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Tether ( USDT ) 在稳定币的市场上并没有遇到真正的竞争对手。根据 Longhash 的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上有近 80 亿美元的 USDT ,而市值第二的稳定币 USDC 供应量仅约 7.5 亿美元。
Tether 一直都处在舆论的中心。一些人质疑 Tether 背后的公司是否真的有足够的储备金支持该稳定币,一些学者认为它可能被用来操纵整个 BTC 市场,其他人则对此表示质疑。现实是,当人们尝试摆脱加密货币的波动性时,他们最需要的依旧是 Tether —其他稳定币在需求量方面始终难以望其项背。
人们倾向于把 Tether 的市场优势归功于其网络效应。正如 Bitfinex 首席技术官保罗·阿多亿诺( Paolo Ardoino )在 Messari 最近一期 Unqualified Opinions 上所表示的那样,Tether 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一个事实,那就是它是市场上的第一个稳定币。正如比特币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情况一样,Tether 因为先人一步建立起自己的稳定币网络而获得了很大的优势。Tether 于 2014 年推出,而之后直到 2018 年才出现了一股稳定币热潮。
火币将于10月15日18点上线NEAR和AAVE永续合约:据火币合约官方公告,火币合约将于新加坡时间10月15日18点正式上NEAR(NEAR Protocol)和AAVE(AaveProtocol)永续合约。目前AAVE已开启资金划转,NEAR明日11点开启资金划转,两者均支持1x-75x倍数。此前,火币永续合约已涵盖BTC、ETH、LINK、UNI等在内的六十二大主流热门币种。
据悉,新上线的NEAR和AVAX永续合约无交割日期,合约面值为10美元/张,合约标的为其对应数字资产的现货美元指数,且每8小时结算一次,结算时间戳分别为4:00、12:00和20:00(GMT+8),用户已实现盈利在结算后可立即提取。详情请查看火币合约官网公告。[2020/10/15]
因此,一方面网络效应显然是 Tether 成功的一个因素,但另一方面该稳定币还有另一个关键优势。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稳定币,USDT 似乎更不容易被监管机构和立法者接受。当其他稳定币出于方便执法的目的而留下后门,甚至从纽约州金融服务部门( NYDFS )获得额外的监管许可时,Tether 则面对着来自监管机构的传票和诉讼。
USDC、GUSD 和其他更新的稳定币发行商这种与监管机构和解的愿望可能是错误的。毕竟,如果你选择了遵守监管机构的规则,你又怎么使自己区别于 PayPal 这样的产品呢?正如我此前写过的,在当下在公链上发行一种稳定币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发行商背后的数字资产依旧是中心化的,那么公链的应用可能只会造成不必要的开销,因为去中心化系统通常会带来更高的费用。
实际上,令 Tether 受益颇多的另一个点是,人们认为如果他们采用 USDT ,而不是 USDC 之类的稳定币,他们的资金被收缴的概率会更低。一种不太可能被收缴的数字资产会比那些有方便执法的后门的数字资产有用得多。这也是比特币被创造的初衷。
根据 Castle Island 风投合作人尼克·卡特( Nic Carter )的说法,USDT 的上述市场优势的一个例子是,一些中国的交易员偏好 USDT 是因为他们认为存放在这种稳定币里的资金被冻结的可能性比较小。
Tether 可能会对他们不愿意与监管机构合作的想法存在异议,但实际上该稳定币背后的公司同样有能力冻结资金。2017 年,Omni 上的 Tether Treasury 遭遇黑客攻击后,Tether 增加了该功能。然而,Tether 在一系列不同的加密网络上运作,而我们并不清楚在这些情况中是否都存在后门。去年末,人权基金会( Human Rights Foundation, HRF )发现过去出现了 16 次 Tether 资金被冻结的例子。根据 HRF 的隐私技术伙伴埃里克·沃尔( Eric Wall ),这些资金被冻结的可能原因指向交易所被黑问题。阿多亿诺在最近的一条推特中确认了这一点。
尽管如此,依旧有很多人会认为相较于其竞争对手,USDT 更不容易被冻结。然而,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记住当人们选择 USDT 时,他们的退出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要期待任何暗网市场马上增加稳定币作为其支付选项。
需要指出的另一点是,正如过去 BitMEX Research 以及笔者过去总结的那样,Tether 自身也做出了一些权衡,其系统可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被执法行动彻底关停,类似 2013 年发生的黄金数字货币 Liberty Reserve 事件。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稳定币可能都会在更大程度上受到监管,因为在技术层面上,他们实际上并不比传统、中心化的支付解决方案更去中心化或者更抗监管。到那时,像 Dai 这样的加密抵押稳定币解决方案可能会更受欢迎。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