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收官 体验如何、结果怎样?_BITG:GET

持续近一周的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顺利收官,通过“幸运者们”的亲测,数字人民币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数字人民币的支付体验如何?消费者和商户接受度怎样?从此次试点活动又能窥见哪些数字人民币的“庐山真面目”?

数字人民币测试结束,支付体验如何?

18日21时05分,随着收银员手中的扫码发出“滴”的一声脆响,深圳市民李女士在罗湖区一家超市花完了她数字人民币钱包里最后的59元。

“花光数字人民币的那一刻,竟然有些不舍。”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使用数字人民币在便利店买了饮料,去书店买了书,还在超市买了零食……分多笔、有规划地使用,就是为了多体验一下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使用场景。她每次当着众人的面打开数字人民币钱包,都会引来诸多关注。

李礼辉:数字人民币试点正在进入快车道:金色财经报道,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26日在“2023青岛金家岭金融人才大会“上表示,数字人民币正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而海外主要经济体法定数字货币进展较为缓慢。在改善跨境支付环境角度,数字人民币应该力争主导地位,这有利于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国际范围内,数字美元和数字欧元等进展缓慢。李礼辉认为,应努力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好的央行数字货币。这有利于推进普惠金融,也为应对虚拟货币对现行货币金融体系的冲击,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货币主权,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2023/2/27 12:32:18]

图为深圳罗湖区一家华润万家超市收银台显示可接受数字人民币付款

西安19项举措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金色财经报道,由西安市金融工作局、人行西安分行营管部联合印发的《西安市2022年加快数字人民币场景拓展应用工作方案》出台。该方案将通过19项具体工作举措,积极扩大数字人民币在政府端的试点场景应用,带动企业端、商户端、消费端和“三农”、普惠金融等特色场景拓展。

据悉,西安市于2020年11月25日被列为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2263.92万个、对公钱包163.01万个;正式投产场景46.08万个、商户门店21.26万个;流通交易2736.12万笔、金额63.67亿元。(西安发布)[2022/7/15 2:15:30]

此次深圳市派发的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以“摇号抽签”的形式发放。从10月12日18时开始,中签的“幸运者们”开启了“买买买”的支付体验。此次试点活动于18日24时结束,超过有效期未使用的红包会被收回,因此不少人赶在周末才“恋恋不舍”地花光数字人民币钱包里最后一分钱。

西安启动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出租车收款试点:金色财经报道,按照《陕西省西安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西安市出租汽车行业联合西安银行启动了数字人民币收款试点工作,实现了全国同行业内首个出租车使用数字人民币收款的场景。[2021/9/28 17:12:36]

18日21时,深圳市民赵全海在加油站一次性花完了他数字人民币钱包里的200元红包。“再不用就过期了,怎么也要来体验一下。”赵全海对记者说,“扫码支付的体验和微信、支付宝差不多。但不同的是,不受制于网络环境、不用绑卡,比较通畅、快捷。”

深圳市相关部门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24时,有47573名中签个人成功领取“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使用红包交易62788笔,交易金额876.4万元。

人民日报:数字人民币进一步助力普惠金融服务:9月6日消息,数字人民币在满足公众对数字形态法定货币需求的同时,将进一步助力普惠金融服务。数字人民币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未开立银行账户的公众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支付即结算”、低成本特性也有利于企业及有关方面在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降低支付成本。(人民日报)[2021/9/6 23:02:55]

支付系统改造后,商户受理情况如何?

深圳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目的之一便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深圳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除了红包交易,部分中签个人还对本人数字钱包进行了充值,充值消费金额90.1万元。

为了支持试点期间数字人民币的流通使用,深圳市罗湖区辖内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商户有3389家,包括商场超市、生活服务、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等四大类。消费者可以通过条码支付或近场支付进行无门槛消费。

“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给我们提供了相关机具,我们只用升级一下内部软件系统,没有增加什么费用支出。”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品牌管理总监姜艳告诉记者,目前深圳市罗湖区范围内华润万家旗下的26家门店,均进行了收银系统升级,收银人员全部进行了培训。截至10月18日24时,华润万家共受理数字人民币支付金额近244万元。

支持数字人民币消费必须进行相关支付系统改造。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撰文称,在数字人民币流通过程中,考虑到技术基础和系统管理要求较高,可由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及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在厘清责权利关系的基础上,共同向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流通服务。

图为数字人民币app内显示的数字人民币样式

业内人士表示,只有经过系统改造、具备能力的商家才能接受数字人民币。但改造成本不是由商户承担,而由推广运营机构承担。此次深圳试点活动既是对数字人民币支付情况的测试,也是对运营架构的一次检验。

通过此次试点活动可以看出,虽然数字人民币拥有独立的App,但是由央行和指定运营机构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共同开发钱包生态平台,同时实现各自的功能特色。

数字人民币露出真面目,哪些猜想被证明是“误读”?

随着数字人民币钱包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露出真面目的数字人民币证明此前一些猜想是“误读”。

——数字货币不等于区块链。

正如此前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数字人民币在研发工作上不预设技术路线,可以在市场上公平竞争选优,既可以考虑区块链技术,也可采取在现有电子支付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新技术,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法定数字货币不是数字加密资产,也不拘泥于某种技术,不是只有采取区块链技术才是数字货币。记者了解到,数字人民币在某些环节的确采取了区块链技术,但基于区块链的某些技术特征,不适宜在零售环节应用。

——数字人民币对商户并非强制使用。

按照现行规定,商户不可拒收现金。尽管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替代部分现金,但支持数字人民币消费必须进行相关支付系统改造,所以对接受的商户有条件要求。

一位参与数字人民币运营的机构人士表示,数字人民币流通和运行是市场化行为,需要运营和服务机构提升客户和商户的使用体验,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数字人民币广泛可得。

——数字货币不是要替代第三方移动支付。

数字人民币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支付链条上各方共同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与京东数字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促进数字人民币落地应用。蚂蚁集团也透露,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明确表示,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作为纯公共产品,数字人民币将成为电子化支付的重要补充,而不寻求替代哪一类支付方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3:1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