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莫让区块链技术成为“炒股炒币”的噱头_数字货币:比特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1日讯最近“区块链”火了。自中央局集体学习会议“点名”区块链技术后,“区块链”概念就成为投资圈热议的话题。“分布式数据储存”、“点对点传输”、“加密算法”这些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专业词汇一时间成为投资者挂在嘴上热词。发展“区块链”技术是好事,但是打着“区块链”的旗号炒作坑人的事情不可不防。在股市,一时间冒出了500多家上市公司宣称公司直接或间接与区块链相关。不少观点宣称,区块链技术已经与农业、金融业等多项产业进行产业融合,正在改变人们生活。而区块链概念股也迎来了涨停潮。在币圈更是迎来了狂热的兴奋,比特币的价格从7000多美元拉升突破10000美元,其它虚拟货币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殊不知,区块链技术当前应用的真相是,目前没有一个绝对的应用场景的落地,没有一个离开区块链技术就不行的应用诞生。区块链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事情,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是需要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才有可能实现的事情。试问一下,500家与区块链有关的上市公司造不出区块链技术真正落地的应用场景,个人投资者你追买它的股票,最后的结果难道不是沦为割肉的对象?A股市场上,炒概念股哪一次不是让散户损失惨重、惨淡离场。再说“炒币”那些事,发展区块链技术并不是等同于允许卖卖虚拟货币。在中国,虚拟货币的买卖仍然是禁止的。有报告指出,80%的虚拟数字货币在区块链技术设计上的相似度为90%。这说明资方在发行虚拟数字货币时,并没有着眼技术上创新应用,而是互相抄袭,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圈钱、取资金。君不见ICO乱象就在眼前吗。要让区块链技术行稳致远更需要冷静客观地看待这项技术,沉下心来发展研究这项技术。需要指出地是,是技术就会有缺陷,是软件就会有漏洞。发展区块链技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它的安全性如何保障?为了让区块链技术更加可信,“智能合约”做出“不得修改”的规则,这是一把双刃剑,这造成了区块链一旦出现错误就不能“打补丁”修复。因软件漏洞而遭受损失的事情非常常见。2017年,BOA公司就曾因为软件的漏洞造成了5000万美元的损失,而各个数字货币的交易所也都遭遇过因软件的漏洞被黑客攻击造成损失。“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应用过程中,如何防范黑客攻击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这需要做好技术的门槛,制定区块链技术的行业标准。未来发展区块链技术的运用,需要脚踏实地的一个个攻克技术难关、发展技术。多一份脚踏实地、远离投资炒作。

经济日报:炒作虚拟货币终将一场空:5月15日消息,经济日报发文称,一向被币圈人士鼓吹为“数字黄金”“避险资产”的虚拟货币,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高风险、“大泡沫”。暴跌主要与美联储加息有关。虚拟货币价格极易受流动性影响,在流动性宽松的市场环境下,投机炒作盛行,推动币值水涨船高,而一旦市场环境转变,行情往往急转直下。暴涨暴跌是虚拟货币的一贯表现。虚拟货币没有实际价值支撑,价格极易被操纵,监管方向的变化、几个投资巨鳄的买卖等就能导致币值剧烈波动,引发大量抛售。

对于一个投资标的而言,若空有投机炒作热度,缺乏实际广泛应用场景,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当前,暴跌仍在持续,谁也不知道这列“失控的过山车”何时驶到终点。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及时掐灭抄底以及一夜暴富的贪念,远离相关交易炒作活动,否则很可能“币去财空”。[2022/5/15 3:17:02]

经济日报:交易平台存在虚假交易和数据造假行为:4月5日,经济日报刊文《虚拟货币交易“水”有多深》,文章指出,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前三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平均换手率分别为13.25%、8.33%和6.15%,都大幅高于国外持牌交易所的平均换手率2.37%。这说明交易平台存在采用机器人刷量的嫌疑。在市场调查中,随机抽取几家大型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交易金额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其交易特征违反了Benford定律。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样本交易金额中,某个数字的出现频次呈现异常翘尾现象,这表明这些数据经过了人为修饰,并不是自然交易的结果。这进一步证明,交易平台存在虚假交易和数据造假行为。在市场调查中发现,某些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相互勾结,图谋客户的财产,人为制造系统“瘫痪”,导致客户被动爆仓。[2020/4/5]

声音 | 经济日报:区块链应用不断深化 催生出一批瞪羚企业:2月28日,经济日报刊文称,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新技术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应用不断深化,催生出一批瞪羚企业,信息惠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迅速兴起。[2020/2/2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3:64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