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油行业的一些基本逻辑_ORL:morleychaintoken

油价下跌至20美元附近,原油期货首次为负,我们在2020年见证的历史可能比前几年都多。每一次世界经济的变化,对个体而言,最关键是让我们对其背后的运行逻辑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这样才有可能发现下一次的机遇。如果你对石油行业有一定兴趣,想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你可以阅读这一期的内容。1.石油有哪些用途?

石油在现在社会生产中的用途非常广泛,从需求端来说,主要有能源行业自用、电站、工业生产、建设、交通运输、以及其他非能源用途,涉及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占比最多的是交通运输,约占世界石油用途的50%以上。ENI在其2019年度石油报告中指出,在2010-2020年间,石油在交通运输上的消耗仍会处于上升阶段。ENI预估在2050年,石油在交通运输上的年度消耗会下降到目前60%左右,主要原因可能是新能源汽车的替代效应。2.为什么石油这么重要?

我们可以从各种常用的燃料能量密度对比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下图中,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其他常见燃料相比,在相同体积下,燃料电池所含的的能量最小,而在相同质量下,它所含的能量也最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燃料电池的效率其实并不高,能量密度很低。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新能源车队传统燃油车的替代一直比较缓慢。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型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大概在45L以内,可以跑500公里左右,但如果使用包含相同能量的燃料电池或者普通锂电池的话,这个质量可能要超过一千公斤。3.一个普通人的石油消耗有多少?

巴拉圭议员:关于BTC的“大日子”终于到来了:巴拉圭议员 Carlos Rejala发推表示,关于BTC的“大日子”终于到来了,未来就是现在。

此前消息,巴拉圭议员 Carlos Rejala 宣布与参议员 Fernando Silva Facetti 合作,将于 7 月 14 日提交巴拉圭与比特币监管相关的法案。[2021/7/14 0:52:36]

从衣食住行来看,一个普通人一生中:在食物上会消耗551千克石油,主要是粮食中使用的话费,食品添加剂等;在服装上消耗290千克,主要是服装,鞋饰的材料及制作;在居住上会消耗3790千克石油,这包含你居住的房子中所有的东西;在出行上消耗近4000千克,比如开车,乘船,坐飞机等。在越发达的国家里,这些数据会越高。4.石油行业分类

石油行业一般分为上下游。上游是采油业,也就是说开采原油,下游是炼油业,将开采出来的石油进行加工炼化,然后销售。

其中,上游采油业分为传统石油行业和非传统石油行业。传统石油行业分为陆地石油行业和海上石油行业,区别在于前者在陆地钻探作业,而后者则是在海上油田作业。而非传统石油行业主要是近10年美国兴起的页岩油行业。它和传统石油行业的区别在于它的采油结构。传统石油行业的采油模式主要是钻探油井后,由岩石自身的压力或水压,将原油“压”出来,而页岩油则是先竖向钻孔至页岩油层,再横向打孔,将整个页岩压碎,从而使得岩石中所含的细小的油滴汇聚在一起,然后抽出来,就获得了原油。整个上游采油业,技术最强的是美国。由于石油太重要了,大部分情况下,定价权主要由上游的采油业控制。5.各洲石油概况

Filecoin关于允许V1证明扇区扩展到540天的FIP-0014提案已获通过,将于4月13日实施:据官方消息,Filecoin关于允许V1证明扇区最多扩展到540天的改进提案FIP-0014已获得通过,将于4月13日6:00实施。本次提案投票共有200多名矿工进行参与,其中1.19EiB(98%)的矿工批准,以压倒性多数投票通过。

FIP-0014提案允许V1扇区可扩展至540天,2020年11月27日之前封装的扇区(网络升级前使用V1证明密封的扇区),扇区的生命周期可延期为540天,包括已经运行的天数。[2021/3/31 19:32:31]

1.石油储量

石油的储量一般按现在开采速度还能开采多少年来计算,根据2018年ENI石油报告统计:北美的储量按照现有的开采速度,只能开采30年。但历史上北美的石油储量其实并不高,自07年后才高量爬升,这是由于美国发现了页岩油。南美的剩余开采年数最多,有130年。这并不是因为其储量高,而是开采量很低。类似开采量较低的地区还有非洲,能够开采50年。欧洲则可能还不到10年,原因是开采量过高。独联体则在28年。中东还能开采70年。他们的储量非常大,由于开采量远大于南美,所以开采年限低于南美。而我们所处的亚太地区,石油还能开采15年左右,也是因为我们消耗很大,开采量也很大。2.各洲石油的产量和消耗

