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的水滴 微博的Web 3.0_比特币:比特币继续暴跌

自从微博CEO「来去之间」9月2日晚上发了一条显示「来自绿洲APP」的微博后,这款由微博团队推出的图片内容社交种草社区APP开始正式进入人们视线,并且迅速登陆各大应用商店Top3。从目前的反馈来看,不少人对绿洲的定义是,Instagram小红书。

但是,绿洲似乎并不想仅仅成为新的Instagram和小红书,微博在这个社交产品上,加入了新的东西,和区块链、Web3.0,有着莫名的关系。

在绿洲APP内,用户可以领取到一种叫「水滴」的东西,对于水滴的描述,区块律动BlockBeats发现,有两点非常有意思,一个是「为绿洲贡献价值获得的奖励」,一个是「去中心化模式」。这两点在区块链行业,似曾相识。

或者说,这两点,是Web3.0的基础。

与我们最近的一次Web3.0

在现在的互联网,也就是Web2.0的环境下,用户使用的互联网产品是免费的,你使用微博、微信、美团和抖音等等这些平台的服务,这些公司从来没有收过用户一分钱,而免费的代价是,你不再有隐私。

在隐私协议下,互联网公司可以免费获得用户的个人数据,这个本来是大家都默认的事情,在陌陌的ZAO里被彻底放大,在大家把自己的脸替换到影视作品中演员身上的时候,ZAO的隐私协议宣布你的脸已经不是你的了,ZAO团队可以随便用。

百度李彦宏所说的「用户为了方便不在乎自己的隐私」,在Web2时代,被ZAO用到了极致。而在Web3.0里,用户与互联网公司,完全是另一种关系。

如果用一句话表示Web3.0,就是用户可以控制自己的个人数据,或者说,用户与互联网是互动的。在Web3.0的世界里,用户对自己的数据是可控的,当互联网公司想要使用用户数据去盈利时,用户用自己的数据去换收益。

比如主打过滤广告和隐私安全的Brave浏览器,当推荐广告给用户的时候,用户可以得到部分广告收益。这种思维在绿洲里也有体现,当用户发生点赞、评论等等行为,都是用户用自己的数据为平台贡献,绿洲选择用水滴「买」用户的数据。

除了数据控制,水滴的介绍里还有一个词有非常明显的Web3倾向,就是「去中心化模式」。

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我们曾经在网易云音乐上买了周杰伦的歌。但是歌曲一旦因为版权问题下架,我们买过的歌也听不到了。因为网易云上所有的歌曲,都在一个服务器里,删掉就没有了。

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中心化存储。用水滴的例子来说,绿洲用户的水滴量被分散存储,不会因为绿洲的中心服务器出现问题而消失。水滴被分散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中,一个出问题,并不会有很大影响。当然也不排除绿洲产生的数据存储在中心化服务器中,并非真正的将数据管理权限也分散到普通人电脑上的去中心化。

这种方法在很多年前,在成人网站上就有了应用。为了防止监管,很多成人内容网站都使用了去中心化存储的协议,服务器遍布全球,即使网址被封,内容也不会丢失。

水滴的产生在与Web3.0靠近,可能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Web3应用,而仔细看完水滴的功能,区块律动BlockBeats发现,绿洲里几乎集合了目前区块链行业的所有玩法与用途。

详解水滴

邀请制度

用户邀请好友,可以每天获得好友前一天活跃值的20%。而活跃值与水滴是挂钩的,用户邀请好友,可以获得好友20%的水滴。这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中极其常见,尤其是游戏。

为了拉新用户,在游戏DApp中,用户A邀请到新人B,就可以获得新人玩游戏拿到的部分收益,而新人B再去拉新人C,用户A获得的收益会更高。绿洲也是一样,当你邀请到的好友又邀请了新好友,新好友的水滴也会体现在你的资产量上。

代币特权

行业里最知名的商城是公信宝的Bmall商城了。用户在公信宝里获得的GSC可以在公信宝商城里兑换商品,据媒体报道,商城里最多有过50多种商品,但现在公信宝的用户也已经屈指可数了。

除了区块链公司,互联网巨头也做过类似的尝试,比如网易。2018年2月9日,网易推出了区块链产品网易星球,用户在星球中可以赚取黑钻,兑换网易考拉的产品,不过由于用户量少和监管问题,这个产品现在也不了了之了。

代币回购

在APP内,绿洲并没有明说水滴的总量,可以理解为,水滴暂时还没有总量,为了保证水滴价值,稳定流通量,绿洲表示会不定期回购水滴。

回购这种玩法,加密货币行业也有先例,最早开始的是交易所的平台币。减少市面上的流通量,让平台币增值,很多交易所会选择用交易所的收益来回购平台币,比如币安,会在每个季度末用交易所当季20%的利润回购平台币BNB,以保证BNB的价值。

代币打赏

用去中心化资产打赏,目前最知名的应该是Brave浏览器。在这款主打广告过滤与隐私安全的浏览器生态内,认证内容发布者暴涨1200%,安装量超过2000万,其中入驻的内容发布者包括华盛顿邮报、LadBible等。其代币BAT可以在推特和Reddit等平台用于打赏内容创作者。

数据所有权,值得你关心

当有一天,互联网巨头的所作所为切实地影响到你的个人利益时,你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数据是值钱的,我应该去获取权益。互联网公司使用用户数据,应该支付费用,或者最少告知用户正在使用隐私数据。

9月3日,ZAO为隐私协议向公众道歉了。他们之前的隐私协议里的内容按照人话解读就是:「使用ZAO产品之后,大家的脸不是大家的脸了,肖像权归ZAO所有」。对于这种过分到极致的隐私协议,大家终于受不了了,各大媒体不断抨击后,ZAO团队迫不得已把协议改了并公开致歉,最终:「大家的脸还属于自己」了。

在可能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里程碑事件,在此之前,用户们从来不关注互联网产品的隐私协议,牺牲自己的隐私换取便利,稀松平常。因为ZAO对隐私的「极致」挪用,用户们在反击的同时,也开启了数据所有权的觉醒,个人数据隐私,不再是互联网公司随便使用的了。

绿洲引入水滴,Web3.0也有了萌芽。这或许是一个开始,或者将来的产品都开始尝试用资产与用户互动,直到用户习惯这种新的互联网世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62ms0-4:80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