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头等仓的聪聪
来源:?头等仓区块链研究院
项目概况
近两年在DeFi热潮的引领下,产品不断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入DeFi市场。一方面,许多用户的使用需求不再仅仅是寻找最佳的交易深度或者最优的质押收益率。
而是涉及到了储蓄、贷款、合约、流动性挖矿等复杂操作,使得用户的资产分布在了不同的应用中,用户很难直观获取资产的分布情况;另一方面,生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以太坊底层性能不足的问题,阻碍了生态的进一步扩张。
与此同时,有些人“自救”将目光放到Layer2,有些人“想出去看看”投身于以太坊之外的其他公链。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促进了DeFi整体资产规模的飞跃式增长,以及DeFi多链时代的到来,而这也使得对用户资产进行管理的流程更加复杂化。
现下,随着底层协议的不断发展完善,DeFi组合性的日益丰富,以及未来用户对加密资产理财投资的持续需求。因此,为了给用户带来更优的DeFi使用体验,诸如ChaingeFinance此类的DeFi应用聚合器也是不断地涌现、发展。
ChaingeFinance是一个基于Fusion公链的去中心化DeFi应用聚合器,旨在成为一个用户进入DeFi世界的一站式入口。
目前Chainge已经推出了多种功能,包括:时间分片耕作、对衍生品友好的多品类DEX、去中心化托管服务、跨链漫游、便捷安全的私钥管理等。在产品体验方面,功能多样化,并且操作简洁明了,易用性高。
技术层面主要结合了Fusion的DCRM、时间锁定等技术,从而保证产品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并且该技术框架此前已经成功在Anyswap、Multichain等项目上采用,具有一定保障。
目前Chainge虽然在产品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型,但是整体生态规模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能否效仿此前的Anyswap把长尾资产跨链做好,以此来吸引新用户,成为Fusion生态去吸引新用户的抓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基本概况
1.1项目简介ChaingeFinance是一个基于Fusion公链的去中心化DeFi应用聚合器,旨在成为一个用户进入DeFi世界的一站式入口。
目前Chainge已经推出了多种功能,包括:时间分片耕作、对衍生品友好的多品类DEX、去中心化托管服务、跨链漫游、便捷安全的私钥管理等。
Chainge的目的是通过集成这一系列的功能,既可帮助用户和企业更加便捷地使用DeFi服务,又可构建出对于不同用户需求更加契合的产品。而Chainge将这一目标定义成自银行或自金融的概念。
1.2基本信息
二、项目详解
2.1团队据LinkedIn披露,ChaingeFinance团队成员有18人,团队主要由中国成员组成,成员背景信息详情如下:
此外,ChaingeFinance目前暂未披露其融资情况。
2.2代码
图2-1ChaingeFinance代码库情况
从上图2-1可以看出ChaingeFinance的代码更新频率较为缓慢,不过也是由于其主要采用的是Fusion的技术。项目开发人员维持在1-2人之间。
2.3产品
ChaingeFinance是一个基于Fusion公链的去中心化DeFi应用聚合器,旨在成为一个用户进入DeFi世界的一站式入口。
目前Chainge已经推出了多种功能,包括:时间分片耕作、对衍生品友好的多品类DEX、去中心化托管服务、跨链漫游、便捷安全的私钥管理等。
Chainge的目的是通过集成这一系列的功能,既可帮助用户和企业更加便捷地使用DeFi服务,又可构建出对于不同用户需求更加契合的产品。而Chainge将这一目标定义成自银行或自金融的概念。以下主要对Chainge的功能展开阐述。
2.3.1???跨链漫游跨链漫游是Chainge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其主要采用了Fusion的DCRM跨链技术。
从产品功能实现上看,Chainge的跨链其实可以算是一个隐藏的内部的功能,目的是让用户不用再去关注链本身,对跨链这个动作的感知程度尽可能下降。在跨链漫游中即便资产分布在5条甚至更多的链上,仍旧可以一步完成链上交易、提供流动性以及铸造金融衍生品等操作。
举例来说:A用户在BSC、Polygon、Avalanche上都有一定数额的USDT,如果A用户想要将USDT资产都迁移到Arbitrum上,常规的做法是在每个链上单独发送一笔交易,一笔一笔的转移。但是通过Chainge的跨链漫游能够实现一键式的将多个链上的USDT转移到Arbitrum上。
因此Chainge除了有效简化用户在链上交互的复杂程度以外,还可以降低跨链成本。这点与目前市面上的资产跨链桥项目存在较大差异,用户不用感知自己的资产究竟在哪一条链,即Chainge以用户资产为中心去管理,所有跨链的部分都是在背后发生的。
同时Chainge的核心演进思路——从目前绝大多数DeFi项目“以链和地址为核心”向“以资产和用户为核心“的设计思路的演进,是在Web3.0时代让众多用户参与进来的必备要素。
其中“以资产和用户为核心“的设计,详情可以体验一下Chainge用户资产管理页面,其显示的是用户分布在多条链上的总资产,当点击特定的资产查看的时候,才会显示具体分布在各个链上的情况。
让用户不用再去关注链本身,对跨链这个动作的感知程度尽可能下降。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Chainge的操作页面与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类似,对于小白用户来说用户体验好。
图2-2Chainge操作页面展示
Chainge的定位是一个Layer0DeFi平台,目前Chainge支持了超过15条Layer1和Layer2公链的跨链漫游,相当于在他们之上又搭建了一层:第0层。
目前Chainge还支持了Solana、Elrond此类的异构链,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跨链桥暂未支持非EVM兼容的区块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异构造成的,以及地址的不同范式,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并且要使用不同钱包来操作。
华为云发布Web3.0系列创新产品:8月10日消息,华为云于2023年8月10日在香港举办TechWave Web3专题活动,面向Web3行业正式发布Web3.0节点引擎服务NES,擎天Enclave机密计算等一系列区块链服务,同时宣布华为云KooGallery Web3专区正式上线,十多家首批伙伴应用入驻。[2023/8/10 16:18:18]
但在Chainge里所有链的操作方式都是一样的。假设用户要将BSC上的100UDST转移到Polygon,操作流程如下:1)进入Chainge首页点击“转账”,然后选取“收款”选项;
