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此前的一篇文章“未来普遍存在的嵌入式银行服务”当中提出,未来的银行服务不会只是由银行来提供。银行服务会有更多提供方,并且会采用多种形式被嵌入在很多应用当中。这样的一种变化趋势是由区块链和在其之上运行的数字稳定币带来的。同理,交易也会有更加普遍的方式来进行,会有更多的新的交易品种,交易的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交易活动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交易产品方面,可以分为商品交易和金融产品交易。在结算方式方面,可以分为钱货两清交易,也就是DVP(DeliveryvsPayment)交易结算模式,以及支付和交付分开的模式,也就是RVP(ReceivevsPayment)交易结算模式。举例来说,在平常的商场购物过程中,商品买卖的方式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DVP模式。在电商购物的过程中,是进行支付,然后由电商进行实物的交割的RVP模式。股票交易的过程也是进行支付,然后由第三方的清算结算公司完成结算和交付。金融产品还包括大量的场外市场交易。这样的金融产品的特点是个性化定制和体量大。交易过程的完成保证是基于对手方的信用以及法律。当市场风险过大或对方失去履约能力时,这样的交易的完成就会遇到非常大的风险。
谷燕西:区块链技术及DeFi的应用会取代目前多数金融中介服务:9月15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专栏文章《从比特币到CBDC,浅析数字资产的全球流动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就是货币。在区块链技术的推动的各种创新中,数字货币是一个主要的发展产品。USDT是市场中产生第一个对标美元的数字稳定币,之后更多的合规数字稳定币开始出现。Libra的出现将数字货币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它的出现直接推动了全球主要央行的CBDC开发。各国央行发行的CBDC会成为金融市场中的主要的交易媒介,CBDC的推出也就意味着相应的底层技术设施的出现。而这个底层技术是极有可能是分布式记账技术。目前除了分布式记账技术之外,不可能有另外的一个崭新的技术来支持CBDC的发行。他在文章中还表示,在金融业务流程方面, DeFi的应用探索也在持续的发展。DeFi的本质是将金融业务流程自动化,在不需要金融中介的前提下完成一些基本的业务流程,譬如抵押贷款,稳定币生成和自动做市交易。区块链技术本身以及DeFi的应用会取代目前的很多的金融中介服务。而这些功能都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未来的金融业务会是在完全不同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上,以不同的方式开展。[2020/9/15]
按照交易完成的风险来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最安全。其次是由CCP的方式来完成。金融产品的场外交易安全程度最低。
声音 | 谷燕西:比特币在过去这一段时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各种ICO产生的数字资产:CBX研究院创始人谷燕西表示,自2017年3月以来,比特币重新占据加密数字资产总量70%。对此的一些相关思考。
1, 比特币在过去这一段时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各种ICO产生的数字资产。
2, 在可预计的未来,不可能有更多新类型的数字资产进入市场。比特币不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产生增长。
3, 在可预见的未来,比特币的价格主要是市场投机所决定。在CME和Bakkt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将会是决定比特币价格的主要力量。
4, 投机者只关心导致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不管其底层是大豆还是黄金。鉴于比特币的总量有限,而且产出越来越少,其交易价格变化应该更加类似于黄金。[2019/9/6]
在区块链技术以及随后的数字稳定币和加密数字资产出现之后,正在出现各种类型的加密数字产品的交易。这样的交易采用DVP的结算方式。由于这种方式能够支付的数字货币的数量大以及加密数字资产的可定制性,此前的无法交易的品种和只能通过RVP模式进行交易结算的品种现在能够采用更加有效的DVP方式进行交易结算。凡是能够加密数字化的底层产品都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易流通。由于这些交易都在区块链上进行,因此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发出更加多样化的应用,支持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应用场景。交易服务因此可以同现在的社交服务一样作为一个基本功能嵌入到很多类型的应用当中。
