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是区块链在近期落地的一个重要方向,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以及去年的爆发,目前已成为加密生态系统中最前沿、最火热的领域之一。不过现在整个 DeFi 领域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手续费高、项目繁杂、安全风险等各种问题提高了普通散户的参与门槛。
2 月 4 日,Cobo 直播间邀请到金色财经主持人童童、以及 Cobo 工程师 & DeFi 科学家 cyh,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 DeFi,手把手带大家“耕田”。以下为对话文字整理。
DeFi 不需要入门,应该是踹门而入。
对于投资更重要的是,提高认知,做时间的朋友。
对于小资金来说,ETH 高昂的手续费并不友好,很可能付出的一笔链上手续费,需要挖一个月才能回本。
对投资心存敬畏,好过半懂不懂的盲目自信。
如果资金规模比较小,对 DeFi 还不够了解,建议可以选择 Cobo 的一些 DeFi 机池挖矿产品,来 Cobo 参与代挖,这样既省手续费又比较安全。
——科学家金句
Hello,大家好,我是 Cobo 的工程师 cyh。今天主要是做一个比较基础的分享,带不了解 DeFi 的朋友们认识 DeFi ,看懂 DeFi 挖矿。
什么是 DeFi
金色财经主持人:既然是入门级别,那就首先请科学家给我们简单讲下什么是 DeFi 吧。
我们经常听一句话:你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凭运气赚来的钱最终都会凭运气亏光。所以当眼馋别人参与 DeFi 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请先不要 Fomo,先来认识一下。
我们知道,自打比特币的诞生开始,区块链技术最核心的应用就已经诞生了,那就是价值转移和储值。十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区块链技术还能做什么?还可以改变什么?
曾经有尝试做游戏的,有尝试做防伪溯源的。如果说 2017 年人们对自己所狂热的东西还存在困惑,经过这 4 年的不断地探索和碰壁,一张蓝图正在慢慢变得清晰——区块链最先带来的变革正是金融。
如果不是金融业内人士,确实很难体会当下金融体系的痛点:
1. 低效。你很难想象 2021 年的今天,跨境支付和清算除了支付繁杂的手续费,还需要等上几个工作日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2. 准入门槛高。超过 17 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无法使用各类金融产品扩大生产,储存财富;
3. 中心化。中心化节点构建的金融系统不仅使得资金效率低下,也常常因为单点缺陷导致崩溃,例如银行的倒闭引发了 08 年金融危机。
4. 不够透明。普通投资者无法充分了解金融机构的运作,金融机构也常常无法克服人性的弱点,让权力和资金过度集中是十分危险的。
而如今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轻松搭建起一些金融系统,让协议和代码开源,数据和逻辑不可篡改,让一切可被审计,让人人都可参与。
DeFi 不是某个新概念,它是基于智能合约平台构建的,一系列加密资产、金融产品和服务组合而成的生态。
如果你问我如何入门 DeFi?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没有区块链精神,因为 DeFi 不需要入门,应该是踹门而入。
DeFi 的入口:Web 3.0
金色财经主持人:有人说,“链上身份是用户进入 Web3.0 世界的入口”,可以介绍下 Web3.0 与 DeFi 的关系吗?
要使用 DeFi 产品,首先需要一个去中心化的 HD 钱包。在 PC 端操作一般是用 Metamask,它是一个浏览器插件。当你在访问 DeFi 产品页面的时候,它负责将你和区块链网络连接;当你需要进行交互操作的时候,也是通过它完成签名,最终把交易广播到网络中,等待交易上链。
Metamask 的使用教程网上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主要讲解一下原理,让大家能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如图所示:
以太坊鲸鱼交易量创4个月新高:金色财经报道,据Santiment数据,以太坊鲸鱼在四个月不活动后开始积极增持ETH。在过去的几天里,以太坊鲸鱼的活动急剧增加,仅在昨天就进行了近2,600笔交易,每笔交易价值超过100万美元。这是自1月份以来单日此类交易活动的最高数量。该公司指出,这种活动的增加是在市场范围内的回撤之际,这在整个加密货币领域引发了冲击波。5月2日,持有1,000至10,000ETH的实体突然增加了142,000ETH,当时价值约407,415,040美元。(cryptopotato)[2022/5/14 3:15:29]
0. 用户访问去中心化应用(Dapp),和访问一个普通互联网应用无异。只不过页面中展示的有些部分数据是直接来自链上,比如从 ETH 的节点获取。
当你要进行一项操作的时候,比如下单(交易所)、点赞转发(微博),需要向链上写入数据了。
此时页面会向 Metamask 发起签名的请求,Metamask 也会如实地显示这笔交易的详情。
当你直接使用 Metamask 存储私钥完成签名时,实际是没有3、4步骤的。但这样对于较大资金而言是不够安全的,Metamask 应当只是一个桥梁,私钥保管授权的角色应该交给更专业的硬件钱包来进行。
硬件钱包会显示需要签名的交易信息,用户核对后在硬件钱包上确认,签名后的交易会返回给 Metamask.