2)选取Polygon链,并复制相应的地址;
3)返回“转账”界面,粘贴Polygon收款地址,发送资产转移请求;
4)待Fusion区块打包后,完成资产转移。
图2-3Chainge上BSC→Polygon资产转移的区块信息
在实际完成交易后,Chainge的钱包会显示该笔订单总共经过4个操作步骤,详情如下:
1)用户将100UDST从BSC地址转去私钥分片多节点控制的地址;
2)私钥分片的多个节点确认了用户的转账,在Fusion上铸造相应数量的100USDT,然后转到用户的Fusion地址;
3)用户销毁自己在Fusion上的100USDT,并发送请求至私钥分片节点;
4)待私钥分片确认用户销毁的操作,将私钥分片节点在Polygon上的100USDT转移到用户的Polygon地址。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用户在使用Chainge进行跨链操作时,实际上要发起2笔合约调用,分别对应转账和销毁的动作。
注:目前Fusion常用的fsnex.com区块浏览器由于版本较早,对合约展示不完全,所以用户能获取的交易信息有限,如果想知道具体的交易细节,用户需要自己从inputdata中解构参数。Fusion目前正在开发新的浏览器,后续将会提供较为清晰的交易展示。
基于Fusion底层链的Chainge,目前可以一键进行同一种资产在多条链上的同时转账,聚合多条链上DEX的流动性,从而实现用户多链资金的聚合跨链。从这个角度看,Chainge本质上是要做一个跨链路由,帮助用户寻找好的跨链路径。
比如:用户要用USDC购买ETH,在BSC和以太坊上的DEX都有USDC-ETH交易对,通过跨链漫游,可以自动将交易拆分到两条链上进行,这点有点类似1inch的做法,只不过Chainge是一个多链的路由,而1inch只能在特定的链上寻找最优路径。
这样用户只需要关心自己的资产,不再需要关心资产对应在哪条链上。当然相应的,要完成上述的操作,需要Chainge在多个链上都建立相应的资金池。
2.3.2???DEX
Chainge的DEX分为三个部分:现货DEX、期货DEX、期权DEX。
????现货DEX
Chainge现货DEX是一个链接加密货币买家和卖家的点对点交易市场。在swap过程中,DEX使用与其构建的区块链Fusion相同的“gas”费用结构,因此使用过程中手续费较低。DEX收取0.1%的交易费用。
截止2021年12月14日,Chainge上的TVL为1.16亿美元,日交易量为190万美元,拥有10,000美元流动性以上的交易对有50对,其中流动性主要集中在稳定币:TF-USDT/USDT、TF-BUSD/BUSD、TF-DAI/DAI,主流资产:TF-BTC/BTC、TF-ETH/ETH,以及TF-FSN/FSN和USDT/CHNG中。
此外,团队并未对现货DEX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介绍,整体上与目前市面上的DEX大同小异,因此不做过多介绍。
????期货DEX
传统的期货指的是一种远期的“货物”合同。成交了这样的合同,实际上就是承诺在将来某一天买进或卖出一定量的“货物”。当然这样的“货物”可以是大豆、铜等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股票、外汇等金融产品。
而Chainge的期货DEX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期货,其运用Fusion的时间分片技术,简单理解的话,相当于针对一项资产的所有权,设定好到期日,然后从时间维度上将其切割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从而形成分别对应现货资产的处置权和期货资产的所有权。
举例来说,用户选择将手里的现货USDT通过Chainge时间分片来赚取收益,到期日为年末,此时用户会立即获得一部分USDT现货收益,并将自己的USDT转换为TF-USDT,用户仍可以自由交易自己的TF-USDT。
这样做可以让用户随时将手里的期货与现货相互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无需等到期货自然到期,同时还可以选择期货流动性挖矿,以赚取CHNG代币奖励。
当用户用现货进行时间分片成为期货时,就相当于借出自己抵押的钱;用期货卖掉换成现货就相当于拿回用户自己借出的钱。
此外,在早期为了启动市场,Chainge项目方在一开始充当期货用户的对手方。用户把自己现货通过时间分片成为了期货,这时间分片的前面半段,相当于从现在到期权的到期日这部分给了智能合约也就是项目方,那项目方手上就相当于免费把自己期货变成现货。
不考虑套利机器人的情况下,以USDT:TF-USDT期货交易对为例,当用户使用USDT购买TF-USDT期货时,这时候市场上对TF-USDT的需求上升,价格上涨,相应的USDT对TF-USDT的比率下降;
当用户卖出TF-USDT期货时,这时候市场上存在TF-USDT的抛压,价格下跌,相应的USDT对TF-USDT的比率上升。
所以当市场活跃的时候,期货持有者的收益是由后来的期货买家提供,期货对手方的收益由卖出期货的人提供,而买家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测,在合适的时机购买或出售TF-Token。
简单的理解一旦用户在Chainge的期货市场发生买卖,那就会存在价差,是一个很纯粹的利率市场。????期权DEX
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
分析师Willy Woo:最近的涨势似乎是大型机构进行购买的特征:金色财经报道,分析师Willy Woo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最近的涨势与稳定币仅在工作日流入交易所的新模式相吻合。在我看来,这似乎是大型机构进行购买的热度特征。[2023/2/1 11:40:58]
在Chainge中通过时间分片产生期货资产之后,也可以进行对应的期权操作:发行期权即是质押期货资产,对应期货资产发行的期权还在个人手上,且期权尚未被人行权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取消发行期权并取出期货资产。这也是传统美式期权的执行方式。
按照授予期权持有人权利的不同,期权可以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1)看涨期权:期权赋予持有人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固定价格购买标的资产的权利,也称“认购期权”。在Chainge中,购买看涨期权需要对应的期货发行,比如发行CHNG-CO需要TF-CHNG;
2)看跌期权:期权赋予持有人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以固定价格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也称“认沽期权”。在Chainge中,发行任何看跌期权都只需要TF-USDT。
所以如果期权卖出了,那质押的期货会有两种结局:
1)被人行权,个人会以行权价收到对应的U;
