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开发者、用户早已受够了以太坊高昂的手续费,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以太坊平均手续费已高达20美元,是2018年巅峰时刻的8-10倍。
在如此拥堵的交易环境下,以太坊生态的开发者、投资者、用户等几乎所有参与者,无一不叫苦不迭——赚的盘满钵满的以太坊矿工们除外。?
有人将以太坊比作90年代中期的互联网,认为尽管当下的以太坊笨重、昂贵、规模不大,但强大用户的生态系统依然强大,未来愿景可能比想象的更快实现。但是,笔者认为,如果以太坊当下的拥堵境况得不到改善,很有可能会被众多高速发展的公链生态追上,例如Polkadot与Cardano。?
不过,随着以太坊Layer2逐渐得到重视,以太坊的拥堵现状,或许将得到解决。
那么,目前最新的Layer2发展情况如何?解决方案有哪些?当Layer2进入应用之后,又会对以太坊本身带来哪些影响?
目前,以太坊Layer2最有前景的技术分别是OptimisticRollup与ZKRollup,虽然两者都处于测试阶段,但存款规模与应用发展却不容忽视。
BAYC:HV-MTL Forge Rift将于9月7日开放:金色财经报道,“无聊猿”BAYC在官方社交媒体宣布HV-MTL Forge Rift将于9月7日开放,并且分享了进入“Rift”所需要了解的信息,HV-MTL 持有者和他们的机甲应该继续“积聚能量”并“构建瓷砖”,直到他们在熔炉中看到 Rift 门户,这些额外的能量将使玩家能够进入裂谷并进行额外的 lHV-MTL 升级。HV-MTL 持有者和他们的机甲要穿过裂谷,这样就可以参加“突袭首领之战”并获得APE奖励。[2023/8/27 12:59:00]
以资产合成协议Synthetix为例。
1月15日,OptimisticRollup扩容方案Optimism团队开启了OptimisticEthereum主网的试运行网络,此后一个月时间,Synthetix在OptimisticEthereum网络中质押的代币数量已超过662万个,价值超过1.5亿美金。
再以近期热度较高的ZKSwap为例。
根据ZKSwap官方消息,在Layer2发送9000笔转账合计消耗的Gas成本为1500美金。对比而言,在以太坊主网完成9000笔转账需要消耗18万美金的成本,ZKSwap上Layer2的转账成本只有以太坊的1%左右。
对于以太坊Layer2的近期进展,链闻研究总监潘致雄认为,Layer2生态如何搭建值得关注,特别是和金融进行组合。这将不仅仅带来性能的提升,而是全新的体验和此前在Layer1上完全不敢想象的创新产品试验。
除此之外,很多应用也可以在嫁接Layer1的时候彻底解决之前因协议标准老旧带来的体验和兼容性问题。比如Layer2扩容技术ZKRollup,将以太坊协议本身的范式进行了转变,改造了“计算“和“储存”的关系,通过链下大规模计算能力搭配合理的数据压缩技巧,有望为以太坊网络提供一种几乎没有安全损失的百倍扩容方案,甚至这套方案未来可能会在其他区块链网络中继续发挥作用。
潘致雄认为,可能的引爆点:当Layer1上用户量很大的应用真实迁移到了Layer2之后,会让更多用户快速涌入,比如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的Uniswap和Synthetix。
路印COO在今年1月份发推表示,现在所有ERC20应该考虑使用Layer2。
那么,近期Layer2技术还有哪些进步?
