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资产配置策略:黄金,股市和数字货币_ELLO:Castello Coin

这篇文章分享的内容和数字货币投资有关,但是所站的角度比数字货币更高,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所有投资品和所有的投资市场。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是每一个投资者在经过多年的投资,累积了一定经验后必然会发展出的角度。

在几乎所有与投资相关的书籍和课程中,我们都会听到分散投资的提法。通俗点说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为什么呢?直观地理解就是如果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这个篮子打翻了,一整篮子的鸡蛋就全部碎了。

这个比喻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宏观,框架性的;第二层是微观,细分领域的。

所谓的宏观,框架性实际上是对所有的投资品按它们的大类,对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收益进行分类。

所谓的微观,细分领域指得是在某个投资品类中找属性不同的投资品进行投资,以分散风险同时搏取不同的收益率。

陈伟星:区块链如果只用于炒币,就丧失了灵魂:7月8日消息,近日,区块链投资人陈伟星在泉果基金的内部分享会中分享了他的观点,并称区块链如果只用于炒币,就丧失了灵魂。

在谈及区块链泡沫过大时,陈伟星表示区块链中的证券化变得极其容易,所以未来在区块链的金融体系中,可能95%以上是资产,只有5%是债务。资产的特征就是特别容易泡沫化,泡沫又很容易破裂,所以区块链上的周期就会特别快。

陈伟星还表示,区块链上的创业第一步是构建社群。如何用你的一个想法以及利益分配机制来团结尽可能多的人。然后第二步是做业务。这是一个范式的剧烈转变。原来的公司实际上是DAO的一个子集,DAO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未来各类组织都可能在DAO上。[2022/7/8 1:59:56]

我们先看宏观角度:从这个角度,我们一般可以分为风险类资产和无风险类资产。

声音 | 央视财经评论员:区块链的应用不是炒币 希望炒币者能够冷静:10月26日,CCTV-2财经频道《央视财经评论》直播的主题是《区块链:要提升什么?该规避什么?》。主持人周运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任刘晓蕾和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进行了采访。开始,主持人对中共中央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进行了评论,并指出受此此影响比特币一度破万、区块链概念股暴涨等消息一度刷屏。刘晓蕾指出,区块链发展,行稳才能致远,这一次局学习传递的信号是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支持实体经济,而不是短期炒作。而且我们鼓励的区块链应用更多的是在机构、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和数据的共享,更多的是联盟链的应用,事实上和比特币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在这个风口上,更应该警惕打着区块链幌子的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之后主持人问马光远是否同意部分媒体指出区块链、比特币的春天到了的观点。马光远表示:1.局学习的内容强调的是区块链技术的革命性应用;2.区块链的应用不是炒币,希望下周一炒币者能够冷静;3.不要让炒币的相关方割韭菜,应以技术为基础,设立区块链产业政策。此外,马光远指出,目前央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最后,主持人强调,希望大家用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区块链和各种币。[2019/10/27]

所谓的风险类资产指的是未来收益不确定,甚至可能会损失本金的资产,一般包括股票,衍生金融品等。而无风险资产是指未来收益确定或者变动极小的资产,一般包括国家发行的债券和贵金属比如黄金等。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以后没那么多机会炒币: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4月3日举办的2018年世界区块链峰会现场,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表示,区块链发展肯定每一年都会有进步,但是五年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最终要实现到股权的多货币体系里面,可能还需要二十年或者更久。但是每五年度,都会有一个很巨大的进步。肯定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炒币,以后没那么多机会炒币,估计炒币也是机器人炒,人炒不过机器人。股市肯定不是现在的状态,最终我们一定能找到区块链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2018/4/3]

按照这个分类,数字货币显然属于风险资产,不仅有风险,而且风险很高,投资者甚至要做好数字货币可能归零的心理准备。

在这个层面上,区分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关键就是投资品的系统性风险。

所谓的系统性风险是指当风险发生时,一个投资领域中所有的品种都无一能幸免,会全军覆没。

从这个角度理解鸡蛋和篮子的比喻就是要把投资分散在具有不同系统性风险的领域,使得万一其中某个领域即便发生系统性风险,导致投资全盘损失,也会把损失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举例来说,股票是风险资产,无论是中国股票,美国股票还是欧洲股票都是如此。