1993至2018年间,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一直是最高的,其次是北美,在07年后持续提升。从消耗来看,亚洲增长最多,现在已经是世界石油消耗最大的地区,主要是因为亚洲的工业和制造业持续增长,其中,中国的制造业影响最大。而北美的石油消耗在20年间基本持平,很大一个原因由于燃油车技术革新带来的燃油效率提升。6.各国石油概况

动态 | 比特大陆:关于比特大陆上市代码的相关消息不实:自媒体“吴说区块链”今日在微博表示,嘉楠上市后,市场份额数倍于嘉楠的比特大陆何时上市颇受关注。今日雪球上线了比特大陆临时代码BTDL,而微信群则传言突然上市代码BTC,都是无稽之谈。比特大陆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消息不实。[2019/11/26]

1.石油储量

Theworldtop10reservesholders,WorldOilReview2019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是委内瑞拉,但由于当地石油主要是重油,开采困难,且硫含量高,炼化也非常困难,需要兑入轻油才能炼化。再加上美国对它实行轻油禁令,委内瑞纳的石油行业发展基本陷入停滞,甚至连国内的汽油需求都无法满足。中国作为委内瑞纳最大的石油合作方之一,主要是由于沙特和利比亚的石油对中国的供应有限制,而进口伊朗的石油又会受到美国的制裁,且2009年之前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协议还没确定。为了保证自身的能源供应,中国才会大力投资委内瑞纳的石油产业。第二是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高品质好,其石油行业主要由美国控制。加拿大的石油储量处于第三。但由于主要产油区位于高寒带,开采困难。另外,加拿大油田主要产出的主要是含硫量较高的油砂,需要通过繁杂的脱硫处理才能使用。导致其开采成本是120美元一桶。其他石油储量比较大的基本都在中东,比如伊朗,伊拉克,科威特,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些国家的石油产业受地缘的影响都比较大。排名第八的是俄罗斯,但由于冻土层的影响,导致开采设备都需要特制,且自身无法生产,需要从美国进口才能正常开采。所以,俄罗斯的石油产量经常受美国影响。利比亚虽然储量排在第九,但它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石油产区,开采出来的石油基本可以直接使用。但由于地缘,大国博弈等原因,利比亚现在陷入战争的泥沼。怀壁之罪,莫过于是。2.石油生产

声音 | 王新喜:将在1-2天内发布一些关于LTC有趣的内容:莱特币基金会联合创始人王新喜在推特表示,将在1-2天内发布一些关于LTC的有趣的内容。[2019/9/6]

Theworldtop10producers,WorldOilReview2019石油生产国中,美国排名第一,占16.3%。这在2000年间是很难想象的。而且,在2013年之前,美国政府还曾立法禁止石油出口以保护本国的能源安全。但这个境况,随着页岩油开采技术的提升,以巨额页岩油储量的发现,被打破了。08年前后,美国在短时间内涌现了100多家页岩油开采公司,但由于石油开采是初始投资较大,大部分页岩油公司都是借债运营,累计产生了2000亿美元的公司债。由于开采量加大,美国国内无法消耗额外产出的石油,导致国内油价下降。页岩油公司为了避免自身因国内油价下跌而破产,努力游说政府,开放了石油出口的禁令。此时,美国的石油开始运向全世界,这也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石油生产。到目前为止,美国出口的石油占全世界产量的16.3%,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也是近二十年里世界上唯一一口从石油进口国转变为石油出口国的国家。排在第二名的是沙特阿拉伯,占据了世界石油产量的13%。由于地理位置好,石油开采成本低,大概一桶仅需3美元。到现在为止,它销售一桶油应该有九倍的利润。但因为沙特阿拉伯需要承载1万多皇室成员的开销,这也导致石油的利润也被摊薄了。排名中接下来的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伊拉克,伊朗。情况暂不赘述。中国在石油上的开采排名全世界第7,占据4%的份额,这些份额主要用于自用,占据了中国需求的25%。也就是说,美国全年开采的量全部卖给中国,再加上中国自产的石油,才堪中国一个国家使用。3.石油的消耗

俄罗斯官方正式发布“关于数字金融资产”的联邦法律草案:俄罗斯政府已经在官方正式发布了名为“关于数字金融资产”的联邦法律草案,该法律将对俄罗斯的数字货币进行监管。法律草案第一次提供了俄罗斯官方对数字货币相关的定义,包括了对数字货币、代币、智能合约、加密货币交易所以及挖矿。这一联邦法律将监管数字金融资产的产生、流通、储存以及流通相关的环节,同时也将对智能合约下的权利的行使以及责任的履行进行监管。草案将在官方公布的90天后正式施行。[2018/1/27]

