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了一跤的DeFi 站起来之后要往哪儿走?_EFI:DEF

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试错。但摔跤之后往哪走,是DeFi行业需要思考且持续思考的一个问题。

文|芦荟运营|盖遥编辑|卢晓明

出品|Odaily星球日报

2019年7月,德意志银行宣布了全球裁员1.8万人的重大计划,彼时,一张抓拍图片抢占了各大媒体的注意力。在这张图片上,两位西装革履的男士从该银行办公楼走出来,其中一位手上拎着印有Bitcoin字样的帆布包。

正值传统银行衰退之际,去中心化金融也随之带有了那么一丝的颠覆意味。

2019年正是去中心化金融的风口年。

去中心化金融,就是利用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包括去中心化贷款,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衍生品等。

过去一年,区块链技术尝试了很多落地场景。最终,国外的以太坊似乎默默达成了某种共识,认为DeFi是以太坊智能合约的最佳应用。

据估计,全球债券市场目前已超过100万亿美元、全球股市价值超过64万亿、全球衍生品市场总市值约为12.7万亿美元。若DeFi能从中分一杯羹,将是巨大的市场。

DeFi的热捧并非没有理由。2018年受熊市影响,以MakerDao为代表的去中心化借贷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在加密货币整体资产价格整体下降之际,借贷、稳定币与衍生品成为人们的熊市生存之道。彼时,包括Veil、dYdX、Dharma在内的DeFi项目陆续获得了华尔街资本的逆市投资。

市场规模也迅速壮大。根据DefiPulse的统计,6月27日,借贷市场的总锁仓额创下最高点,约为6.02亿美元,相较于今年1月1日的2.62亿美元上涨了约129.77%。

但在近期,高速发展的DeFi行业却出现了两位掉队者。今年7月,以太坊第二大预测市场平台Veil上周宣布关闭,这个曾获Paradigm、红杉等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注资的项目,存活了仅仅6个月。8月初,旧金山加密贷款机构Dharma也在推特宣布决定暂停其平台上的新存款和贷款。

与此同时的是,人们发现,整个借贷市场的锁仓额从今年6月27日创下高点后,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经下降了约30.59%。

于是,关于DeFi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PrimitiveVentures创始人万卉就发微博表示,DeFi是DApp概念在以太上凉了之后的以太坊自救概念。

虽然目前来看唱衰还为时过早,但我们仍然要抛出问题:被视作DApp之后区块链的新救命稻草,是真的有足够实力带领区块链,还是下一个凉凉的「DApp」概念呢?距离DeFi担当区块链未来重任以前,这场阵痛还要持续多久?

明星项目Veil与Dharma遇挫

7月,推出仅仅半年的明星DeFi项目Veil宣布停止运营。

这个由去中心化预测平台Augur和0x共同推出的预测衍生品交易平台,曾得到了红杉以及加密基金1confirmation、Paradigm的青睐。

彼时,DeFi的三大应用为借贷、稳定币与去中心化交易所。旨在以预测市场起家的Veil,被人们看作是振兴DeFi新赛道的力量。今年5月,Veil开通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去中心化市场预测服务还一度成为话题。

如果回顾Veil在关闭前的的日活与成交量数据,并不难理解Veil难挽颓势。据DefiPulse显示,自开通以来,Veil的锁仓总额不超过9万美金的关口,占据DeFi锁仓总额的0.01%,其母体公司、同专注预测市场的Aurgur锁仓金额占比也仅为0.15%。在Veil页面中,预测事件除总统选举这一项目参与金额超过万级DAI,绝大多数的预测事件参与金额不足10ETH。

创始人PaulFletcher在停运说明中,曾指出了他们的三个困境:

1.我们想做的太多了。预测市场是、衍生品和保险等的一种广义形式。这些垂直领域的集中版本可能比通用形式更适合用户;

2.我们没有提供良好的进入体验。加密货币作为用户基础还处于早期阶段,我们没有为那些没有加密货币或钱包的用户提供足够的方便;