2)到期后没人行权,那期权到期以后,用户可以把币全部取回来;同时用户也可以参与钱包内的期权流动性挖矿,用CHNG-CO或者CHNG-PO和USDT组建LP进行流动性挖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到期日前期货变现,需要付一定的差价,具体多少要看市场买卖量来定,但理论上讲,伴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差价会逐步趋向0。
此外,不同于传统CME等中心化的期权发行机构,用户还可以借助Chainge时间分片下的期权功能自行创建期权交易,整个的过程都是由合约逻辑实现,完全去中心化实现,不存在资产托管等中心化服务。
注:目前Chainge收取现货DEX和期货DEX0.1%的交易手续费,收取期权DEX0.5%的交易手续费;收取1%的期权行权费。
注意事项:
通用型AMM公式是DeFi市场的核心模型之一,能够将价格发现与做市结合起来,通过市场交易力量来实现价格发现功能,同时鼓励更多的LP进入市场,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促进市场的发展。但是通用型AMM模型并不直接适用于期权市场,理由如下:
1)首先当前期权市场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流动性不足,还无法依靠市场套利力量来及时更新价格;
2)其次由于期权定价的特殊性,期权的价格受到期时间、隐含波动率和行权价格等多个参数的影响,即便在没有市场交易的情况下,期权价格也会随着到期时间发生变化。
2.3.3???去中心化托管协议
通过Chainge的去中心化托管协议,用户可以实现和陌生人进行去中心化的交易、租赁、合同。创建流程:
1)想要将资产放入托管的一方发起托管合约;
2)合约发起人设置合约参数,包括托管合约中要放置的资产的类型和金额;
3)合约发起人可以设定自己或交易对手方必须支付的履约保证金的类型和金额;
4)在合约启动时,交易发起人需要将资产和交易双方谈妥的履约保证金存入合约;
5)交易发起人成功启动合约后,在对手方接受合约之前,交易发起人可以随时通过注销方式提取质押的资金。当交易发起人发起要求对手方增加履约保证金的合约时,履约保证金将在对手方接受后计入合约。如果交易对手方没有足够的资产投入合约,则无法成功完成验收;
6)当交易对手方接受合约时,托管合约将处于"进行中"状态;
7)当合约处于"进行中"的情况下,交易发起人和对手方都有权发起取消合约。当一方当事人发起取消并双方同意时,交易发起人在合同中存入的资产和履约保证金将退还给交易发起人,而对手方在合约中存入的履约保证金将退还给对方;
8)对于"进行中"的合约:只要交易发起人选择释放资金,托管中持有的资产的99.5%将交给对手方,履约保证金将返还给交易发起人,而对手方的履约保证金将返还给对手方;
9)双方所抵押资产如果都是CHNG,将收0.3%的托管服务费,抵押资产如果是其他币种,将收0.5%的托管服务费。
注意事项:
1)履约保证金作为托管合约中涉及的一方或双方的额外保险。当履约保证金由甲方下达时,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能取消托管,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达成协议符合双方的最佳利益,否则资产将留在智能合约中,直到他们同意执行。
2)拟存入合约的抵押品及履约保证金只能为现货资产。
3)在交易双方的托管交易进行时,如果交易双方没有自己达成协议,Chainge官方或任何其他第三方都无权调解或释放资金。对于用户断然拒绝达成谅解的极少数情况,团队概不负责。
4)如果交易双方在去中心化担保托管合约中都是用CHNG作为履约保证金的话,费率享受6折优惠。并且所有操作都由部署在Fusion公链上的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看,假设A需要从B那里购买BTC,但需要保证B会将BTC交付给A。当A和B达成协议后,只需要在Chainge应用中启动托管智能合约,添加抵押品和履约保证金,然后A可以等待交易对手存入BTC。一旦BTC被存入,A就可以释放资金并完成所有工作。
为了避免A将购买BTC的资产放进智能合约里,B不放币;或者是A收到B支付的BTC,但是不放款的情况。通过Chainge可以提前设置一个履约保证金机制,让抵押的资产价值大于交易资产的价值。
2.3.4???私钥管理
在Chainge钱包中可以选择2种账户模式:新手模式和专家模式。专家模式就跟目前市面上的加密货币钱包一样,都是由用户自己保管私钥,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app提供的加密二维码的方式备份助记词。
因为助记词的存储不易,所以团队提供了让用户把助记词加密为二维码的方式,这样你可以把这个二维码放在网上任何地方了。
据团队披露,只要用户用来加密助记词的密码够复杂,而不是123456,那就绝对安全,以后要导入也方便,直接magicbutton对二维码一扫,输入用户当初用来加密的密码,就恢复出来了,不再需要一个一个输入助记词,而且这个加过密的二维码很安全。
微软宣布正在淘汰AltspaceVR的虚拟现实平台:金色财经报道,微软宣布正在淘汰AltspaceVR的虚拟现实平台,这是一个沉浸式社交空间网络,邀请人们以3D化身与朋友或同事一起出去玩。
从3月10日起,AltspaceVR将不复存在,微软表示将把更多资源用于其混合现实平台Microsoft Mesh。[2023/1/22 11:25:47]
使用新手模式,用户的私钥都是由项目方Chainge的分布式签名保管,用户的私钥被加密备份在Chainge的服务器上,项目方个体无权访问。此模式比较适合新入圈的小白用户。
2.4技术
ChaingeFinance的技术主要是基于Fusion的底层机制。目前Chainge采用了分布式控制权管理、时间锁定、量子交换、通用钱包和全球短帐号、SCT智能合约模板等技术,让用户和企业可以便捷的创造金融衍生品,或者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目标人群,制定产品。
2.4.1???分布式控制权管理
介绍DERM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Fusion。Fusion通过搭建一条公链,使不同的加密货币、数字资产映射到这条公链上,映射的资产将转移到Fusion的去中心化账户中。简单来说,通过映射,Fusion将实现多种异构资产在其平台上的管理和交互。
在实现多币种资产的跨链交互上,Fusion通过DCRM技术在公链上以分布式的方式管理各种区块链上的代币和资产,其在各种区块链代币上面建立一层控制权管理平台,使得用户可以把拥有的数字资产跨链Lockin至同一区块链平台,也可以随时跨链Lockout至指定账户。
该技术支持90%以上的主流加密数字资产:BTC、ETH、USTD和其他ERC-20Token等。
注:目前诸如Anyswap、Fantom、Multichain、Nerve等跨链桥在底层都是采用的Fusion的DCRM技术。而Chainge不同的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跨链路由,从而实现同一种资产在多条链上同时转账的一键操作,并且有望在未来推出一个聚合所有链的流动性DEX。
那么DCRM具体是如何进行分布式的方式管理用户资产的呢?
