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ByrneHobart,金融和科技作家、投资者、咨询师;编译:LeoYoung
资产价格急剧上涨,投资者变富,对市场泡沫批判会变成FOMO的武器:容忍他人变富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假设财富是对他们的愚蠢给予的奖励。
而当泡沫破裂价格下跌时,各种看法接踵而至;之前唱空者的看法得到验证,众多亲历者也有更多时间讲自己的故事。安然、Theranos、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CountrywideFinancial这类公司的前员工这时候也有时间出来现身说法,不用工作也更有动力向记者讲述过往。
即便「泡沫」通常是贬义,但有时候一定程度的泡沫会对世界带来正面影响。泡沫就是对美好未来的非理性共同信念…这不仅会促使投资者推高资产价格,也会促使创业者建设共同想象的未来。
第一次智能手机泡沫没有体现在股价上,是苹果坚信一款全功能触摸屏联网设备只要几百美元,数百万消费者就会人手一部。苹果设计iPhone之初,他们的信念完全有事实依据支持。例如,他们的第一个测试版触摸屏设备很笨重。但很快经过改进,就变成今天的样子。
要实现既定有用产品组合功能可能性越低,最终的结果就越出人意外。任何作此类深度研究和/或开发的机构就是要让团队坚信,虽然艰难,但每一步都是在向成功迈进。这就能从另一个角度阐释苹果广受推崇的制胜秘诀:他们不仅想要新品轰动,也不想让不看好触摸屏未来的人给iPhone团队任何实在、深刻的回馈。
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项目需要很长时间,好处不仅是可以获得有效回馈,也避免无效回馈。
要是我们五个人每天共处一室,能让真正的信仰者为看似难以实现的目标努力的唯一方式,就是让他和其他真信仰者共处。
泡沫的力量无处不在
泡沫的力量在其他领域也有所展示。在领域,众多成功运动都经历过长期默默无闻,甚至受到迫害。东欧的社会主义政府继任者多为经历过迫害和囚禁。在美国,新保守主义和现代货币理论长期处于权力之外,等待时机,提高思想。
但这种忠诚有一定沉没成本:一但投身其中,遭受困难越多,就越难以改变看法——这就意味着你会愿意无所求投身其中。
这种泡沫力量甚至适用于个人关系。2000年买亚马逊或pets.com股票就是他们未来十年的发展,结婚就是未来五十年你对一个人的感情。这都是大事,完全没有理想主义的非理性行为。
在其他泡沫中,非理性是一种协调机制。是一个人告诉另一个人认真对待计划的方式,一小部分特别忠诚的非理性人可获得意外成就。
管理泡沫预期意味着要做个谨慎的时间旅行者
对泡沫的套利大多集中在金融领域,之所以如此的一个理由是:金融就是持有多种资产体现未来现金流的潜力,能有详细记录。重心偏向交易的经济有自身缺陷,但从历史来看,这里蕴藏财富;从这些买卖交易背后可以看到很多。
尽管我们无从知晓当年南海公司(SouthSeaCompany)的全部运营细节,也不知道管理层当初的真实想法,但我们有谁用多少钱买了多少股,资金来源这些详细记录。
金融市场对泡沫和非理性中接受教训的人还有其他益处:鼓励大家记录所思所想。投资备忘录就是很有价值的文件,尤其是证明错误的时候。因为其中就是记录为在特定价格特定投资辩解,这里面有很多设想,未来如何带来可观收益。因此好的投资备忘录是一种预测未来的科幻小说—不是不可能,因为机器人、线上论坛、加密货币、核武器、太空旅行等各类技术早在发展之前,科幻小说中就有描述。
Coinbase:无任何流动性或信用风险,对FTT风险敞口很小:金色财经报道,Coinbase 在其官方网站发文表示,Coinbase 无任何流动性或信用风险,作为一家美国上市公司,Coinbase 资产负债表保持透明,并为客户进行有效、审慎地风险管理。Coinbase 的资产负债表表明 Coinbase 以 1:1 的比例持有客户资产,且拥有 56 亿美元的总可用资产,其中包括 50 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同时,Coinbase 对 FTT 风险敞口很小。此外,Coinbase 表示强有力且明确的监管对于加密行业至关重要。[2022/11/9 12:34:56]
有时候,科幻小说只是显得不合时宜。《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都有电脑,但他们的世界中摩尔定律用在了太空飞船上,里面1970年到2010年的太空飞船发展停滞就是电脑。《星际迷航》对未来的预测也部分正确:有形商品变得很便宜,亚马逊价格和快递速度快速接近复制机。但其他的就不一定对。2000年购买亚马逊的乐观者最终会获得客观收益。但即便买了也是纯粹运气,也没人会想象到亚马逊价值来自AWS而不是实体物品。
实际上,筹集资金就是一种统计学时间旅行,将未来的现金以一定成本带到现在。但能把未来产品带给大家的其他形式科技时间旅行就非常不为人知。所以,管理泡沫预期意味着要做个谨慎的时间旅行者,保证未来的样子尽可能与设想一致,进行时间旅行的公司可以不会因为现金匮乏而倒闭,或把自己逼到窘境。
如何为泡沫估值?
