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萌眼财经,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短短12年的比特币历史,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从中本聪孕育出的完美无瑕的概念,到急速暴涨、灾难性修正、臭名昭著的交易所黑客以及比特币内部内战的极端;没有多少年像2020年这样让Bitcoiner感到振奋。就像保罗里维尔一样,Bitcoiner在多年的努力之后,“机构”似乎终于到来了,而未来几年的新需求也将推动比特币成为下一个世界储备货币。
现代价值储存的案例
随着2020年底的临近,超过5%的比特币供应被20多家上市和私营公司作为财政储备资产所持有,而这一趋势也是在今年开始显现的。同期,美元的M1货币存量增加了60%以上。美国央行和政府为应对COVID-19而制定的不计后果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将比特币作为一种潜在的、新的价值存储推向了聚光灯下。
报告:VC与加密货币资金在2022年四季度出现下降:金色财经报道,Blockdata 的一份报告强调,随着 2021 年风投对更广泛的 Web3 领域的蓬勃发展,到 2022 年资金连续季度下降。Blockdata 分析来自 CB Insights 的数据,对 2022 年最后一个季度的风险投资资金价值进行了四舍五入,指出与 2022 年第三季度相比下降了 34%。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相比大幅下降,分别下降了 67% 和 53%,风险投资从 2022 年前四个月的 110 亿美元投资和 692 笔交易的历史高位开始每季度下降。[2023/2/26 12:30:36]
这种向美国和更广泛的全球经济直接注入美元的流动性被称为量化宽松。美联储随意增加货币供应量扭曲了价格信号,降低了实际工资,加剧了财富的不平等,也最终破坏了自由市场。储蓄者受到损失,因为他们的时间和财富通通在通胀的害过程中被掠夺一空。虽然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创造了内在需求,但这种货币贬值的趋势似乎不能在未来长期持续下去。建立一种有硬性供给上限、不能被政府和机构随意操纵的货币的理由从未如此强烈。就像GigachadMichaelSaylor所说,比特币正在一步步走向牛市。Saylor是上市科技公司MicroStrategy任职时间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之一,他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购买了价值近13亿美元的比特币,成为了今年的比特币新秀。而且他并不是唯一发现这一趋势的人。PaulTudorJones、StanleyDruckenmiller、ScottMinerd,这些与机构对冲基金相关的名字也都已经开放了他们的思想和投资组合,开始配置比特币。花旗集团等大型私人银行也预测了比特币未来一年将涨到30万到40万美元的价格。随着我们继续摧毁美元的购买力,这种资产配置稀缺的博弈趋势在未来只会继续增长。
CZ回顾2022年:过去一年造访33国,Binance任何时间都有100%储备金:12月28日消息,Binance 首席执行官 CZ 近期回答社区提问并回顾了即将过去的 2022 年。CZ 首先特别澄清自己肯定不是中本聪,他透露自己在过去一年中造访了 33 个国家和当地监管机构。CZ 还表示,即使所有用户同时发起提款 Binance 也不会破产,Binance 每一个加密货币在任何时间点都有 100% 储备金,所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取现。
在谈到如何规避类似 FTX 的风险时,CZ 称 Binance 首先要确保不会陷入 FTX 那种境地,任何人转移数十亿美元用户资金都无法进行风控,永远不要触碰用户的东西,保持公开透明,不要走捷径。[2022/12/28 22:12:26]
ShouYi将于2021年6月21日正式上线虎符智能链HSC:据官方消息,虎符智能链ShouYi收益聚合平台将于2021年6月21日20时(UTC+8)正式上线。作为收益聚合DeFi平台,ShouYi将采用“可组合+杠杆+复投”等策略,使用户的挖矿收益实现最大化。同时将开设单币挖矿、流动性挖矿等基础功能,并将在HSC链上提供更多的DeFi生态产品。
ShouYi旨在透明、可用、高效、便利的基础上通过多产品交易、流动性聚合、收益优化等方面增加用户金融服务体验。[2021/6/20 23:51:28]
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比特币不可或缺的NgU将继续推动我们走向新的高点。12月16日,比特币打破了此前2017年的历史高点,首次升至20000美元以上。未来十年,比特币价格的进一步升值,将推动比特币作为企业理财储备资产的主流。更高的价格将吸引新的目光,提高认知度,并最终减少波动。在这个建立在货币奴役基础上的世界里,比特币仍然是一座闪闪发光的希望灯塔。协议改进和生态系统创新
新加坡WBF交易所已完成2020年第1季度WT回购销毁:新加坡时间2020年5月27日15:00,新加坡WBF交易所成功完成2020年Q1的WT回购销毁,本次回购资金为163.3万USDT,回购均价为0.299USDT,共计销毁546.15万枚WT。WT是WBF交易所平台通证,是WBF平台核心价值的体现,当前锁仓总量15000万枚,流通总量9061.89万枚,本次销毁的546.15万枚WT属于流通总量之中。(回购销毁详情&WT流通总量分布情况请见官网公告)
