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观察|layer1分片能为DeFi提供足够的性能吗?

DeFi已经势不可挡,但作为普通用户一定会觉得DeFi问题很多,例如高昂的gas费、无偿损失闪电贷等等,在这些问题里,gas费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那怎样能解决gas问题呢?

需要把DeFi部署在一个高性能的网络上。例如当下以太坊的扩容思路,是转向PoS,分片和layer2。转向PoS,以太坊网络本身的性能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加入分片,性能可以再次成倍提升,如果使用layer2呢,则是在拥堵的网络外单独开设一条网络去处理。

这几种思路,短期内也许layer2是有效的,而长期内,最有效的是解决layer1的扩容问题,那就是转向PoS以及分片。

近日,金色财经记者采访了主打分片扩容的网络Radix,通过Radix的设计,可以看到另一种分片的可能性。

分片是在一条区块链里建立分区以并行处理任务的方式。例如以太坊、Near等网络都在计划实现分片。但大规模分片会带来一些组合性的改变,因为分片间的并行以及通信是重要问题。因此,传统的分片思路,会影响智能合约组合的多样性。也就会影响时下DeFi的应用。

链上分析师:交易所库存BTC达到近三年的最低值:金色财经消息,链上分析师Phyrex发推表示,从交易所的存量数据来看,经过今天大幅的减持后,交易所的库存BTC又一次迎来了近三年的最低值,虽然这并不直接影响到BTC的价格,但是体现出了较强的购买力。[2022/7/7 1:56:54]

例如在以太坊的分片预期里,DeFi或DApp需要选择部署在哪个分片里,对一些其他分片的交互,要定向优化。

但Radix的设计不同。Radix在数据库分片的形式之上设计了新的共识机制。可以理解为一个数据库分片+共识的新的分片结构。

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太坊的分片,是在不同节点分区里建立分片。而Radix是先在所有的节点里建立预分片。预分片不会像传统分片一样,让分片间是隔离的,而是在预分片的结构里统一起来。

据Radix创始人介绍,分片的Radix公共网络将具有2 ^ 256个分片(或碎片),大致可与已知宇宙中的原子总数相比。

因为Radix网络被分解成许多碎片,所以计算机服务于网络的一部分所需的最低计算能力非常低。也就是即使是算力很低的计算设备,也可以接入网络提供算力。在Radix的Giza版本中,会提供这样的功能。

21Shares推出两只专注于DeFi的加密ETP:5月12日消息,瑞士加密ETF发行商21Shares推出两只ETP,允许投资者获得DeFi敞口。21Shares周四在瑞士SIX交易所上市了其Layer 1 ETP(LAY1),21Shares DeFi 10 Infrastructure ETP(DEFII)将于5月18日在BX瑞士交易所上市。

LAY1跟踪指数提供商Vinter开发的一个指数,包括按市值计算的15个最大的Layer 1区块链。每个区块链分配的最大权重为30%,每季度进行一次再平衡。

DEFII也跟踪Vinter指数,专注于DeFi应用程序和Layer 1区块链,每个部分代表基准的一半。这两类资产都是按市值排序的,每季度重新加权一次。

据该公司称,21Shares是欧洲首家推出基于DeFi指数的ETP发行商。这些产品可供欧洲各地的投资者使用,21Shares将寻求在其他区域交易所交叉上市。(Blockworks)[2022/5/12 3:10:16]

所以在Radix的网络结构里,没有真正的“链”概念,每个分片都是独立的“状态”分类帐,包括与该分片相关的交易和智能合约交互。没有以传统区块链的方式链接在一起。而相反,可以将它们更多地视为具有哈希引用的分片数据库中的条目,以使索引编织(共识过程)变得容易。

万卉Dovey:为了抓住短暂山寨季而踏空了“大饼”就是个灾难:金色财经报道,Primitive Ventures创始人万卉Dovey发微博称,资金轮动和热点切换这事儿必然会发生,只是大饼有源源不断场外大资金提高下限,山寨是此消彼长的场内资金轮动。抓住短暂山寨季的难度其实更高,为了抓住短暂山寨季而踏空了大饼的beta,那从仓位管理来说就是个灾难了。很多不理性,都源于忽视或者不相信统计。[2020/12/18 15:39:45]

在这样的分布式数据库里,怎样实现一致性呢?