为了更好的管理用户在链上的虚拟资产,防止节点单点故障的问题,那么就需要管理好私钥,私钥对应着链上资产的公钥或地址。目前主流的分散私钥风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多重签名;
2)秘密共享;
3)门限签名。
在Fusion的分布式密钥方案中,采用的就是目前主流方案的一种——其通过门限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的阈值签名方案提供分布式密钥生成和交易签名算法来实现对于采用该算法的一系列区块链的账户和资产的管控。
DCRM简单的理解,就是将完整的密钥分成若干个部分,分片后的密钥从生成到保存、使用都不需要进行重组。然后再将分片后的密钥交给不同节点分别保管,每个节点只会接触到密钥中的一个或几个分片。
图2-4Chainge阈值签名方案介绍
门限签名是一种分布式多方签名协议,包含有分布式密钥生成,签名和验签算法。如上图2-4所示,一组签名者只有一把公钥,一把私钥和一个签名,每个签名者都有相同的公钥和私钥的唯一的一部分。
签名者使用一种特殊的通信协议进行协作,该协议不会为了生成签名而暴露密钥,只会生成一个签名。验证者只需检查一个签名即可确定交易是否正确。问题是所有签名者需要保持在线。
Chainge签名者通过门限签名协议创建一个唯一的地址。这就意味着,不可能出现某个签名人携款跑路的情况。一切操作都必须由所有被选中的签名人才能产生签名。注:Fusion目前有15个签名者,至少达到最低数量11个签名才有效。
具体实现上举例来说,假设一个用户拥有10个BTC、20个ETH和30个BNB想要使用FUSION来管理其代币资产,首先需要发起Lockin请求。Lockin触发智能合约,链上将随机选出一组超级节点负责完成Lockin功能,将用户原链上的资产锁定。
每个超级节点为用户Lockin代币资产生成新的私钥分片,节点之间互相并不知晓彼此生产的私钥。私钥分片产生的同时将生成新的公钥,发起了Lockin请求的用户将10个BTC、20个ETH和30个BNB转至对应公钥地址。
需要Lockout时,至少11个节点用持有的私钥分片相继签名后即可Lockout,即从Fusion的池子中折算成相应的资产转移到用户的地址里。
Chainge通过Fusion的DCRM分布式控制权管理,可以延伸出多币种之间的金融功能,赋予DeFi更多的可组合性,如多币种、多角色的智能合约。此外还打通了不同领域不同链的私钥管理,让用户、机构享受到分布式托管、账号统一化、私钥分片技术等服务。
2.4.2???时间锁定
Chainge的时间分片功能采用的是Fusion的时间锁技术,以分布式的形式实现资产时间价值,并为智能合约添加事件触发和定时触发机制。
定时触发方式:指智能合约将被时间条件触发招待,比如时间点或时间长度。例如借贷场景就是典型的跨时间的互换,应用将在时间触发方式下得以支持。
事件触发方式:指当发生某个事件时,智能合约将被触发执行。例如,在自动化交易、量化交易中,对于事件的捕捉十分重要,这类应用场景就需要用到事件触发方式。
在时间锁设置中,据Chainge的CEODJQian介绍,“在传统的金融场景中,我拥有100万美元和我从3个月后拥有100万美元是不一样的概念。传统的金融行业中经常讨论的是金融价值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换。
在Fusion上,空间由DCRM技术来实现,时间由TimeLock来实现。所有Lockin到Fusion的代币,都可以进行时间锁设置,做价值的时间维度拆分。这将解决中心化形式浪费大量成本的痛点。”
而Chainge使用了Fusion的时间分片功能,使用户能够从数字资产中提取时间价值,并在区块链上轻松地对基于时间的任何金融衍生工具(如金融工具、许可协议、资产租赁等)进行建模。
总结:ChaingeFinance团队大部分由中国人组成,其中创始人DejunQian在区块链行业中拥有丰富的从业以及创业经验。融资情况暂未披露。
FTT回升至17美元,SOL重回28美元:11月8日消息,Coingecko数据显示,FTT回升至17美元以上,现报价17.08美元;SOL回升至28美元以上,现报价28.3美元。[2022/11/8 12:31:45]
代码更新频率较慢。Chainge的使用体验很像传统金融领域的产品,易用性高,操作丝滑,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果Chainge能把长尾资产跨链做好,以此来吸引新用户,成为Fusion生态去吸引新用户的抓手,那么将有利于项目去拓展生态业务。
技术层面主要结合了Fusion的DCRM、时间锁定等技术,从而保证产品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并且该技术框架此前已经成功在Anyswap、Multichain等项目上采用,具有一定保障。
三、发展
3.1历史
表3-1ChaingeFinance大事件
3.2现状3.2.1???TVL
图3-1Chainge目前日交易量&TVL情况
据Chainge官方披露,截止2021年12月22日,目前Chainge平台上24小时的交易量达到82.24万美元,TVL为1.19亿美元。
其中流动性池拥有10,000美元流动性以上的交易对有54个,其中流动性主要集中在稳定币:TF-USDT/USDT、TF-BUSD/BUSD、TF-DAI/DAI,主流资产:TF-BTC/BTC、TF-ETH/ETH,以及TF-FSN/FSN和USDT/CHNG中。
此外,Chainge目前主要的流动性挖矿、投资等功能还局限在Fusion链上,暂未与其他链上头部的DeFi协议相集成。整体上,从目前规模来看,Chainge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3.2.2???用户数据
据Chainge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截止2021年10月30日,Google统计的网站数据显示,Chainge橙子钱包在东南亚以及东亚地区的活跃用户数量相当可观,越南、中国以及印度的活跃用户数位居前三位,除非洲部分地区以及格陵兰岛以外的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实现了用户覆盖。
图3-2Chainge官网访问情况