3.我们不是去中心化的或受到监管的。一些用户想要一个完全去中心化、不可阻挡的产品;而另一些用户想要一种受监管的产品。要在两者之间提供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是很难的。

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预测市场小、用户门槛高、去中心化与监管之间的平衡点难以把控。

对于Veil的退场,HydroProtocol&DDEX市场公关负责人代世超如此评价:“没发币,没有二级市场负担,属于赛道试错及时止损,退场时也把失败经验分享出来了。”

在Veil宣布关停后一个月,去中心化借贷平台Dharma平台出现用户提币困难、合约代码闭源,且DappTotal的DeFi数据显示,Dharma锁仓资产从一个月前的2187万美元跌至8月2日的561万美元,有74%的资产已经被提币转走,处于资产流出状态,Dharma一度被误解为“跑路”。

一周后,创始团队表示此次暂停借贷是为了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Dharma的背景与Veil有不少相似之处,今年2月曾宣布完成700万美元融资,投资机构包括GreenVisorCapital、PolychainCapital、PassportCapital、YCombinator和CoinbaseVentures等明星资本;创始团队实力同样过硬,创始人毕业于斯坦福,曾就职于谷歌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

分析Dharma发展遇阻的原因之际,取消补贴与P2P的撮合模式是共同的声音。今年2月,Dharma曾为获客推出补贴政策,降低贷款利率;但在今年5月取消补贴。据其5月公布的数据,自取消补贴以来,锁仓总额相较于4月份下降了60%。

而P2P的撮合模式则是Dharma的特征,在P2P的撮合模式中,借贷双方由人工撮合,贷款人在放贷期间资金被锁定,只有在与借款人匹配后才开始赚取利息,且借贷利率固定;相比之下,竞品Compound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流动性池子,允许用户将自己的资产与平台上的其他借贷人进行资产共享,以便根据资产池的供求情况创建动态利率。

HydroProtocol&DDEX市场公关负责人代世超也表示,“Dharma就是P2P模式,匹配是否成功和提币快慢全靠运气。锁仓额骤降跟他们停止利率补贴有关,没有利率优势,再加上人工匹配效率低,所以用户流失了。”

她指出了除P2P模式、停止补贴之外的第三个原因,即人工匹配。其系统没有自动清算功能,需要人工结算,借贷由中心化的机构批准,币价信息来源、利率的信息以及平台开发和更新都是中心化控制的。

DeFi的困境

随着DeFi行业的发展,DeFi行业「机会」蓝海之外的「困境」也在逐渐浮出水面。

用户门槛与体验

除了Veil与Dharma碰到的难题之外,用户门槛与体验是去中心化产品的通病,DeFi也并不例外,“难用”是太多DeFi产品的问题。

HydroProtocol&DDEXCOO王博文指出,用户的门槛在于自己管理钱包、私钥、理解合约交互。而这些就对金融、区块链储备都具备要求。

KyberNetwork中国市场负责人Lucas则进一步指出,目前跨链技术还不够成熟,造成了在跨链交易方面用户体验上的不足;另外,以太坊性能上的不足一定情况下会导致网络拥堵,使得以太坊上的DEX没有办法很好地来处理交易。对于用户来说,这也会造成体验上的障碍。去中心化生态的流动性,相比中心化交易所或者应用生态也是有所差距的。

用户门槛与体验直接造成了用户量的小众。在此前Odaily星球日报、区块律动BlockBeats共同主办的StakingCon——Staking生态大会上,PeckShield创始人蒋旭宪教授曾分析Makerdao和Compound和dYdX的数据发现,这几个借贷平台的借贷总额大大上涨,从今年1月份的3400万左右增长至6月底的2.2亿,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上涨了五倍多。但对比起借贷总额的大大提升,DeFi项目的用户数量却相对小众。他表示,这将是整个借贷行业,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风险披露