以太坊的一致性是由信标链完成的。Radix则是通过验证器节点实现的,Cerberus是Radix的算法。

Cerberus是一种跨碎片共识算法。它可以跨多个分片工作,而不是仅在单个分片内工作。所以我们传统意义上对共识的概念是,节点确认后打包交易并广播,是非交叉共识。而跨分片工作是一个交叉分片共识。

Radix创始人解释了这个过程,假设有一个事务触及网络中的三个分片,由于所有事务都是确定性的,因此提交节点可以查看该事务正在接触的三个分片。

提交节点将交易广播到这三个分片的相关验证者节点。Cerberus共识将在验证程序集中的所有节点提交事务之前,此共识操作将检查相关事务在所有三个分片上是否有效。如果事务在一个分片上失败,那么它将在所有分片上失败。

提交节点只是用户碰巧已连接到的全节点,作为进入账本以提交交易的入口。 提交节点不是网络中的特殊节点类型,用户可以选择任何全节点作为提交节点。

Cerberus共识实现了验证器的任何其他交易都不必等待共识操作完成。验证程序可以并行处理数百或数千个共识事件,这意味着这些交叉分片操作不会本质上减慢整个网络的速度。

通过Cerberus实现,单个任务最终确定将在3-5秒内完成,这解决了性能问题。除了性能外,就是分片的组合性。

以太坊的组合性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的,Radix的组合性是通过组件实现的。

Radix的开发环境Scrypto允许开发人员创建可编程状态机(与基于图灵的智能合约相比,安全性和速度更快),这些有限状态机可以作为“组件”运用到Radix分类账上,可完成Aave或Compound等DeFi的设计。

并且,一旦创建了组件,任何开发人员都可以重复使用它,将开发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小时,并创建一个不断增长的安全金融构件库。

Radix创始人表示,目前,gas费正在扼杀以太坊的可用性。Solidity是DeFi开发人员的噩梦。Layer2打破了对DeFi至关重要的可组合性,而Polkadot,Avalanche和Ethereum 2.0等项目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得更好。

因此,Radix为了简化从Solidity到Scrypto的过渡,通过合作伙伴Noether正在创建一个可以将其Solidity代码跨迁移到Radix网络的系统。除此之外,Radix最近还与chainlink等DeFi领域的领导者发起了GoodFi计划,以帮助到2025年将1亿用户带入DeFi。

综上,可以看到,Radix是在layer1层实现了分片,通过并行处理以及交叉分片共识提高了性能,通过组件实现可组合性。

layer1是保持DeFi组合性的最好的方法,例如现在的DeFi选择layer2,但如果需要在智能合约级别组合操作,需要把智能合约部署到layer2才行。这其实破坏了交易原子性,或者需要另外的其他部署来实现交易原子性。

如果从根本上说,全球金融体系有一项工作,那就是有效的实现资本配置。这是通过广泛的金融产品来实现的。这样代表着DeFi的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足,而DeFi需要一个快速的网络作为DeFi的基础。

目前的DeFi,或者转移到layer2,或者选择其他公链,而长远来看,一个有效的layer1会是最终选择,例如目前layer2正红,是因为以太坊无法直接进展到2.0,如果以太坊2.0出现了,整个加密货币的格局将会发生改变。

不过,像Radix这样的技术也会经历较为漫长的阶段,目前,Radix最近的路线图是主网Olympia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末推出,并准备好进行分片,此次升级并没有引入分片状态的Cerberus,下一步的扩展性升级是2022年的巴比伦,将彻底引入了状态分片的Cerberus,实现所有节点均服务于所有分片。第二次可扩展性升级是2023年的Giza,实现将具有无限可扩展性的完全分割的Cerberus。

可见layer1扩容确实是一个很长的命题,是加密货币网络的长远目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以太坊最新价格美国散户投资者更看好Cardano而非比特币 比特币鲸鱼正大举“逢低买入”

摘要:加密交易经纪商Voyager Digital发布的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显示,与比特币相比,美国散户投资者更看好Cardano(ADA)。与此同时,比特币鲸鱼正大举“逢低买入”。 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投资者中有31.8%称自己“最看好”Cardano,相比之下,22.2%的人看好比特币。第三位和第四位是以太坊和波卡,分别为12.2%和6.3%。

BNB一图了解DOT质押流动性方案:rDOT

这幅图片将帮助你了解什么是rDOT以及为什么要使用rDOT App。 1.rDOT App rDOT App是解决Polkadot主网质押资产DOT流动性问题的去中心化App。 2.rDOT Token rDOT Token 是用户通过rDOT App质押DOT时,StaFi向用户发放的一种资产赎回凭证。

[0:0ms0-7:69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