3.3未来
目前Chainge暂未发布项目未来的路线图,但结合社区已有的资料,可以获悉项目在接下去的主要发展方向有:
1)上线时间分片功能;
2)上线2022年新的期货、期权交易对,以及开设更多的流动性池;
3)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Chainge的“自银行”;
4)与更多公链集成,提升跨链漫游的用户体验;
5)在Chainge跨链漫游的架构上,吸引更多项目方的接入,让其他不管部署在什么链上的协议都能直接享受跨链漫游,从而与其他链上的资金交互。以此为基础,逐渐拓展Fusion生态;
6)发布一个只有跨链漫游功能的Chrome插件等。
此外,目前及未来Chainge在生态方面的布局:
1)Chainge所提供的功能协议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比如:去中心化的托管协议可用于传统P2P交易的合同,以及一些租聘协议等;
2)插件化的跨链漫游和其他部署在一条链上的协议的对接,使得这些协议同时可以和所有链的资产交互;
3)用时间分片等技术去中心化创建的金融衍生品在其他协议中的应用,比如抵押期货、借贷资产等。
总结:过去一年,Chainge都在积极的推出一系列DeFi功能,并且在相应的细分领域不断探索,赋予了其复合型赛道选手的特殊身份。整体上,Chainge目前整体进展情况良好,项目有持续的在迭代、开发。但目前,生态规模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后续主要关注产品能否有效引流,为整个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四、经济模型
4.1代币供给Chainge的代币符号是:CHNG,截止2021年12月23日,代币目前供应量为542,987,248枚CHNG,流通130,304,184,目前流通量为24.00%。
注:Chainge团队每季度会定期回购CHNG代币并销毁,第一次回购销毁在2021年12月14日,总计销毁总量1,709,330.68。4.1.1???代币分配根据Chainge官方文档,代币初始分发规则如下:
表4-1CHNG代币初始分配规则
注:所有的CHNG代币都将免费发放给社区。Chainge团队不会出售任何一个CHNG,因为团队或公司没有任何CHNG分配。?4.2代币作用
CHNG目前具有以下作用:
1)在Chainge的托管模块中充当履约保证金,同时使用CHNG作为保证金还可以享受40%的折扣。此外团队还将收取托管业务0.5%的手续费;
2)用于即将推出的ChaingeLaunchbox;
3)CHNG可用作Chainge应用程序中任何链上的手续费。
此外,在未来团队还可能将CHNG代币用作:远程开立海外银行账户可以收取CHNG费用,以及对套利服务等任何优质服务收取CHNG。
目前整体而言,只需将CHNG视为Chainge公司的虚拟份额。团队从市场上购买CHNG代币并销毁它们,以此增加代币的稀缺性。
总结:由于目前旧版Fusion的区块浏览器在一些数据方面无法有效的呈现,所以对CHNG的持币地址情况尚未能进行有效的分析,不过据团队披露的信息显示,新版的区块浏览器将很快上线。整体上,目前CHNG代币主要用于服务收费,代币作用相对没有那么明显,有待后续进一步的改进。
五、竞争
5.1行业概述
5.1.1???定义Chainge的细分赛道为DeFi应用聚合器。所谓的DeFi应用聚合器是指用户无需访问多个交易平台并执行一系列的交易,而是可以在单个界面进行所有的操作,能够追踪用户资产组合收益的情况,同时可以集成借贷、投资、交易等一系列DeFi功能聚合应用。5.1.2???现状过去大部分的DeFi用户的产品需求较为单一,并且大部分用户的资产主要在以太坊主网,先前的MetaMask、imToken等钱包能够满足用户对资产管理的需求。
以太坊L2网络总锁仓量回落至52.7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L2BEAT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以太坊Layer2上总锁仓量为52.7亿美元。近7日跌14.65%,其中锁仓量最高的为扩容方案Arbitrum,约26.4亿美元,占比50.16%。其次是Optimism,锁仓量15.7亿美元,占比29.78%。dYdX占据第三,锁仓量4.87亿美元,占比9.23%。[2022/8/21 12:38:50]
但在DeFi热潮的引领下,产品不断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入DeFi市场,一方面,许多用户的使用需求不再仅仅是寻找最佳的交易深度或者最优的质押收益率,而是涉及到了储蓄、贷款、合约、流动性挖矿等复杂操作,使得用户的资产分布在了不同的应用中,用户很难直观获取资产的分布情况。
另一方面,Layer2方案逐渐开始落地,许多用户的资产开始向Arbitrum、Polygon等二层网络转移,再加上BSC、Avalanche、Solana、等公链崛起,DeFi用户原本集中在以太坊上的资产开始分散在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使得对用户资产进行管理的流程更加复杂化。
因此,为了给用户带来更优的DeFi使用体验,DeFi类的聚合产品也是不断涌现。
DeFi应用聚合器侧重于协助用户进行资产管理,具有可视化资产追踪和管理的功能,并试图在借贷、投资等领域扩展一站式服务。用户无需访问多个交易平台并执行一系列的交易,而是可以在单个界面内进行所有的操作,节省了用户在不同DApp之间对比收益的时间。
不过通过上述产品介绍,我们也能明显看出Chainge提供的独特功能,在目前的市场上是其他项目所没有的。严格来说,目前很难找到Chainge的竞争对手。
因此,为了提供给读者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本章节仅将Chainge的核心竞争要素——跨链漫游,拿出来与目前市面上较为成熟的跨链桥项目进行对比,以展示项目目前的优势及市场地位。详见下述描述。
5.2竞品项目对比
5.2.1???MultichainAnyswap此前是一个去中心化跨链交易所,与Chainge一样其底层也是基于Fusion公链。