当前,借贷产品根据借贷期限可分为固定期限与不固定期限的贷款选择,两者风险系数不同,对于DeFi产品来说,必要的风险披露也十分重要。

在近期成为DeFi新秀的非托管借贷协议NUO,在4月曾一度跻身锁定美元价值前五的DeFi项目排行榜,近期因风险披露遭遇了用户的投诉。

一位名叫whuttheeperson的网友在Reddit上发帖称,其质押在NUO上的固定期限贷款在约定的锁定时间内被清算了。他认为,与像Maker和Compound这样的期限开放的加密贷款不同,固定贷款的清算风险并不大,他们已经充分调整参数以适应风险抵押品在那段时间的贬值风险。

他还认为,NUO在其贷款过程中,显然在风险披露上有着巨大的疏忽;相反,更为成熟的MakerDAO,在每一步都会有相关风险提示。

加密资产限制

dForce及区势资本创始人杨民道认为,DeFi的问题是能真正抵押的加密资产太少。

必须承认的是,即使DAI和USDC在DeFi领域为绝对的头部稳定币,但其在国内并未实现真正的普遍采用,去中心借贷的规模体量仅仅是中心化借贷的1%。

目前的DeFi赛道仅仅在以太坊上有较多玩家。在排名前50的金融dApp中,有42个建立在以太坊上,包括MakerDAO和OmiseGO;在排名前50的交易所dApp中,有44个建立在以太坊上,包括Augur和Uniswap。

资产的单一也使得DeFi锁仓量易受ETH行情影响,对于近期锁仓量的下滑,MakerDao中国取负责人潘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ETH资产市场下行,很多人将ETH换成而稳定币,目前稳定币DAI的锁仓量就增长到了3000多万美金。

风控体系不足

由于风控依赖于抵押,抵押品价格影响着风险。于是,链上预言机成为当前DeFi行业的关注重点。

一个准确、快速、无偏的且能抵抗价格操纵的价格预言机被视作DeFi产品「缺失的拼图」,当前存在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预言机各有提升空间:中心化意味着有价格操纵的风险,而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目前仍然存在激励机制不足,难以提供实时准确的价格。

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的预言机被认为是目前的佼佼者,其并非通过订单簿将买卖双方匹配,而是收集做市商的流动性,并使用算法来设定价格,只要存在价差,就会创造套利的机会,价格就会迅速被修正。但目前Uniswap的公认弊病是流动性差,有人称“砸500个ETH立马崩”。

目前绝大多数的DeFi项目均使用Makerdao预言机。据潘超介绍,Maker预言机是一种分布式预言机,选取了14家交易所的价格,选择其中位数进行喂价。

潘超认为,预言机的问题主要取决于预言机的提供者质押的东西是什么,是信誉还是资产。要解决预言机的问题,实际上是要解决链上的声誉问题;目前这样一套声誉系统在链上并不成熟。

而声誉系统的缺失影响到的还有DeFi的用户体验。

“DeFi目前最大的缺点是依赖过度抵押的债务头寸”。FitznerBlockchainConsulting总监campbell如是说道。

以当前锁仓量前列的MakerDAO和Compound为例,当前,MakerDAO要求用户存入ETH价格的1.5倍来建立支撑Dai的抵押债仓。大多数人选择将他们的“贷款与抵押价格“的比例保持在300%来避免两位数的清算罚款。除此之外,Compound的贷款利息达到6-13%,且所有贷款的抵押品都是贷款价值的1.5倍。

campbell表示,用户借贷的原因,与超额抵押资本的需求本身就存在矛盾,如果在抵押资产价格下跌之际没有及时补仓,便有可能面临清算的风险。

潘超认为,当前DeFi行业缺少的信用贷款正是要建立在一套成熟的声誉系统,目前来看,“难度还是非常大”。

商业化

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dYdX曾强调了DeFi项目的三种主要商业化模式:通过项目的原生代币实现增值,比如MakerDAO;通过手续费带来收入,比如Compound;通过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实现商业化。比如dYdX,Dharma等等。

