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wesely
原文来源:Defi之道
当一个Web3项目开始推出需要KYC的服务时,结果可想而知。
知名Web3凭证数据网络项目Galxe在推出自己的Passport后,遭到骂声一片,因为需要用户的身份和人脸信息,虽然一再强调其加密存储和安全性,但倒行逆施的做法还是难以让Web3用户买单,与此同时,也再一次将灵魂绑定TokenSBT再次被推向聚光灯下。
第一次听到灵魂绑定这个名词时,我觉得这个名字太过于玄学,似乎不怎么靠谱,像是一个算命先生起的名字。在看完Vitalik·Buterin与E.GlenWeyl、PujaOhlhaver联合撰写的《去中心化社会:找寻Web3的灵魂》论文以及众多相关文章后,一些想法开始涌现出来,有好有坏,最终在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中完成了以下内容。
文章主要简述了我认为灵魂绑定代币的未来发展的几点趋势以及它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仅是一家之言,欢迎与我探讨学习。
如何理解灵魂绑定Token?
Galaxy Digital创始人:祈祷币安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解: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投资公司Galaxy Digital创始人Mike Novogratz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八周前曾预测了时间帮助加密货币价格上涨的事情,分别是:1、美联储暂停加息;2、Ripple赢得诉讼;3、比特币ETF;4、币安/CZ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解。现在四个预测中有三个取得了巨大进展,虽然现在币安还没有进一步深入了解,但仍为币安与美国证监会和解祈祷。[2023/7/16 10:57:21]
我将其视为一种从属关系证明或者更简单点就是一个标签,一个被贴上了就不可转移性质的标签,这个标签可以是某种身份、某份证书、某个活动,也可以是某种链上行为,比如:Nansen对不同钱包所做的诸如“稀有NFT收藏家”、“精英DEX交易员”等标签,如果将这些标签SBT化,本质就是一种灵魂绑定代币,代表了钱包所有者的某种特制,通过这些SBT的标签,可以构建一个原生的数字身份画像,它可以与现实世界关联,也可以选择不与现实世界关联,但在数字世界中,各种SBT的集合就可以塑造出独立的链上数字人身份画像。
Daniele Sestagalli:Fantom Multichain用户将获得空投WAGMI代币,以取代烧毁的ICE代币:金色财经报道,ICE加密项目的Daniele Sestagalli表示,该协议将烧毁在多链黑客攻击中被盗的185万美元ICE代币。Fantom Multichain用户将通过空投收到WAGMI代币,以取代烧毁的ICE代币。通过将代币列入黑名单并销毁,攻击者仍有可能获得价值超过5600万美元的剩余被盗资产。[2023/7/9 22:26:41]
其实,这是从链上的角度出发,链上活动的记录本就是SBT的一种体现,SBT只是将链上活动显性化了。如果是从链下角度考虑,SBT则会与发行方强相关,发行方所处的行业、应用定位决定了这个SBT的用途和影响力,比如此次币安发行的BAB,它代表的是一个经过了KYC的真实用户,所以BAB这个SBT本质就是一个链上的身份证,证明拥有这个SBT的钱包背后是一个独立且唯一的用户,自然也就好理解为什么基于SBT的空投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因为这样能非常简单的就能实现Token分散,也在很大程度的避免女巫攻击。
Galaxy Digital CEO:对年底比特币价格处于2 -3万美元区间感到满意:8月9日消息,加密货币投资机构Galaxy Digital首席执行官Mike Novogratz在8月8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他对比特币在今年年底的价格在2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感到满意。
当被问及比特币今年年底的目标价格时,Novogratz强调:比特币会在这次上涨中突破3万美元吗?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我有点怀疑。我想我们现在可能就在这个范围内。坦白地说,如果比特币年底价格在20000至22000美元或20000至30000美元之间徘徊一段时间,我就很高兴了。(Finbold)[2022/8/9 12:12:54]
谈及灵魂绑定Token的使用场景,大致可以汇总为以下几类:
数字身份证或会员资格
成就证明,例如工作经历、教育、出席活动的验证、声誉等
无抵押借贷
社交恢复钱包
灵魂空投
DAO治理防御
SBT的四个发展趋势
Galaxy Digital CEO:必须对DeFi保持谨慎态度:8月19日消息,Galaxy Digital首席执行官Mike Novogratz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中心化金融(DeFi)突然间蓬勃发展起来了,必须对其保持谨慎的态度。与此同时,他还称,除了比特币以外,每种山寨币都正处于所谓的“冒险阶段”,但这个领域确实充满活力,以及涌进了大量的人才。(CryptoComes)[2020/8/19]
如果我们理解了“各种SBT的集合可以塑造出独立的链上数字人身份画像”这句话,对上面的应用场景以及发展的趋势解读也能很容易的理解,他们都是围绕着“身份”这个关键词展开。
DID与链上身份
如果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类似的数字社会,首先的要素会是什么?