交易部分采用和Uniswap一样的技术,具有自动定价功能和流动性系统。不同的是Uniswap提供的交换对只限于以太坊和ERC20代币,AnySwap则通过Fusion的DCRM技术实现了跨链代币交换。
以充值BTC完成资产映射的过程为例。用户向Anyswap托管账户充入资产,Anyswap通过跨链桥构建的智能合约依据托管账户的状态变更,实现链上映射资产生成,并发放到用户在链上的账户,从而完成对资产的跨链映射。
目前在Multichain品牌升级后,其将自身定位成一个跨链路由器,核心采用的是安全多方计算技术。
需注意的是,Anyswap此前多链路由v3版遭黑客攻击,跨链资金池损失约80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黑客发现了Anyswap的代码漏洞,从而拿到了公私钥对,盗走了资产。
5.2.2???CelerNetwork
CelerNetwork当前的重点是cBridge,主要基于原子交换技术实现。2021年7月底上线了1.0版本,10月上线2.0测试网。
cBridge1.0的主要问题包括:1)中心化,用户请求和分配都通过网关中心化调配;2)服务节点可能在完成服务之前下线,导致用户资金被卡。除此之外,1.0版本中只有节点能够提供流动性,因此会出现流动性不足、无法提供大额资金跨链服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cBridge将升级至2.0,主要是引入SGN网络,并且将分为2个阶段逐步实现。第一阶段测试网于10月推出,SGN将作为共享流动性池管理器,第二阶段推出SGN作为cBridge节点网关和服务水平协议仲裁者。
cBridge2.0是一个全新的资产和信息跨链解决方案,基于DPoS。此外,2.0设计了一整套激励机制让用户和LP去平衡流动性,类似于Curve的AMM机制,促使不同链流动性的平衡。
5.2.3???HopProtocol
HopProtocol是由此前智能合约钱包开发团队Authereum开发的跨链桥,他们方案中设计了Rollup-to-Rollup的通用资产桥,以实现Layer2网络之间和以太坊主网之间的资产转移。
HopProtocol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自动做市商组件和连接器。
使用Hop时,资产需要通过Hop流转到Layer2网络中,比如通过Hop的资产桥进入二层的ETH被称为HopETH。hETH和ETH理论上是完全等价的,但是由于流动性的原因,可能会存在一些价差。
所以HopProtocol引入了AMM的组件以及连接器,AMM是为了解决ETH和hETH之间的短时间波动的价差而设计的,而连接器的角色则是可以为需要提前释放流动性的用户提供流动性,以便帮助用户将hETH转化为ETH,同时也可以获得部分的收益。
Bonder可以通过观察不同Layer2之间的交易数据,为网络提前垫付ETH,而不同Layer2网络之间的套利者也会不断再平衡,将AMM的价格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具体实现流程可以参照下图5-1。
图5-1HopProtocol跨链流程
简单的理解就是,用户将Token在HopProtocol转化为hToken,然后使用HopBridge将hToken从Rollup1发送到Rollup2,这时候由于连接器已经在Rollup2为hToken提供了前期的流动性,所以Hop的AMM能够自动帮助用户将hToken转换为原有的Token,从而免去了在Rollup需要等待7天的提款周期。
5.2.4???Biconomy
Biconomy成立于2019年,主要用于构建Web3.0的基础设施,Biconomy提出了一种元交易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目前链上Gas费用昂贵的问题,元交易的本质是允许dApp的开发者代替其用户去支付交易费用,这样吸引用户积极使用相应的dApp,从而促进区块链的进一步发展。
Biconomy主要方向有三个,分别为跨链应用、ERC20代币Gas的支付和0Gas转账应用。目前Biconomy的跨链应用Hyphen已于2021年8月10日启动主网,目前支持以太坊、Avalanche和Polygon的资产跨链。
5.3竞品要素对比
随着公链数量和L2数量的增多,跨链桥会成为一个刚需的东西。未来的跨链桥发展完备的情况下,需要让用户可以无缝的在各个链上进行资产的跨链。那么要完成这个无缝的过程,跨链桥可能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要素:
1)能够同时支持EVM和非EVM兼容的公链;
2)解决互操作协议不可能三角的问题,实际上可能较难,但可以在相应的短板不断改进;
3)跨链桥需要足够的安全性,最好是无需信任的。
5.3.1???EVM和非EVM兼容
2021年以来,我们明显能感受到以太坊生态上现有的性能的增长无法跟上规模的扩张。业界对以太坊扩容的方向发生转向,将原本的目光转向了L2和EVM兼容的公链,相关项目喷发式出现,但另一方面新链重新建立完善的生态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跨链桥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来看,像Optimism、Arbitrum和zkSync等二层网络在2021年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主流DeFi项目开始陆续迁移;拥有巨大用户体量加持的BSC被构建为以太坊的高性能侧链;Fantom、Avalanche等在不可能三角上进行不同权衡的公链,也快速地加入了EVM版图;Polygon从年初到现在的巨大增长。
一系列的迹象表明,一个以以太坊为核心,众多L2、EVM兼容链组成的EVM多链网络已逐渐形成。
一方面,在目前这样一个EVM多链网络中,资产跨链桥是其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快速通道将承担大多数的资产交易,原始通道只负责流动性的结算,释放以太坊的压力。除此之外,在未来我们也很有可能看到资产跨链桥演变为互操作桥,让整个EVM生态的DeFi连为一体,产生乐高效应。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EVM兼容为主的网络或许不是目前区块链生态演化的最终格局。就如苹果vs微软、安卓vsiOS、ChromevsFirefox一样,虽然终端用户产品/应用的数量有很多,但技术平台倾向于处于双头垄断的状态。目前区块链智能合约平台除了EVM兼容的,仍有大量潜在的解决方案,如Polkadotsubstrate、SolanaWASM等等。
