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闪电HSL,作者:黄世亮,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在2018年,币圈发明了交易挖矿的商业模式,我亏了很多钱。今年流行以compound为代表,借贷挖矿火爆起来。但心有余悸的我,完全是以旁观的心态陪着这个商业模式发展成上百亿人民币的市场。交易挖矿
对很多圈外人来说,可能不知道什么是交易挖矿和借贷挖矿,所以我简单介绍下。交易挖矿是币圈交易所发明的一套商业模式。基本逻辑是:交易所发了一个平台币用户来交易所买卖币,需要交手续费,一般为千2。交易所给参与交易的用户派发平台币,按成交量派发。平台币有一些权益,比如参与平台手续费的分红。平台币本身也是一种可以涨跌的,可供交易的币。这样就可以鼓励用户前来参与交易,挣取平台币,和炒作平台币。而交易所获得了用户量和流动性在2018年,交易挖矿,可以让一个新的交易所,瞬间变成了全球交易量前列的交易所。所有的新开的交易所都采取这种模式。但很快这套商业模式就玩不下去了,基本上也就运行了半年。借贷挖矿
起亚机器狗NFT已为Petfinder基金会筹集10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起亚汽车美国子公司通过拍卖数千辆以机器狗为主题的nft,为非营利组织Petfinder基金会筹集了10万美元。该公司周二表示,这笔钱-加上起亚汽车额外的50万美元的法币-现在已经覆盖了居住在收容所的22000多只动物的收养费用。这些数字收藏品每件售价20.22美元,当天就在Sweet NFT市场上售罄,创收10万美元。[2022/12/29 22:14:14]
现在流行的借贷挖矿模式和交易挖矿非常像。以compound为例。compound是一个运行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的抵押借贷平台。可以低押ETH借出其他币,如稳定币usdc。compound的借贷过程和我们现实生活的抵押借贷是一样的。compound特别像一家银行,可以让用户存钱进来,比如存usdc进合约,也可以抵押ETH借钱出来。但起初用户量和借贷量都很少,毕竟智能合约用起来太麻烦了,需要很高的技术门槛。compound今年初推出了一个币叫comp。参与抵押借贷的用户就可以获得comp,无论你是借钱,还是存钱,都可以获得comp。这就是借贷挖矿。comp币的价格也是从十几美元一路涨到了最高300多美元。现在compound的借贷挖矿有多火呢?你看这张图,compound.finance上显示的数据。
数据:Deribit上的ETH未平仓期货合约价值达到约5.45亿美元,创1个月新高:金色财经报道,数据显示,Deribit上的ETH未平仓期货合约价值刚刚达到545,124,408美元,创1个月新高。
此前2022年9月28日观察到的1个月高点为544,938,257美元。[2022/10/28 11:53:01]
存款量和借款量都超过了10亿美元。存款用户量是31742,借款人数是4605。用户量少,但存贷资金量巨大无比。加密数字货币借贷市场
在法币经济活动中,借贷市场是无比巨大的,是最大的经济活动了。加密数字货币对标法币,也应该有一个借贷市场。币的借贷目前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是中心化的平台化贷款,和现实中的银行是一样的,一个公司吸纳储户存款,然后贷给借款用户,公司从中挣利息差。币圈一般大一点的交易所都会干这事。二是以compound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的借贷智能合约。使用智能合约取代了中心化的公司主体,让存钱、贷款、还款,和平仓,等行为都自动化。两者的区别是,理论上中心化的公司平台是可能挪用存款,可以跑路。compound等去中心化平台里的资产是不会被挪着他用,不会跑路。借贷挖矿可持续吗?
以下是主观判断。借贷挖矿和交易挖矿一样,大概率会泡沫破裂。因为compound的存贷行为,主要是套利行为。因为从compound的数据来看,17亿美元的存款,是由3万个账户提供。平均一个账户56万美元。10亿美元的贷款,是由4600人借走了。平均一个账户借200多万美元。存贷用户比是6,6个人存款,1个人贷款。在现实生活中,在google可以很容易查到,国内头部银行的存款量是在万亿人民币这个量级,贷款量也是万亿级别。存款用户量则要过亿,贷款一般是公司客户,是百万级别。银行的数据,平均单个储户的存款量是在万元级别。平均单笔贷款量是百万级别。银行的存贷用户比是100,100个存款用户对应着1个贷款用户。两者对比,compound的存贷行为基本上可以定性为comp币的套利行为。而comp币本身的价值增长来自存贷息差,这是根本。套利行为并不贡献息差,只有真实的贷款用户,从compound真实借了钱,才会贡献息差。除了交易即挖矿和借贷即挖矿,币圈还有各种挖矿行为。比如游戏里的玩游戏即挖矿。每一个xx即挖矿概念的提出,都有一轮泡沫炒作。每一轮炒作,都是一轮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在交易挖矿中,我就是被分配的人。感慨一下,在币圈,真是套路多啊。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