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加入Blofin担任COO,Blofin将持续引进顶级金融人才。
近日Chan加入Blofin担任COO,负责Blofin风控及合规业务。Chan的加入将帮助Blofin持续迭代风控及合规系统,保障机构及个人客户权益。
Chan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拥有10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曾任职于摩根大通、恒泰证券等国内外一线金融机构,为上市公司及政府平台提供服务。在职期间服务招商轮船、鄞州银行、海南航空、苏美达集团、郑州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等大型国企及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公司债、ABS、跨境并购项目总规模超100亿元。Chan亦曾管理科技类基金,管理规模超5亿美元。Chan对金融机构的投资与风控系统有深刻理解,熟悉传统大型金融机构合规管理要求。
NFT协议Enjin所开发L1 Enjin Blockchain将于9月13日上线:9月6日消息,NFT协议Enjin宣布其所开发的Enjin Blockchain将于2023年9月13日19:00(UTC+8)上线。
Enjin Blockchain是专为协议级别的NFT和其他数字资产而设计,旨在允许人们更轻松、更低成本地创建和分发NFT。
Enjin代币ENJ将从ERC-20按1:1迁移到基于Substrate的Enjin Blockchain,Efinity代币EFI将以4:1的比例兑换为ENJ。[2023/9/6 13:21:05]
Blofin团队成员来自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UCSD、爱丁堡大学、上海交大、约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
Argo Blockchain与第三方签订战略托管服务协议:9月9日消息,上市矿企Argo Blockchain宣布,已与未披露的第三方签订战略托管服务协议。作为协议的一部分,Argo将在其位于德克萨斯州狄更斯县的Helios矿场托管和运营上述第三方拥有的矿机。Argo已承诺向其提供高达32 MW的电力容量,足以为10000多台矿机提供电力。Argo将获得托管矿机挖出的比特币相关净利润的25%。
此外,在8月份,Argo共计挖出235枚比特币或比特币等价物,而2022年7月为219枚BTC。截至2022年8月31日,该公司持有1098枚比特币,其中244枚为BTC等价物。(ADFN)[2022/9/9 13:19:24]
Blofin业务持续增长
消息人士:加密借贷公司BlockFi将支付1亿美元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各州进行和解:2月12日消息,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称,加密借贷公司BlockFi准备支付1亿美元,以解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各州监管机构的指控,即该公司非法提供一种产品,向客户支付高额利息以借出其数字代币。这些处罚最早可能在下周宣布,是在美国打击加密货币行业的背景下对加密货币公司施加的最严厉的处罚之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各州调查人员一直在调查BlockFi提供的账户是否类似于应向监管机构登记的证券。据悉,BlockFi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支付5000万美元的罚款,并向各州支付另外5000万美元。
对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彭博社 )[2022/2/12 9:47:14]
Blofin是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及香港的数字资产金融机构。Blofin聚焦数字资产管理业务,2020年三季度资管规模增长124.6%,管理资产交易量增长15倍以上。目前,Blofin提供BTC、USDT、ETH本位稳健型量化资管产品,为海外合规机构提供稳健投资选择。Blofin量化资管业务底层以套利和CTA策略为主,涵盖高、中、低频策略,在通过资产组合达到分散风险目的的同时,为所在交易所带来更多交易量及流动性。
目前,Blofin已实时收录了全球超过200家量化团队表现数据,与超过15家头部交易所达成交易及资管合作。
Blofin愿景
Blofin是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及香港的数字资产金融机构。为海外合规机构客户提供稳健资产管理服务;为资管团队提供资金托管及清结算服务。
通过投资Blofin资管产品,合格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可在多变行情下获得更稳定收益与更小回撤;使用Blofin托管&清结算服务,资管团队可获得更低交易费率、一站式合规托管及基金行政管理服务。
Blofin已获得全球200家以上量化团队的尽调及历史业绩数据,并通过数据&风控体系实时获取团队表现,与超过15家头部交易所达成交易及资管合作。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产品信息进行撰写。本公司不对该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作出保证。在任何情形下,本文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发出与本文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内容。Blofin将持续跟踪相关标的,定期或不定期根据跟踪情况决定是否调整相关观点,并及时对外公布。
本公司力求文章内容客观、公正,结论不受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
参与投资活动可能引发价值变动及流动性等风险。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理解投资风险,不应视本文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文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