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艺术 新浪潮的到来_BOX:ART

原文标题:《加密艺术,新浪潮的到来》当我们还停留在技术价值与投资分布层面讨论加密艺术,恰证明加密艺术才刚刚开始。

自艺术家Beeple完成史诗级拍卖,币圈彻底打碎了对艺术圈的传统认知,在资本的刺激下,众多的艺术家们感受到「起风了」,一时间,加密艺术成为关键字的席卷了我们的「朋友圈」。

Beeple创作的充满未来感的世界

在艺术家们纷纷主动破圈,拥抱加密艺术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是「风向」、是「浪潮」,不可否认的是,这风向与浪潮是源于资本的运作,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因为「艺术」本身的力量,尚待考量。

在当下,我们讨论加密艺术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技术价值与投资分布层面。纵观目前的新闻,对加密艺术的讨论,币圈多余艺术圈,讨论的核心,也是资本多余艺术,但对于「加密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很少涉及,这是市场基因,不可回避。

消息人士:亿万富翁Steve Cohen聘请黑客“AcidPhreak”为其加密初创公司首位交易员:金色财经报道,据消息人士称,对冲基金亿万富翁Steve Cohen聘请了知名黑客“AcidPhreak”为其加密初创公司的首位交易员,也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唯一的投资组合经理。AcidPhreak是技术专家和投资者Elias Ladopoulos的化名,曾与Phiber Optik(Mark Abene)和Scorpion(Paul Stira)一起创立了著名黑客组织Masters of Deception(MOD)。

两位知情人士透露,Elias Ladopoulos于6月加入Steve Cohen的链上投资部门。据悉,作为长期的量化和区块链爱好者,Ladopoulos已经通过Raptor Group等公司投资了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他还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经验,包括机器学习技术。(Blockworks)[2022/8/20 12:36:47]

但也说明加密艺术中的「艺术」的可讨论空间很大,艺术家对加密艺术的破圈之路刚刚开始。

亿万富翁Seth Klarman:加密货币最终可能一文不值,没有人需要拥有它:6月23日消息,在市场持续动荡时期,美国亿万富翁投资者、对冲基金经理Seth Klarman质疑加密货币的效用。

Seth Klarman认为加密货币最终可能一文不值,“我看不出加密货币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人们需要10种或50种不同的加密货币?我不明白。我不认为任何人需要拥有它。在我看来,它可能会以悲剧告终。”(Finbold)[2022/6/23 1:27:12]

艺术家的创作需要上下文,环境是上下文中的一个结点。

当我们讨论加密艺术时候,如果只讨论「加密」,不去讨论「艺术」,在「浪潮」过去后,我们就会发现「加密艺术」一直在裸泳。

Coinbase CEO入选2020年美国15位最年轻亿万富翁:福布斯发布了《2020年世界亿万富翁榜》,《商业内幕》根据该名单编制了“最年轻的15位美国亿万富翁榜”,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入选,其净资产为10亿美元占榜单总资产的1%;榜单中最富有的人是35岁的Facebook首席执行官Mark Zuckerberg。此外,福布斯榜中共2000人,瑞波联合创始人Chris Larsen以26亿美元的财富排第804位。Galaxy Digital首席执行官兼Michael Novogratz和Gemini联合创始人Winklevoss兄弟没有进入榜单。(Bitcoinist)[2020/4/8]

而当我们讨论艺术的时候,一定是站在艺术史的角度去讨论才有依据,当我们谈艺术家创作的时候,也只有联系艺术家创作的历程去谈才有意义,那么当我们导论加密艺术的时候,只有将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作为纵轴,将区块链技术环境作为横轴,形成交叉点去讨论才有价值。

动态 | 美国亿万富翁、风险投资家Tim Draper或计划投资Facebook加密货币项目:据彭博消息,美国亿万富翁、风险投资家Tim Draper计划与Facebook公司会面,主要讨论投资这家社交网络公司的加密货币项目。Tim Draper表示:“我很想听听这个故事,我们会看看是否合适。” 现年60岁的Draper并不是唯一一个与Facebook会面的人,此前报道,该公司正寻求为加密货币计划筹集多达10亿美元的资金。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家和其他富有的个人投资者也可能进行投资。[2019/4/11]

一位画着国画或者传统油画的艺术家,在之前的作品里,从未有对网络、对数字、对科技的思考,但只要作品上链,便是破圈,便可称自己为加密艺术家,这显然是一种脱离了创作上下文关系后,而产生极其浅层的认知。而只有创作历程与环境契合、其思考与创作载体契合,才能传达这种艺术的特性。

对于什么才是加密艺术,这里我想用两个案例说明,案例皆来自于稀瘾加密艺术平台。

加密艺术品,应当是艺术品与区块链在「基因」上天生契合。

稀瘾作为加密艺术内容运营平台,在合作艺术家的选择上,稀瘾有自己的艺术标准:创作的历程、思考与科技、智能化及区块链有绝对的关联,。而林欣做为稀瘾的合作艺术家,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这次的合作的达成,与其说林欣老师选择了加密艺术,不如说加密艺术选择了林欣老师。林欣作为数字艺术家,早在2005年,便开始系统性的思考和呈现「后网络」、「人工智能」、「算法革命」、「大数据」等命题。在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形,同时作为人类/机器/意识/程序的结合体而存在,这种中性和客观的视觉展示方式,构建了一个新的赛博空间。将这种空间放置于区块链上,艺术与技术在基因上天生的契合,才应该加密艺术作品原本的样子。

稀瘾签约艺术家--林欣老师的作品

而本次林欣选择上链的作品,是林欣创作历程中的变革之作,在这幅作品之前,她还是在「外象」上进行作品表达,而这幅作品之后,她开始「内观」,她的作品更直接的表达着内部的思考、内心的情绪。恰如画面上的中线:中线之上,是外部的呈现,而中线之下,则是内部的情绪。这种变革也与「加密艺术」带来的变革在内核上尤为一致。本作品将在亚洲最大的加密艺术交易平台CryptoArt上进行公开销售。

加密艺术有待风格化,独立化。

塞尚在展览上拿出自己签名的小便池,却定义了「现成品艺术」概念,安迪沃霍用丝网印技术,却创造了「波普艺术」。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技术本身不足以成为艺术流派,只有艺术家的思考创作才可以。

加密艺术亦是如此,我们讨论了太多技术内容,不论是区块链的技术,还是艺术家创作的技术,大部分艺术作品换了一个载体呈现而已。目前,有不少艺术家已开始基于链上合约进行创作,尝试着做更为「纯粹」的加密艺术,给加密艺术的未来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

4月3日,稀瘾创始人常晖受邀参加,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的「智能化时代的科技与艺术」论坛,并就「NFT--艺术经济的新形态」进行了主题分享。会上,稀瘾与本次论坛的参展艺术家郑达联合宣布,将基于郑达新发布的艺术作品AIBOX,结合区块链技术共同打造全新的加密艺术项目。

常晖在论坛进行分享

郑达,跨媒体艺术家,LowTechArtLab创立者,作品获得英国「The2017?LumenPrize」互动艺术大奖,「2018第三届王式廓奖」艺术奖得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CPI研究员。艺术工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焦距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机械装置、媒体剧场等。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电子虚拟环境的艺术实验,探索光与运动的交互、机器视觉系统的算法美学,以及可计算媒介的装置艺术的感知系统。

郑达作品--LOWAIBox

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行为,随着人们的社交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那么将自己的收藏品收藏到链上也将是未来的趋势。加密艺术,未来可期。

稀瘾,引领你的加密艺术收藏旅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3:38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