从长远来看,两种策略都有可能成功,正如目前冉冉兴起的Solana和Arbitrum所证明的那样。而如果未来从目前的寡头垄断逐步向双头垄断过渡,那么对于现在主流的基于EVM兼容的跨链桥来说,是否能够进一步发展,像Wormhole一样,构建一个双向的、去中心化的ERC-20到SPL代币桥梁。
从而为目前需要从零开始增长用户基数的非EVM链带来新的范式转变,也为两种不同的DeFi模式,带来更多的可组合性。
而对于EVM兼容的同构链之间,在安全机制、共识算法、区块生成验证逻辑等方面都一致,它们之间的跨链交互相对简单。而异构链的跨链交互相对复杂,其区块的组成形式和确定性保证机制均有很大不同,直接跨链交互机制不易设计。
像目前大部分跨链桥也是只支持EVM兼容的不同链之间的资产转移,上述的cBridge、HopProtocol、Biconomy都是仅支持同构链之间的跨链;而Multichain和Chainge目前是两者都支持,其中在Chainge里所有链的操作方式都是一样的。
5.3.2???不可能三角
此前Connext联合创始人,ArjunBhuptani,在《TheInteroperabilityTrilemma》提到过,与扩容性不可能三角类似,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也存在一个互操作性不可能三角。互操作协议只能拥有以下三种特性中的两种:
1)无需信任:拥有与底层域相同的安全性;
2)可扩展性:任何域都可以支持;
3)信息通用性:能够处理任意的跨域数据。在权衡不可能三角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目前验证跨链交易的机制:
1)外部验证外部验证,通常有一个或一组验证器监控源链上的特定地址。在资产跨链的过程中,用户先向源链特定地址发送资产,然后锁定。第三方验证器会对这些信息进行验证,需要达成共识。一旦达成共识,则会在目标链上铸造等量的资产。
这些验证器一般会使用不同的代币作为抵押,以此保证安全性。外部验证技术通常的表现形式有:安全多方计算系统、预言机网络、门限签名等。
单点外部验证典型的代表就是wBTC。多点外部验证的代表有Anyswap、Synapse、PolyNetwork、Chainge等,整体上与单点外部验证类似,只不过在资产质押+博弈的条件下,他们集体“出错”的可能性更低,理论上会比单点验证更加靠谱,实际上的效果需要看机制的设计和参与者。
2)原生验证原生验证,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由源链上的验证者进行见证和担保,无需依靠第三方的验证器、也不需要质押资产。这通常是通过在另一条链的以太坊虚拟机中运行一条链的轻客户端来完成的。
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无需信任,它通过在目标链的虚拟机内运行源链的轻客户端完成验证。跨链桥的参与者对源链上的消息进行监控,然后将包括加密证明的监控记录和区块头转发到目标链上的合约。在对记录的事件进行验证之后,在目标链上执行操作。整体上,由于是无须信任的模式,安全性表现较好。
此外在目标链与源链两边矿工的见证下,用户不仅能够实现资产转移,还可以实现通用化的信息转移。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任何两条链之间部署这种原生验证桥,开发者都需要在源链和目标链上开发部署新的轻客户端智能合约,以对源链的信息进行验证。同时这种验证本身也会比较昂贵。因此,其不足主要在于费用高、速度慢、不容易拓展到更多链,在早期也会有一定的限制。
像Cosmos的IBC、Near的彩虹桥、波卡SnowBridge、LayerZero、Movr、Optics、GravityBridge等项目都是采用原生验证的方案。
3)本地验证本地验证是局部验证模式,它也是点对点的流动性网络。每个节点本身都是“路由器”,路由器提供的是目标链的原生资产,不是衍生资产。此外,通过锁定和争议解决机制,路由器无法将用户资金取走。
像现在很多新推出的跨链桥项目,都是采用这种模式,比如:Hop、Connext、Celer、Liquality以及一些简单的原子交换系统等。可以看出,这种点对点的模式在安全性上表现不错。同时,其费用、速度和多链的连接扩展也还可以。不过,其主要缺点在于传递信息方面有局限,无法做到通用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通过流动性网络把多条链连接起来,可实现该架构中任意两条链之间的跨链,比如跨链协议接入了以太坊和BSC,这时候如果它接入Polygon,就可以提供Polygon与以太坊、Polygon与BSC间的跨链,无需再一一建桥。
这种流动性网络的跨链桥形式,可能会催生出一个或多个跨链底层协议:对于想要提供跨链功能的协议或Dapp,只需接入这些跨链协议即可支持跨链。
图5-2跨链池简单演示
根据上面的描述,三种模式的跨链桥各有优缺点,存在不同的权衡。按照上述:安全性、速度、可扩展性、资本效率、状态性的维度进行评估,此前DmitriyBerenzon制作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对比图:
图5-3跨链桥不同解决方案优缺对比
结合DmitriyBerenzon的评估标准,我们可以得到下表:
表5-1不同跨链桥项目之间基础要素对比
注:上表对于安全性、资本效率、可扩展性三者的性能对比,主要是参考上述图5-3跨链桥不同解决方案优缺对比,仅供参考,因为不同项目的解决方案可能在不同方向上有所取舍或者是进行相应的优化,并不代表最终结论。??结合表5-1,Chainge、Multichain和Biconomy采用的外部验证的方式,好处是速度较快、费用较便宜、可以传递通用数据、并允许在任意数量的目标链上与该数据进行交互,可以更容易连接到更多链。不过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方式是以安全性为代价,需要用户/LP完全信任外部验证器的资金/数据,依赖于桥的安全性,而不是源链或目标链。
