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讲堂第12期:数字资管的起源与发展_COI:数字货币

9月3日,金色讲堂特邀bibox投融及二级业务负责人Marco,通过线上微信群公开课的形式,分享了数字资管与量化交易的相关话题。

关于分享嘉宾:Marco,原金融公关行业从业者,副业小矿工。2017年机缘巧合因为一个上市公司的并购PR业务深入了解区块链,从此不辞长作币圈人。对圈内早期生态略知一二。

1、量化交易在币圈的落地过程

量化交易在币圈的落地过程,我认为分为草根和传统Fin-Tech两条截然不同的轨迹。很多有冲劲的同行,或草根,或从传统领域转行,沿着殊路同归的方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有些黯然退场,有些坚持到了现在。

提到草根,绕不过我们非常熟悉的跨所搬砖套利,具体出现时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套路是伴随2013-2017年交易所数量逐渐井喷而兴起的。由于技术和成本门槛极低,区块链行业尚未形成世界通用的信息传递媒介,各国对待数字货币的政策友好程度不同等因素,造成国内外交易所的主流币价差极大。有确切的回忆是深圳的一个小伙伴在2016年底至2017年末,2-3万rmb成本,手动搬砖的单日盈利最高可达到20万rmb,秒杀当下许多量化比赛的冠军团队,那段日子估计是许多老铁心中最怀念的币圈的高光时刻之一吧。

但遗憾的是,市场容量是固定的,同一条路走的人多了,就会有人无路可走~

我和不少朋友曾经讨论过,大家的共识是搬砖套利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在2017年9月4日过后的两个月。当时国内币圈发生了不亚于当年门头沟盗币的强力踩踏事件。但幸运的是,比特币的价值共识已不同于往日,比特币价在断崖式下跌后报复式反弹,终于在2017-2018交替之际创下历史新高,时至今日仍未能更进一步。

在断崖下跌到反弹过程中的抄底大军中,有多少是手工搬砖的草根少年、有多少是顶着鸡窝头的极客,我不得而知。但在2017年年底这段时间,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手动党都有明显的体会,往常2-4小时才会被搬平的价差,往往10分钟以内就会被抹平,如果偶尔遇到区块确认慢了,分分钟要亏钱。

当时的我非常确定:程序化套利已经基本占领了跨所搬砖的市场,手动党搬砖者已经无利可图。而今天,作为Bibox做市商业务负责人的我也无比羡慕当时的交易所:压根不需要做市商也能非常幸福!

比特币的价格在达到历史高位后并没有持续太久:94造成的增量资金缺失、市场体量持续减少、行情彻底反转后造成交易量萎缩,导致单纯的程序搬砖也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交易所也慢慢需要刷量才能维持光鲜的表面了。

总结下来,虽然搬砖套路非常草根,但确实是程序化交易在币圈落地的第一步。

而跨所套利和对冲的策略,也是目前币圈做市商团队、量化团队的交易策略中的刚需与标配。所以我依然愿意把它称为量化交易在币圈落地的第一步。

搬砖套利时代结束后,时间轴来到了2018年初。这时BTC刚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杀跌反弹,以太坊也沉浸在ICO最后的荣光里繁荣着,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9个多月后市场的萧肃与残酷。

在这个时间节点,币圈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传统创投圈的目光:蓝港的王峰老师,现在却更为人熟悉的title是火星财经创始人;中国程序员根据地CSDN上关于区块链的内容,起码占了五分之一板面;连软银孙正义也成了比特币的高位接盘侠。除此之外,金融证券行业的从业者,也从曾经的不屑一顾甚至咒打击,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

许多传统金融证券从业者、传统Fintech的供应商也在此时纷纷下海,玩起了他们曾经不理不睬的金融实验,试图降维打击。于是期货交易、基于区块链的各种金融衍生品开始悄然出现。

第一批拥有姓名的量化团队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Amber、可盈资本、恶水等等团队都是那会儿聚光灯下的宠儿,被彭博社报道、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等等消息不时占据头条,国内乃至全球第一个币圈的FOF平台也在同一时间在深圳诞生。自此,量化交易之于币圈,已经走上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传统精英进场、存量市场博弈加剧、早已悄悄建仓的资本巨头在场外虎视眈眈,洗牌在所难免。