泡沫也有可能带来直接好处,或至少带来正面溢出效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电信泡沫产生廉价光纤,当世界准备好迎接YouTube,光纤就发挥了作用。即使房地产泡沫也有积极作用:带来住房库存。由于新房产非常标准化,可用很好以「iBuying」算法数据训练—低科技的泡沫造成高科技结果的稀有案例。但即便如此,大家对价格总是有个疑问:怎么识别何时市场过热?
对泡沫估值争论通常总结为框架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大概两种形式:
趋势可以持续多久的问题:视频会议这种形式,我们会厌烦,还是逐渐替代亲身接触?即选即看视频会抢占电视的份额,还是会完全替代电视?
如果一个趋势转瞬即逝,那一家公司当前增长就只是暴跌前的一次起伏。电子商务股票1999年的走势很好看,BeanieBabies的也是,需要进行判断才能确定哪些趋势会继续。但由于复合利率的力量,一个趋势只要比看上去持续那么一点点,带来的影响力会超乎寻常。
产品经济和反馈环的问题:一间公司成功推出一件产品,是否就意味着下件产品也会成功?
《愤怒小鸟》和《糖果传奇》尽管母公司尽最大努力,在延续首个轰动产品力图持续做出爆品的过程历经困难。将一件爆品变为连续爆品很难,尽管迪士尼把这种模式变成了科学。亚马逊每加一个品类,就会有用户买这种品类,然后会有商家提供更新品类。谷歌每做一次调整,都会有新方式将点击率变现,但这也会强化更多搜索本能。脸书的市场是一种变现形式,也会让买卖双方有更多理由每天登录;事实证明,脸书上最让人上瘾的游戏是「AffordableExerciseEquipmentQuest」,我就每天玩。
如何利用泡沫?
泡沫期间有两种东西能杀死一间公司,过度乐观和不乐意太乐观。现实主义者在泡沫中破产,因为竞争者冲劲旺盛,最终复制超越他们。但完全买单泡沫说法的也会失败,因为幼稚的公司在环境变化时难以生存。现在看亚马逊,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他们的理论一直在演化。
避免失败的一个方式就是业务构建在发展未来热潮上,而不是解决当前问题。
在乐观顶峰,某些公司会受到吸引宣布概念产品,来吸引投资者,与竞争者拉开距离。另一种就是持续开发「隐形产品」—一旦推出就会颠覆市场的产品,但在发布前都会不公开。第一次公开秘密并不能吸引投资者,一旦惊喜有了效果,投资者即便没有看到成功前景,也会认为他们获胜概率更高。
发布隐形产品的方式利用了泡沫最健康的方式:对市场未来看法不同的小部分人是唯一能建设未来的人;但提前宣布产品规格是在透支信用而不是在确立信用。对产品未来有公开的愿景和保密路线图是融资和吸引人才的优势。
公司对未来的愿景很可能错的,或执行会出错。但这不仅是创业,也是科幻小说。参与到泡沫中不仅是创业,也是艺术。即便故事不一定成真,科幻小说也是很好的艺术。
来源链接:a16z.com/well-behaved-bubbles-history-innovation/">future.a16z.com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