但目前的难题是,DeFi项目是否需要原生代币仍是问题;由于借贷频率不比交易,虽然当前贷款利率高,但贷款多为短期,时间价值小,加上日活数据仍有大可提升的空间,手续费收入也并不高。根据加密信用评估创业公司Graychain于8月1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18个月里,大约发放了24万4千笔贷款,放贷总价值约为47亿美元,但仅有1.83%的利息被收回,如何保证持续且稳定的收入,目前也成为不少DeFi产品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DeFi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Veil以及Dharma的“败北”,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似乎是自身因素居多。

且相比经营不善倒闭,业内人士更倾向于「推倒重建」这个表达。HydroProtocol&DDEXCOO王博文认为,Veil和Dharma都是转变方向,并非关闭。“DeFi的尝试和创业公司一样,如果发现方向不对,没有数据增长,快速换方向。”他指出Dharma目前的暂停升级,就是将之前的P2P借贷转型成类似Compound的资金池借贷方式。

杨民道也认为不必过分解读,他表示Veil和Dharma是非常正常的创业项目的试错过程,市场应该给这些项目足够的耐心。

但Veil以及Dharma也正在表明,正在风口上的DeFi并非条条道路通罗马,不同赛道市场发展空间不一。

杨民道认为,去中心化的开放金融协议,这个提供给B端的基础设施,现在才开始大规模建设,有大量机会。打造高度模块化、可拆解组合、互通性好的通用协议才是现在这个阶段公链落地的正确姿势。

此外,基础设施级的机会在链下资产的代币化,是十万亿美金级别的市场。

潘超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表示,稳定币是一个必需品,对标传统金融,先要有货币市场再有资本市场。

此外,他认为DeFi的未来应该是脱离「去中心化金融」这个概念本身,成为开放式金融,DeFi如果要扩大十倍、百倍的市场,将传统资产上链是必须做的事情,虽然中间一定会有对去中心化的取舍,但如果保证链上的商业逻辑,比如托管、抵押风险的设定足够去中心化,仍然符合DeFi的初衷。

他举例借贷DeFi应用,其背后资产可以不是以太坊、比特币等完全去中心化资产,而是合成的传统资产,但是由于抵押借贷的稳定币所有用户都有权限使用,这一点来看仍然属于DeFi的范畴。

潘超表示,他也比较看好区块链上的债券市场。包括传统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合成品上链,以及加密货币自身的债券产品出现,从传统货币市场的角度来看,流动性最好,也是体量最大的一个金融产品。而最近很火的staking,正是债券市场的雏形,前提是这个系统当中要去源源不断地产生现金流。

至于DeFi资产的限制,民道认为,BTConETH是一个有潜力的项目,“它会带来几十倍可抵押资产,需要一个解决激励问题的铸币联盟,交易所、钱包、项目方都可以参与BTC铸币,个人觉得将来一年这个联盟会有突破。”

回顾DeFi诞生到现在,不过一年时间。

这一年时间是DeFi高速发展的一年,DeFi生态开始在以太坊上逐渐成型,诞生了围绕稳定币、借贷、衍生品、去中心化交易所等应用。

但一年落定,明星DeFi产品的关停,不得不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风口上的DeFi。前途仍然无量,但必须承认的是,距离DeFi担任「区块链未来」这一重任目前来看仍然道阻且长。与传统金融领域的资金体量与用户量相比,今天的去中心化金融仍然显得微不足道,且用户几乎来源于加密世界的存量用户市场、借贷业务占据了90%的比重。这些困境来源于用户门槛、资金与技术的限制。

好的信号是,穷则思变,「困境」意味着DeFi新的「机会」。不论是Coumpound、Uniswap等产品已经或者将要推出V2版本,寻求进化升级;还是Blockfi、dForce等DeFi产品在近期陆续获得融资,都表示行业仍然有着不小的想象力。

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试错。但摔跤之后往哪走,是DeFi行业需要思考且持续思考的一个问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金智博客

[0:15ms0-2:68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