接下来的几个月,相信就是大家脑海里记忆最深刻,也是最腥风血雨的几个月了。币圈的金融创新并没有让市场重新繁荣起来,反而在伴随而来的高风险交易行为和扑朔迷离的爆仓事件中,让部分交易者直接离开币圈,烈火烹油般加速了行业的寒冬降临。

从2018年5月确定下跌通道到2018年2-3月反复踩踏筑底,不仅让很多没有实力的项目方黯然退场,也让很多实力不足、过分低估币圈风险的量化团队爆仓出局,3-7月份主升浪也让不少主力CTA策略的量化团队一扫18年阴霾,加上金色财经、火星财经、Quantking、Bgain等机构举办的一系列量化比赛,让很多有实力的高频、复合策略量化团队渐渐浮出水面。服务的对象也行曾经的关系大户,通过各种FOF平台,向普通的用户开放,让普通的存币者有更多机会。

此时的币圈,终于慢慢出现传统金融领域的影子,各大有经验和优秀金融科技能力的团队走向前台,数字货币的交易逐渐趋于理性和高难度博弈。区块链技术革新也在艰难但坚定低发展,各国的政策形势也没有继续释放不友好信号…….

综上所述,不管今年后市是慢牛还是反转,我认为这是量化团队和币圈结合落地的最好的时代。

2、数字资管对币圈生态的影响

首先承接第一个话题,数字资管对币圈的生态影响肯定是积极的。

资管团队的各种量化交易策略和需求,不仅为交易所提供了交易量,还催生了各种参照传统金融的衍生品及交易平台,他们严格的风控和定价门槛吸引很多专业人士加入。

而最重要的是,优秀的资管团队为币圈吸引了不少oldmoney进场,使整个币圈的资金容量更大,业态更加健康。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大体量的稳健偏好型的资金托管在数字资管团队手上,这些资金必然只会对主流币种感兴趣,不会购入任何低市值altcoin和标榜创新但无法落地的token。这也能解释为何今年5-7月BTC一枝独秀,以太坊只能勉强跟上节奏,而其余币种纷纷掉队的谜团。

对此我个人提出一个不算悲观的看法,像2017年时无需市值管理,也能通过市场自然交易爆发的百倍币、千倍币,在Dapp应用层硬伤解决前恐怕再也不会出现了。而主流币也会进入相对平稳的价格区间。

其实这又延伸出一个问题,当大部分资金都交给资管团队打理,币圈的交易生态慢慢演变成大家都是资金短缺的状态,而增量资金又进场缓慢,市场会变成什么状态呢?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3、bibox如何切入数字资管赛道

Bibox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合规化的路上一往无前、一去不返~为此,其实放弃了今年年初的许多模式爆发的机会。

除了成立之初就一并布局的新加坡、北美办公室,Bibox在今年年初正式收购了瑞士一家基金公司,并在两个月前正式官宣欧洲站的启动,Bibox.cc欧洲站的交易对和美国的coinbase一样,是主流币/法币。也就是您只要有合规的欧洲银行账户,就可以愉快地在欧洲站法币交易~

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上述内容是硬广。内行的朋友都知道:量化团队最需要的就是合规安全的OTC渠道。而传统金融市场的增量资金进场,也是亟需合规的法币交易渠道。

传统金融跨界的朋友们,相信有人体验过:oldmoney想进场,但苦于资金流转无法进入报表,遂满世界求租香港1、4、9号牌和监管人、持牌人的经历。

同时,资管团队最看重交易所的要点:1、深度;2、技术稳定;3、安全;

