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投入金融科技近千亿 区块链加码下供应链金融能走多远?

《21世纪经济报道》讯:2020年银行年报发布已进入尾声,六大行早前年报已发布完毕,在A股上市的全部九家股份行中,均已披露2020年经营业绩。从年报中不难发现,“供应链金融”是每家银行大力布局,同时重点着墨的业务板块。

回顾历史,国内市场从2015年开始,供应链金融概念大火,各种机构跑步进场,业务突飞猛进。市场对供应链金融的前景一片看好,毕竟2018年全国应收账款融资需求就超过了13万亿元,其中仅有1万亿元融资需求得到满足,且主要由大银行服务超大型核心企业的一级上游供应商,而处于供应链长尾端的小微企业有近12万亿元的融资缺口,前景显而易见。

但从市场实际发展现状而言,供应链金融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痛点,相较于曾经预期的市场空白,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产品、能力和融资意愿的增长似乎整体并不如预期。甚至在2019年还出现了多起供应链金融的“爆雷”事件,引发市场上演了一系列的风险反思录。

但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近年纷纷加码金融科技投入,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六大国有银行科技投入资金规模约为956亿元,股份行中已披露相关数据的6家科技投入也超过了400亿,其中,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应用是主要发力点,而这些技术的加码,尤其是区块链近年快速的落地应用正在给供应链金融这一业务以新的可能。

虽说区块链的概念如日中天,且金融被视作最容易也最有价值被应用的领域,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个立意高、落地难,作用范围有限的东西。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因为区块链技术能有效地帮助解决跨地域、跨机构、跨系统的信任问题,这就与供应链金融中的痛点有所匹配。供应链中的企业往往分布在不同地域、涉及很多机构、业务系统也不打通、有数据孤岛问题,而区块链就很好的解决了这种跨机构间的不互信问题。

此外,区块链也能帮助信任传递,为产业链上末端中小企业融资,使商业体系中的信用变得可溯源、可传递,填平了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任的鸿沟。从而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机会,并且降低他们的资金成本。第三,区块链技术有利于降低内控风险。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运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并结合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做资金的自动清结算,帮助降低内控风险。 

Exmo开发总监:俄罗斯用加密货币规避制裁是一种幻想:金色财经报道,俄罗斯正准备授权国际加密货币支付,但参与该行业的人怀疑,这是否能使该国规避制裁。与此同时,美国最近在国会通过新的立法,针对使用加密货币躲避西方国家施加的金融限制。

近日,俄罗斯当局宣布他们已经开始制定一个用加密货币资产进行跨境结算的机制,目的是减少对俄罗斯经济和贸易的制裁压力。数字资产交易所Exmo开发总监Maria Stankevich表示,在制裁下引入加密货币支付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幻想。

Tomashevskaya & Partners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Mikhail Zhuzhalov表示,监管压力通常施加于机构参与者,如加密货币交易所、P2P平台以及数字和代币化资产的发行者。他指出,虽然加密货币的流通本身不受监管,但很容易对合法经营的持牌公司下手。(Bitcoin.com)[2022/9/26 7:21:22]

也因此,区块链+供应链成为金融领域最为热门的落地场景。

从银行层面来看,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浙商银行,也因此令浙商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迅速打出了名气。 

2017年8月,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平台推出了应收款链平台,首次实现了区块链和供应链金融融合。据介绍,核心企业签发的区块链应收款可以在供应链商圈内流转,下游从签发、承兑区块链应收款开始,在交易过程中无缝嵌入资金流。上游收到后,即可在线实时转让给银行获得资金,不再受账期困扰,实现圈内“无资金”交易,从而减少外部资金需求,构建更健康的供应链生态。中小企业收到“区块链应收款”,不仅可用于对外支付,还可随时转让给银行进行融资变现。

一位前浙商银行员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一模式之所以一经推出就获得很好的市场反响,关键在于将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平台可以办理区块链应收款的签发、承兑、保兑、支付、转让、质押、兑付等业务。并且浙商银行整合涌金资产池、易企银平台、应收款链平台帮助企业打造自金融平台。提供流动性服务、虚拟财务公司、租赁、保理、供应链金融、银企直连等,真正盘活了应收账款。

ETC Core创始人表示ETC未来不会受到51%攻击:Cointelegrah在推特提问,ETC是否安全,不会受到未来51%攻击?对此ETC Labs、ETC Core创始人James Wo刚刚表示,是的。[2020/10/13]

据浙商银行2020年年报中关于供应链金融的表述,其通过这种互联网+实体企业+金融服务的模式,供应链金融实现了快速发展。其应收款链平台依托区块链等最新金融科技,创新开发的企银业务合作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区块链应收款的签发、承兑、保兑、偿付、转让、质押、兑付等功能,截至报告期末,已服务客户27969户,提供融资余额1939.30亿元,较年初增长101.78%。

一位供应链金融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供应链+区块链在实现信用传递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原因在于让银行触达长尾的可能性变大了。从传统场景下,由于核心企业信用无法传递,银行只能面对一级供应商,无法在多级供应商中发掘优质客户,业务利润空间极为有限。多级供应商,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诉求,由于无法得到银行授信,大多需要通过民间借贷满足资金需求,常见的贷款利率达到15%-20%,甚至部分贷款年化利率超过24%。

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由于实现了核心企业信用的传递,以核心企业信用作为贷款融资基础,各级供应商的贷款融资利率都有所下降。若中小型供应商融资成本原来年化利率18%,现降至10%左右甚至更低,融资成本降低40%以上。 

