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美金淘集集疯狂撒币猝死,告诉我们要多想想“终极三问”_联盟链:区块链

淘集集之死

12月9日估值8亿美金淘集集宣布重大重组失败,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估值8亿美金的公司就这样说没就没了。

淘集集或许不为大众所知,因为其从成立到破产也就仅1年零4个月,但淘集集的一生却极其精彩。淘集集是一个社交电商平台,对标拼多多,但蒙眼狂奔的状态比拼多多还要疯狂,借用“搬砖小组”对淘集集的描述:拼多多下沉,淘集集更下沉;拼多多低价,淘集集更低价;拼多多拼团有折扣,淘集集直接给你发现金;淘集集是深刻贯彻“增长第一”理念的典型代表,依靠资本不计成本的开路,希望用比拼多多更好看的增长曲线,再造出一个拼多多。淘集集于2018年8月上线,上线两个月之后,就拿到了4200万美金的A轮融资,估值高达2.42亿美金。上线9个月时就实现了4000万的月活用户,比拼多多足足快了12个月。公开数据显示,淘集集注册用户超过1.3亿,B轮融资估值高达8亿美金,从上线到投资人疯狂涌入开始谈B轮只用了10个月。看起来很美好,但超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疯狂的烧钱,《晚点LatePost》披露过,淘集集今年以来已经亏损近12亿元:上半年净亏6个亿,净资产负6亿元,每月亏损超2亿元。还有公开数据显示,淘集集亏损总计16亿。B轮融资于6月初启动,但淘集集还未能拿到投资款,资金链就已断裂。疯狂的补贴并没有能为淘集集捕获忠实客户,淘集集创始人张正平自己表示:“我的感觉是,大多数人可能买一单就不再来了,月留存数据一直不好,可能月GMV一半都用在了市场费用。”淘集集的路子被称为toIPO,上线就是奔着上市去的,只关注增长,几乎不考虑盈利。这种模式成功的案例不少,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成功是非常容易的,淘集集疯狂撒币,但供应链、产品体验跟不上,只依靠金钱刺激,最终也并未能获得多少真实用户。也许未来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改善这种情况,但现实并没有给他这么长时间。这种烧钱方式就像竹篮打水,只见水花翻滚,却终究留不住水。不是烧了钱就一定能获得用户的,烧了也可能就真的烧了。淘集集之死不是死于资本,而是死于对商业认知不够,把希望寄托于外部融资,但自身却毫无造血能力,一旦出现意外,就只能等死。一年高光时刻后只剩十几亿的负债,以及无数维权的商家,这让区哥想到了区块链行业,融了一堆钱烧完后,剩下一地鸡毛以及无处维权的维权者。没人用的产品们

阿里巴巴投资的美国上市奢侈品电商1stDibs发布NFT交易平台:阿里巴巴投资的美国上市奢侈品电商1stDibs发布NFT交易平台,该平台建立在1stDibs的核心电商网站上,采取拍卖模式,专注于艺术界和元宇宙领域的知名创作者。起步阶段每半月举行一次拍卖,首次展览名为“门户”(Portals),包含数十个NFT,由著名艺术家Metageist策展。CEO David Rosenblatt受访时表示希望1stDibs成为NFT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该平台的铸币过程和链上市场均采取原生区块链策略,首发包含一个定制的ERC721代币智能合约,仅限铸造5000件NFT。后续迭代将部署新的代币智能合约,因此首发是限量的。收藏家可将以太坊钱包Metamask连接到1stDibs网站。(Globe News Wire)[2021/8/13 1:52:38]

区块链一直被落地难困扰着,所有人都真真切切的希冀着区块链行业能够有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大规模落地,能够有杀手级产品出现,能够深入到现实世界。可惜并没有。即使是知名度最高的比特币,因为其过于低下的效率、极高的波动性及高昂的手续费,其被大规模使用的概率越来越小了。1024之后联盟链迎来了春天,好像大规模落地成为了可能,但行业内人士倾注了极大希望的非联盟链领域,依然未能见到突破的契机。在区哥的感觉里很多区块链项目对商业本质的思考可能少的可怜。17年之后行业出现了很多项目,但纵观发展,很多知名项目的发展也依然举步维艰。打着超越以太坊旗号,想要成为区块链3.0的项目不知凡几,知名的、被大家所熟知的项目两只手也数不过来,然而结果呢?以太坊2.0都要升级成功了,有的主网还没上线,但更多的是进展缓慢,几乎毫无生气,要说他们能够成为区块链3.0,恐怕是没人信的。想要成为区块链3.0的公链们最后发现,主网上线了,然后就没然后了。没有开发者愿意去开发应用,没有志愿者为公链开发插件、完善基础设施,以及官方扶持开发出了应用,也没有用户在上面使用。满屏的尴尬。为什么没人用?为什么以太坊、EOS有人用?不是要超越以太坊的嘛,为什么开发出来的更好的产品,就是没人用呢?是自己怀才不遇不被人看到?还是自己酒虽香但巷子太深不被人闻到?不仅仅是公链,行业内也出现了很多应用,以太坊、EOS、波场等公链上面很多DAPP,很多也没人用。还有很多项目做版权交易的、做预言机的、做钱包的、做内容平台的、做交易所的,很多同样没人用。为什么这些项目方要开发出来这么多没人用的产品呢?终极三问

