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时代:金融机构暗战支付偏好和黏性

随着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的落地,数字货币的概念及使用场景逐步明晰。

10月12日至18日期间,深圳“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前小范围的试点相比,此次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范围首次扩大到了公众层面,并下沉至应用最频繁的消费场景。《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未来,数字货币还将应用在小额、高频的交易场景,如医疗、公用事业收费、教育、购物、美容等领域。

不过,在此次试点过程中,消费者发现,数字人民币红包在试用体验和场景方面,都与支付宝、微信等相似;同时,从参与方来看,商业银行也似乎在抢占“先机”。不免疑惑,数字人民币是否会抢了微信、支付宝的“饭碗”?数字人民币的产生,是否是为了支付领域的革新?商业银行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布局有何深意?

应用场景有望拓宽

自2014年开始研发以来,数字货币的“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其定位于M0替代,即意在逐步取代现金的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解释道,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伴随着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的落地,数字货币的测试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在此次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中,申请试用资格的人数总计191.38万名,最终选定5万人,王敏(化名)正是其中之一。

“12日晚6点已经收到数字人民币发放,当晚我就去使用了。”王敏告诉记者,试用数字人民币首先要下载一个APP,在消费时出示付款码就可以支付,可用商家包括超市、餐饮、服饰等。

据悉,此次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中签者可于12日18时至18日24时在罗湖区辖内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无门槛消费。不过,王敏坦言:“目前使用数字人民币的体验其实和支付宝、微信等差不多,现在其方便程度还不及微信和支付宝,可选择的商户也有限。”这也是在采访中众多体验者的普遍感受。

移动支付网分析师佘云峰指出,虽然目前数字人民币使用的场景有限,但作为法定货币,理论上可以使用在所有人民币适合的场景,这同样取决于受理端的改造。“场景落地的难点可能主要在于整个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的改造,包括受理端设备、用户端习惯、清结算体系、高负载下的交易处理等。”佘云峰说。

不过,微信、支付宝场景丰富,使用较为便捷,系统运行稳定,在此背景下,推出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等相比,有何区别?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指出,央行数字货币是央行的负债,具有无限法偿性;而微信、支付宝等电子货币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结算的,不是央行负债,从这一点来讲,存在根本区别。

“现阶段,通过从第三方支付机构兑回商业银行账户体系需要缴纳手续费,这给消费者,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带来了额外的成本;而数字人民币定位M0,是法定货币,属于公共物品,数字人民币体系将成为一套惠及公众的、免费的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即个人兑出、兑回数字人民币时,商业银行将不会收取服务费。”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郝毅向记者分析。

数字货币与第三方支付共存

“从官方透露的信息来看,数字人民币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现有的支付清算体系,即微信和支付宝在数字人民币正式运营后依旧会存在,出现数字货币、电子货币并存,数字人民币钱包、微信钱包、支付宝钱包等同步使用的现象。”郝毅如是说。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补认为,第三方支付如此便捷的当下,现金使用的绝对规模仍然相对较大,充分说明数字化的法币推广可以填补市场空白,而非一定是抢占第三方支付机构市场;而由于数字人民币有望实现的可控匿名,数字经济时代公众对于个人信息隐私的日益重视,也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增量市场提供了保障。

“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如何便捷的情况下,数字人民币很难在正常的通用场景体现出比现有支付方案更强的便捷性,更多文章可能做在安全性维度。”陈文如是说。

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亦认为,其实央行数字货币无意与移动支付竞争。“借助法定货币的强大渗透力,央行数字货币很容易实现对用户数和支付场景的广泛覆盖,必然让一众手机银行APP羡慕不已。但现金的定位,银行不会对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利息,使得央行数字货币带有很强的‘零钱’属性,居民自然不愿意大量持有,居民持有数量的限制,从根本上限定了其对支付场景的渗透能力。相比之下,无论是银行活期存款、实时交易额度受限的货币基金,还是以信用卡为代表的信用支付工具,都允许用户享受实时交易灵活性和资产计息收益性的双重红利,只有这类工具才深合用户之心,能代表主流支付趋势。”

