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色财经连续报道了币圈遭遇的大范围电信事件。
在之前的采访中,对于币圈用户的信息泄露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黑客通过“劫持验证码,后台渗透,运营商抓取”获得多家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信息后,在暗网倒卖;一种说法是借助了“运营商大数据精准营销”的外呼功能获得了币圈用户不完整的电话号码。
降维安全实验室表示是用户注册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或者其他区块链相关平台信息泄露。成都链安科技则透露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至少今年6月26日起暗网就有ok和火币交易所的用户信息出售,但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研判。
就在8月15日,金色财经收到了一则自称受害者的爆料,讲述了更多类似币圈联盟直播群的套路。
知情人士:Coinbase不会收购巴西加密巨头2TM:金色财经报道,据彭博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巴西第一家加密货币经纪商MercadoBitcoin的控股公司2TM Group已结束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并购谈判。收购谈判于去年年底开始,潜在收购已接近最后阶段。上周,Coinbase聘请了前Uber和PicPay高管Fábio Tonetto Plein来领导该公司在巴西的事务。Plein的任务是监督与2TM的谈判。目前仍不清楚谈判为何无果而终,也不清楚两家公司未来是否会重返谈判桌。此前报道,3月28日,Coinbase拟收购巴西最大加密交易所Mercado Bitcoin的控股公司2TM Group。(cryptopotato)[2022/5/5 2:52:11]
信息全部是从暗网6元一条买的
知情人士:隐私支付项目MobileCoin以10亿美元估值筹集超7500万美元:两名知情人士透露,隐私支付项目MobileCoin以10亿美元估值筹集了超过7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此次融资的估值相较于3月份上一次融资时的估值高出10倍以上(The Information)[2021/7/14 0:49:33]
“他们所有的币民资料全部是从暗网6块钱一条买过来的。”
“对,就一个电话号码,所有的不管是币安、还是火币、还是比特大陆……只要是你能想出来的,就是说币民能够注册的,只要有信息的都能够把它调出来。”
为什么暗网会有这些资料?X并没能说清楚,只是说了一句:“我们中国有一点好就是信息比较好买。只要你在一个链接上有点击过,或者有填写过手机号码,那这个手机号码会被一直卖来卖去。”
声音 | 知情人士: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只是内部测试:从接近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知情人士处获悉,现在离试点还比较远,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进行内部测试,至于选择在深圳、苏州测试,可能是因为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在这两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21世纪经济报道)[2019/12/12]
据成都链安表示,涉及交易所尚未承认这些信息
进群,洗脑,偷梁换柱
他们加微信、拉炒币群、开直播,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他们有一个月的时间,维护所有进直播间的币圈用户在群里。就是一个群他们几十个自己人,然后群里可能只有两到三个币民,他们一群人就围着一个人或者两个人,陪着他聊天,看直播,进行长期的洗脑。”
洗脑目的是做什么?
“做转换,说白了就是。”
“因为这两天在群里或者在直播间,他不会说任何有关自己的币,只会说主流货币,有几个老师专门分析讲解,一轮一轮地给用户洗脑。”
“就跟一模一样,用你手里的币转换他自己随意发行的虚拟货币,最后你可能血本无归。”
“这种模式在东南亚差不多最少有几千人在做,就我目前知道的他们是一个庞大的团队,一层楼几千人都是他们。话务员、分析师等等所有该招的都招了。前期专门是打电话,这两天就开始直播了。”
“这两天他们要开始试探客户的资金量了,给客户发一个问卷调查,比如以往买过什么币,现在有多少币,多少钱……他们会试探。”
官方发公告,他们马上换话术
前几天,币安、火币、OKEx以及金色财经等均已发布官方消息,明确表示,官方客服不会直接联系用户,请谨防。为何这次电信还在不断蔓延?
“官方发布消息后,他们立马换一个话术,‘喂你好哥,我是金色财经的,你有收到我们的短信吗?’,又冒充金色财经或者火币、币安等让你相信他。”
“他们千变万化。我给你爆料,只是希望你们来曝光,不要让更多的人受,因为他们真的太恐怖了。”
“上一轮他们做,他们的利益好像都有差不多价值几千万或一个亿的加密货币。反正就是搞的币,搞币民。这一轮他们又在,而且这一轮观众是最多的。”根据金色财经之前的采访,有相关的直播群群主透露,目前已经有近一万多用户参与。
他们的老板是中国人是吗?
“基本都是中国的。”
PS:引号中的文字基本为爆料人原话,部分内容金色财经根据原话稍有调整。
结语:
目前,该爆料人所说的信息尚未得到证实,但是结合金色财经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有一定的可信性。
加密货币领域虽然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但同样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蛮荒之地。因为缺乏监管,这块热土成了冒险者的天堂,投机者的圣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行走江湖免不得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大坑。
金色财经提醒各位投资者,还需擦亮眼睛,小心踩雷。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