腾讯和阿里巴巴占2019年区块链专利申请总量20%:经统计,中国科技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在2019年提交了最多的区块链专利申请。腾讯及其关联公司在5800多项专利中申请了718项区块链专利,而阿里巴巴集团则提交了470项,它们合计占总数的20%以上。总体而言,拥有超过20项区块链专利申请的公司中约有63%来自中国,接下来是美国。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9年有超过5800项专利申请,但仅3%获得授权。(The Block)[2020/4/13]

互联网行业中,项目问世前都要过一过终极三问:“盈利模式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市场需求有多大?”。那如果你去问一个区块链项目这终极三问,得到的可能是如下回答:盈利模式是什么:融资,然后颠覆行业,自然就有钱了;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是来颠覆的,不是来竞争的;市场需求有多大:这你也好意思问?我们是来颠覆的,懂?需求无限大好吗?Oh,好吧,区哥觉得绝大多数项目可能都没想过商业这回事。如果你融到了花不完的钱,那完全没问题,你随便造。但如果不是,抱歉,你必须考虑商业,考虑怎么活下来,这是对自己负责,对投资人负责。但很明显大多数区块链的团队没有过多考虑这个问题,而是过多的考虑如何改变世界了,直到发现做不下去了,没钱了,拍拍屁股去做下一个改变世界的项目去了。回到上面的问题,为什么开发出来的产品没人用?那你想清楚终极三问了吗?盈利模式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市场需求有多大?公链要超越以太坊成为区块链3.0,相比以太坊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超越以太坊,怎么样算超越?TPS比以太坊高?用户量比以太坊大?DAPP数量比以太坊多?市值比以太坊高?这些指标如何实现?有没有实现规划?凭什么获取用户、开发者?凭什么让市值不断向以太坊靠拢?还是说其他都是虚的,只要TPS比太坊高就是超越以太坊了??如果说超越以太坊太难了,我不超越以太坊了,就做一个普通的公链行不行?投资多想想终极三问

阿里巴巴在巴西注册区块链交易系统专利: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已在巴西注册了基于区块链的系统专利,名称为“蚂蚁独角兽”(Ant Unicorn),类别为“保险”、“金融业务”和“货币业务”。在财务解决方案方面,该专利涵盖房地产服务、信用卡支付系统、发票处理以及加强处理交易的安全性。该报告没有具体说明该系统是否将在巴西实施。(cointelegraph)[2020/3/12]

当然行。然后接着问盈利模式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市场需求有多大?没有融到花不完的钱,如何造血让自己活下去?如何获取用户、开发者,让自己在公链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如何持续投入不被淘汰?作为投资人投资一个项目,你要看看项目有没有活下来的资本,要么是能融到花不完的钱,要么是有造血能力;再看看在领域内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没有长期价值;同时还要看市场需求,太过小众的市场是不是真的能够发展起来?有没有造血能力这个是比较容易看的,但有没有核心竞争力需要仔细分析,包括和传统世界项目相比是不是有竞争力,以及和区块链领域内同类项目相比是不是有竞争力?要知道想要获取用户是不容易的,一个产品只比竞品优化20%,是大概率无法让用户迁移的,用户有路径依赖、有使用习惯、有品牌忠诚度,稍微好一点点的创新是没用的,想想锤子手机的失败或许就能体会到一些。如果想长期投资一个项目,就要多想想这个项目能否经得住“终极三问”,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还是要慎重的好。如果你问在在马云、V神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如何判断阿里和以太坊是不是具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上团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没有识别天才的眼界,你只会把他们当子。V神当年想要去国内某知名交易所应聘,还被老板拒绝了,后来想要去上币,给很多以太坊作为上币费,依然被拒绝了。虽然这位老板依然很成功,但毫无疑问没有发现天才的眼光。如果没有发现天才的眼光,就不要试图靠发现天才投资,你只能赚到你认知范围内的钱,眼光辣如李笑来也未能在以太坊上赚到钱,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以上并不必然能让你投资成功,但能避过很多坑。如果是投机,请忽略。参考资料搬砖小组:说没就没。。。新浪财经:“高仿版拼多多”淘集集宣告破产自救失败负债16亿十亿消费者:淘集集死于2019-END-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块链研习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图片来源网络。

阿里巴巴禁止加密货币公司“Alibabacoin”名字使用申请被拒:美国法官周一拒绝了阿里巴巴对禁止一家名字叫“Alibabacoin”的迪拜加密货币公司使用阿里巴巴名字的初步禁令申请。[2018/5/1]

国际医学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协议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联体数据应用平台:国际医学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协议,互联网医院落户西安,合作项目包括共建“人工智能医疗创新实验室”。建设大数据辅助科研平台,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联体数据应用平台,加快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诊疗平台和服务。通过充分挖掘疾病、症状、体征等之间的关系,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辅助诊疗,帮助临床一线做出更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通过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医疗,改善患者治疗体验,提升一线诊疗水平。[2018/4/16]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12:17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