声音 | 谷燕西:Libra对清算网络冲击,实际上是区块链对清算网络的冲击:今日下午,观火深圳千人大会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隆行,在“开放式金融”单元,CBX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火讯共创小组专家委员谷燕西在发表的演讲《Libra对全球金融行业的冲击与风险》中表示,Libra这个是对清算网络冲击,实际上是区块链对清算网络的冲击。Libra的影响就不限于银行方面也包括证券领域,各国央行发行自己的法币,法币流通也是清算系统,各国央行支持自己主权法币的流通支付系统,各个法币都有各自清算网络,所以法币之间互相交换支付很不容易,如果说是在一个法币地区到另外一个法币地区交易,还需要两个清算网络之间进行清算。而现有的银行的清算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高效的,Libra出来了之后,一开始就是区块链的特点,它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清算网络铺开之后稳定币之后也不受世界限制,Libra清算网络和稳定币就会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流通,这对现有的金融市场是一个最大的冲击,商业银行也会是一个受到很大冲击的机构,其实在Libra体系里影响最大是协会,正是因为协会所以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清算网络和稳定币,如果在网络跑的应用特别多,对稳定币需求非常大,那么现有法币的转换成稳定币在Libra的网络上流通,这对于商业银行意味着存款减少了,存款减少了主营业业务、贷款业务会受到了很大影响。证劵行业的正在往清算网络的方式来进行,现在Libra提供的网络很有可能在资产交易方面率先推行自己的清算业务。[2019/8/11]
在目前的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当中,大部分应用都是基于市场之中的各种加密数字货币。由于Kitty猫这样的产品以及加密数字货币同现实中的资产和货币没有建立起关联,所以这些交易更是类似于实验,还没有被真正应用到实体经济当中。随着分布式记账技术逐渐被采用以及在其之上开始流通的数字稳定币,开发真正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应用就成为可能。
声音 | 谷燕西:Libra的一个潜在的竞争者是Twitter和square的CEO Jack Dorsey:今日,在由火讯财经主办的“火讯Facebook Libra周”线上沙龙上,CBX研究院院长谷燕西表示,在潜在用户方面,Facebook确实在全球有27亿的注册用户,数量方面他确实是有优势。但是,具体到数字资产方面,加密数字资产的爱好者的活跃社交群体是Twitter,而不是Facebook,而且推特的用户也是遍及全球。如果一个基于加密数字资产的金融应用,需要在全球推广的话,实际上推特更适合于此目的。Libra稳定币的一个潜在的竞争者是 Twitter和square的CEO Jack Dorsey,他在社交网络和货币支付端方面都有优势,所以他很有可能是Facebook稳定币的一个很大的竞争者,而且他一直是加密数字货币的强烈的爱好者,特别是对比特币。在2018年5月在纽约举行的 Consensus大会上,他就提出,互联网需要自己的稳定数字货币。[2019/6/21]
在这样的市场基础设施方面,Diem稳定币的推出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Diem的市场基础设施的经营是由Diem协会来负责。它的底层是一个许可链,因此其中的参与者只有在经过认证之后才能参与到Diem的生态当中。在Diem的生态中会流通基于法币的Diem的数字稳定币。因此Diem的用户就可以在彼此之间进行支付。由于它的底层支持各种数字产品的定制,因此就可以把现实中的资产或权益甚至商品以加密数字化的方式在Diem的生态中建成并进行流通。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之间的交易方式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支持的DVP方式来完成。这样的交易完成完全通过技术来保证,不需要依据交易对手方的信用或者是第三方的CCP。因此在交易的效率,覆盖面以及安全保证方面,Diem生态中的这样的交易就具有非常强的优越性。
由于目前的银行的存贷汇业务也会在Diem的生态中进行,因此贷款业务也会成为一个基本的功能在这个生态中存在。普遍存在的贷款业务就会进一步促进交易业务的发展。贷款和交易这两项业务会是相互促进的发展。
交易产品的上链会是一个过程。目前的在中心化的交易市场中交易的证券型产品是最不适合首先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易的。因为这样的交易已经非常成熟,支持它的市场基础结构,包括技术和制度都已经非常完善,这样的交易也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的任何改动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市场不会轻易做出这样的改变。另外同样重要的是,采用分布式记账技术支持目前的证券交易并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它所能最直接应用的地方就是证券交易后结算。这也是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采用的应用方式。但是这样的应用能取得的收益同为此支付的各种成本相比,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在交易产品的选择过程中,更适合作为首先进行交易的产品是那些现在根本没有可行的交易方式或者是交易效率极低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看,游戏中的虚拟资产会是最佳的首先交易的产品。
游戏行业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行业。它的参与者多是年轻男性,并且愿意为游戏进行支付。基于游戏的电竞行业已经成为现在一个快速兴起的产业。游戏中产生出的虚拟资产也在成为受欢迎的可交易的资产。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游戏行业采用区块链技术和数字稳定币来交易游戏中产生的虚拟资产。我在此前一篇文章中就已经提出游戏行业非常适合建立起自己的类似Libra协会。这样的一个组织以及底层所采用的技术会非常有利于游戏行业的数字资产的交易。游戏公司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直接在Diem的生态中运作。Diem已经提供了底层基础设施,稳定币以及会很快出现的交易服务。这样条件都非常有利于游戏公司直接将Diem的服务嵌入到它们的游戏终端。游戏用户因此就可以直接进行游戏领域中的支付和交易。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