在某些情况下外部验证为了保证外部验证器不会作恶,往往都会采用额外的质押或bonding机制,来尝试为用户增加安全性。而这需要验证者超额抵押,以保证抵押资产>验证金额,并且随着吞吐量增加的同时,也会成比例的扩大抵押品的需求,因此在经济上资本效率低下。不过在Chainge和Multichain中,其都是采用DCRM分布式控制权管理的技术,共同管理资产来分散私钥的风险,并且通过代币分发的机制,激励更多的节点参与到网络中,当节点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时,整个网络近乎也等同于完全的去中心化或者弱中心化。
因此,Chainge和Multichain在安全性和资本效率上,实际呈现的性能会高于普通的采用外部验证的跨链桥。上述仅为方便呈现不同方案优缺的对比,不代表最终结果。
?而像cBridge和Hop采用的本地验证,是流动性网络的模式,它采用局部验证,无须全局验证,因此其速度更快,费用更低。并且也是无需信任的,他们的安全性由底层链提供支持,因为Rollups共享了一些合理的保证,所以也具有安全性的优势。
同时,点对点的流动性网络的吞吐量也较大。而不足之处在于,它在信息传递方面存在局限,无法做到通用化的信息传递。
注:并非每个本地验证的系统都是无需信任的。有些项目采取一定程度上牺牲无需信任的取舍,来改善用户体验或添加额外的功能。
如:Hop通过在系统中需要一个快速的arbitrary-messaging-bridge(AMB)来添加一些信任假设:该协议在1天内解锁Bonder的流动性,而不是在退出rollup时等待整整7天。如果给定域不存在AMB,该协议还需要依赖外部验证的桥。
?上述案例虽然没有涉及到原生验证的跨链桥项目,不过我们也需要知道,原生验证,对于链之间传递的数据,完全由底层链自己的验证者验证,由底层验证者直接负责桥的安全,是目前无需信任程度最高的跨链桥形式。如果有安全问题,也是链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无须质押资产。
不过这些优势是以可扩展性为代价的,对于所连接的每条链,开发者必须在源链和目标链上部署一个新的轻客户端智能合约。此外,原生验证还存在速度较慢和费用较高的短板。例如,遇到类似于依赖于欺诈证明的Optimistic模型,交易延时可能会达到4小时以上。
跨链桥不同模式权衡不同,目前我们无法找到跨链桥方案的最优解,来获得所有三个互操作性属性的理想结果。不过另一方面,或许我们可以采用与以太坊解决扩容性不可能三角问题相同的方法,来解决互操作性不可能三角问题。
以太坊L1以可扩容性为代价,优化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这背后的基本原理是,这些属性可能对区块链的寿命和实用性最重要。
而对于跨链桥来说,如果要达成用户无缝、安全的资产转移,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跨链桥的速度够快、有足够的流动性不会限额、支持多链之间资产一键式的互通、免去用户需要预留每条链GasFee资产的障碍、足够安全等等一系列体验感上的优化。
对于目前赛道早期来说,制胜法似乎是在尽可能多的主流链上积累尽可能多的流动性。相比之下,桥是否具有技术上最合理的设计显得次要,因为多数外行用户不太关心底层架构,而只是简单地快速、廉价地转移他们的资产。
返回来看Chainge,其以“以资产和用户为核心“为导向的核心设计,在资产跨链的体验上,可以说做到了业内前列的水准,凭借这一优势,有望在赛道早期吸引更多的用户群体。
当然对于我们目前而言,是该投注于好用但是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的跨链桥,还是在设计上尽可能的追求完美但早期易用性可能不是那么好的跨链桥,是值得思考的。
5.3.3???安全性
今年伴随着跨链桥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黑客重点关照的重灾区,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随着赛道的高速发展,其承载的资金量也在快速膨胀;
2)赛道仍处于新兴阶段,各项细节仍待优化;
3)跨链相关协议往往涉及到多条链和多个合约之间的交互,流程上相对复杂,风险点较多。目前许多互操作性解决方案使用起来并不安全。很多桥被临时拼凑起来以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但长期来看,他们终将被更好的产品取代,或演变为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或受信任的第三方。
当然,理想情况下,肯定还是无需信任的跨链桥更好,因为其安全性直接取决于底层链的安全性。
现阶段的方案,效率与安全性较难同时实现,期待未来有突破性的创新。总结:Chaing是一个DeFi应用聚合器,集成了交易、投资、储蓄、期权期货、去中心化托管、时间分片耕作等功能,基本上可以实现目前DeFi的一站式操作。目前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其特有的跨链漫游功能,因此本章节主要也是就跨链桥领域展开讨论。
在资产跨链上面,Chainge采用的是外部验证的机制,在速度以及可扩展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结合了Fusion的DCRM技术,改进了此类跨链方案在安全性和资本效率方面的不足。此外,Chainge还支持非EVM兼容异构链的资产跨链,带来了更多的可组合性。
整体上,相对安全以及方便快捷的用户体验,使得Chainge有望在跨链赛道早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不过也需要注意,在该赛道的发展过程中,用户流量和用户黏性是其重点竞争要素,目前对该赛道的项目来说用户的转移成本都较低,难以保证持续性的用户流量。对于Chainge来说,未来能否凭借自身优势,有效的在市场早期去拓展更多的用户群体是至关重要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