常状态0开始运行。此外,预加载的请求已经在主存储器中,也因此绕过了其网络堆栈。

更好一些的方法则是以确定的速率发送请求,这会导致L型的图表的出现,因为系统的容量得到了最佳使用。

然而,开放系统往往不以可预测的方式运作。相反,它们有处于高负载和低负载的时间段。为了对此进行建模,我们可以采用概率间隔分布,该分布一般是基于泊松分布。它将导致“曲棍球”图表,因为即使平均速率低于最佳值,泊松爆发也会导致一些排队延迟。但这对我们十分有利,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如何处理高负载以及负载恢复正常时,系统恢复的速度有多快。

3、热身阶段

最后要考虑的一点是何时开始测量。我们希望流水线在开始之前充满事务;否则,将需要测量预热延迟。理想情况下,预热延迟的测量应该通过热身阶段中的延迟测量来完成,直到测量结果遵循预期的分布。

如何进行比较

最后一个难题是合理比较系统的各种部署。同样,难点在于延迟和吞吐量是相互依赖的,因此我们可能难以生成公平的吞吐量/节点数图表。

最好的方法是定义服务级别目标(SLO)并测量当时的吞吐量,而不是简单地将每个系统推到其最高吞吐量。在吞吐量/延迟图上绘制一条与延迟轴相交SLO处的水平线并对相交点进行采样,这是一种可视化的好方法。

但我设置了5秒的SLO,它只需要2秒

有人可能想要增加这里的负载,以便利用饱和点之后稍高的可用吞吐量。但是这很危险。如果系统操作配置不足,意外的请求爆发将导致系统达到完全饱和,致使延迟激增且很快会违背SLO。实质上,在饱和点之后运行会导致一种不稳定的平衡。

因此,有两点需要考虑:

过度配置系统。本质上,系统应该在饱和点以下运行,以便吸收到达间隔分布中的爆发,而不会导致排队延迟增加。

如果SLO下方有空间,请增加batch的大小。这会增加系统关键路径上的负载,而不会增多排队延迟,它为你提供更高的吞吐量以获得你所要的更高延迟权衡。

我正在产生巨大的负载,该如何测量延迟呢?

当系统的负载很高时,尝试访问本地时钟,并为到达系统的每个事务添加时间戳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相反,还有两个更可行的选择。第一种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对事务进行抽样;例如,在某些事务中可能存在一个魔数,而这些事务是客户端为其保留计时器的事务。在提交时间之后,任何人都可以检查区块链以确定这些事务何时提交,从而计算它们的延迟。这种做法的主要优点是,它不会干扰到达间隔分布。但是,因为必须修改某些事务,所以它可能被认为是“hacky”。

而更系统的方法则是使用两个负载生成器。第一个是主要的负载生成器,由它来遵循泊松分布。第二个请求生成器则用来测量延迟,并且它的负载会低得多;与系统的其余部分相比,可以将这个请求生成器视为单个客户端。即使系统向每个请求发送回复,我们也可以轻松地将所有回复放到负载生成器中,并只测量来自请求生成器的延迟。

唯一棘手的部分是,实际的到达间隔分布是两个随机变量的总和;但是,两个泊松分布的总和仍然是泊松分布,所以数学并不难:)。

总结

测量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对于识别瓶颈和分析压力下的预期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希望通过使用上述方法,我们都可以朝着公用语言迈出第一步,这最终将让区块链系统更适用于他们所做的工作以及他们对终端用户的承诺。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计划将此方法应用于现有的共识机制中,如果有兴趣,请在Twitter上联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3:4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