为打造极致通缩的经济模型,刺激WT币价的长期稳定增值,从2019年Q4起,WBF平台每季度拿出手续费收入的20%进行WT的回购销毁,以持续减少WT的流通盘,与此同时,WBF平台将陆续发布“WT手续费抵扣”、“WT持有者每日享受收益”等福利计划。[2020/5/27]
作为一个技术专家,对比特币协议中不同层的改进仍然是2020年最令人兴奋的进步。SchnorrSignatures/Taproot/Tapscript,通过多层次的比特币改进提案,在今年早些时候被并入了核心代码库。其中,“Taproot“大幅改进了比特币使用的数字签名算法。在链上隐私、可扩展性和交易效率方面的大规模改进也都被嵌入到了Taproot的升级中。而这一系列的升级将进一步提高闪电网络、多重签名交易和CoinJoins的采用,最终带来更安全、更私密的比特币体验。在对核心协议的改进之外,围绕比特币的创新生态系统还在不断改进Bitcoiner可用的工具。我想给以下我最喜欢的一些工具点个赞:SwanBitcoin:一种新的购买比特币的方式,通过美元成本平均法使你采用长期投资思维Specter:一个整合了硬件钱包的桌面界面,可以实现简单易用的多币种交易Strike:一款支付应用,让用户能够使用美元来用比特币支付发票ColdCard:一个在未连接到互联网设备上存储私钥的安全方法。在比特币工具之外,通过企业和非营利实体的开发者资助已经开始在2020年全年常态化。人权基金会、Square、Kraken等组织已经开始赞助开发者,鼓励他们全职改进比特币。BitcoinDevList和BitcoinACKs等网站也通过向开发者捐赠以激励普通Bitcoiner为比特币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动态 | 报告:2024年医疗市场中区块链技术预计将产生约14.15亿美元的收入:Zion Market Research在其最新报告“区块链技术在医疗市场的应用(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Healthcare Market by Application)”中指出:到2024年底,全球医疗市场区块链技术预计将产生约14.1559亿美元的收入,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70.45%。[2019/7/8]
最后,思想领导力将继续改善比特币的教育体验,也就是俗称的“掉进兔子洞”。播客、书籍、文章、会议以及推特上有关比特币的内容都在继续用适合预购币者和比特币爱好者的,可消化的及娱乐性的内容来消除比特币的复杂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比特币,涌入的智慧和独创性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把人类推向创新的平流层。而这种思想领导力的协同作用也将改善所有比特币追求者的生活。展望未来:未来的战斗
当我们临近新的一年并想象未来的道路时,似乎出现了一些趋势。首先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它将寻求通过中央银行和金融科技的结合来取代私人银行部门。数字美元等新货币正在试图通过直接征税、资本管制、金融监控和全民基本收入,来加速我们向奥威尔式未来的迈进。我想明确说明的是:这些货币对比特币的威胁,并不比今天的任何一种法定货币大。超过90%的美元已经是数字货币的形式了,而且大多数政府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完全淘汰现金。创建CBDC并不能解决货币贬值的问题,也不能解决金融监控和审查的问题。比特币仍然是当今唯一不可腐化的货币。第二个趋势是试图对比特币进行监管。我们已经开始听到四处流传的关于自我托管限制的传闻。全面的自管禁令不太可能,但提款限制和额外的KYC规定几乎是肯定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任何试图私自使用比特币的人都会受到直接攻击。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反击。隐私本身并不违法,它是自由的基石。如果比特币持有者放弃自我保管比特币的能力,将比特币交给机构,那么这将是比特币面临的唯一真正威胁之一。
比特币协议是在社会共识的约束激励下设计的。任何选择使用比特币的人都必须同意这一系列由网络上的其他人来验证的规则。当你自我保管比特币,运行比特币节点并验证自己的交易,或者进行比特币挖矿并为保障网络安全做出贡献时,你就同意了这些规则。放弃自我保管比特币和独立审核供应的能力,将使比特币协议的社会共识失效,并使这些规则被改变。个人必须愿意为他们所相信的东西而奋斗。而我相信比特币,所以我也准备好了为它而战。最后,在所有仿造比特币的尝试失败后,政府将别无选择地采用比特币,否则就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是通往比特币标准的道路上剩下的最后一个阶段。而竞争博弈论也将迫使政府开始通过任何必要的手段来获取比特币,即挖矿。在政府所有的“武器”都耗尽之后,一种新的世界储备货币也将出现,而它就是比特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