如果投资者在2007年把所有的资金全部投资股票,他进行分散投资,一部分投资中国股市,一部分投资美国股市,一部分投资欧洲股市。那么在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时,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完全爆发,全球股市统统崩盘。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他在这三个股市中的投资怎么配置,他所有的股票投资都会损失惨重,这种他无论怎么分散投资都无法逃避的风险就是系统性风险。

如果这个投资者在2007年只把一半的资产用来投资全球股市,包括中国,美国和欧洲股市,而另一半配置黄金。则在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的一段时间他的股票投资会损失惨重,但黄金投资反而会带来相当高的收益。这种投资就有效分散了系统性风险。

有一个指标可以间接衡量投资品的系统性风险,就是各类投资品在同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表现的涨跌特性,也可以被成为各投资品的涨跌相关性。

从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美国股市走出了一波大牛市,基本上一直在上涨中;而同时期黄金从2009年涨到2011年高位后便开始下跌走熊;而数字货币呢?在2013年走出了一波牛市,然后又在2017年走出了一波牛市。

显然,股市,黄金和数字货币的涨跌特性在这一时期表现差异极大,因此它们就属于投资者可以考虑分散系统性风险的投资领域。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有限,不可能为了充分规避系统风险选择太多的投资领域,因此我建议就把资金分散在股市,黄金和数字货币这三个领域。

在这里我再详细谈谈黄金在抵抗系统性风险方面所具备的独一无二的优势。

还是以我们都亲历过的2008年金融海啸为例。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爆了全球的金融海啸。美国政府于是开启一场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大量印钞并购买美国国债。

美国政府的这一行动直接导致美国国债被信用评级机构下调信用等级,它表明美国政府的动作在投资者眼中对美国国债和美元信用造成了极大打击。这一史无前例的现象便是美国国债和美元发生了系统性风险。它直接导致黄金之后从1300美元一路飙涨至1900美元。

美元和美国国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一直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在金融界,我们甚至把美国国债的利率定义为无风险利率,也就是说美国国债的信用等级在所有金融产品中是等级最高的。

而这次事件让全球市场发现美元和美债竟然也有系统性风险,同时也看到当金融体系内信用最高的标的都发生系统性风险时,黄金的作用。

黄金有两点优势是目前所有的金融资产都不具备的。

1)黄金是实物,不受任何自然条件的影响,永远存在

无论人类社会怎么发展,我们始终离不开实物资产,而在所有的实物资产中,黄金的存在及稳定性是久经考验的。这就是黄金在所有资产中最能抵抗系统性风险的地方。

2)黄金是各国央行的战略储备

黄金在各国央行的资产中都是战略储备。尽管美国执全球金融之牛耳,但美国同时也是全球储备黄金最多的国家。各国储备黄金不是为了资产增值,同样是为了防范世界性的系统风险。

近来德国,荷兰,土耳其,匈牙利,奥地利等多个欧洲国家纷纷把存在海外的黄金运回本国也说明各国开始重新审视潜在的全球性风险,而加紧把这份最重要的资产拿回手中。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所生产的矿产黄金完全不出口。

在这三类资产的配置中,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配置:

1)留出大概30%的现金用于处理投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状况。

2)拿出10%用于购买黄金。对普通投资人来说,如果希望交易方便,可以在各商业银行比如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购买纸黄金;如果希望更彻底地对冲风险,可以购买黄金实物:比如我国官方发行的熊猫金币或者各大银行发行的纯金金条。

3)剩下的60%可用于投资股票和数字货币。具体在股票和数字货币中如何分配这部分资金则完全依据投资者个人的喜好。

我假设我的读者都是有意投资数字货币的。如果有也熟悉股市,那就股市和数字货币每样都投资一些。有的学员完全不懂股市或者而更愿意投资数字货币而不愿投资股市,那可以全部用于投资数字货币。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看好数字货币的未来,但同时也对股市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会把这60%的资金中拿出20%投资股市,剩下的40%投资数字货币。

上面所讲的分散投资都是从宏观角度考虑的。当我们在不同的投资门类分散了我们的投资后,下面对每一个投资门类我们也要做分散投资就是微观领域内的分散投资了。

对于我选择的三个领域:黄金,股市和数字货币,黄金的投资非常简单,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用定投的方式操作就可以了;对股市的投资不是这次分享的重点,我就不在这里详述;对数字货币投资,关于数字货币投资在之前的文章有一系列的分享,以后如果有更新和升级再做分享。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4:5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