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最早是从货物中分离出来的,为了实现货物之间的交换,选择了一种共通的东西,充当价值媒介。作为价值交换的媒介首要条件是媒介本身就具有价值,比如,金银本身具有稀缺性,可以分割和保存,所以在交易中自然成为了货币。从农业文明的金属货币,到工业时间的纸币,到正在发生的数字货币,它们的发行基础是什么?数字货币又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信用体系?
发行机制的对比:
1、金银:人类在发现黄金以后在不断的开发和开采,开采黄金的历史已经有7000多年了,目前开采黄金的总量已经高达20万吨,开发的黄金数额已经占据着全球可开发的数额达到了7成,当下每年开发的黄金有3000多吨,每年所创造的价值接近1300亿美元,如果持续性的开发,20年左右黄金将会面临枯竭的情况。
美联储巴尔金:没有看到数字货币的商业理由:11月10日消息,美联储巴尔金:没有看到数字货币的商业理由。(金十)[2022/11/10 12:40:24]
由于金银本身的数量是有限的,这种货币是以自然条件担保,以自然条件或本身稀缺性来限制发行数量。
2、法币:由于国家的诞生,产生了法币,法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以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限制数量。1816年,牛顿在英国率先创立了货币的金本位制,把货币的发行和黄金挂钩。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取代英磅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71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解体后,法币开始以GDP为基础,以CPI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发行货币,或者以外汇储备来发行货币。在通货膨胀压力下,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无节制地发行货币,几十年来,全球货币供应量成数十倍增长。
IMF总裁呼吁建立连接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公共平台:5月24日消息,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呼吁建立连接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公共平台。(金十)[2022/5/24 3:36:47]
3、比特币:由于法币不断超发,出现了比特币,摆脱了物理货币的比特币以一串数字形式存在,总共发行2100万枚,数量确定。比特币没有特定的发行机构,而是依靠一套去中心化的发行机制,逐步将比特币发行出去。比特币从2009年初启动,按照约四年减半的规则,历经33次总计100余年的减半,到2140年前后终止发行。比特币通过不可篡改的技术基础,建立起人们对比特币的信任。
声音 | ING首席经济学家:未来两到三年,央行将朝着创建数字货币的方向迈进:ING首席经济学家Mark Cliffe表示,未来两到三年,中央银行将朝着创建数字货币的方向迈进。分布式分类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优点和缺点的争论。(ING)[2019/9/27]
数字货币如何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
区块链的功能除了发行代币,还有建立金融上合约,也就是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建立一种新型的信用机制。在金融上最高层面的信用就是发行货币的信用,接下来才是金融合约以及金融的交易体系。
声音 | 外媒:特朗普提出的汇款税或进一步推动加密数字货币的采用率:据EWN消息,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汇款税,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或将提高比特币的采用率。据加密分析公司Coin Dance表示,自特朗普总统提出征收汇款税以来,面向海外汇款的点对点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已有所增加。[2019/4/17]
数字货币如何构建自己的信用体系:
1、首先是比特币,比特币是在区块链中最高层面的信用货币,BTC锚定的信用基础是技术条件不可篡改。
2、如果是像DCEP、LIBRA这种国家或超大机构发行的稳定币,后面锚定的都是法币,法币后面要么锚定金银,要么锚定GDP,或者外汇储备。而金银,GDP,外汇储备都不是随意想增加就增加的,从而也限制了它的无限增发。如果没有价值锚定,数字货币比法币的发行成本更低,发行更快,发行量更不容易控制。这就是DCEP、LIBRA这种稳定币信用构建的基石。
3、如果构建一个非国家发行的代币或通证,如何构建自己的信用?
区块链中大部分项目都是这样模式,这些通证直接锚定法币也可以,锚定商业价值也可以,总之要找到一个锚定物。商业价值可以来源于收入,资产,技术、客户等,这些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不可篡改的数据,来构建项目的生态系统。现在区块链之所以在很多人眼里是局,也源于区块链项目价值没有锚定物,或者锚定的这些商业价值不存在,而高企的币价就变成了空中楼阁,随时有坍塌的风险。
货币的根本功能是支付,交易,结算,价值存储,自从法币脱钩锚定金银后,法币就失去了价值之锚,加上各国不断超发法币,它的内在价值存越来越得不到认同。法币逐渐成为纯粹的交易媒介,而不能作为价值存储的媒介,所以很多人把手里的钱用于买房,储备石油,金银,因为这些东西的数量有限,可以保值增值。而法币主要用于交易和结算。跨国之间的结算就出现了象BTC和XRP这样以技术为基础锚定的数量有限的区块链下的货币。
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主权国家的铸币权,把货币的发行权还给了个人,激励个人去思考当前的货币量是否合适,如此,人类是否就能走出通货膨胀的魔咒。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