Theworldtop10consumers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石油消耗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总额的20.9%。历史上最高的时候,美国大概能消耗全球的40%石油产量。随着内燃机的效率提升,以及国内制造业的转移,这个比例逐渐下降。但交通运输,仍然占据了美国石油消耗的大头。中国排在第二,2018年消耗了13.1%世界石油份额。这是在中国60%的能源还是用煤的情况下所达到的消耗量。如果完全用石油替代的话,中国的石油消耗量可以超过美国。7.1861-2018油价变迁

Curdeoilprice1861-2018历史上的油价变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861年-1969年间:在1861年开始,折合成现在的物价,油价非常高。这是因为石油在当时不是必需品,虽然石油逐渐的普及,油价也逐渐降到了20美元左右。这个价格持续了将近100年。二十世纪70年代,发生了第一次能源危机,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对石油出口进行限制,石油的供应减少,进一步推高了石油的价格。二十世纪80年代前后发生的第二次能源危机,则进一步推高了油价。当时的伊朗革命,造成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此后,经历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1美国“911事件”,油价也因需求的下降而下降。但随着各国经济复苏,油价又迅速上涨。尤其是2004年开始,以中国,印度及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生产导致对石油的需求也继续提升。油价也开始迅速飞涨。一直持续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油价极速下跌,但同样的,随着经济的迅速复苏,油价也迅速反弹。

美国的发展离不开石油。我们可以从1949-2014年美国石油消耗,以及单位GDP中石油所占的比重,我们可以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1949-1980年,美国的石油需求持续上升。这是美国制造业发展的黄金40年。1973年,OPEC能源危机,油价上升,导致了美国人民逐渐从大排量高耗油的汽车转向了使用节能减排的汽车。1981年的伊朗危机,也使得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又一次下降。但后续的两次海湾战争对美国的石油需求没有太大影响。但在08年之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直线下降,但是美国的GDP并没有减少。这个时候,其实美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开始走向衰退。这是因为石油的需求只会反映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而虚拟经济上是很难对石油的需求产生影响。由此可以发现,1980年之前的美国实体经济很健康。但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金融迅速发展,各种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资金就开始向金融市场流入,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牛市。但这一切的代价就是产业空心化,导致美国越发依赖外部进口,国际贸易收支赤字进一步扩大。8.石油不是一个由竞争决定的市场

一个原因在于其地缘性,另一个原因是石油在国家的发展中太重要了,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命脉。在工业生产中,99%以上的产品都需要石油参与其中。大部分国家需要从产油国进口石油,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欧洲90%的原油靠中东和俄罗斯供应,挪威虽然是产油国,但无法满足欧洲的整体需求。我们都知道,美国掌握了石油霸权,决定了石油能够买卖给哪些国家。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美国能够实现石油的自给自足,同时还能出口。这也就摆脱了被他国限制石油供应而带来的经济影响。美国控制了全世界大概100多个海军军事基地,遍布在在各个区域主要海峡口。石油和美元的挂钩。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和世界最好的石油产地沙特以及中东签订了一套协议,要求石油出口必须使用美元。而石油作为各国必备的能源,各国不得不购入美元,来进行石油交易。通过这样一系列金融操作,美国就能够将其超发的货币扩散至全世界,从而缓解其国内通胀压力,也一步步绑架了世界经济。石油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血液。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石油的重要程度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有实力的国家,基本都会有一个国家石油公司,比如加拿大石油公司,英国BP,格兰的壳牌等,这些基本都是国家控股,就是为了保障石油的供应是受国家控制。这也是为什么,石油不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它涉及到非常多的大国博弈。9.中国的油价

中国的油价实际上是非常低,全世界比中国油价低的国家可能不超过十个。相较而言,美国的油价大概在1-1.5美元1加仑,英国的油价超过1磅,差不多是美国的4倍,甚至可以说,整个欧洲的油价都在美国的四倍左右。在正常的石油行情下,中国的油价大概比美国的油价高50%。当然,不包括当下石油所处的极端行情。能够维持这样的价格有一份原因是中国对石油进行补贴。中国的进口石油成本其实并不低,在40-60美元左右。这是由于国际上的主要产油国受美国控制:沙特等中东的优质原油,我们很难绕过美国之劫采购;委内瑞拉,俄罗斯以及苏丹等产油区的油质较差,生产成本也高。从采购成本上,成本就不会太低。再加上这些地区的原油含硫量都较高,国内在炼化这些原油的时候,还需要使用从海外引进的脱硫技术,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我们日常使用的石油产品成本上升。参考资料:1.ENI:WorldOilreview20192.Barclays:Oilin3D:thedemandoutlookto20503.ExplainingUSPetroleumConsumptionSurprise,ExecutiveOfficeofthePresidentoftheUnitedStates,20154.ExxonMobile:2019OutlookforEnergy:Aperspectiveto20405.OilMarketsandPriceMovements:ASurveyofDeterminants6.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5: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