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合成央行数字货币」会是未来央行货币吗?_稳定币:虚拟稳定币有哪些

编者按:本文来自碳链价值,编译:白夜,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合成央行数字货币其实算是一种「公私合作」模式,中央银行将专注于其核心功能建设:提供信任和效率;而作为稳定币提供商,私人公司会在适当的监督和监管下处理其他工作,并尽其所能地实施创新、与客户互动。如今,私人公司发行的稳定币正在不断蚕食传统货币市场。随着稳定币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政策制定者已经无法坐视不管,他们也不得不要拿起监管「大棒」来对实施仲裁。监管者的规则和行动将决定稳定币最终如何在日常支付交易中使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决定会影响整个金融行业的架构及风险。在此前博客文章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稳定币是一种能够轻松交换的加密货币,而且通过与现金锚定获得了最小价格波动性。消费者可能会快速接受这种全新、实惠、快速且用户友好的全新货币服务,但同时这种服务也会存在明显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监管。法定货币的世界也在不断变化,创新将改变银行业和货币市场的格局。一种可能的监管途径是使稳定币提供商能够使用中央银行储备金,这也为中央银行如何与私人公司合作提供未来的数字现金——称为合成央行数字货币——提供了一个蓝图,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第一份金融科技说明中所讨论的那样。监管势在必行

IMF总裁呼吁建立连接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公共平台:5月24日消息,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呼吁建立连接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公共平台。(金十)[2022/5/24 3:36:47]

稳定币是否真的稳定,这件事目前仍很难说。对于稳定币提供商来说,他们必须要为其债务构建信任度,有些稳定币提供商会使用相同面额的法定货币资产一比一支持稳定币。因此,如果稳定币所有者想用自己持有的、价值10欧元的稳定币赎回10欧元面值的钞票,那么稳定币提供商就必须出售资产并「当场」支付现金。问题是,如今市场上的稳定币提供商能做到上述要求吗?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取决于基础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以及基础资产是否完全支持流通中的稳定币。如果稳定币提供商宣布破产,还涉及到锚定资产是否受到其他债权人的保护。如果稳定币持有人想要出售自己的稳定币,他们能随时随地取回自己的钱吗?如果所有人试图同时抛售他们持有的稳定币,是否会令市场感到恐慌?监管就是要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并消除相关风险。因此,还有一种选择是要求稳定币提供者拥有安全且流动的资产,以及足够的权益来保护稳定币持有人免受损失。本质上,尽管稳定币提供商不是传统银行,但监管者可能需要用传统银行的监管标准去约束他们——当然,我们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央银行的支持

IMF副总裁:CBDC具有巨大前景,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色财经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张涛最近在伦敦经济学院举行的一次会议上的演讲中表示,作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别,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具有巨大的前景,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他指出CBDC可以为金融领域带来许多优势,特别是通过实现快速、无缝的转账并为无银行账户的人们提供金融服务。[2020/3/21]

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要求稳定币提供商必须使用中央银行储备金来支持稳定币,因为央行储备金是最安全、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实际上,这种解决方案已经在中国实施,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要求支付巨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么做了。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正在考虑要求金融科技公司使用储备金,但同时也需要满足一系列要求,比如遵守反法规、不同代币平台之间要构建连通性、实施保护措施确保数据安全等等。显然,这么做会增加稳定币作为价值存储的能力。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么做其实又把稳定币提供商变成了狭隘的传统银行,他们还无法提供贷款,而是作为一个持有央行储备金的「外围机构」,仅此而已。此外,一旦稳定币与央行储备金挂钩,他们与商业银行争夺客户存款的竞争将会加剧。但是,稳定币与央行储备金挂钩也有其他明显的优势,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稳定性,因为此时支持稳定币的资产是最安全、最具流动性的。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具有监管明确性,一旦稳定币与央行储备金挂钩,意味着将完全适合现有监管框架。此外,由于与央行储备金挂钩之后所有交易都会由中央银行进行结算,因此不同稳定币之间交换也会更加流畅,继而增强了稳定币提供商彼此间的竞争。其他优势还包括:1、如果稳定币提供商已经在市场形成了垄断地位,但他们挂钩的不是本国货币,因此会难以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稳定币与央行储备金挂钩则能获得支持本国法定货币的支付解决方案;2、通过使用与央行储备金挂钩的稳定币,能够让央行有效缓解选择替代货币的压力,假如中央银行也为稳定币提供商所持有的储备金提供利率,那么货币政策传导性就会变得更好。下一步:央行数字货币

声音 | IMF副法律总顾问刘岩:在法律层面对数字货币进行定义是监管的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法律总顾问刘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谈到数字货币或其他的金融科技,不可避免要谈到法律问题。比如持有一个稳定币意味着什么?持有者对于发行者有什么样的追索权?比如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什么意义?她认为在法律层面对数字货币进行定义是监管的基础,因为这些数字货币可能是一种支付手段,也可能是一种大宗的商品、存款或一种投资的工具。所以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会直接影响到对于这些产品或商品的监管模式。(新金融评论)[2019/12/5]

如果稳定币提供商将客户资产保存在中央银行,意味着客户其实是间接持有了央行债务,而且他们使用稳定币所进行的交易其实也应该被看作是央行债务交易——这其实才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实际上,货币就是发行方的债务,稳定币也是如此,所以客户资产必须受到保护,以防止稳定币提供商破产。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合成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比需要参与支付链多个环节的原生央行数字货币更成熟、也更有优势。对于中央银行而言,原生央行数字货币即昂贵又具有风险,因为这会把中央银行推到很多陌生的领域里,比如品牌管理、应用开发、技术选择、以及客户互动等。合成央行数字货币其实算是一种「公私合作」模式,中央银行将专注于其核心功能建设:提供信任和效率;而作为稳定币提供商,私人公司会在适当的监督和监管下处理其他工作,并尽其所能地实施创新、与客户互动。当然,中央银行是否愿意参与进来,并选择「合成央行数字货币」是另一回事。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近的一份工作文件中所讨论的那样,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会权衡支付系统的稳定性、金融包容性和成本效率,并评估利弊。不过对于那些希望提供数字货币作为现金替代品的中央银行而言,他们其实应该将「合成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个潜在的选择。「合成央行数字货币」会成为未来的央行货币吗?现在似乎还很难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法定货币的世界一直在不断变化,创新也将会改变银行业和货币市场的格局。

IMF总裁拉加德:加密货币应拥有与传统市场平等监管标准的国际性监管:法国当地时间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在发表了《关于对加密化世界阴暗面的考察》一文,拉加德总裁在文章中指出“加密货币介于狂热和革命之间,加密货币投资者应享受与传统市场相同的监管标准并得到保护”。并且她主张为保护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者应制定相关法律。[2018/3/14]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4:86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