Bibox的主流交易深度目前确实离三大所有不少差距,但这个差距并非无法追赶。而在经历了今年5月的底层架构升级后,除了撮合系统速度有了本质提升外,我们也是业内为数不多的,不会给合作的liquidityprovider开通colo服务的交易所,虽然会造成一定的信号延误,但内行的技术朋友应该知道这个坚持的意义。我们的安全系数在今年7月被CER评为业界第一。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Bibox在9月中旬会联手战略合作伙伴发布两个新的产品专题。目前形态保密,但这个动作相信会让Bibox作为数字资管这个闭环里面,赛道提供者的角色更加明确,也会让更多数字资管团队加入到Bibox的生态当中。甚至让友商交易所也成为与Bibox互为上下游的合作伙伴。

如果说前三大所的景愿是成为币圈的纽交所、上交所、港交所,那Bibox也许可以趟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比如做币圈的GoldmanSachs。

问答部分

1、金色财经小萌:大家知道目前行业内非常火热的话题,一个是合约市场,一个是Staking。对于交易所,是如何把各类型的用户串联和分类的呢?对于普通用户,如何去选择参加市场上的高度投机/稳健资产增值玩法或者说是产品?

Marco:对于用户而言,其实更多是需要突破自我认知的局限,敢尝试。我曾经工作的一家传统企业,老板下海前是人民大学的教授,政商界遍布桃李。当我和她安利BTC时,她会拿出自己股票的实盘成绩碾压我,因为她确实有很强的消息面资源,在今年年初股灾的时候无风险抄底准点离场。但到了7月份,我们再对比收益,即使算上科创板的暴利,双方依然是持平的。

金色财经小萌:也就是说要像当年尝试比特币一样,多去了解和体验市场上的新产品是吧当然也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平台

Marco:是的,一个有如此深厚商业资源的大佬,短期理财收益也仅仅与正常币圈投资持平。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吃瓜群众,没有上述资源,那么在币圈稳健投资,无论是通过有信誉的FOF平台还是定投主流币,获得的收益都绝对能跑赢传统的理财渠道。

2、金色财经小萌:能不能更深度地分享下目前量化交易的市场格局。量化交易成绩的核心在于策略,普通用户如果想要参加,如何去挑选,平衡风险和收益呢?

Marco:目前量化市场其实依然只让大家看到冰山一角。量化交易的策略,和区块链一样目前有个不可能三角。核心是:AUM、收益率,还有一个各有见解,有人认为是托管周期,有人认为是卡玛比,有人认为是资金利用效率。但衡量一个量化团队是否优秀,其中一个公认的标准是可以看他们是否有生命周期3个月以上、且能赚钱的高频交易策略。

但最优秀的交易策略是不会开放给散户的,可能中本聪也会比较沮丧吧。

币圈的量化交易还是回归了传统的金融金字塔模式。还是普通用户如果想参加,很残酷的就是只能喝汤。选择优秀的FOF上,有确切实盘数据,回撤不高,收益也还行的策略。金色财经早前协办发布会的FOF平台的产品,就确实很稳。

客观地说,量化交易中的alpha,不是给散户准备的。但散户依然可以抓住目前的窗口,获得比传统理财更优秀的收益。

3、金色财经小萌:对于数字资管赛道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有什么预判?

Marco:整体的发展趋势肯定乐观,这个赛道的成员本身既具备了带资入场的属性和交易者的属性。只是始终有一点制约就是政策层面的模棱两可。数字资管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是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大规模普及和爆发捆绑的,也是和传统大机构和监管层的态度捆绑的。

金色财经小萌:竞争格局呢?

Marco:竞争格局的话,从细的层面说,目前国内的量化团队还在去芜存菁的过程中,优秀的团队本身的人员流动性也还是满活跃的。未来两年,应该是量化团队从偏安一隅小确幸,走向春秋战国争霸的时代吧。不过其实量化团队之间也没那么大火药味,大家交流都很友好的。

争霸指的是成绩、人材和体量。

4、金色财经小萌:最后一个问题,来自一位从业者,bibox是否有上线其他衍生品的计划,比如数字货币期权?

Marco:有的,不过时间表还没有。Bibox是个喜欢把产品开发抓在自己手里的团队,其实今年年初,期权产品就已经有雏形。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底层架构升级等任务,就一直延后延后。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3:55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