而对银行而言,由于信用的穿透,银行可以面向多级供应商,依托核心企业信用,特别是向中小微企业贷款,贷款利率也相应比原一级供应商贷款利率高,利润空间更大,客户群体也大幅增加。 

对于核心企业而言,使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后,整个产业链的资金成本降低,也会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传导到核心企业也能提升核心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另外核心企业还能利用闲置的授信或者资金提供服务获得额外收益,加强对上下游的把控。

但这是否意味着,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是供应链金融的万能灵药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发现,市场中质疑之声也不少。其核心逻辑在于,供应链金融发展受限的原因在于信用,而区块链技术对于信用的识别和控制所能起到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一位资深供应链金融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区块链在一定限度内在供应链金融中的风控环节可以起到识别信用风险、降低内控风险的作用,同时也可能产生提高集中度风险的负面作用。区块链技术虽然并不提供完整的金融风险解决方案,但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新型风险管理辅助工具。

更重要的是,区块链虽然在提供数据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但这是有前提的,比如说数据源必须可信,入链后的数据流程必须可信。就目前如日中天的核心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而言,本质是是否能够相信核心企业的数据,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由此衍生出第二个问题:以核心企业应收款模式为例,区块链应用只是在数据层面描述了供应商未来预期的现金流,但并不保证这个或有的现金流的实现,但却无法保证还款信用的实现。 

他进一步指出,尤其随着近年核心企业违约率攀升,银行、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因此受到了损失。此外,如果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可能还存在单一还款源风险集中度过高的问题。有几家业界知名的保理公司,就是因为在部分核心企业、上市公司身上的业务规模过大,一出问题就出现了坏账飙升。

该人士认为,从风险的层级上来说,区块链技术所解决的风险,是金融领域风险中层级较低的那一部分,而对于影响力更大、后果更严重因此需要更加关注和管理的高阶风险而言,区块链其实是无能为力的。

另一位股份行对公业务人士则直言,对整体供应链金融,长期看好,短期却不太看好。长期看好的原因源自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在发展,金融机构也在改革。金融和企业的数字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企业希望信息数字化提升生产和运营效率,金融机构希望能够穿透企业经营,更好的评估风险。两者的诉求是一致的,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和金融机构对数据化风控的接受,供应链金融未来必然会有飞跃式的大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但短期来看,金融机构做供应链金融目前整体处在尴尬的位置,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相对于抵押贷、信用贷这些标品来说,供应链金融是非标产品,规模总量上都是小众产品,且仍需要大量的创新和研发,从投入产出来看,大部分金融机构其实还是更乐意做标品业务。二是供应链金融对金融机构的要求更高,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对应的供应链产品完全不同,对金融机构从业者的行业专业要求、审批风控等等层面都要求更高,大多数金融机构的一线业务人员不具备这种能力。三是受限于供应链金融特有的单笔额度、价格、效率、数据维度不足等限制条件,金融机构具体批量化、规模化的落地业务还有诸多限制。四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总分行机制、风险偏好等因素,也抑制了银行发力供应链金融的主观能动性。

但该人士也指出,近年有部分综合实力排名没有特别突出,但不乏创新意识和科技实力的金融机构,在尝试布局和发力供应链金融。如浙商银行的应收款链平台,建行的E信通,还有平安银行的平安好链等,都走出了一些模式和特色。 

建设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披露,2020年累计为3693个产业链的6.55万户链条企业提供5626.59亿元网络供应链融资支持。是六大行中唯一披露具体供应链金融规模的银行,规模也是披露银行中最大的。

平安银行则在2020年年报中详细介绍了供应链金融模式,其指出,深入行业、聚焦场景,在区块链之外,叠加物联网,充分运用平安银行“星云物联网平台”数据,依托“平安好链平台”,持续创新迭代融资产品及模式,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通过线上化、模型化和自动化,批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截至2020年末,平安好链平台已上线客户数13152户,其中,核心企业1550户,平台年内交易量达827.15亿元,同比增长143.0%,融资额319.33亿元,同比增长234.6%。 

前述股份行人士指出,从目前金融机构对供应链金融新模式的探索来看,区块链技术更多是底层技术,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综合技术的运用,也在辅助解决信任问题。此外,商业模式上,要把握这一轮对公业务的发展趋势,虽然供应链金融自带场景,但银行依然有空间建立生态,而只有不断产生和创造更多价值,才能激发更多金融机构参与的热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狗狗币狗币访谈:和埃隆·马斯克合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伦敦上周一个安静的周四,几乎是午夜时分。软件工程师和兼职 Dogecoin 开发者 Ross Nicoll 正在穿上睡衣,准备睡觉,这时他的信息反馈突然变得活跃起来。 埃隆·马斯克,可以说是推特上最有影响力的人(当然是在加密货币推特上),在推特上提到了 Nicoll 和其他三个负责 Dogecoin 区块链的核心开发者。

SAND液态网络和闪电网络的六点不同

二层协议拓宽了比特币用户的选项。它们能使比特币的可扩展性增强,包括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速度和增加匿名性。 本文比较了两种不同但互补的比特币二层支付解决方案: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和液态网络(Liquid Network)。 这两个网络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应用。闪电网络可用于零售,使商户可以低成本,快速地从客户那里收到小额付款。

欧易交易所诚实性证明POH:可验证计算的可实现概率解

随着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链繁荣,平台经济发展迅速,相关大型企业不断涌现,创业者频频涌入;共享经济在当下的全球市场发展得也十分火热,并吸引资本大量进入。据罗兰贝格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共享经济总规模达1,869亿美元,到2018年增长至5,200亿美元;2021年预计突破10000亿美元,未来有望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0:0ms0-8:68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