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是什么样的_数字货币:BAC

一直都有传闻说我们的中国人民银行要发行数字货币,这让有许多人的内心,是很振奋的。那么,这个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是什么样的?想必你也好奇了吧?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是什么样的

数字货币,一般简称为“DC”,是英文“DigitalCurrency”的缩写。

不过,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的英文简称是“DC/EP”。除了数字货币,还有电子支付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杨东:数字货币只是表象,重构支付网络才是远大宏图: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实验室执行主任,人大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在一场线上讲座中表示,区块链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是金融领域和政务领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具有高度融合性。日前,整个加密货币体系越来越丰富、多元、全面,金融应用场景也更加成熟,如在点对点的金融、区块链ABS、贷款清算、跨境支付等领域都有所突破。

杨东特别提到了最近一个现象级杀手应用Defi,Defi是一种去中心化金融,点对点的金融借贷。杨东认为,过去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资产的可信度核心在数据和画像,而这两项没有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但在区块链技术上是能够实现的,尤其是今年以来,数字化在加剧,数据、画像的准确度也在不断提高。杨东断言,点对点的融资正在成为趋势,同时,数据上链也正在成为趋势。

杨东最后强调,数字货币只是表象,重构支付网络才是远大宏图,重构一个支付体系比构建数字货币重要的多,区块链时代的开启,也是再造“清算体系”的最好机会。(证券时报网)[2020/8/21]

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此前就强调,研究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

声音 | 中国人民大学杨东:区块链技术可用于科技驱动型金融监管:经济观察报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发表文章《P2P爆雷并非商业模式出了问题》。他在文中指出,区块链技术可用于科技驱动型的金融监管。在这种模式下,监管者扮演者双重角色:制定法律法规;与技术专家合作,将法律法规内嵌于去中心化技术之中并获得全网认可,从而使法律法规的执行通过代码实现。[2018/7/29]

对于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穆长春介绍,要注重M0替代。现有的M0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恐怖融资等的风险。另外,电子支付工具,基于现有银行账户紧耦合的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公众匿名支付需求。所以,电子支付工具无法完全替代M0。特别是在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地区,民众对于现钞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前往日本共同探讨中日数字货币交易和监管的最新动态:2月8日,Jeff Pablo代表LBTC参加位于日本六本木DDM本社举办的数字货币亚洲论坛。本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杨东教授带团访问日本,邀请了掌握日本虚拟货币前沿动态的各位日本专业人士,共同探讨中日数字货币交易和监管的最新动态。此外,日本央行、财务省、金融厅、东京证券交易所、野村综合研究所,亚洲各代表性数字货币交易所负责人、企业家、数字货币投资机构、律师等200多人出席了此次论坛活动。此次活动还受到日本经济新闻社,Thomson Reuters,日本银行及三井物产等多家媒体和机构企业的关注,他们都参与了此次论坛。[2018/2/10]

“我们DC/EP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穆长春说。

怎么发行数字货币

1、单层运营架构,意味着央行要独自面对所有公众,挑战极大。

2、双层架构能充分发挥商业机构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创新,竞争选优。

3、双层运营体系有助于化解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

4、使用单层运营架构,会导致金融脱媒。

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想多了,不会,

关于发行数字货币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的话题,也备受关注。

货币引发通货膨胀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货币超发。说白了就是,数字货币会不会带来货币超发?

穆长春认为,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实际上,只是单纯地全额缴纳准备金也不行。数字货币进入信贷市场,一样会出现货币派生和货币乘数,这依然有可能出现货币超发的情况。

所以,又回到开始,央行只是将数字货币限定于M0的替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0ms0-3:5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