郝毅告诉记者,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为了竞争,人为设置了交易壁垒。例如,微信和支付宝在各自的应用场景中屏蔽对方的支付方式,造成了交易障碍,增加了用户额外的支付成本和使用负担。“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属于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可以有效打破现有的交易壁垒;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有助于统一支付标准,如统一收付款的二维码标准等,可以构建统一标准的金融基础设施,降低因为标准不统一、交易壁垒造成的资源浪费,节约交易成本。”

在谈及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意义时,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研究者杨俊补充道,与现钞相比,数字货币可追踪资金流向,可提升央行货币调控的效率,有效解决金融机构自身的顺周期特性导致央行的逆周期调节无法效果最优的问题,央行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分析,可对不同的资金需求方设置不同的流动性价格,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控。与此同时,数字货币的可追踪性,也会成为“三反”(反、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监管利器,推动合规科技的发展。

商业银行抢占“先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的参与方除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外,还包括中、农、工、建四家国有银行的深圳市分行。参与抽签时,申请人会提前选择工、农、中、建四大行中的一家银行作为数字人民币红包领取银行。

10月11日晚间,中央办公厅、国院办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深圳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从具体条款看,《方案》从三方面为深圳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重点支持,其中提到,要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下属机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机构率先布局数字人民币将大有可为。

“选择不同的银行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用户则能成为该行的数字人民币用户,相应的用户数据都会在该行的掌握中。目前测试环境下,基于数字人民币APP的四大行钱包使用体验都是一样的,不排除以后会有个性化功能的可能。”佘云峰分析。

“目前看,数字货币对于商业银行最大的吸引力是其零售支付工具有望形成的支付交易数据积淀,以此推动银行基于这些数据丰富零售金融产品线。但需要确定央行和商业银行就数字人民币支付交易数据的占有权限和使用权限,相关数据并不能仅仅用于合规审查,而是要把数据价值在合规前提下充分盘活。”陈文向记者分析道。

郝毅举例道,在商业银行对公场景中,中小微企业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的困扰,其难点主要在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数字人民币的运营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性。“当对公客户申请贷款时,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流通产生的数据,搜集、整理企业本身所有的经营管理信息、企业供应链上的经营信息、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管理信息等,有助于商业银行对公司进行全面的了解。”郝毅指出。

郝毅同时建议,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情况主动营销,即通过分析客户的投资理财、股票买卖、外汇等各方面信息,对客户进行精准的画像,这些数字资产对商业银行营销目标客户、控制客户风险等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金天告诉记者:“如果数字人民币将来成为用户重要的支付方式,那么用户的银行渠道选择可能对其黏性、忠诚度等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一些生活缴费、信用卡和贷款扣划、基金定投扣款等,将来是不是可支持以数字人民币形式直接支付?如果可以,那么一旦用户不再依托于某一家银行,那么对这家银行而言流失的就不仅是活期资金,而是用户的使用黏性,甚至最终是用户本身。所以,看似是对数字人民币渠道选择的争夺,但本质上还是对用户获取、活跃和留存的争夺。”

刘斌补充道,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商业银行按100%比例缴纳准备金,获得央行数字货币,然后通过商业银行的渠道分发给消费者。未来其他商业银行也将采用此模式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分发和运营,但是可能会由各个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因此,不同的商业银行在运营数字货币方面会有不同的侧重。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欧易交易所加密投资者必知的五大链上分析指标

分析加密货币市场似乎比传统市场更容易,因为使任何人都可以对链上数据进行分析和审计。 区块链情报公司Chainalysis的首席经济学家Philip Gradwell分享了他认为加密投资者必须要关注的五大链上分析指标。 交易所流入资金量(Exchange inflows) Gradwell表示,他每天关注的第一个指标就是交易所流入资金量。

XMR晚间必读5篇 | 以太坊2.0 信标链或将在6-8周后推出

1.一文了解全球各国央行数字货币最新进展 目前来看,各个国家在推进CBDC的路径和方式上有所差别,背后考量的因素也不尽相同。近期,各个国家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进展,金色财经将其一一整理,以飨读者。

[0:46ms0-10:4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