当然是人,有人才能称之为一个社会,那如何定义一个链上数字人呢?通过链上数据吗?可以,但这种费时费力,目前,诸如BrightID、ProofofHumanity等链上DID的发展一直在泥沼中挣扎,高企的成本、缓慢的增长速度无法让DID产生该有的影响力,而且即使通过SBT的打标签的方式,也需要汇集足够多的标签才能有一个完整画像,最简单的就是打通现实世界的KYC,比如币安的BAB,简单直接一步到位。所以SBT与链上DID的结合会是一个未来的趋势,特别是在传统行业中拥有大量真实KYC数据的企业,会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Galaxy Digital CEO建议投资者买入黄金和比特币:比特币支持者Galaxy Digital首席执行官Mike Novogratz在推特上转发了Voimagold黄金分析师Jan Nieuwenhuijs分享的一篇文章,文章称德国央行现在对超过10万欧元的存款实行负利率。Novogratz因此推荐人们购买比特币和黄金,因为它们是安全的资产。(U.Today)[2020/4/30]
DID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无论是发展潜力还是应用场景都非常丰富,一些Web3的企业也希望能跑马圈地抢得先发优势,无论是Gitcoin推出的捆绑传统社交账户的Passport,还是Galxe需要KYC的Passport,都想要做一套自己的DID系统,这些数据比链上数据更有价值。
链上征信与链上数据分析
无抵押借贷似乎是所有Crypto人的一个理想,而无抵押借贷的前提是身份和信用的系统的完善,身份即一个完备的链上数字人,包含各种诸如数字人格、行为习惯等信息;信用的构建则需要通过链上行为构建出一套链上征信的体系,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信用评级,比如,未来存在一家链上征信的评级机构,可以通过对链上行为、所持的SBT进行分析,并以SBT的形式呈现对相关钱包持有人的信用评级,当然这需要足够多的信息才能完备的展示真实的信用评级,所有才引有对后文SBT的跨链关联的半段,这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而这种评级机构需要对链上数据有着较强的处理能力,所以基于链上数据分析的项目,比如像Nansen、TokenTerminal,DuneAnalytics、Skew等链上数据分析平台或将展示出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动态SBT跨链
真实用户都是多链用户,所以支持跨链关联的SBT一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在单链模式下,通过SBT构建用户画像会有很多限制,相对片面,如果能在不同公链之间串联起所有的SBT,通过对不同链上数据和不同种类的SBT的分类汇总,就能更快速、更完整的汇总出真实的用户特质,同时也能最大化不同SBT的作用。
此外,因为SBT本质就是不能转移的NFT,而NFT的动态化是未来NFT走向智能化的趋势,比如此次consensys为庆祝以太坊合并做出名为“ProofofMerge”的NFT,本质就是一个动态的SBT,而动态SBT会以一种更加灵活和智能的方式反应数字人的链上活动,会在游戏、社交等领域展示出更多的趣味性。
当前的Crypto行业,是一个超金融化的行业,所有的应用都和金融绑定,无论是社交、DAO治理,而超金融化绝不是一个行业的全部,投机也不是应该成为Crypto的核心,还有更大的市场和想象力可以去发掘,一个连接现有的物理世界,能将传统商业以一种更合理的方式接入链上,动态SBT跨链的方式会更加容易的连接物理社会,创作出更多的潜在应用场景。
SBT:Web2企业进入Crypto的新视角
目前,以传统Web2企业的全球视界来看Crypto行业的话,Crypto还是一个处在法律模糊地带的产物,出于对于风险考虑,Web2企业往往会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参与,想要深入切入这个行业,Token和NFT都会产生潜在的隐患,而SBT的不可交易属性,让他们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无论是会员体系下的SBT,还是将线下KYC以SBT的方式接入到链上,风险会更小,同时通过Web2的方式打造多个维度的SBT,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对去中心化社会DeSoc中链上身份的构建和完善,说不定未来还会出现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实体机构,其实,最近星巴克的NFT活动如果能与SBT结合,或许会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未来,SBT的发行方比SBT本身会可能更加重要。
但从这个角度切入,会受限于Web2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属性,没有NFT这种万金油式的打法好用,同时由于SBT的金融属性被剔除,会让一些以追求收益的为主的项目方没有了参与动力,进而让SBT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应用场景的构建相对缓慢。
SBT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介绍了SBT的优点,我们再来盘一盘它的缺点。
首先就是隐私与安全性的问题
一方面是SBT的隐私问题,哪些SBT可以公开,哪些不适合公开,可否实现自定义范围和条件公开等,这些都还有待解决,针对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引入零知识证明的等技术来平衡隐私与公开的关系。特别是与现实KYC进行绑定的SBT,安全性会更加重要。
此外,与SBT关联地址的安全也将会进一步突显,一旦私钥丢失,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比如:此地址拥有学历证书、身份证明的SBT,借助无抵押贷款等机制,黑客会非常容易的完成无风险的套利。
未来,伴随不同SBT类型的推出,发行方的可信度将会是一个核心的考量因素,所以能够验证发行方也将至关重要,SBT是需要依赖发行方的,而发行方的造假或是做恶,是没法衡量和判断的,所以发行方的中心化问题将会是一个制约SBT发展的因素。
产业,特别是加上链上身份的特制后,打造一个高品质的链上身份,然后在链上金融社会中以更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地进行金融活动,而背后数字人的真实道德和身份却是虚假的,这会成为一颗随时引爆的金融地雷。
上述的这种链上歧视会为去中心化社会DeSoc引入太多的负面因子,在DeSoc社会中仅仅依靠链上信用可能不太够,可能依旧需要权威的机构来加持。
目前来看,SBT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所有的应用场景、趋势和问题的研判都是基于现有环境所做出的判断,SBT真正的未来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