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比特币根本不可能成为法定数字货币_TER:数字货币

据环球时报消息,11月21日,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了解情况的人,我的确曾经讲过中国有可能最早推出数字货币。因为据我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有五六年了,而且研究的比较深入,且比较到位。我认为他们的进展和取得的成就是很好的。所以我觉得有可能在今后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日后或将推出的数字货币是一种法定的数字货币,跟比特币当然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而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区块链比特币目前只是一种炒作的货币,不具有真正的信用基础,所以它是不能真正把它当货币,只能当做一个炒作的商品。对于投资而言,比特币不具有稳定性。因为货币必须稳定,当然也会波动,但是它绝不能大起大落,一会儿涨50%,一会跌50%,这(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数字货币)都是作为一种市场炒作的(对象)。现实当中,所谓比特币的发明人中本聪本人到底是谁?都搞不清,所以比特币根本不能成为真正的数字货币,更不能成为具有法定意义的数字货币。

黄奇帆:法定数字货币要选择一种全新的锚定物: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法定数字货币未来要选择一种全新的锚定物。在确定锚定物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这种锚定物是全人类当下及未来很长时间内普遍需求的,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与人类的核心需求密切相关。2.这种锚定物一定是有具体价值的,而非某种算法或者国家信用。3.这种锚定物无需任何中心化的体系背书。4.这种锚定物能够随着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而提升,能够持续满足货币供给。5.这个锚定物能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猎云网)[2020/7/15]

黄奇帆:新基建将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6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2020财新夏季峰会”上表示,加快新基建建设,特别是加快布局一批以大科学装置和大试验平台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同时辅以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深化,将有助于打造基础研究、区域创新、开放创新和前沿创新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有助于推动中国参与甚至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黄奇帆指出,新基建涉及的基础设施包括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基建将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形成具有颠覆意义的产业互联网。构建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做数字化升级。根据有关测算,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五个领域,如果引入数字化支持,通过数字化拓展10%的产业价值空间,每年就可以多创造2000亿美元以上的价值。5G时代将形成产业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中国新闻网)[2020/6/22]

黄奇帆:新基建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如5G网络、区块链等将带来天量投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6月22日举办的2020财新夏季峰会上解读了其对当下备受关注的新基建进行解读。黄奇帆认为,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有四大不同:一是服务对象上老基建针对的是人流、物流,为人员流动和货物贸易提供极大便利;而新基建更多针对的是信息流、资金流。

二是投资的经济性,老基建投资大、回收慢;新基建投资规模大小不一,但总的来说回报期相对较短。

三是投资主体上,老基建一般由政府投资或由政府兜底;新基建则一般由市场主体自主投资,自负盈亏。

四是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老基建投资奠定了城市经济这一人类伟大发明的发展基础;新基建投资则奠定了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这些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基础。

黄奇帆还指出,新基建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如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本身将带来天量投资。(21财经)[2020/6/22]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3:8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