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互联网法院在一涉 NFT 案件中判定 NFT 属于网络虚拟财产,涉案合同受法律保护_HTT:HTT币

ForesightNews消息,杭州互联网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因NFT数字藏品交易引发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王某诉称,其通过该公告公示的购买渠道,抢购了一份A公司发售的「NFT数字藏品盲盒」,在填写手机号及个人信息后付款999元。但A公司一直未予发货,并在10天后强制退款给王某。王某认为,A公司此举侵害其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要求A公司履行合同,如不能履行,则赔偿其损失99999元。被告A公司辩称,为防止部分用户利用外挂软件进行非正常抢购数字藏品,以及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抢购规则,平台在发售商品前特地发布了抢购公告,并载明注意事项。法院经审理认为,案涉交易对象为NFT数字藏品,故需要先确认NFT数字藏品的法律属性,最终法院认为NFT数字藏品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可支配性、可交易性等财产权客体特征,同时还具有网络虚拟性、技术性等网络虚拟财产特有属性,属于网络虚拟财产,涉案合同并不违反中国法律规定,亦未违反中国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现实政策及监管导向,应当受法律保护,故驳回王某诉讼请求。

动态 | 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上链数据总量超过21亿条:金色财经报道,经济参考报发表署名《新型网络侵权频发呼唤立体“过滤体系”》文章,随着数字经济的勃兴,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活动的又一重要维度。与此同时,网络侵权行为呈现出不断蔓延滋长的趋势,具有侵权类型多样、侵权案件频发的特点。数据显示,针对网络著作权侵权等类型案件,区块链技术具有很好的规制作用。截至2019年10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上链数据总量超过21亿条。通过该平台调取电子证据5200多条,相关案件调撤率达到98.5%以上。与此同时,平台方面也在通过技术手段规制网络侵权行为。来自阿里巴巴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双11”的24小时内,阿里技术部门共拦截了22亿次恶意攻击,包括针对平台本身的攻击,也包括通过技术手段实施网络侵权的行为。[2020/1/2]

动态 | 杭州互联网法院首创“5G+区块链”执行模式:记者近日从杭州互联网法院获悉,该院再推司法创新重磅举措,融合多项“黑科技”,首创“5G+区块链”涉网执行新模式。

在执行现场,通过实时在线交流,执行人员仅用15分钟就将所有应退还货物仪器清点完毕并通过5G在线音视频展示给被执行人;在家中的被执行人将需支付的执行款项打入法院账号。整个执行过程流畅、高效、透明。5G技术让处于不同时空的申请人、被执行人都能通过音视频第一时间全方位、立体式了解执行过程,进一步增强执行透明度和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同时引入区块链技术后,执行音视频可以同步至司法区块链,进行现场校验并固化原始视频证据,让整个执行过程变得更加可信真实,进一步助推执行规范化建设和保障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权。[2019/10/1]

动态 | 杭州互联网法院引入的区块链技术拥有20000TPS:据法制日报消息,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于近日上线运行。技术人员介绍说,杭州互联网法院引入的区块链技术,拥有20000TPS存证性能高性能共识方法(比特币只有8TPS)、完整隐私安全保护能力及跨全球部署能力。已经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跨境支付、电子票据溯源、公益溯源、供应链金融行业。同时,突破了视频等大文件存储以及保护隐私,同时保证性能的技术挑战。多个涉及确权、维权的联盟链将陆续加入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形成一个丰富的链上生态。[2018/9/2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3:6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