OptimisticRollup与ZKRollup两项技术是由不同团队负责,而且每一种技术又有不同分支,每一种分支又由不同团队负责。
负责开发ZKRollup方案有两个团队,分别是MatterLabs团队与StarkWare团队。MatterLabs团队负责zkSync技术开发,StarkWare团队负责StarkNet技术开发,两种技术最核心的区别是零知识证明技术的采用方式不同,前者采用zk-SNARK技术,后者采用zk-STARK技术。
负责OptimisticRollup方案也有两个团队,分别为Optimism团队与OffchainLabs团队。Optimism团队负责OVM技术开发,OffchainLabs团队负责ArbitrumRollup技术开发,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是欺诈证明机制的方案不同,分为单轮交互和多轮交互。
虽然目前这些技术都处于非常早期阶段,但是进展速度值得关注。
以前文提到过的OptimisticRollup为例,目前OptimisticRollup已经上线了以太坊主网,虽然是功能非常有限,目前仅与Synthetix合作推出了几个功能,但是依旧有不少的资金在逐渐迁移到该Layer2网络中,一个月时间的迁移量已达到1.5亿美元。
除了纯粹的Layer2扩容技术,Layer2生态中还出现了“Layer2聚合器”概念的新生事物。
Polygon被定义为首个结构化、便于使用的以太坊扩容及基础设施开发平台。除了目前已完成的Plasmachains,Polygon未来还将支持其他Layer2扩容方案,如OptimisticRollups、zkRollups、Validium等等,这将使Polygo成为以太坊链上首个“Layer2聚合器”。
Polygon的核心组件是PolygonSDK,这是一个模块化、灵活的开发框架,支持构建和连接两种主流扩容路径:
Securedchains:这类路径可依赖以太坊网络的安全性,无需建立自己的验证机制。除了目前已完成的Plasmachains,Polygon未来还将支持其他Layer2扩容方案,如OptimisticRollups、zkRollups、Validium等等,这将使Polygon成为以太坊链上首个Layer2聚合器。从用例来说,这一方向比较适用于需要最高安全级别的应用以及哪些很难自行搭建验证机制的新兴项目。
Stand-alonechains:这类路径可搭建独立于以太坊的侧链,侧链网络拥有自己的验证机制,将完全负责自身的网络安全,但也可以提供更好的独立性以及灵活性。从用例来看,这一方向比较适用于不需要最高安全级别的项目以及具有强大社区力量的项目。
以上就是当下Layer2技术的大致发展方向,下面介绍Layer2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太坊Layer2无所不能,没有缺陷呢?
其实不然。
首先是不同项目之间的适应性问题。
例如,2020年12月份,AxieInfinity联合创始人AleksanderL.Larsen发表了对以太坊Layer2与区块链游戏开发之间的观点,认为一个创业公司基于另一家创业公司的产品其实风险还是挺大的。
AleksanderL.Larsen表示,很早之前他们就已经在关注以太坊可扩展性对应用的影响了,此前也已经在Loom网络上进行过测试,但是整个行业目前还处于非常早的阶段,一个创业公司基于另一家创业公司的产品其实风险还是挺大的,因为大家都可能随时调整产品定位和方向,我们将会使用自己的解决方案,解决我们自己遇到的问题,并逐渐提升去中心化。
其次是不同Layer2之间的交互问题。
所谓的交互问题,即基于Rollup的不同DeFi应用之间的可组合性,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不同的Rollup链上有不同的DeFi应用,则不同Rollup链之间的信息互通将比以太坊主链上的信息互通更加困难。?
最后,在笔者看来,Layer2本身也会对Layer1产生负面影响,这与Layer2运行机制有直接关系。
简单理解,Layer2的运行逻辑是把本该在Layer1上处理的“事务”转移至Layer2,由于Layer2的运行效率是Layer1的数百倍,因此只要Layer2正式上线运行,Layer1将会从现在拥堵的状况中得到“解脱”。无论OptimisticRollup与ZKRollup,都能获得这样的效果。
Layer2看似美好,但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众所周知,Layer2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不是以提升自身性能为基础,而是将大量业务外迁,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Layer1使用频率大幅度下降。
Layer1使用频率的大幅下降,意味着未来的ETH1.x会变成类似“中国人民银行”,或者“美联储”这样的角色,且只能按照一定的货币政策发行货币,虽然未来ETH发行数量会也来越少,但我们知道,ETH属于应用类智能合约项目,一旦使用价值下降,无论货币政策如何,币价再也得不到有效的应用支撑。因为,ETH的涨价逻辑与BTC不同,前者靠应用,后者靠共识。当应用不在,币价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我们在以太坊上看到很多奇怪现象,即将会成为历史,例如高昂的矿工费。
2月10日前后,以太坊矿工在一小时内收入已达400万美元,再次刷新纪录。今年,在Rollup技术取得大幅进步的前提下,以太坊DeFi项目会有相当一部分迁移至Layer2,费用高昂贵的情况将会得到大幅缓解,高昂矿工费将成为历史。
也许随着Layer2技术发展,会出现下面的境况:ETH涨价幅度将会受到大幅限制,根本原因是ETH使用频率下降了,而基于OptimisticRollup与ZKRollup的项目代币将会暴涨,目前这类项目代币数量也呈井喷式爆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