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to-Earn与元宇宙 GameFi是怎样“链”成的?

转眼又即将过去一年,区块链游戏行业在2021年呈指数增长。那么是什么在吸引玩家与资金大规模涌入链游?

Play-to-Earn

以Axie Infinity为代表的链游,催生出了一种新的游戏经济范式——Play-to-Earn。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Axie Infinity的日活就从4000增长到了到2000000,因为它为玩家提供了一种边玩边赚的收入来源。

相比传统游戏,Play-to-Earn给链游带来了商业模式(或者说制作思路)的改变——把数字身份、资产和所有权交给玩家的同时,游戏公司仍有可观的收入。

许多个链游上线短短几天,身价就超过了上千万美元,甚至基于链游的公会也身价不菲,例如从Axie Infinity起家的公会YGG,过去几个月里迅速跃升为十亿美元的公司。

但Play-to-Earn并不是简单改一下经济模型的事情,而是整个游戏的制作都要相应调整。

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概念最近很火,尤其是在Facebook、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的高调入局之后。

元宇宙还在概念阶段,承载着人们对数字化世界的想象,所以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社交巨头到VR厂商,似乎万物皆可元宇宙。

但无论如何,游戏尤其是链游,是这波元宇宙浪潮中最大的受益者。

因为元宇宙需要足够多的数字化场景,而NFT则是场景的聚焦点,目前链游是进入这个聚焦点的最好切入,毕竟趣味性和经济性都足够吸引用户和资金的参与。

这也就足以解释,为什么同类型的游戏,传统游戏融资1000万美元已经属于翘楚,而链游则是1亿美元起步(当然这也说明了有一定泡沫)。

总结

当前的链游市场增长趋缓,但从DeFi和NFT的发展历史来看,这是第一波浪潮的结束,而第二波还在路上。

因为第一波浪潮往往是机缘巧合下引爆几款产品,然后迅速涌现出一大批仿盘,共同推高了热度,但具有创新和颠覆性的产品,往往需要时间来酝酿,游戏更是如此。

根据过去几个月的链游投融资动态的分析,2021年2月份以后,会有一大波新兴的链游涌入。

那么第二波链游的新范式将会是什么形态?以及对游戏产业会有商业模式上的颠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FTT一文理解V神的区块链扩容终局理论

昨晚,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一篇标题为《Endgame》的文章,描述了大区块竞争链以及以Rollup为核心的以太坊路线图接下来可能的三种发展路径,尽管文章篇幅不长,但其中透露出的信息还是挺多的。 笔者尝试梳理下个人的一些理解,以供大家参考。

屎币如何打破区块链的次元壁?

先感受一下这段对话: 硬核玩家:“这个相机很强哒,108个对焦点8种对焦模式,传感器信噪比控制很好,实测动态范围达到军事级,配上这个1.2大光圈牛头,拍出的照片,刀锐奶化...”。

Filecoin正在发力的DAO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本季度DAO大幅增长,自10月初以来,DAO的TVL增长了90%,达到152亿美元。 Messari研究人员Roberto Talamas最近在推特上引用了DeepDao的数据,称自8月以来,DAO成员增加了133%,超过160万个实体,跨越164个组织。

[0:15ms0-5:99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