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公众号:道说区块链2.后台回复:电子书3.获取《DeFi实战投资方法论》电子书我们有些读者留言希望我推荐几本自己看过的投资方面的书。
这又让我想起自己早年在踩了很多坑,迷茫时的经历。当时的我非常痛苦,对自己屡战屡败的状况感到很无力也很难过,于是想到了读一些前辈的书。
记得最早我读的书是利弗莫尔那本《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被很多人奉为投资类的必读书籍。但是奇怪的是当我读完这本书后,留下的印象却并不是太深刻,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利弗莫尔一生四次破产的经历在潜意识中影响了我对这本书的认知,所以至今我对这本书的感受都比较一般。
接下来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读到一本巴菲特的传记,这本书因为太早读而且书名很长,所以名字现在我忘记了。这本传记当时非常吸引我,也在很多方面直接影响了我后来的投资方式和思维方式。现在回想起来它吸引我的原因有两点:
新火科技市场总监Peter:公司将集聚核心资源投入MPC托管平台发展: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8月8日由金色财经主办的金色沙龙活动中,新火科技市场总监Peter带来主题分享《持牌合规发展,新火的思考与实践》。Peter表示,作为港股上市公司,新火科技持续加强合规业务发展,未来将集聚核心资源投入MPC托管平台Sinohope业务发展。
据了解,新火科技MPC托管平台Sinohope通过采用 MPC-CMP技术支持用户分布式管理私钥分片与协同签名,解决私钥单点风险,有效增加透明性和易用性。目前已支持Ethereum、Bitcoin、Avalanche、Cosmos、BNB Chain、Polygon、Arbitrum、Optimism、Near、Tron、Filecoin等主流公链。
8月7日,Sinohope宣布其Web3 Access功能已正式上线,首创 MPC APP 钱包领域 DApp 交易支持“自定义多人审批”功能。[2023/8/8 21:32:06]
第一个是书中的一个数据:巴菲特几十年的投资总结下来,年化平均收益都只有不到20%,这和我印象中所谓的“大师们”动不动几倍几十倍的印象相距甚远,但重要的是这个看似不高的收益率是几十年平均下来得到的。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能保持这个收益率这才是巴菲特的厉害之处。这一点让我看到了“常胜将军”的威力,也让我从此对所谓的暴富再也没有了冲动和艳羡。并且让我认识到,投资是一生的事。
高瓴资本的张磊曾经说过,投资就像流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连绵不绝。这正是巴菲特一生投资的真实写照。
第二点是巴菲特明确地说,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买指数基金远远好于买个股,也好于买一些主动型的基金。
这是我后来投资沪深300指数非常直接的驱动力。在后来我投资股市的过程中,也看到了众多所谓明星经理管理的基金最终跑输沪深300指数的事实。还有一个更讽刺的例子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菲特那场公开挑战华尔街的战役:巴菲特就买指数基金,另一位接受挑战的所谓明星经理主动选股,结果在比赛到期日后,果然那位明星经理选的股票还不如巴菲特投资的指数基金。
这本书很厚,我读了三遍,但浓缩下来的精华和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上面两点。
接下来,我读了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那本《聪明的投资者》,读完这本书,再结合我读巴菲特传记中的感受,我开始尝试接受在熊市入场、买低估值投资品的方式。
除了巴菲特,吉姆罗杰斯也是我佩服的投资大师。因此他著述的那本《水晶球:吉姆·罗杰斯和他的投资预言》一上市我就马上入手拜读。
这本书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有三点:
一是他在书中对华尔街的描述彻底粉碎了我脑海中原有的对所谓“投资精英们”那种聪明、理性、在投资界无往不利的形象,让我明白原来这些所谓的“精英们”很多都是靠基金固有的管理费活着,绝大多数也和小散一样,三根阳线改变信仰。
他们之所以能进入华尔街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投资领域的水平多么高,而是由于他们有光鲜的学历。而我自己后来的投资体会让我认识到在投资界,我们其实根本不需要多么靓丽的学历,多么高深的知识。
所以自此我渐渐认识到很多所谓的机构投资者只不过是资金量大的小散而已。我再也没有了对基金经理们的那种迷思,也不相信什么“明星经理”的传说,并且更坚定了我不买任何主动型基金的做法。
这本书给我第二个印象很深的是,罗杰斯在书中坦诚,自己非常不善于捕捉价格走势,很不善于判断价格短期的涨跌。并且他还写到他很多很得意的投资品在买入时价格并不是最低,甚至在他买入后价格还在下跌,但是后来再回首,他投资的时机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看都是相当低的低位。
他不擅长捕捉短期价格走势的特点简直和我的特点一模一样,因为我也非常不善于判断短期价格的走势,并且我也经常在买入一个投资品后,它的价格也还会继续下跌。
但是罗杰斯认为只要保证在长期趋势中买入在大体接近低位就行了。
这一观点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并且对我后来的影响至深。
第三个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擅长的是看大趋势,从人人都能发现的公开信息中捕捉低估值的领域。
这一点我也在后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了。
我在前面投资经历中提到的,我看波罗的海指数的低估,白银的低估,石油的低估等等都是源自罗杰斯的这种思考方式。
这本书还让我看到即便是大师们也有很多不足,也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而他们的成功更多的是极致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所以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那我们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就一定可以在投资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我们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最适合的投资方式,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就行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