最终 Metamask 会将这笔交易广播出去,等待上链。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通过一个 chrome 插件,通过钱包去和 DeFi 产品进行交互呢?这就要从互联网的诞生讲起。
最初的互联网,我们称之为 Web1.0 时代,那时候的“网上冲浪”基本上以浏览为主,互联网上的资源都是由一群专业人士提供。代表作就是各种门户新闻网站和黄页,普通人是无法参与到互联网的建设当中去的,发声渠道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维基百科和社交网络的兴起催生了 Web2.0,人人都是互联网的参与者也是建设者。也就是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互联网,也在共同建设它,我们发帖写评论,点赞转发一键三连。
但信息的极度繁荣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互联网巨头们掌握了大量的用户隐私和数据。这些用户自己的数据不仅会被用来牟利,甚至用户自己无法自主地带走自己的数据和资产,选择更好的平台。中心化的服务也常常会发生黑客攻击、隐私泄露,一个个独立的商业利益体也无法高效地打破孤岛,发挥更大的价值。
因此 Web3.0 的概念被人们提出,用户使用数字身份进行登陆授权,并且对自己的身份和数据拥有所有权,使用加密资产进行价值的传递。这一切都构建在 Dapp(去中心化应用)的架构之上。
浏览器插件钱包目前只是一种渐进的过渡方案,可以想象,未来的互联网或许每个浏览器都自带钱包或是唤起钱包,钱包协议将成为新的 Web3.0 的基础设施。
DeFi 挖矿的本质?
金色财经主持人:我们刚刚提到一个词,说 DeFi “耕田”,或者说 DeFi 挖矿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讲了这么多基础概念,大家可能都等不及了,到底怎么才能挖矿呢?是不是要买矿机?耗不耗电?
和 PoW 公链挖矿不同的是,DeFi 世界里挖矿并不需要算力。而“挖矿”一词也从来都不专指矿机挖矿。挖矿的本质是代币的原始发行,和 17 年群魔乱舞的以太坊 Token 发币不同,那时候的 Token 大多是发行之后项目方持有全部的总量,然后进行私募,以一定价格出售这些空气,最后在二级市场找人接盘空气。
而今天的 DeFi 项目崇尚无私募、无预挖的公平发行。除了空投之外,挖矿大体分为两种:
1. 奖励性质的发行。需要你的资金为项目提供贡献,比如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流动性做市;借贷平台进行存款和借款;所有项目需要的平台币做市(提供流动性)。你付出了贡献,因此奖励给你平台的代币,如 UNI、CRV、COMP 等。
2. 单纯为了公平和热度。有些 DeFi 项目的初始代币发行,不需要你提供流动性做贡献,只是为了更公平地发行代币,因此只需要你注入你的资金(资产证明),按照你注入的资金大小来发行(有的会按地址限额)。同时,因为 DeFi 领域比较看重的一个指标是 TVL(总锁仓量),注入的资金量一定程度也代表了这个项目受关注的程度,会为这个项目带来热度。这类以算法稳定币为代表:basis.cash、yam、esd 等项目的初始代币发行。
DeFi 的各类组件
金色财经主持人:科学家可以给我们介绍下 DeFi 生态目前都布局了哪些组件吗?
哈哈,到了财富密码环节。
开个玩笑。篇幅有限,这里无法讲解每一个 DeFi 世界的组件,只能泛泛而谈。而其中每个赛道的头部产品,也都取得了大众广泛认可,也经过了一轮不小的涨幅,DeFi 世界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创新,因此这些项目根本算不上财富密码。而对于投资更重要的是,提高认知,做时间的朋友。
DEX
以 Uniswap 为代表的 AMM(自动做市商)算法,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一大改进创新。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是 order book 的模式,需要交易者挂单吃单,做市商提供流动性,撮合交易。而自动做市商是简单说就是依靠一个公式,x*y=k,k 是一个定值,来实现 x 和 y 币种的兑换。
Curve 改进了x*y=k 这个供需曲线,让两个币种价格波动范围不大的时候获得更充足的流动性。这对于两种价值相对稳定的币种有优势,能够将资金最大化的利用起来。
在这类 DEX 中挖矿,一般是为资金池提供流动性,赚取手续费奖励和平台币奖励。
借贷
以 Compound、Aave为代表。依据市场供需调节存款借贷利率,引入预言机,当价格变化可能引发资不抵债的时候,通过清算者激励来保障系统稳定安全。
借贷产品的挖矿一般赚取的都是平台的存款、借贷奖励,本质上赚取的是“存款利息”+“存款奖励”以及“借贷奖励”-“借贷利息”的收益。
稳定币
一直以来中心化发行的 USDT 一直被人们诟病,用户需要信任 Tether 的美金准备金是完全抵押且确实存在的。而作为 DeFi 的基础设施,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去中心化发行的稳定币。
