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威廉闲谈,作者:陳威廉,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因为比特币地址是公开透明的,并且很多交易所、机构和个人往往也会因为个人公开或是机构公开亦或是被人们“猜测到”等原因,被人们知道地址归属者是谁。那么其实很多时候你观察不同的比特币地址上的比特币存量的变化,其实可以透露出一些信息,让你看到一些明面上看不到的“秘密”或是趋势,很有意思。不过这得有心人去做探索和总结了,刚好昨天推上有个博主做了这件事,我就借他的图来给大家聊聊地址数的变化和我们能从中看到比特币世界的变化和整体的趋势吧。故事要从最近推上热闹的新CX方法“比特币供应和流动性危机”说起。
美联储威廉姆斯:美联储可能会在今明两年降息:金色财经报道,美联储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2024年、2025年降息,以反映到时已经下降的通胀;美联储有可能需要将利率提高到高于目前预期的水平;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在5.00%至5.50%之间的前景看来是合理的;就业市场强劲导致高通胀风险上升;通胀仍有高于预期的风险。[2023/2/15 12:07:00]
其实这个所谓危机说白了也就是“币被买没啦,再不买买不着啦”。的确可以说是危机,但是也没那么夸张。不过趋势的确非常明显,咱们简单梳理下。1、巨大的趋势改变
所有地址数据中,最显眼的当属交易所余额下降和币价走势的强烈负相关了:
美联储威廉姆斯:利率需要升到多高取决于经济数据:8月30日消息,美联储威廉姆斯表示:利率需要升到多高取决于经济数据;我的基准是,我们需要略高于3.5%的利率。(金十)[2022/8/31 12:58:41]
这个图的右边,交易所地址比特币数量出现巨大的拐点,也是312那天,一切开始改变。交易所的币越少,囤着的币越多,币价趋势显然就越好。这是以前几乎没有过的大趋势改变,并且人们显然很乐意见到这样的改变,因为币价很明显变好了。与之相对应的是HODL地址的币越来越多了。2、HODL就像貔貅,只进不出
并不是所有“只进不出”的地址都是HODL地址,但是只进不出肯定是很优秀的HODL,他们的地址上躺着的比特币正在越来越多。
美联储威廉姆斯:美联储需要考虑资产购买步伐的时机和构成,这需要仔细分析:美联储威廉姆斯:美联储需要考虑资产购买步伐的时机和构成,这需要仔细分析。[2021/6/23 23:58:01]
14.5%的币被HODL们好好的藏在保险柜里了,这个数字正在变得越来越多。3、比特币到底“丢”了多少?
大家都知道,比特币因为早期实在太便宜了,导致很多人并不上心,私钥丢了之类的错误比比皆是,意思一直有一个说法是“上百万比特币已经永久丢失”。那么具体是多少呢?这个的确比较难说,但是可以大概估计是三百万以上。
美联储威廉姆斯:美联储正在积极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美联储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正在积极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在竞争。美联储需要考虑问题,并确保数字货币不会被用于犯罪活动。央行的数字货币还处于起步阶段。(金十)[2021/5/4 21:21:38]
16%的比特币永久锁仓了。4、矿工到底是不是一直在出货?
很多人一直有一个印象,说矿工一直在“出货”,是市场上最主要的抛压。并且每当出现这样的报道总是让散户们很是害怕:
但是其实从数据上来看,今年矿工好像也并不是很想卖币。
可以看出,矿工们应该还是比较喜欢囤币的,而且是行情越好越囤。我觉得可能原因是行情好的时候只要卖一点币就够付电费了,而行情差的时候得大把大把卖币才能出本。目前矿工收益是极好的,并且随着国内越来越有“缺电缺矿机”的现象,我们相信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矿工卖的币会越来越少,囤的币会越来越多。5、比特币真实流通量到底多少?
最后一点,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点,就是比特币这里囤很多,那里囤很多,那么市面上到底还有多少比特币在流通呢?事实上只有12%的比特币在流通。
事实上,地址数据来看的确符合我们的认识,大部分的比特币其实都是静静地躺在冷钱包里的,出来被交易被使用被质押之类的,只有很少数。也可以换句话说,就是这12%的比特币决定了比特币的价格。这也是为什么老外会开始说比特币出现了“流动性危机”,因为照这个趋势下去,很快流通的比特币将会降低到不到10%,那市面上还真的会出现“货币紧缺现象”。这是一种货币现象,不过我觉得比特币目前毕竟还不算是货币,应该不会出现所谓的流动性危机。能拿来交易的比特币数量越少,价格只会越高,这个逻辑其实也非常合理。当你把你对比特币流通量的认识改成“只有两百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老外明牌买几千个几万个甚至几十万个,对这个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了。最后,相信当我们看到比特币真实流通量只有不到总量10%,也就是不到200万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一场“量变引起质变”的比特币“所谓流动性危机”。什么意思呢?就这个意思: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