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富》消息,一项最新研究报告已经计算出需要多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以抵消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数字货币产生的大量碳足迹。数据显示,如果要吸收比特币每年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需要种植2.84亿棵树。
据Forex Suggest发布的《加密数字货币交易的全球影响》(Global Impact of Crypto Trading)报告显示,与以太坊等加密数字货币相比,为消除比特币挖矿引起的污染,需要启动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原因很简单:比特币的耗电量为竞争对手的数倍。作为标志性的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今年预计耗电760亿千瓦时左右,是以太坊的将近3倍,莱特币(Litecoin)的100多倍。每年排放二氧化碳总计5700万吨左右。如此多能源消耗只引发了较低的交易量是因为比特币分布式网络运行缓慢,用户每小时只能够在区块链上发布大约1.2万条购买、销售和转让,相反,以太坊的年交易量是比特币的4倍多,但耗电量却远不及比特币的一半。结果是:比特币每次交易耗电量达到惊人的707千瓦时,为以太坊的11倍。如果要吸收比特币每年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需要种植2.84亿棵树。
交易所比特币持有量达到两年低点:金色财经报道,随着比特币价格开始再次攀升,交易所的比特币流出量增加,所有交易所钱包中的比特币持有量处于两年来的低点。根据区块链分析公司CryptoQuant的数据,截至3月8日,所有交易所持有的比特币为230万枚。同一天,交易所流出了6.18万枚比特币,流出量较前一天增加了3万多枚。[2021/3/10 18:30:29]
实际上,一直以来比特币就为其高耗电量所诟病。甚至于“1万台矿机一个月耗电4500万度”登微博热搜榜、伊朗电力短缺主因之一是加密货币“挖矿”耗电太多、比特币挖矿1年耗电量已超瑞典全国用电量等新闻屡见不鲜。
Bloqport:灰度近24小时比特币流入量超5亿美元:Bloqport发推称,昨天摩根大通表示灰度比特币信托流入量要维持在1亿美元,比特币才有机会再次达到4万美元。好吧,灰度在过去24小时当中的比特币流入量超过5亿美元。[2021/1/19 16:32:29]
而在碳中和的大趋势下,比特币的能源消耗和其所谓的对环境有害的碳排放水平无疑成为了最热门的议题。此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还通过推特表示,出于对比特币开采中化石燃料使用量迅速增加的担忧,该公司已暂停接受比特币购买其车辆。
MyEtherWallet创始人:DeFi是以太坊中被过度炒作的概念:金色财经报道,以太坊钱包MyEtherWallet创始人Kosala Hemachandr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DeFi是以太坊中一个新的被过度炒作的概念。他补充说,噪音太大了,所以每个人都在东奔西跑,试图找出下一个大产品是什么,然后在没有做足够研究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Hemachandra还表示,到目前为止,DeFi炒作是以太坊Gas价格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的形势为业界提供了一个机会,以应对挑战并改善围绕以太坊的解决方案,这说明紧张局势可以刺激增长。[2020/9/30]
比特币的好耗能源于其网络依托工作量证明(POW)运行,而近年来,多种加密货币网络逐渐转向采用更节能的权益证明(POS)。例如,以太坊?2.0正在从工作量证明向权益证明转变。不过这样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替代的。比特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挖矿者们的热情也未有明显减弱。根据剑桥比特币电力消费指数研究显示,到今年年底,世界顶级加密货币比特币将消耗约95.68 TWh(太瓦时,或每小时一万亿瓦)。这与菲律宾的电力消耗大致相同。巴基斯坦每年的电力消耗略高于每小时120太瓦。而据彭博社报道,到今年年底,比特币网络将消耗91 TW/h,超过了2020年的67 TW/h。
显然,挖矿是个非常重要的气候问题。不过此前比尔·盖茨也曾经表示如果它使用的是绿色电力,那么最终可能就不会有问题了。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5月,比特币挖矿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成立,旨在公布委员会成员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该委员会的目标之一是定期公布全球比特币挖矿行业的能源使用统计数据。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比特币矿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56%。近几个月来,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2021年第一季度,这一组合为36.8%,增长了52.2%,在下一季度达到了的56%,令人印象深刻。这表明比特币矿商真心决定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此前,数字货币集团(DCG)的加密货币挖矿子公司Foundry Digital的首席执行官Mike Colyer还表示,加密挖矿最终可能有助于世界过度到绿色能源。他认为,由于主要能源公司看到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挖矿的经济效益,这可能会导致资本和运营的重组。Colyer表示,比特币挖矿是电网的“巨大稳定器”,这项技术可能成为“当前能源生产与世界10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之间的桥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