MakerDAO 是以太坊上基于超额抵押发行稳定币的老牌项目,从 18 年的只支持 ETH 单一抵押品发行的 SAI,到现在的多抵押品的 DAI,DAI 的表现比较出色。但依然有它的缺点,一是来自抵押物的风险,抵押物中也引入了中心化的稳定币,人们对它信任来源于抵押物价值的认可以及清算机制的信任;二是超额质押的资金利用率并不高。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纯粹的,依靠算法和共识建立起来的稳定币。
Ampleforth 尝试通过货币总量 rebase 来解决。当价格高于 1$ 过高时,所有人的余额都会比例变多,人们倾向于抛售;低于 1$ 过低时,所有人的余额会逐渐变少,人们倾向于囤币。但这类弹性稳定币最大的问题是,它在扩张和通缩的过程中,会引起地址余额的变化,这与人们通常的认知习惯相违背。不仅如此,还导致难以和其它 DeFi 产品,以及中心化金融产品进行协议的对接,这非常不利于融入 DeFi 生态。
于是 basis.cash 等一众算法稳定币,又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将一个简版“美联储”的运行搬到了链上。bac(Cash)作为主要的稳定币,币价比 1$ 过高时将扩张,增发的代币会分红给 bas(Share)持有者,而当币价低于 1$ 过低时,又可以销毁 bac 以极低价购买 bab(Bond),以待币价重回扩张阶段时可以偿还这部分债务。
这类算法稳定币的挖矿,基本上就是为发行的这些项目代币提供流动性,以参与 Share 币的发行。
收益聚合器(机池)
讲了这么多可以挖的矿,你可能会问:有没有一种产品,能像步步高点读机一样,哪里收益高打哪里。捕获全网收益又高又安全的矿,我直接把资金交给它,它帮我去挖。
有的,收益聚合器我们也通俗称之为机池,在链上的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Yearn、Harvest、Pickle 。
当然它在帮你挖矿、收菜的同时,也可能存在着很大风险,例如 Harvest 和 Pickle 就曾经因为合约设计缺陷和漏洞,遭受黑客的攻击,分别被盗走了 2000 多万美金。虽然项目发行了债务,正在慢慢偿还债务,但毕竟是匿名和去中心化组织的团队,黑客攻击中受损的用户普遍对债务的偿还没有信心。
当然,中心化的机池也是有的,比如 Cobo 的 DeFi 挖矿机池产品。
其它
还有很多其它赛道,例如金融衍生品(Synthetix、Mirror 为代表)、保险(Nexus Mutual、Cover 为代表)就不一一介绍了。
安全
金色财经主持人:接下来要说下安全了,安全是我们参与任何投资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请科学家为我们普及下 DeFi 的安全知识。
私钥安全
首先是私钥安全,对于小资金来说,ETH 高昂的手续费并不友好,很可能付出的一笔链上手续费,需要挖一个月才能回本,所以基本上大几万美金以上去挖矿才是比较划算的。
如果大资金去挖矿的话,一定要用硬件钱包。同时做好功课,真正弄清楚助记词、私钥、签名的作用,明白每一步操作的风险和后果。
2020 年 12 月 14 日 NexusMutual 保险项目的创始人被钓鱼将近 4 万个 XNM 被盗走,即便他使用了硬件钱包。
合约安全
非常不建议新手去冲土矿、冲头矿,这些项目的合约可能留有后门和漏洞。除非深入学习过合约开发,即便如此,可能还会因为不了解经济机制,或漏掉一些细节看走眼。更不用说不懂代码的小白去做合约审计了。
如果要参与 DeFi 挖矿,可以选择 debank 上排名靠前的头部 DeFi 项目参与。并且最好是一个项目专用一个地址,防止过度授权带来的风险(有时可能还会有多个地址收到空投的惊喜)。
总之,对投资心存敬畏,好过半懂不懂的盲目自信。
主持人:有句话说的好啊,凭运气赚的钱都会凭实力亏回去,大家还是量力而为。
机制风险
在 DEX 提供流动性,如果是波动比较大的币种,是会有无常损失的。简单说就是比如你提供了 ETH/USDC 的流动性。当 ETH 下跌低于你进去时的价格,你提供的流动性中 ETH 会变得更多,而 USDC 变得更少(变相抄底,抄在半山腰);当 ETH 上涨高于初始价格,那么 USDT 会变得更多,ETH 变得更少(变相卖出,部分踏空)。因此无常损失会相比于不提供流动性时,让浮亏时亏损更多,盈利时少赚很多。如果不了解机制,风险承受不足,可能就会造成损失。
低门槛参与 DeFi 的方式
金色财经主持人:现在以太坊 gas 费这么高,像很多散户根本就收不起菜了,有什么比较方便低门槛的参与 DeFi 的方式吗?
DeFi 世界很精彩,同时也暗藏着各种风险。如果你是一个探险者,风险偏好较高,同时有较多的资金,非常建议去试一试。
如果资金规模比较小,对 DeFi 还不够了解,建议可以选择 Cobo 的一些 DeFi 机池挖矿产品,来Cobo参与代挖,这样既省手续费又比较安全,因为对于一笔链上的交易,1 U 的 gas 费是 10 刀,100万 U 的 gas 费也是 10 刀。我们有专业的团队保障挖矿的安全,同时也能赚取较高的收益率。
cobo.com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